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 亮
建河墓地位于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地处渭河北岸。2001年为配合陇海铁路副线部分宝鸡段,由陕西省考古研究所进行发掘,并出版«宝鸡建河墓地»,详尽报告了发掘资料。
«宝鸡建河墓地»报道了49座墓葬,其中建河墓地清理墓葬48座,39座被认定为秦墓;毛家庄墓地墓葬1座,此墓属汉代。秦墓中共34座墓葬随葬器物,其中33座墓葬出陶器;2座墓葬无随葬品;3座墓葬遭晚期盗扰,未发现随葬品。原报告根据随葬器物的形制和组合,对随葬器物的34座墓葬进行了分期和年代的判断,得出三期四段,年代跨度从战国中期晚段至秦代的结论。①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宝鸡建河墓地»,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116~117页。
宝鸡建河秦墓所揭示的文化内涵,对于理解秦汉时期的某些遗存如洛阳烧沟一期文化,有很大助益。因此,我们希望重新梳理这批材料,讨论其文化发展过程。
宝鸡建河墓地33座秦墓随葬陶器174件,复原164件,主要是罐,122件,占复原陶器的72.41%;其次为壶26件,釜9件;另有盆4件,鬲2件,鍪1件等。
112件。按底部特征分为平底罐和圜底罐。
1.平底小口罐
106件。均为无耳,小口,束颈,圆弧腹,平底。按口沿特征分两类。
(1)甲类 90件。卷沿。按颈部特征分两型。
①A型 69件。颈较长。据器腹特征分为二亚型。
Aa型 57件。深腹。据肩部和腹部特征变化分三式。
Ⅰ式:1件。窄溜肩,最大径位于腹中部,腹部弧收。
标本:M32:1(见图一:1)。
Ⅱ式:44件。圆肩稍宽,最大径上抬,腹部弧收。包含M1:1,M3:2, M3:4, M3:5, M3:10, M5:1, M5:3, M5:5, M5:6, M5:7, M5:8, M5:9, M5:10, M5:11, M11:6, M26:2,M26:3, M26:4, M26:5, M26:6, M26:7, M26:8, M33:1,M33:3, M33:4, M33:8, M34:1, M34:2, M34:3, M35:1,M36:2, M37:1, M38:1, M38:2, M38:4, M39:3, M40:4,M44:3, M44:4, M46:1, M46:2, M47:1, M47:9, M48:3。
标本:M36:2(见图一:2)。
Ⅲ式:11件。肩更宽,最大径位于肩部,腹部斜收程度大。包含 M4:9, M19:3, M20:2, M20:4, M24:2, M24:4, M24:5, M25:6, M46:3, M48:2, M48:4。
标本:M48:2(见图一:3)。
Ab型 13件。浅腹。据颈部、肩部及腹部特征变化分四式。
I式:1件。粗颈,斜溜肩。
标本:M39:1(见图一:4)。
Ⅱ式:1件。颈变细,斜溜肩。
标本:M47:3(见图一:5)
Ⅲ式:8件。颈稍细,最大径上抬。包括 M24:6,M25:4,M38:3, M38:6, M43:3, M33:2, M33:5, M33:7。
标本:M33:7(见图一:6)。
Ⅳ式:3件。细颈,最大径位于肩部。包括M18:2,M20:3,M20:9。
标本:M18:2(见图一:7)。
②B型 21件。短颈,腹较深。据肩部特征分两亚型。
Ba型 19件。有肩。据肩部和腹部特征分三式。
Ⅰ式:7件。溜肩较窄。包含M3:1,M3:3,M3:7,M3:9,M7:1, M35:2, M47:8。
标本:M35:2(见图一:8)。
Ⅱ式:10件。肩变宽,最大径上抬。包括M4:4,M4:7,M6:1, M6:2, M19:2, M20:1, M20: 5, M20: 7, M20:8,M20:10。
标本:M19:2(见图一:9)。
Ⅲ式:2件。宽肩,最大径位于肩部。包括M12:2,M18:3。
标本:M12:2(见图一:10)
Bb型 2件。无肩。据腹径大小分两式。
Ⅰ式:1件。垂腹,腹径较小。
标本:M47:5(见图一:11)。
Ⅱ式:1件。最大径上抬,腹径较大。
标本:M25:3(见图一:12)。
(2)乙类 15件。平折沿。据底部形态分两型。
①A型 8件。小底。据肩部和底部特征分三式。
Ⅰ式:1件。窄溜肩。
标本:M35:3(见图一:13)。
Ⅱ式:2件。肩变宽。包括M41:1,M44:5。
标本:M41:1(见图一:14)。
Ⅲ式:5件。宽肩圆鼓,最大径上移。包含 M4:1,M4:2,M4:3, M4:5, M4:6。
标本:M4:2(见图一:15)。
②B型 7件。大底。根据肩部和底部特征可以分为三式。
Ⅰ式:1件。窄溜肩。包括M40:2。
标本:M40:2(见图一:16)。
Ⅱ式:5件。肩稍高,变宽。包含 M5:4,M7:5,M25:5,M40:6, M42:1。
标本:M42:1(见图一:17)。
Ⅲ式:1件。肩高而宽,肩部圆鼓。
标本:M45:2(见图一:18)。
(3)丙类 1件。大喇叭口。
标本:M24:7。
2.平底大口罐
4件。大口,无耳,短束颈,平底。包含 M1:2,M26:1,M41:5, M42:2。
3.圜底罐
2件。小口,束颈,无耳,弧腹,圜底。包含M44:2,M47:7。
10件,敞口,有耳,圆弧腹,平底。据耳的数量分两型。
①A型 8件。双耳罐。束颈,肩微折,平底。据器表纹饰分两亚型。
Aa型 4件,素面。据耳部、腹部及底部形态分三式。
Ⅰ式:1件。双扁耳低伏,最大径位于腹中部,小底。
标本:M39:2(见图一:19)。
Ⅱ式:1件。双扁耳低伏,最大径上抬,底变大。
标本:M47:2(见图一:20)
Ⅲ式:2件。双扁耳隆起,最大径位于肩部 ,大底。包含:M25:7, M44:1。
标本:M44:1(见图一:21)。
Ab型 4件,器腹施绳纹,据耳部、腹部及底部特征分三式。
Ⅰ式:1件。小环形耳位于颈部,最大径位于腹中部,小底。
标本:M26:9(见图一:22)。
Ⅱ式:2件。大扁状耳隆起、位于颈部,最大径上抬,底变大。包含 M5:12, M34:4。
标本:M34:4(见图一:23)。
Ⅲ式:1件。大扁状耳位于口部,最大径位于肩部,大底。
标本:M24:3(见图一:24)。
②B型 2件。单扁状耳,束颈,肩微折,平底。据腹部形态分两式。
Ⅰ式:1件。束颈明显,鼓腹,最大径近腹中部。
标本:M41:3(见图一:25)。
Ⅱ式:1件。束颈不明显,弧腹,最大径位于肩部。
标本:M12:1(见图一:26)。
26件。束颈,平底。据口部特征分两类。
(1)甲类 敞口壶。
24件。敞口,束颈,平底。据颈部及腹部特征分三型。
①A型 4件。细直颈,弧鼓腹。据颈、腹部特征分三式。
Ⅰ式:1件。斜溜肩。
标本:M8:1(见图二:1)。
Ⅱ式:2件。圆溜肩稍宽。包括M6:3,M36:1。
标本:M36:1(见图二:2)。
Ⅲ式:1件。圆鼓肩较宽,颈较细。
标本:M19:1(见图二:3)。
②B型 19件。束颈较粗,斜腹。据腹深分两亚型。
Ba型 14件。浅腹。据颈部及腹部分三式。
Ⅰ式:2件。粗短颈,溜肩,扁腹。包含M1:3,M35:6。
标本:M1:3(见图二:4)。
Ⅱ式:8件。颈变细长,溜肩,扁腹。包括 M3:8,M5:13,M11:3, M25:2, M26:10, M33:9, M40:3, M40:7。
标本:M3:8(见图二:5)。
Ⅲ式:4件。细长颈,扁腹较深,圆鼓肩。包含M5:2,M18:1, M42:3, M46:4。
标本:M42:3(见图二:6)。
Bb型 5件。深腹。据腹部特征分三式。
Ⅰ式:2件。腹较浅。包括M1:5,M35:5。
标本:M1:5(见图二:7)。
Ⅱ式:1件。深腹,溜肩。
标本:M41:2(见图二:8)。
Ⅲ式:2件。深腹,最大径位于肩部。包括M11:5,M47:4。
标本:M47:4(见图二:9)。
③C型 1件。颈较粗直,曲腹。
标本:M43:1(见图二:10)。
乙类2件。蒜头壶,长细颈,鼓腹,平底。据最大径位置分两式。
Ⅰ式:圆溜肩,最大径稍低,平底。
标本:M7:4(见图二:11)。
Ⅱ式:耸肩,最大径抬高,假圈足。
标本:M10:2(见图二:12)。
3件。平底,敞口,卷沿。据折腹位置分两型。
①A型 2件。折腹位置在上腹部。包括M40:1,M41:4。
②B型 1件。折腹位置在下腹部。包括M7:2。
1件。圈足,平底,浅腹,平折沿。包括M4:10。
2件,双耳,敞口,束颈,铲脚袋足。据腹、足部特征分两式。
Ⅰ式:1件。弧足深,足跟较短。
标本:M43:2(见图二:13)。
Ⅱ式:1件。鼓足浅,足跟较长。
标本:M45:1(见图二:14)。
9件。敞口,弧腹,圜底。据沿部特征分两型。
①A型 4件。折沿,方唇。据腹深分两式。
Ⅰ式:2件。浅腹。包含M1:4,M6:4。
标本:M1:4(见图二:15)。
Ⅱ式:2件。深腹。标本:M24:1,M38:5。
标本:M38:5(见图二:16)
②B型 5件。卷沿,圆唇。据颈部特征分两亚型。
Ba型 4件。束颈短而不明显。
Ⅰ式:1件。浅腹。
标本:M35:4(见图二:17)。
Ⅱ式:3件。深腹。包括M20:6,M40:5,M48:5。
标本:M40:5(见图二:18)
Bb型 1件。束颈较长。
标本:M25:8(见图二:19)。
1件。敞口,束腰,双耳一大一小位于肩部,弧腹,圜底。
标本:M11:4(见图二:20)。
本文上节对宝鸡建河墓地复原的陶器进行了器类的类型学分析,本节拟就复原了陶器的墓葬进行组合分析。依据以器物的相同型式串联并列,以器物的不同型式链接先后的原则,宝鸡建河墓地33座陶器墓大致可以分列为五组。
1.第一组
M8:甲AⅠ壶。
M32:甲AaⅠ平底小口罐。
2.第二组
M1:甲AaⅡ平底小口罐,平底大口罐,甲BaⅠ壶,甲BbⅠ壶,AⅠ釜。
M35:甲AaⅡ平底小口罐,甲BaⅠ平底小口罐,乙AⅠ平底小口罐,甲BaⅠ壶,甲BbⅠ壶,BaⅠ釜。
M36:甲AaⅡ平底小口罐,甲AⅡ壶。
M37:甲AaⅡ平底小口罐。
M39:甲AaⅡ平底小口罐,甲AbⅠ平底小口罐,AaⅠ有耳罐。
3.第三组
M3:甲AaⅡ平底小口罐,甲BaⅠ平底小口罐,甲BaⅡ壶。
M6:甲BaⅡ平底小口罐,甲AⅡ壶,AⅠ釜。
M7:甲BaⅠ平底小口罐,乙BⅡ平底小口罐,乙Ⅰ壶,B盆。
M11:甲AaⅡ平底小口罐,甲BaⅡ壶,甲BbⅢ壶,鍪。
M26:甲AaⅡ平底小口罐,平底大口罐,AbⅠ有耳罐,甲BaⅡ壶。
M33:甲AaⅡ平底小口罐,甲AbⅢ平底小口罐,甲BaⅡ壶。
M40:甲AaⅡ平底小口罐,乙BⅠ平底小口罐,乙BⅡ平底小口罐,甲BaⅡ壶,BaⅡ釜,A盆。
M41:乙AⅡ平底小口罐,平底大口罐,BⅠ有耳罐,甲BbⅡ壶,A盆。
M47:甲AaⅡ平底小口罐,甲AbⅡ平底小口罐,甲BaⅠ平底小口罐,甲BbⅠ平底小口罐,圜底罐,AaⅡ有耳罐,甲BbⅢ壶。
4.第四组
M5:甲AaⅡ平底小口罐,乙BⅡ平底小口罐,AbⅡ有耳罐,甲BaⅡ壶,甲BaⅢ壶。
M10:乙Ⅱ壶。
M19:甲AaⅢ平底小口罐,甲BaⅡ平底小口罐,甲AⅢ壶。
M24:甲AaⅢ平底小口罐,甲AbⅢ平底小口罐,丙平底小口罐,AbⅢ有耳罐,AⅡ釜。
M25:甲AaⅢ平底小口罐,甲AbⅢ平底小口罐,甲BbⅡ平底小口罐,乙BⅡ平底小口罐,AaⅢ有耳罐,甲BaⅡ壶,Bb釜。
M34:甲AaⅡ平底小口罐,AbⅡ有耳罐。
M38:甲AaⅡ平底小口罐,甲AbⅢ平底小口罐,AⅡ釜。
M42:乙BⅡ平底小口罐,平底大口罐,甲BaⅢ壶。
M43:甲AbⅢ平底小口罐,甲C壶,Ⅰ鬲。
M44:甲AaⅡ平底小口罐,乙AⅡ平底小口罐,圜底罐,AaⅢ有耳罐。
M46:甲AaⅡ平底小口罐,甲AaⅢ平底小口罐,甲BaⅢ壶。
M48:甲AaⅡ平底小口罐,甲AaⅢ平底小口罐,BaⅡ釜。
5.第五组
M4:甲AaⅢ平底小口罐,甲BaⅡ平底小口罐,乙AⅢ平底小口罐,盘。
M12:甲BaⅢ平底小口罐,BⅡ有耳罐。
M18:甲AbⅣ平底小口罐,甲BaⅢ平底小口罐,甲BaⅢ壶。
M20:甲AaⅢ平底小口罐,甲AbⅣ平底小口罐,甲BaⅡ平底小口罐,BaⅡ釜。
M45:乙BⅢ平底小口罐,Ⅱ鬲。
基于上文对宝鸡建河秦墓类型学分析,这批墓葬分为五组,且各组器物之间相互衔接,中间无缺环,所以宝鸡建河秦墓可以分为五个连续的时间段。
其中第二组M39出土的乙BⅠ无耳卷沿罐(见图三:1),特征与四川青川郝家坪M50出土的陶罐(见图三:2)非常接近。郝家坪M50据同出的木牍,考证年代为秦昭襄王元年(前306),即战国晚期早段。①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青川县文物管理所:«四川青川县郝家坪战国墓群M50发掘简报»,«四川文物»2014年第3期,第13~19页。
第三组M11出土1件陶鍪,敞口,束颈,颈部有一大一小双耳,鼓腹,圜底,应为仿造同类铜器制作。陈文领博«铜鍪研究»一文论述:鍪起源于巴蜀地区,秦灭巴蜀后传入关中地区,其后随着秦的统一战争传播到全国。①陈文领博:«铜鍪研究»,«考古与文物»1994年第1期,第66~76页。滕铭予也认为宝鸡地区铜鍪最早出现于战国晚期。②滕铭予:«论关中秦墓中洞式墓的年代»,«华夏考古»1993年第2期,第90~97页。因此,宝鸡建河M11的年代上限应不早于秦灭巴蜀的年代,即秦惠文王后元九年(前329)。③关于秦取巴蜀有文献记载,«史记»卷5«秦本纪»(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07页)记载秦于后元九年“司马错伐蜀,灭之”,«史记»卷15«六国年表»(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732页)记载秦于公元前316年“击蜀灭之”)。具体到M11所出陶鍪的年代判定,我们可以比较一些材料。四川绵竹清道乡战国墓M1出土铜鍪,同大双耳位于颈部中央,束长颈,浅腹,原简报根据同出的兵器及其他铜器形制判断其年代为战国中期晚段④四川省博物馆:«四川绵竹县船棺墓»,«文物»1987年第10期,第22~33页。;四川蒲江盐井沟船棺葬M2出土的铜鍪,等大双耳位置下移,束颈变短,腹略深,其原简报根据该墓出土的半两钱判断其年代上限应为秦取巴蜀后,即战国晚期早段⑤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蒲江县文物管理所:«蒲江县飞龙村盐井沟古墓葬»,«成都考古发现»,科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81~92页。;四川龙泉驿北干道M24出土铜鍪,双耳一大一小,位于肩部,腹略深,原简报根据该墓出土的半两钱判断其年代上限应为秦取巴蜀后⑥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龙泉驿区文物管理所:«成都龙泉驿区北干道木椁墓群发掘简报»,«文物»2000年第8期,第21~32页。;陕西临潼上焦村M18出土的铜鍪,双耳一大一小,位于上腹部,腹略深,原简报判断其年代为秦二世二年⑦秦俑考古队:«临潼上焦村秦墓清理简报»,«考古与文物»1980年第2期,第42~50页。。由上述材料判断,鍪的形态结构似经历了双耳同大位于颈部,演变为双耳一大一小,位置逐渐向肩部、腹部移动的过程,则宝鸡建河M11所出陶鍪,其位置当在上述盐井沟M2与上焦村M18所出铜鍪之间,与龙泉驿北干道M24相近,年代大致应属战国晚期晚段(见图四)。
建河墓地中有4座墓葬出土双耳绳纹罐,其演变规律为:由小底变为大底,最大径上移。同类双耳绳纹罐也可见于凤翔高庄M47①雍城考古工作队:«陕西凤翔高庄秦墓地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1981年第1期,第12~35页。,但其特点为浅腹大底,与建河第四期M24所出AbⅢ双耳罐,在形态上存在早晚演变关系(图五)。此墓的年代原报告定在秦代,滕铭予认为应为西汉早期②滕铭予:«论关中秦墓中洞式墓的年代»,«华夏考古»1993年第2期,第90~97页。,当以后者为是。
第四、五组墓葬中出土高领袋足铲脚陶鬲,据滕铭予«关中秦墓研究»的论述,此类陶鬲在关中地区集中出现于战国中晚期,西汉早期消亡。①滕铭予:«关中秦墓研究»,«考古学报»1992年第3期,第281~300页;类似的论述也见于滕铭予:«秦文化:从封国到帝国的考古学观察»,学苑出版社2002年版,第28~42页。而第五组M4出土的陶盘,形态为平沿外折,腹内饰鱼纹。滕铭予在«宝鸡建河墓地的年代及相关问题»中,详细论述了该陶盘(原报告及滕文均定为陶盆)形态更接近西汉早期关中墓葬同类器物。②滕铭予:«宝鸡建河墓地的年代及相关问题»,«边疆考古研究»2009年第8期,第129~138页。据此,建河墓地第五组的年代下限或可定在西汉初。
前文由类型学分析得出,宝鸡建河秦墓的发展形成紧密衔接的五个阶段,中间无缺环;对其中若干时段典型器物的年代考证,使这五个发展阶段的具体年代也较为清晰,而且不矛盾。因此,我们将宝鸡建河这批墓葬分为三期五段(参见图一、二)。
1.第一期(战国中期)
包括第一组器物,共2座墓葬。典型单位有M8、M32,典型器物有甲AaⅠ平底小口罐和甲AⅠ壶。
2.第二期(战国晚期,分早晚两段)
早段为战国晚期早段,包括第二组器物,共5座墓葬。典型单位有M1、M35、M36、M37和M39,典型器物包括甲AaⅡ平底小口罐、甲AbⅠ平底小口罐、甲BaⅠ平底小口罐、乙AⅠ平底小口罐、AaⅠ有耳罐、甲AⅡ壶、甲BaⅠ壶、甲BbⅠ壶、AⅠ釜和BaⅠ釜等。
晚段为战国晚期晚段,包括第三组器物,共9组墓葬。典型单位有 M3、 M6、 M7、 M11、 M26、 M33、 M40、 M41 和 M47, 典型器物多为上一阶段器物的延续,少数器类出现式别变化,包括甲AaⅡ平底小口罐、甲AbⅡ平底小口罐、甲AbⅢ平底小口罐、甲BaⅠ平底小口罐、甲BaⅡ平底小口罐、甲BbⅠ平底小口罐、乙AⅡ平底小口罐、乙BⅠ平底小口罐、乙BⅡ平底小口罐、AaⅡ有耳罐、AbⅠ有耳罐、BⅠ有耳罐、甲AⅡ壶、甲BaⅡ壶、甲BbⅡ壶、甲BbⅢ壶、乙Ⅰ壶、AⅠ釜、BaⅡ釜和鍪等。
3.第三期(秦至汉初,分为两段)
早段为秦统一时期,包括第四组器物,共12组墓葬。典型单位有 M5、 M10、 M19、 M24、 M25、 M34、 M38、 M42、 M43、 M44、M46和M48,典型器物包括甲AaⅡ平底小口罐、甲AaⅢ平底小口罐、甲AbⅢ平底小口罐、甲BaⅡ平底小口罐、甲BbⅡ平底小口罐、乙AⅡ平底小口罐、乙BⅡ平底小口罐、AaⅢ有耳罐、AbⅡ有耳罐、AbⅢ有耳罐、甲AⅢ壶、甲BaⅡ壶、甲BaⅢ壶、乙Ⅱ壶、AⅡ釜、BaⅡ釜和Ⅰ鬲等。
晚段为秦末汉初,包括第五组器物,共5组墓葬。典型单位为M4、M12、M18、M20和M45等,典型器物有甲AaⅢ平底小口罐、甲AbⅣ平底小口罐、甲BaⅡ平底小口罐、甲BaⅢ平底小口罐、乙AⅢ平底小口罐、乙BⅢ平底小口罐、BⅡ有耳罐、甲BaⅢ壶、BaⅡ釜和Ⅱ鬲等。
本文重新梳理了宝鸡建河秦墓的随葬陶器,观察到罐、壶类器都存在着器物最大径由腹部向肩部抬升的线索。并通过陶器的类型学和组合分析,最终将其分为了三期五段:第一期为战国中期;第二期早段为战国晚期早段,晚段为战国晚期晚段;第三期早段为秦统一时期,晚段为秦末汉初。此结论与原报告年代跨度大体一致,但具体墓葬的时间位置有较大的调整(详情参见表一)。
表一 宝鸡建河墓地秦墓原报告与本文年代对照表
续表
宝鸡建河秦墓的年代跨度从战国中晚期到秦末汉初,文化内涵较为纯粹,所出多为日用陶器,代表着普通秦人物质生活。通过对宝鸡建河秦墓出土陶器的重新梳理,我们能更加清晰地看到其发展演变的过程,这对于这一阶段关中秦文化的认知有很大的帮助。与此同时,战国末期,随着秦国统一战争的步伐,秦人也将其自身的物质文化传播到各地,带来了秦汉时期考古学文化内涵的重大变革。但以往大家关注较多的是蒜头壶、茧形壶、鍪、釜等器类的影响,对于战国秦文化罐类器的传播则重视不够,导致诸如洛阳烧沟一期文化的罐类器,一直以来未能予以正确解读,影响了我们对于秦汉考古学文化及其社会历史背景的理解。①徐承泰«洛阳烧沟一期文化渊源初探»(未刊稿)对此有较为深入的研究。因此,梳理建河秦墓的文化内涵及其发展过程,对于理解秦汉时期的考古学文化也有着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