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文静
[摘要]刘锦棠作为历史上新疆第一任巡抚,治理新疆期间,提出了一系列的善后措施,对新疆的近代化建设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治理新疆的成就得益于刘锦棠正确的民族思想的指导。“因俗而治”是民族思想的核心,“因地制宜”是重要内容,“恩威并施”“以恩为主”是基本方针,“尊儒重汉”是基本特点,形成较为完整的民族思想体系。
[关键词]刘锦棠;新疆;民族思想
一、因俗而治
“因俗而治”是刘锦棠民族思想的核心,也是中国历代政权统治边疆少数民族的基本手段。在“因俗而治”民族思想的指导下,刘锦棠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处理新疆的民族关系问题。
改革伯克制,裁撤阿奇木伯克,给予回童生监顶戴。对于新疆善后的安抚而言,刘锦棠因其俗而治之,新疆缠回“语言文字,本与满汉不同。遇有讼狱征收各事件,官民隔阂不通,阿奇木伯克通人事等,得以从中舞弊。是非被以文教,无由除彼锢习”,可见伯克制的弊端日益凸显,刘锦棠认为裁撤阿奇木伯克等官制是为当务之急,以规避长期以来的回汉矛盾与回满矛盾,对伯克制进行改革。刘锦棠于光绪八年(1882)奏请“将阿奇木等伯克裁去,仍准戴用翎顶”“经理藩院遵旨议覆,各城裁去伯克体制,是否合宜,未敢率行议准,请饬再行体察情形,悉心妥议覆奏”。
二、因地制宜
“因地制宜”是刘锦棠民族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是历代王朝治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有效方针。收复新疆的战争基本结束后,刘锦棠作为新疆的首任巡抚,应该担负起发展新疆、治理新疆的责任。新疆远在边荒,民唉文化相对复杂,语言文字、制度风气、服饰的穿戴都与内地大相径庭,如若一切法律法规,制度的设置都与内地相同,必将导致新疆少数民族的不满,阻碍边疆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刘锦棠“因地制宜”的民族思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司法方面的完善。新疆命盗案件不必押送朝廷审视,案件勤审勤结,由地方政府根据当地情况量刑变通处理,民众虽良莠不齐,但皆生畏惧。记云:“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为保证新疆地区风气渐良,人民安居乐业,刘锦棠于光绪三年(1877)奏请朝廷:“臣由托克逊进规南路,每克一城,即传集该地人民宣布朝廷威德,饬令荡涤污俗,共保身家,并责成各头目挨户劝导,如仍前不法,罔知悛改,立即扭送惩办;头目容隐不报,一经查出,并行究治。”同时,刘锦棠命人为各城私塾及大小伯克头目诵读讲解《论语》《孟子》等经典儒家文化,以确保改善彪悍的民风。“察看近日情形,从前贪忍驇悍习气,似已稍戢。”
三、恩威并施
“恩威并用”出自陈寿《三国志·吴书·周鲂传》:“鲂在郡十三年卒,赏善罚恶,威恩并行”强调恩惠和惩罚并行。在传统思想文化中,“恩”主要指的是恩德,即通过战争中善后措施的安抚,其中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来恩抚其他民族。“威”一般是指国威、兵威,具有以武力使对方感到屈服,以维护自身统治。在刘锦棠这里,“威”主要是指兵威,以武力的方式来镇压起义和霍乱部族。对边疆少数民族恩威并施的思想自古有之,而且在处理民族关系中成效比较显著,刘锦棠对于这一思想的实践非常典型。
同治四年,刘锦棠入陕镇压回民起义军与捻军,回民起义的中心转移至甘肃后,又率部镇压宁夏、甘肃回民起义军,平定陕甘地区回民起义后,实施一系列安置难民和招徕流亡的措施。阿古柏入侵新疆后,新疆局势危机,刘锦棠英勇善战,歼灭阿古柏叛军及其余孽,新疆肃清后,又协助左宗棠完成新疆建省,光绪十年(1884),新疆建省,刘锦棠担任首任巡抚,举办善后措施,成绩显著。史称:“恩威并著,众庶和恰,远人慑服。”由此可见,“恩威并施”的民族思想成为刘锦棠在平定陕甘回民起义及收复新疆战争中的指导思想。
四、以恩为主
“以恩为主”是刘锦棠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方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优待助清平乱的回、维上层贵族。在镇压驱逐阿古柏侵略势力之后,清政府对助清平乱的回、维上层以“恩养”。清政府根据他们助清平乱功绩的大小,分别将其晋封王公、郡王、贝勒、贝子等爵位。刘锦棠认为对待战死沙场的回族将领,应该恩待其家属,允許其子承袭爵位。
刘锦棠还通过封赏的手段,使少数民族上层贵族更加依附于朝廷。新袭库车回子郡王阿密特、新袭吐鲁番回子郡王玛木特称“坟墓衙署曾毁于贼,故父遗榇尚未营葬,艰窘殆不可言。再四思维,惟有请领恤赏银两,并恳奏请借支廉俸,以济急需等情前来。”在新袭鲁克沁回子札萨克郡王玛木特因安集延逆酋窜扰边境时,遗失了印玺,刘锦棠认为“理合据情请旨饬部照例补铸颁发。”
五、尊儒重汉
“尊儒重汉”是刘锦棠民族思想中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特点。“维新疆地居边塞,缠回聚处,谣俗异宜,欲使殊方异族,同我华风,诚非泽以诗书,不能为力”。新疆建置行省后,作为封疆大吏,又是新设行省的主要负责人,刘锦棠以推崇儒家文化、重视汉文化作为改变社会风俗的切入点,儒家文化的振兴,也是稳定社会环境的重要保证。其根本目的是通过推广义塾,大力发展儒家文化,整顿新疆社会风气,发挥儒家文化的社会教化作用。
为减少缠回与汉语言文字不通,防止伯克从中舞弊,造成官民隔阂等一系列社会弊病,刘锦棠在新疆哈密、吐鲁番、库车、阿克苏、乌什、英吉沙尔、和阗等地区设立义塾,共七十七座,很大程度上推进了刘锦棠“尊儒重汉”民族思想的发展。发展和学习儒家文化成为刘锦棠治理新疆民族问题的指导思想,推广义塾,有利于整顿民风,发挥儒家文化的社会教化功能,更进一步稳定新疆的社会秩序,为新疆的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