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对其整体预后的作用评价

2019-07-22 07:05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9年25期
关键词:入院心肌梗死康复

田 蓉

(湖北民族学院附属民大医院心血管内科,湖北 恩施 445000)

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常见危害中老年人健康的疾病[1]。随着科技的进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方法也在进步,治疗效果也有所提高[2]。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发病后身体和精神均受到了极大的打击,易产生不良情绪,影响患者的预后[3]。护理是在临床常规治疗基础上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患者预后的常用方法[4]。本研究中,我们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了康复护理,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6年1 月至2018年6月,纳入1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参加本次研究。纳入标准:1)符合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标准。2)心功能KilliP分级为Ⅰ级或Ⅱ级。3)入院后进行溶栓或保守治疗。4)无严重的肝肾等疾病。排除标准:1)恶性心律失常等。2)精神疾病。3)认知或沟通障碍。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男50例,女30例,年龄为45~75岁,平均年龄(61.1±8.9)岁。对照组男50例,女30例,年龄为47~75岁,平均年龄(62.0±5.8)岁。两组一般资料相比,P>0.05。

1.2 方法

常规护理:两组均在发病7d内卧床休息。保持患者皮肤清洁。定时按摩患者的四肢,为其翻身。发病7d后让患者主动活动,可先取半卧位活动四肢。发病10d后让患者下床活动。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康复护理:为患者及家属讲解与急性心肌梗死有关的知识,讲解本院治疗效果较好的病例,尽量满足患者的心理诉求,并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争取家属对治疗和护理的配合。发病24h内,在医生同意下,即让患者取半卧位,开始先让床头抬高15°,2min内未发生异常则提高到30°,4min内未发生异常则抬高至45°。30min后,让患者缓慢恢复平卧位。每天练习3~4次。24h后,让患者主动起床,自行取半卧位并活动四肢。发病48h后,让患者在床上取坐位活动四肢,持续30min,每天活动3次。逐渐增加活动的幅度和频率。发病72h后,让患者尝试下床站立,持续5min,每天3次。96h后,让患者尝试主动行走,持续5min,每天3次。逐渐增加行走的距离。

1.3 观察指标

入院后1d、14d和28d后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两组焦虑情况。焦虑情况与评分正相关。入院后1d、14d和28d后检测两组NT-ProBNP水平。入院后1d、14d和28d后统计两组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 果

2.1 两组SAS评分

入院1d,两组SAS评分相比,P>0.05。入院14d、入院28d,观察组S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SAS评分(分,±s)

表1 两组SAS评分(分,±s)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组别 入院1d 入院14d 入院28d对照组(n=80) 43.0±7.2 41.7±5.1 39.3±6.1观察组(n=80) 42.4±6.5 34.3±5.0* 26.1±3.8*

2.2 两组NT-ProBNP水平

入院1d,两组NT-ProBNP水平相比,P>0.05。入院14d、入院28d,观察组NT-ProBN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NT-ProBNP水平(Pg/ml,±s)

表2 两组NT-ProBNP水平(Pg/ml,±s)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组别 入院1d 入院14d 入院28d对照组(n=80) 1093.6±125.5 735.35±112.7 525.33±52.7观察组(n=80) 1080.3±168.2 442.73±65.5* 240.35±37.7*

2.3 两组发生并发症情况

入院1d,两组心律失常发生率和心力衰竭发生率相比,P>0.05。入院14d、入院28d,观察组心律失常发生率和心力衰竭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并发症情况[n(%)]

3 讨 论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脉供血减少导致心肌缺血而引发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5]。急性心肌梗死在刚开始发作时,患者会产生剧烈的胸痛、胸闷气短,让人觉得濒临死亡,因此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常存在恐惧、焦虑等不良的情绪[6]。该患者在入院接受救治时,需要使用多种设备和导管等。各种设备发出的声音及导管接触身体会增加患者的紧张感。若不及时调整患者的心态,可导致患者生理和心理应激加强,降低治疗效果[7]。及时对患者实施科学有效的护理能提高患者对急性心肌梗死的了解程度,使其尽早熟悉医院的环境和治疗方法,减少患者紧张、恐惧等不良的情绪,提高治疗效果,改善预后。

本研究显示,入院14d、入院28d,观察组S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这是因为,实施康复护理后,患者对自身的病情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能消除导致患者产生不良情绪的因素。同时,患者家属也能为患者提供一定的心理支持,使患者减轻不良的情绪。为患者讲解本院治疗成功的案例,能使患者认可我院的医疗实力,提高患者治愈疾病的信心。NT-ProBNP是心衰因子。NT-ProBNP的水平可判定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病情严重的程度[8]。本研究显示,入院14d、入院28d,观察组NT-ProBN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这说明,实施康复护理促进了患者的康复。这是因为,康复护理能使患者了解到配合医护人员的操作能保证治疗效果,从而主动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和护理,保证各项治疗和护理操作落到实处,起到应有的效果。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是急性心肌梗死的常见并发症。本研究显示,入院14d、入院28d,观察组心律失常发生率和心力衰竭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这说明,实施康复护理虽然无明确的结果显示可降低患者病情复发率,但可显著减少患者心律失常或者心力衰竭的发生率,改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预后。

总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可改善患者焦虑的症状,减轻患者的病情,减少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猜你喜欢
入院心肌梗死康复
利用信息技术再造急诊入院管理流程*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分析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
中医药防治心肌梗死:思考与展望
替格瑞洛在老年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作用研究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中医康复学教学方法探讨与实践
补阳还五汤联合康复治疗脑卒中35例
入院计划概念框架系统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