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雪良,王登亮*,黄振东,胡秀荣,蒲占湑,吴雪珍,陈骏
(1.衢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浙江 衢州 324000; 2.浙江省柑橘研究所,浙江 台州 318020)
为害柑橘的吸果夜蛾有40余种,常见的有嘴壶夜蛾、鸟嘴壶夜蛾、枯叶夜蛾、落叶夜蛾、桥夜蛾等十多种[1],均以成虫在夜间飞至果园为害成熟果实。柑橘吸果夜蛾一般在傍晚7:00左右进入橘园,大量停留在枝叶上,随后逐渐转移到果实上刺吸果实汁液,到夜晚9:00以后为活动高峰,11:00以后逐渐减少,天亮前后即飞离橘园[2]。成虫口吻穿剌果实能力强,能穿孔吸取果实汁液,刺孔处的果肉逐渐腐烂,导致采前大量落果。近年来,吸果夜蛾严重为害柑橘果实,已成为当前山地或近山地果园的主要害虫之一。柑橘在果实转色期后,随着果皮变软、果实糖分和香气成分的增加,使得吸果夜蛾为害加重,特别是温州蜜柑、红美人等受害尤为严重,直接影响了柑橘的产量与品质。目前生产上主要以喷施化学农药防治为主,由于柑橘吸果夜蛾具有飞行能力,常规化学农药防治效果不甚理想,且对果实农药残留造成影响,所以减少化学农药使用,保护生态环境安全,尤其是在近成熟期停止化学农药使用是保证果品安全的一项重要的综合防治技术。结合柑橘肥料和农药双减项目进行了香茅油等绿色防控技术对柑橘吸果夜蛾的趋避效果试验,现将结果叙述如下。
以柑橘品种红美人(浙江衢州市农科院城西基地)和宫川(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鑫圃家庭农场)为供试品种,香茅油由江西宏伟天然香料油有限公司生产。
试验处理前,先拣除或摘掉受吸果夜蛾为害的果实,对试验树留果数量进行清点,周边设试验保护区,分东西南北中随机排列,2018年9月29日进行各个处理,每处理为10个重复。
红美人品种试验方案。在每株树内堂的中上部悬挂1个药瓶。
宫川品种试验方案。T1为空白对照(CK);T2为常规化学药剂防治(4%高效氯氟氢菊酯1 000倍);T3为海绵或吸油布涂10 mL香茅油,悬挂于果树内膛;T4为海绵或吸油布涂20 mL香茅油,悬挂于果树内膛;T5为海绵或吸油布涂30 mL香茅油,悬挂于果树内膛;T6为塑料瓶内装20 mL香茅油,于瓶身四周扎2 mm左右的小孔,悬挂于果树内膛;T7为果实表面喷香茅油。
在果实成熟期(红美人品种10月8日,宫川品种10月8日至11月22日连续调查4次)统计不同处理的果实吸果夜蛾为害情况,得出吸果夜蛾为害等级情况。
果实受吸果夜蛾为害分级。有1个虫眼且挂于树上未掉落为1级为害果;果实受吸果夜蛾为害、有1个以上虫眼且挂于树上未掉落为2级为害果;果实受吸果夜蛾为害且掉落地面为3级为害果。计算防治效果。
试验用Excel 2007进行数据处理,用SPSS 15.0软件数据处理系统进行Duncans’新复极差法做差异显著性分析,采用Origin 8.0软件绘图。
由图1可知,采用香茅油处理9 d后,相比不喷药处理,各级为害率明显降低,尤其降低了1级为害率和2级为害率,而3级为害率降低不明显。
图1 不同香茅油处理对红美人果实吸果夜蛾为害情况
由图2可知,香茅油对红美人吸果夜蛾1级防效最明显,可达66.9%,对红美人吸果夜蛾的总防效可达到54.3%,说明香茅油可趋避吸果夜蛾的为害。
图2 香茅油对红美人吸果夜蛾的为害率的影响
由图3可知,常规化学药剂处理与空白对照吸果夜蛾的为害率接近,说明常规化学药剂处理防效较差。不同香茅油处理方式对柑橘吸果夜蛾均有一定的趋避效果。果实表面涂抹香茅油处理在前期对吸果夜蛾的防治效果最好,且后期防效不如T6香茅油处理。在11月22日,空白对照的宫川吸果夜蛾为害率达到14.3%,T2~T7香茅油处理的宫川吸果夜蛾为害率分别为14.6%、6.3%、6.0%、6.9%、2.4%和7.8%,表明T6香茅油处理对吸果夜蛾的趋避效果最佳。因此,塑料瓶内装20 mL香茅油处理对宫川果实吸果夜蛾的防治效果较好,且防治时间最长。
图3 不同处理对宫川吸果夜蛾为害率的影响
在山地橘园,柑橘吸果夜蛾在柑橘近成熟期发生为害,引起果实大量落果,影响柑橘产量和品质。目前常采用频振式杀虫灯和化学农药喷施的方法进行防治,杀虫灯利用昆虫趋光性诱杀,但也会造成天敌的杀灭[3],影响果园生态。而化学药剂在果实采收期附近使用,又会造成食品安全和环境的破坏,尤其是对于飞行性强的吸果夜蛾,效果也不明显。因此,在当前号召农药减量使用的背景下,利用香茅油趋避是一种值得推荐的方法。本试验在山地进行,就红美人看,悬挂香茅油瓶的防效可达50%以上。从宫川试验看,采用不同香茅油趋避处理均好于化学药剂处理,尤以塑料瓶内装20 mL香茅油的处理效果最好,持效性可达23 d,该方法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