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雪英 黄荣武 陈 阳 宁世友 杨霄晗 李卡梅 赵丹萍
(广西崇左市复退军人医院,南宁市 530219)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骨科较常见的疾病之一[1],常发生于中年人群,近年来有明显年轻化的趋势,且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造成严重影响[2]。中医临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方法之一是推拿按摩,但治疗效果欠佳,复发率高。推拿是中医手法,整脊是中西医都开展的项目。为了使传统中医推拿和现代整脊疗法有机地结合并有所突破和创新,本团队研发了综合治疗床,并结合十种技法应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技艺方法更新颖精巧,疗效进一步提高,适应证范围不断扩大,取得了满意的结果。现报告如下。
1.1 技术背景 传统中医推拿技术包括拿、推、按、摩、揉、捏、滚、捶、拍、叩、弹、摇、旋、抖等几十种手法。踩压法是用脚来实施,对于体形硕大、肌脂丰厚以及大关节疾患的部分患者, 单用手技往往力不从心,技术施展受阻,难以精准到位。传统的踩压法是术者双手攀握在预先设置好的固定横木上,用脚对患病部位踩压。但术者不能自控本身体重,技法单一,效果欠佳,稍不注意可能会造成患病部位的骨实质损伤。现代整脊疗法以及各种创新的脊柱疾病治疗手法,大多数直接对患病部位实施治疗,且多使用爆发力,往往会出现矫枉过正,也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整体观念,患者的舒适度大打折扣。推拿整脊综合治疗床(以下简称为“综治床”)以其独特的功能结构,使术者在进行操作时,能更好地吸取传统推拿和现代整脊疗法的优点,尽可能摒弃其缺点和不足,使两者能有机结合并感悟出更多的技艺和方法。
1.2 综治床的特殊功能结构
1.2.1 主体结构 综治床由床体、双杠型框架构成。双杠两头加连杆构固,使其成为构固于四只脚杆上的长方形。双杠上安装可移动的坐椅,供术者坐位时使用。框架安装在床体上。见图1。
图1 综合治疗床效果图
1.2.2 框架的构成 框架四只脚由两种型号的圆筒钢管构成,小钢管套在大钢管中,使其在操作时能起到升降作用。升降的幅度取决于医者身高、体重及所采用的技法,也取决于患者的病情、体型和肌脂比例。高度确定后由螺丝钮固定。
1.2.3 体位 一般情况下施术医师在施术时双臂挂靠在双杠上,用脚(足)施术。术者根据患者病情可采用正站位、侧站位、斜站位和坐位;患者多取俯卧位,根据病情有时可采用侧卧位、仰卧位或屈曲位。
1.2.4 特点 施术医(技)师由于有框架的支撑挂靠,不仅能借助本身的体重来恰当发力,并且可缓可急、可轻可重,而且能够轻巧灵便地使用足掌、足跟、掌侧、十趾以及膝盖施术,在治疗实践中激发悟性,可以产生更多的方法。如施术者可用杠杆原理、金鼎原理禅点穴位、摇旋脊柱,以及纠正大关节错位等。此外,框架降到最低点时,施术者可取坐位,滑动座椅,从头到脚对患者施术。
1.3 操作方法和技术
1.3.1 适用范围 传统中医推拿的几十种技艺与方法均可在综治床上实施。以脚(足)技为主,手技为辅。根据病情,灵活变换技法和体位。
1.3.2 通督 术者用足跟足掌侧从患者骶尾直至颈项,用推、摩、抹、振、擦、滚等技法通督。
1.3.3 十趾施术 由于有双臂的挂靠支撑,术者可以用十趾轻巧灵便地对患者脊背肌脂各关节附近软组织以及相关穴位随意施行钩、推、擦、抹、扯、抖、振、撕等各种技法,对病变部位重点实施的同时兼顾全身调理,轻重快慢随意调适。这样既重视疾病的治疗又能兼顾患者的接受程度及舒适度。
1.3.4 牵引拔伸 术者双臂分别挂靠在两侧双杠上,双足分别顶推患者左肩膀和右臀(右肩膀和左臀),反方向用力拔伸,上下左右交替反复进行。
1.3.5 旋转复位 医护配合:护士双臂挂靠双杠上,双足踩定患者的肩胛使其上半身成为杠杆支点。医生双足分别钩紧推压患者双侧臀大肌或髂嵴,使双侧臀大肌或髂嵴呈杠杆式摆动,带动骶棘肌牵拉脊柱各个关节旋转。为了加大旋转幅度,可在患者小腹至耻骨联合处垫入柔软的物体以增加臀部的高度。
1.3.6 禅点穴位 用足跟、趾禅点(中医术语,即把精力和意念集中在患病位点 )脊背及大腿处穴位。对肌脂丰厚处的穴位,宜用金鼎法点穴,即术者用足跟点按穴位或患病部位,同时肩膀顶推框架上的杠杆,反方向用力,直至病变部位出现胀麻感为止。
1.3.7 按摩坐骨神经 (1)足跟从患者臀部直至小腿沿坐骨神经走向反复点、推、揉、按、叩、禅、振、拔;(2)术者取侧站位,双臂挂靠在同侧杠上,双足与患者大腿成为“十”字形交叉接触,然后滚动踩压,使滚动力通过诸肌群传导至坐骨神经,从而起到按摩的作用。见图2。
图2 滚动式踩压按摩
1.3.8 振抖摇旋 (1)局部振抖摇旋:双足跟足掌顶推患者病变部位或关节,钩紧后振抖摇旋;(2)全身振抖摇旋:术者双足掌直接接触患者脊背或大腿,上下左右反复对患者全身各部位进行振抖摇旋,使患者全身各关节、软组织甚至五脏六腑都有震动感。
1.3.9 坐式施术 框架降到最低,术者取坐位,施行上述各种技法,对全身各部位进行调理的同时,对患者病变部位重点施术。对肩关节疾患,术者可手持患者双臂或患臂,作后伸前举,用足跟顶推摇旋。
1.3.10 调曲 针对患者四曲(颈前弯、胸后弯、腰前屈、骶后翘)的生理曲度变异(即变直或反弓)部位进行针对性施术。对无骨实质损伤的患椎关节可适当地重力踩压,如此反复实施,在原发疾病治愈或控制症状后,变异的关节可逐渐恢复生理曲度。
2.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保守治疗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6例的临床资料。患者均经CT及MRI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均有不同程度的腰背疼痛麻木和活动受限症状。排除腰椎结核、骨折、肿瘤、骨质疏松症患者,以及泛发性皮肤病、精神分裂症患者和孕产妇。12例无下肢症状,51例有典型的下肢放射性疼痛,其中左下肢痛21例、右下肢痛30例;腰椎生理曲度变直28例,侧弯3例。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观察组男24例,女19例,年龄26~70(44.49±11.79)岁;对照组男22例,女21例,年龄26~64(43.16±10.02)岁。两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2 治疗方法 (1)对照组行腰椎牵引,患者仰卧于电动牵引床上进行对抗牵引,力度以患者耐受为宜,做微波理疗及斜扳、侧扳复位。(2)观察组在治疗第1天针刺肾俞、腰阳关、环跳、委中、承山以及臀上皮神经压痛点等穴位加灸。疼痛剧烈者当晚可加服布洛芬缓释胶囊1粒。第2天疼痛缓解后不再服用止痛药而直接上综治床治疗。先实施通督、十趾施术、牵引拔伸术,继而施旋转复位、禅点穴位术。有下肢症状者可重点按摩坐骨神经、施行振抖摇旋术。期间特殊病例可间接使用电动牵引协助给力,亦可加用侧扳复位术。全部病例最后都采用坐式施术进行针对性和全身的治疗调理。上述各法反复实施,隔天1次,15 d为1疗程。疗程结束后评价两组治疗的总有效率。
2.3 疗效评价标准 治疗效果分优、良、差三级评价。优:疼痛麻木症状消失、腰腿活动自如、无运动受限,恢复正常工作和日常生活;良:症状基本消失,偶尔仍有麻胀或轻微的疼痛,可进行较轻的体力活动;差:症状无缓解。治疗总有效率=(优+良)例数/总例数×100%。
2.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5结果观察组优26例,良14例,差3例,总有效率为93.02%;对照组优15例,良18例,差10例,总有效率为76.74%。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634,P=0.008)。
推拿的治疗和保健功能已为中西医所认同。研究[3-5]显示,精准到位的推拿具有提高大脑皮层兴奋性,促进毛细血管开放,加强体液循环,排泄体内毒素,促进三磷酸腺苷再合成,促进消化吸收,加强白细胞噬菌能力等作用。然而,推拿的推广应用仍然有限。主要原因是技艺方法陈旧单一,疗效不明显;费时费力,收费低廉,不能体现医(技)师的技术和劳动价值。此外,社会上中医推拿按摩诊所、会所遍地开花,谁都可以施行按摩、踩背、推油,因此社会普遍认为推拿整脊不是医疗技术。推拿整脊综合治疗床的研制及临床应用,可以逐步纠正上述偏见。其首先是技术、技能和方法的突破和创新。其次由于有框架的挂靠和支撑,术者在多方面、多角度可以借力给力以及保证了治疗操作时的安全。手脚并用,不仅使功力和效能提高数倍,而且可以激发产生多种技法。以下着重分析十个术式的临床应用机理和效能。
足跟掌侧通督是推拿整脊结合和两种技术协同并用的典范[6-7]。督脉贯穿整条脊柱,人体的生命活动无不与脊柱相关,脊柱相关疾病占人类疾病的半数以上。古代医家把这个区域称为督脉,并在此施术治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使用综治床用足跟足掌通督可推、擦、抹、振、抖、旋、摇反复实施,使脊柱小关节紊乱及脊柱周围的软组织粘连、肌腱错缝等得到有效的矫正和平复,其他相关疾病的症状也随之缓解或消失。
用十趾推拿,则大部分推拿手技可以被取代。十趾的撕、扯、刮、抹、揉、推可有效地分筋理筋,把局部隆起的肌脂推平,长期接受此种推拿技法,可以起到祛脂减肥和塑身健体的作用。在给患者进行推拿时顺便进行牵引拔伸,是使用综治床的又一特色。用电动牵引床牵引虽然疗效确切,但需要机械场地和时间,而且放开牵引后椎间隙又会回缩。综治床上的牵引拔伸随时可以进行,使椎间隙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保持拉开状态。
对于脊背肌腱错缝、关节脱位和小关节紊乱等病症,传统推拿手技是让患者抓握横木,身体悬空,术者扶着患者的腰部摇旋。这样的摇旋对错位的关节和软组织错缝触动极小,更不可复位。现代中医整脊正骨十大法[4]以及其他整脊手法,大都是直接对病变部位施术且多用爆发力,对症状较重、错位明显的疾患可能会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对影像学检查无明显异常而症状较突出的患者,比如小关节紊乱症,往往会矫枉过正,增加治疗性损伤,故对患椎直接使力而旋即复位的可能性不大,更不用说还纳椎间盘了。在综治床上,对患者首先实施通督、十趾施术、牵引拔伸术,全身推拿,整体施术,使腠理开发、疼痛转移、全身轻松,继而施行旋转复位、禅点穴位、坐式施术。对病变部位进行针对性的治疗,这样连续性的多种技法反复实施,包含了微调、牵引、正骨、复位等新的技艺和方法,大多数脊柱相关疾病,特别是腰椎间盘突出等顽症,都可以取得症状缓解、消失甚至治愈的效果。说明综治床上的这些治疗方法确实起到扩宽椎间隙、矫正错位、松解粘连、解除嵌顿、减轻压迫、 消肿止痛的作用[8]。
按摩坐骨神经、施行振抖摇旋术克服了以往用手指或肘关节对肌脂丰厚的病变部位点穴难以到位的缺点,做到点精准、力到位,且可增加患者的舒适度。足跟与肩膀反方向用力,则把深埋于丰厚肌脂下、骨关节间隙的神经穴位激活,坐式施术的滚动推拿大小腿肌群,动力可以传导到坐骨神经,起到调理按摩作用。这个术式只在综治床上才能实施。无论是对根性坐骨神经痛还是坐骨神经本身的炎性疼痛,点穴按摩坐骨神经疗效都非常明显。
坐式施术医师取坐位,手脚(足)技交替变换,施术更加灵活。术者由站式到坐式,施术由急到缓、由重到轻、由快到慢、由治疗到调理。针对病情灵活变换技法,不仅疗程短,疗效也比其他疗法显著。
推拿整脊综合治疗床的使用,要排除年老体弱及70岁以上、18岁以下患者,骨结核、骨肿瘤、骨实质损伤患者和孕期经期妇女。
综上所述,使用综治床进行推拿并与整脊疗法有机结合后,由于技术的改进、突破和创新,疗效得到了提高,适应证范围扩大,医(技)师的体能消耗减少,其经验和技术可复制可推广。随着临床实践经验的积累和治疗病种的增多和扩大,必将有更好的疗效及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