(四川师范大学 心理学院,成都 610066)
工作价值观是个体与工作有关的稳定的信念和评价系统,它指引并影响着个体的工作行为及其结果。工作价值观与工作环境条件一致的情况下,人们会表现出积极的工作行为,体验到工作满足感,产生较高的工作绩效,反之则可能导致消极行为和工作不满。[注]胥兴春、张大均《教师工作价值观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第113-118页。工作投入是指个体所持有的一种与工作相关的积极、完满的情绪与认知状态,包括活力、奉献和专注三个维度。[注]Wilmar B. Schaufeli,Marisa Salanova,Vicente González-romá, et al, “The Measurement of Engagement and Burnout: A Two Sample 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tic Approach”, Journal of Happiness Studies, Issue 1, 2002, pp.71-92.工作投入研究是当前职业健康研究的新视角,关注个体对本职工作积极主动的态度、乐观性、创造力等积极品质。工作价值观作为内隐的稳定态度,对工作投入存在显著影响。Rabinowitz和Hall提出的工作投入综合模型有力地支持了这一说法[注]Samuel Rabinowitz, Douglas T. Hall, “Organizational Research on Job Involvement”, Psychological Bulletin, Issue 2, 1977, pp.265-288.。此外,倪陈明、马剑虹研究发现,工作价值观对工作投入有较强的预测作用[注]倪陈明、马剑虹《企业职工的工作价值观与组织行为关系分析》,《人类工效学》2000年第4期,第24-28页。;而周英、周瑞玲对教师群体[注]周英《教师工作价值观、成就动机与工作投入的关系研究》,南昌:江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周瑞玲《教师传统价值观、工作价值观和工作投入的关系研究》,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年。,谭小宏对企业员工[注]谭小宏《个人与组织价值观匹配对员工工作投入、组织支持感的影响》,《心理科学》2012年第4期,第973-977页。,王怀南对中学教师等群体的研究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点。[注]王怀南《新生代中学教师工作压力、工作价值观与工作投入的关系》,长沙: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6年。工作价值观对工作投入的重要影响,同样也得到了两种主流工作投入理论模型的支持。[注]林琳、时勘、萧爱铃《工作投入研究现状与展望》,《管理评论》2008年第3期,第8-15页。工作-个人匹配理论表明,工作环境或组织氛围跟个人的情绪、态度和压力反应匹配时,会使得工作投入提高,而匹配程度直接受到价值观的影响;而工作要求-资源模型则提出当工作中的资源满足个体需要,符合个体价值观要求,将促进个体工作投入。
另一方面,工作投入的前因影响因素同样引起了研究者们的注意。已有研究发现影响工作投入的因素包括与工作相关的和与家庭相关的两类因素[注]林琳、时勘、萧爱铃《工作投入研究现状与展望》,《管理评论》2008年第3期,第8-15页;李锐、凌文辁《工作投入研究的现状》,《心理科学进展》2007年第2期,第366-372页。,而这两类因素均与社会支持有着密切的关系。社会支持是指个体从其所拥有的社会关系中获得的物质和精神支持,是个体所拥有的社会关系的量化表征。[注]程虹娟、张春和、龚永辉《大学生社会支持的研究综述》,《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第88-91页。社会支持很大程度上能够体现家庭、社会、组织等对于个体的期望、态度等,已有研究证实,社会支持与工作投入呈显著正相关。[注]Arnold B. Bakker, Evangelia Demerouti, Willem Verbeke. “Using the Job Demands-Resources Model to Predict Burnout and Performance”,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Issue 1, 2004, pp.83-104.社会支持、绩效反馈等工作资源能够较好地预测员工的工作投入。
此外,已有研究同时强调了工作价值观与社会支持的潜在关系。闫佳祺等人在针对新生代农民工的研究中,提出了社会支持通过改变工作价值观,进而显著影响个体的工作表现。[注]闫佳祺、董先巍、周舜怡《新生代农民工社会支持对工作绩效的影响:以工作价值观为中介变量》,《工业经济论坛》2016年第1期,第74-84页。伊海玲的研究也进一步揭示了社会支持对于工作价值观改变的直接影响。[注]伊海玲《社会支持及工作环境对护士工作价值观影响的研究》,锦州:锦州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6年。更重要的是,社会支持与工作价值观的密切联系还表现出了跨文化的一致性。[注]Sharon Glazer, “Social Support Across Cultur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rcultural Relations, Issue 5,2006, pp.605-622.
综上,当前对个体的工作投入已从内部价值观与工作中的外部支持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但是,综合考察个体内在动力与外部资源对个体工作投入的影响的实证研究却比较少见,特别是就工作价值观是否能通过社会支持的中介达到提高工作投入的目标,此路径还需要实证检验。
“三农”问题一直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其中农村教育问题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重要作用。[注]《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2003-09-17)[2019-03-03],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08-03/28/content_5747.htm。自2003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发布以来,新时期的农村教育工作在制度改革、经费保障等方面有了长足的提升和显著的发展,但在师资队伍建设上仍面临诸多困境。当前,由于农村教育观念落后,教育效率低下,缺乏先进教育思想的引领,农村基础教育逐渐出现弱化的趋势[注]李萍、陈风美《我国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制约因索和实施对策》,《大连大学学报》2011年第1期,第104-108页。;同时,学校生源逐渐减少,辍学尤其是隐性辍学现象较为严重[注]刘旭艳《基础教育的“实现”与“未实现”——基于对农村基础教育弱化现象的分析》,《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第4期,第117-121页。。在师资建设方面,落后的城乡二元体制结构与农村教育现代化需求的冲突,导致教育资源配置严重失衡,农村教师往往面临农村学校工资低、任务重、条件艰苦、保障缺乏等现实问题,农村中小学教师纷纷流向条件好、社会资源优越、收入稳定及个人发展有前景的城市学校。[注]成杜志、董一方《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瓶颈探讨》,《教育与管理》2011年第25期,第3-5页。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全面部署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特别提出要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建好建强乡村教师队伍。《意见》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破解人才瓶颈制约。要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注]《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2018-01-02)》,(2018-02-04)[2019-03-03],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8-02/04/c_1122366449.htm。显然,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对农村教育问题的解决与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且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教学质量以及各地农村地区教育的长期发展。新课程改革以来,中小学教师的工作方式、工作要求发生了巨大改变,随着国家继续推进农村教师事业的发展,农村中小学教育的基础条件、教师待遇、个人发展空间都进一步发展,教师本身对自己工作的理解、评价与其社会关系的支持对于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意义深远。本研究旨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探讨农村中小学教师工作价值观和社会支持对工作投入的影响,为学校及教育部门今后制定有效措施、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工作投入等提供实证依据。
本研究借助于“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项目,采用随机整群取样的方法,对参培教师进行问卷调查。为保证取样分布的代表性,本研究对样本来源分布进行了平衡处理(详见表1)。发出问卷740份,采用异源施测者/评分者集体施测标准程序,以对潜在的观察变量与校标变量间的共同方法变异(common method biases)进行程序控制。[注]周浩、龙立荣《共同方法偏差的统计检验与控制方法》,《心理科学进展》2004年第6期,第942-950页。施测问卷当场回收,回收有效问卷712份,有效回收率达96.22%。在712名有效样本中,其中男教师414名,女教师298名;30岁以下130名,30-39岁279名,40岁以上303名。同时,月收入1000-1999元组农村中小学教师119名,收入2000-2999元组农村中小学教师258名,收入3000元以上教师335名。
表1.抽样样本分布情况
2.2.1 教师工作价值观问卷
该问卷是由胥兴春于2011年编制的教师工作价值观测评工具[注]胥兴春、张大均《教师工作价值观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第113-118页。。量表由27个条目组成,测量教师工作价值观的7个维度:物质报酬、声望地位、职业发展、人际关系、组织管理、利他奉献、安全稳定。该问卷总体再测信度良好(0.73-0.91),该问卷的克隆巴赫α系数(Cronbach’s alpha)为0.911,并在本研究样本中得到了验证(Cronbach’s α=0.839),提示该量表具有较高的内部一致性信度。
2.2.2 工作投入量表
采用荷兰学者Schaufeli等人于2002年编制的适合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不用职业群体下的工作投入量表(the Utrecht Work Engagement Scale, UWES)[注]张轶文、甘怡群《中文版Utrecht工作投入量表(UWES)的信效度检验》,《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5年第3期,第268-270、281页。。在本研究中使用的UWES量表已进行本土化修订,适用于中国被试。[注]刘柳《工作要求、资源变量和A型行为对中学教师工作投入预测作用研究》,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量表包括17个项目,分为活力、奉献和专注三个分量表,分别包含6个、5个和6个项目。三个分量表得分越高,表明个体的工作投入水平越高。本次测量中全量表克隆巴赫α系数为0.92,三个分量表克隆巴赫α系数分别为0.86、0.87、0.89。本研究中,工作投入量表的总表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6,活力维度为0.82,奉献维度为0.88,表现出良好的信度。
2.2.3 社会支持量表
本研究采用肖水源于1986年编制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该量表由10个项目组成,包括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三个维度。该量表重测总分一致性R=0.92(p<.01),各条目一致性在0.89-0.94之间,表示该量表有较好的重测信度。[注]肖水源《〈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的理论基础与研究应用》,《临床精神医学杂志》1994年第2期,第98-100页。该量表总表在本研究中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0,客观支持维度为0.86,主动支持维度为0.86,社会支持维度为0.89,表明该工具是可信的。
所有分析均通过统计产品与服务解决方案SPSS 20.0完成,使用多元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及PROCESS中介检验等统计方法。为避免共同方法偏差导致预测变量与效标变量的人为共变,本研究分别通过程序控制与统计控制校正这一潜在的混淆。具体来说,在施测阶段,对三个量表的施测顺序及施测时间间隔进行了随机化处理。在统计上,本研究采用了Harman单因素检验。结果发现,在探索性因子分析模型中,当工作价值观、社会支持及工作投入变量纳入模型及旋转因子矩阵前,第一公因子方差贡献解释率低于40%(含有3个特征根),即排除本研究的结果受到共同方法偏差影响的可能。[注]周浩、龙立荣《共同方法偏差的统计检验与控制方法》,《心理科学进展》2004年第6期,第942-950页。
为探索农村中小学教师工作价值观、社会支持及工作投入的现状,本研究对回收问卷进行了描述统计,并以四分位数为标准界定得分的高低值,结果发现:农村中小学教师在工作价值观的组织管理维度上具有较高的认同(18.07±2.40),却保持较低的安全稳定感(11.80±2.24);在社会支持量表中,主观支持维度得分较高(26.38±3.96);在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工作投入中,活力与专注维度的得分表现突出(28.86±7.00;28.58±7.28)。其详细结果见表2。
表2.各变量的描述统计分析表(N=712)
对农村中小学教师工作价值观、社会支持及工作投入总分基于性别、年龄及月收入三因素进行多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
在工作价值观方面,不同月收入水平的农村中小学教师在工作价值观上存在显著差异〔F(2,711)=19.85,p<.01,偏η2=.03〕,经最小显著差异法(LSD)事后检验,收入1000-1999元的农村中小学教师工作价值观与收入2000元以上的教师〔即收入2000-2999元(p<.05〕、3000元以上(p<.05)〕存在显著差异。具体来说,收入1000-1999元的农村中小学教师在工作价值观(M=4.36)显著低于2000-2999元(M=4.48)及3000以上(M=4.99)的教师。不同年龄阶段的农村中小学教师在工作价值观方面也存在显著差异〔F(2,711)=14.85,p<.01,偏η2=.03〕,经LSD事后分析,30岁以下的农村中小学教师工作价值观水平(M=4.17)显著低于30岁以上所有年龄组的教师〔即30-39岁组(M=4.88,p<.01〕及40岁以上组(M=4.85,p<.01)〕。不同月收入与不同年龄的农村中小学教师在工作价值观总分上存在显著交互效用〔F(2,711)=6.07,p<.05,偏η2=.01〕;农村中小学教师不同月收入与不同性别在工作价值观总分上不存在交互效应〔F(2,711)=0.95,p>.05,偏η2=.01〕;同时,不同性别与不同年龄阶段的农村中小学教师在工作价值观总分上也不存在交互作用〔F(3,711)=0.77,p>.05,偏η2=.01〕。详见表3及图1。
表3.工作价值观、社会支持、工作投入得分在各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
图1.不同年龄组及收入水平在工作价值观上的交互
在社会支持方面,不同年龄阶段的农村中小学教师在社会支持总分上存在显著差异〔F(2,711)=5.85,p<.01,偏η2=.02〕,且LSD事后检验发现:30岁以下的农村中小学教师(M=36.92)在社会支持得分上显著低于30岁以上所有年龄组的教师〔即30-39岁组(M=42.53,p<.05〕及40岁以上组〔M=45.67,p<.05)〕;同样,不同月收入的农村中小学教师在社会支持得分上也存在显著差异〔F(2,711)=3.99,p<.05,偏η2=.02〕。具体表现为:收入1000-1999元的农村中小学教师(M=37.82)社会支持总分显著低于月收入2000-2999元(M=42.61,p<.05)及3000元以上(M=45.82,p<.05)的教师(见表3)。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社会支持得分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且不同性别、不同月收入及不同年龄阶段间均不存在交互效应。
在工作投入方面,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工作投入在不同月收入间存在显著差异〔F(2,711)=3.39,p<.05,偏η2=.01〕,LSD事后分析的结果显示:收入1000-1999元的农村中小学教师工作投入(M=3.89)显著低于收入2000-2999元(M=4.22,p<.05)及3000元以上(M=4.95,p<.05)的教师;然而,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工作投入程度未见年龄差异(见表3)。此外,工作投入在不同性别、年龄及月收入间均不存在交互效用。
本研究对农村中小学教师工作价值观、社会支持、工作投入三变量进行Pearson积差相关分析,表4、表5结果显示:工作价值观与社会支持、工作投入三者之间存在两两显著相关关系(r=0.27,p<.01,r=0.27,p<.01,r=0.28,p<.01);工作价值观、社会支持、工作投入各维度之间,除物质报酬与活力等少数维度外,其余维度均存在显著相关。
表4.农村中小学教师工作价值观、社会支持、工作投入的相关矩阵(N=712)
表5.农村中小学教师工作价值观、社会支持、工作投入各维度间的相关矩阵(N=712)
本研究采用由Hayes提出的PROCESS中介程序,通过Bootstrap自展算法,以农村中小学教师工作价值观为自变量、工作投入度为因变量、社会支持为中介变量。即由自变量工作价值观到中介变量社会支持为路径a,由中介变量社会支持到因变量工作投入为路径b,由自变量经由中介变量到因变量路径为c;在控制了a、b路径后,自变量到因变量的直接路径效应为c’。Bootstrap有放回随机自展抽样数为5000次,以此求得接近无偏的抽样为样本总体分布并估计95%间的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 CI)。结果发现,直接路径效应c’95%置信区间含有0,中介路径c的95%置信区间中不含0,即社会支持在工作价值观与工作投入的关系中具有完全中介作用。结果见图2。
图2.社会支持在工作价值观及工作投入中的中介模型
本研究基于大样本(n>700)集体施测的标准程序,收集并调查了农村中小学教师工作价值观、社会支持及工作投入的现状。在工作价值观方面,农村中小学教师对其中的组织管理维度具有较高水平的认同。这表明,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建设背景下,我国对农村地区的中小学教师队伍管理与建设是富有成效的。在城乡二元体制不断改革与和谐共同发展的进程中,农村中小学教师对于自我在组织体制上的认同在不断深入与进步。值得注意的是,本研究中利他奉献维度的得分不是最高,这与已有的研究结论[注]胥兴春、张大均《教师工作价值观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第113-118页;郭英、周蜀溪《工作价值观在四川农村教师职业角色意识与工作效率中的中介作用研究》,《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5期,第121-126页。不同;同时,农村中小学教师普遍存在较低的安全稳定感。这一结果表明,尽管农村教育建设在国家的关注与政策倾斜下已经取得了重要的进展与长足的进步,但落后的农村教育现实条件与现代高速的物质文明发展的矛盾始终威胁着农村教师队伍建立完善科学的工作价值观。在社会支持方面,主观支持得分较高,而客观支持得分较低,表明农村中小学教师当前获得的客观物质以及社会关系等资源确实较少,需要国家在下一阶段继续加大向农村教育资源倾斜的力度。在工作投入方面,奉献维度得分较低,表明农村中小学教师充满活力、精力专注的面对工作的同时,体验到工作意义、工作自豪等积极情绪却相对较少。
本研究结果发现,农村中小学教师工作价值观在不同年龄分层上存在显著差异,表现为青年中小学教师的工作价值观在多维度上的认同程度显著低于中年农村中小学教师。该结果得到了大量的已有研究的支持和印证[注]胡冬艳、孙静华《80后青年教师工作价值观现状调查与分析——基于常州五年制高职校的问卷调查》,《职教通讯》2012年第11期,第66-69页;伍尚海《高校青年教师职业价值观研究——基于广西五所高校的问卷调查》,《中国成人教育》2010年第12期,第115-116页;谢春丽《“我想调离农村”——一位农村小学青年女教师工作价值观的质性研究》,南京: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年。,并提示未来的教育投入须精准针对农村中小学青年教师的培养。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与社会转型的巨大变化,农村中小学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正面临着利益多元化、功利主义、去集体主义化和传统教育职业占位不足的严重威胁,因而在工作价值观上与中年教师相比表现为更为功利的、个人主义的倾向。[注]陈韶荣、吴庆松《心理资本与高校青年教师职业认同的关系研究——论工作投入的中介作用》,《大学教育科学》2018年第1期,第59-68页。此外,入职时间较短,使得农村中小学教师尤其是青年农村教师的工作价值观和工作的意义稳健体系尚未形成,也是造成这种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为应对这种由社会价值取向多元化及实际存在的客观社会经济地位滑坡导致的农村中小学教师工作价值认同感不足的问题,在进一步的教育资源配置和统筹中,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与地方相关单位应坚持以主流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本框架,并以“爱岗”与“敬业”为核心,深入加强农村青年中小学教师面对由社会体制改革和变化带来的冲击而不断自我建设和自我提升的能力与信念,以此增强农村中小学青年教师建设农村教育事业的职业荣誉感,并有效提升他们内在的工作价值认同感。并且,为进一步建立健全农村中小学青年教师的工作价值认同体系,在新课改背景下对青年农村教师入职岗前培训中强化其工作价值观的培训,应该成为教师培养实践的一项重要内容。
此外,本研究还发现了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社会支持与工作投入程度在月收入上存在显著的层级差异:相对低月收入的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社会支持及工作投入度均低于相对中等月收入的农村中小学教师,而中等收入农村中小学教师在这些认同上的得分又均低于相对高收入的农村中小学教师。这种现象符合马克思关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关系的科学理论,同时也是外部成就动机导向的必然结果。[注]胡懋仁《论经济基础、上层建筑与社会基本矛盾》,《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第16-21页;刘国章《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关系问题新探》,《广西社会科学》2007年第9期,第45-50页。更重要的是,经济收入本身就是社会支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这种支持又是影响工作投入的重要客观因素。除个体基于内部动机以追求工作价值和个人实现以发挥主观能动性投入工作建设外,社会支持中最重要的经济客观支持的缺乏将使得个体即使具有足够的主观社会支持,仍难以受到外部动机驱动和客观条件支持以增强他们在工作心理空间上的投入。[注]李敏《中学教师工作投入感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5年;周文霞、潘静洲《零售企业销售人员的收入水平对于工作投入的影响:一个有调节的中介作用模型》,《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期,第7-14页。因此,这提示着,为加强农村中小学教育培养质量及教师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客观经济待遇的改善应得到足够的重视。
基于构建的二元相关模型,本研究发现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工作价值观认同、社会支持程度及工作投入在总分上均存在显著相关,即使在各个维度上也大部分重复了这样的结果。具体来说,本研究发现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工作价值观与工作投入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其中工作价值观的职业发展维度与工作投入中的专注维度具有高程度的正相关关系。这提示着,在农村中小学教师教育中,当教职人员更加认同其自身的职业环境对于其职业发展的驱动与帮助时,其工作投入的专注度才会得到有效的保证。已有研究表明,工作价值观是个体进行价值判断和行为模式选择的标准,对个体具体的教育工作实践有着不可或缺的内驱作用。[注]任华亮、杨东涛、李群《工作价值观和工作投入的关系——基于工作监督的调节效应》,《经济管理》2014年第6期,第75-85页;梁斌、李绍军、何睿立等《农村中小学校长工作价值观、组织承诺对其工作投入的影响》,《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6期,第56-65页。同时,作为农村中小学教育实践的主体,教师在促进教育发展、社会进步及文化传承中担负了排头兵的角色,其内化的工作价值观认同对于发挥其在教育工作投入中的主体作用具有极其重要的催化影响。[注]侯静《教师作为价值观教育主体的本质论析》,《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3期,第219-223页。因此,教师作为这样一个重要而且特殊的社会角色,建立健全正确的工作价值观具有其重要性、必要性与急迫性。这些结果共同提示,在针对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岗前培训中,须加强对其职业发展内容的培训。此举在提高教师对自身职业认同的同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教师工作的积极主动性。
此外,本研究还进一步揭示了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工作投入与社会支持总分及其各个维度间的显著正相关关系。即农村中小学教师获得更高的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及社会支持利用率,将有利于调动其对于职业工作内容和实践的内部动机与主动积极性,因而更好地发挥其主观能动性,直接激发其更多的自发性工作投入。已有研究提示,健全及稳健的主、客观社会支持网络,可能是引导农村中小学教师工作价值观认同在工作投入上发挥促进作用的机制。[注]陈羽屏、钟建安《基于JD-R模型的工作投入影响机制研究》,《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2011年,第428-429页。因此,本文将进一步讨论是否存在这一潜在的作用机制,为未来的农村中小学教育实践工作及岗位职业培训提供有效的参考。
本研究通过Hayes提出了PROCESS中介路径分析程序,探索了工作价值观对工作投入的影响,并揭示了社会支持在农村中小学教师工作价值观中正向预测其工作投入度的完全中介作用。即农村中小学教师较高的工作价值认同会不断推动其对社会支持网络的深入建构及对社会支持资源的高速利用和发展,而完善的社会支持网络及高社会支持利用率将持续维持和提升个体对于当前工作活动的投入与利用,对于职业活动表现出更活跃的态度与奉献的意志。[注]盛建森《教师工作投入:结构与影响因素的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年第2期,第108-112页;陈玉焕《大学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综述》,《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第135-137页。本研究发现,农村中小学教师高水平的工作价值认同与其所获得及建构的强健的社会支持网络具有密切联系,其工作活动的声望、地位、权力感知等价值认同的态度对于他们从社会网络中获取物质、精神支持及对这种社会支持的利用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注]Abraham Sagie, Dov Elizur, “Achievement motive and entrepreneurial orientation: a structural analysis”,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Issue 3, 1999, pp. 375-387;Maarten Vansteenkiste, Bart Neyrinck, Christopher P. Niemiec, et al. “On the relations among work value orientations, psychological need satisfaction and job outcomes: a 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approach”,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 Issue 2, 2007, pp.251-277;李娟《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支持》,《光明日报》2014年2月10日,第7版。而这一结果获得了已有研究广泛的支持。现代认知现象学交互应激理论模型CPT(cognitive-phenomenological-transactional)提出,工作价值观作为一种稳定的态度和对自身工作活动认同的内在信念,其评估功能本身将威胁、调整或促进个体对于环境及自我匹配的应激,进而通过认知重评及重构社会支持网络资源来实现应激解除以相适应。[注]Richard S. Lazarus, “The Role of Coping in the Emotions and How Coping Changes over the Life Course”,in Carol Magai, Susan H. McFadden, Handbook of Emotion, Adult Development, and Aging , San Diego: Academic Press, 1996,pp.289-306;Richard S. Lazarus, Susan Folkman, “Stress, Appraisal, And Coping”, New York: Springer, 1984.此外,已有研究提出,个体在通过对职业活动评价获取工作价值信念中,通常也需要社会支持网络的参与,并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社会支持反馈及对其工作价值形成的表征。[注]邵雅利、傅晓华《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研究》,《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4期,第8-15页;王雁飞、朱瑜《组织社会化与员工行为绩效——基于个人一组织匹配视角的纵向实证研究》,《管理世界》2012年第5期,第109-124页。更重要的是,杨淑芸进一步提供了更直接的证据,证实了个体的社会支持与其自身工作价值认同标准的密切联系。[注]杨淑芸《新生代农民工社会支持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社会科学论坛》2014年第11期,第216-221页。另一方面,无论是基于物质强化的客观支持,还是基于精神基础的主观帮助,社会支持所具有的促进功能,对于提升个体工作活动的投入,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社会心理影响模型认为,足够与广泛的社会支持及对这些社会支持的合理转化应用,对于调控个体对于生产生活的应对,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注]Daniel W. Russell, Elizabeth Altmaier, Dawn Van Velzen, “Job-related stress, social support, and burnout among classroom teachers”,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Issue 2, 1987, pp.269-274;Robert L. Kahn, Toni C, “Antonucci, Convoys over the Life Course: Attachment, Roles, and Social Support”, Life-span Development and Behaviour, Vol. 3, 1980, pp.253-286;张磊《初中留守儿童问题行为与自尊、社会支持关系的研究》,《教师》2015年第7期,第95-98页。此外,社会交换理论也提出,个体从社会网络中以任何形式获得的任何帮助都将代偿为社会活动,尤其表现在组织承诺、工作认知表现与工作效绩等方面。[注]刘小平《川南地区师范院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及应对方式的调查研究》,重庆: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Russell Cropanzano, Marie S. Mitchell, “Social exchange theory: An interdisciplinary review”, Journal of Management, Issue 6, 2005, pp.874-900.完善的社会支持网络体系及高水平的社会支持利用性,已被证实能够显著地提升工作表现及工作投入度。[注]刘贤敏、曹艳杰、傅蕴男《小学教师工作投入现状及与社会支持关系的研究》,《基础教育研究》2013年第7期,第18-19页;宋佳萌、范会勇《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的元分析》,《心理科学进展》2013年第8期,第1357-1370页。此外,在跨文化的研究中,Norbeck通过实验方法同样揭示了高社会支持水平与高工作成就、工作忠诚及工作投入度的密切关系。[注]Jane S. Norbeck, “Types and sources of social support for managing job stress in critical care nursing”, Nursing Research, Issue 4, 1985, pp.225-230.Beehr等人(2000)在多职业背景下对这种关系进行了探索,并得到了交叉验证,即社会支持水平能够显著正向预测个体的工作投入。[注]Terry A. Beehr, Steve M. Jex, Beth A. Stacy, et al, “Work stressors and coworker support as predictors of individual strain and job performance”,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Issue 4, 2000, pp.391-405.已有研究提供了大量而又坚实证据,支持了本研究的结果,即构建和评估正确的工作价值观,对自我工作活动的评价产生高度认同,能够促使其社会支持体系的建立健全,进而不断推进其对工作活动的投入,并提升其工作成就及表现。因此,本研究同时为进一步加强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工作投入及深化农村教育体制改革的队伍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与有效的途径。
本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
(1)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工作价值观在收入水平、年龄存在显著差异,且不同月收入与不同年龄的农村中小学教师在工作价值观总分上存在交互效用;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社会支持总分在年龄上存在显著差异;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工作投入在月收入上存在显著差异。
(2)在总分上,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工作价值观与社会支持、工作投入三者之间存在两两显著相关关系;在各维度上,除物质报酬与活力等少数维度外,其余维度均存在显著相关。
(3)从总体来看,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社会支持在工作价值观与工作投入的关系中具有完全中介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