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的疼痛

2019-07-21 15:00jiaojiao
中学生百科·大语文 2019年3期
关键词:同桌疼痛工作

jiaojiao

千人一面最是无趣,参差多态乃幸福本源。一个话题,千种声音,一切有趣想法和鲜明观点都可以在这个互动平台上恣意发声。观点激荡、错落纷杂之态,即我们智慧萌芽之时。

我感觉自己是个很软弱的人,所以我的疼痛经常伴随着泪水。

听说我从小就爱哭。

刚出生的时候,家里条件不是很好。妈妈那时候在机械厂上班,专门负责打包电焊条,工作三班倒,没有产假休。因为生我在家待了一个礼拜,机械厂就把她辞退了,在那个时候,即使是这么累人的活儿也十分抢手。没有工作可不行,家里主要经济来源就是我妈。那时候我爸在镇上当农业技师,指导人家怎么种田。农民可不需要他教,觉得靠自己的经验就够了。我爸爸受人尊重的程度和他当时的工资成正比。于是我妈不给我喂奶了,提着家里仅有的两只鸭子去向厂长求情,请他让自己继续在厂里上班。我被放在了外婆家。没有母乳的喂养,外婆就给我吃米粉糊糊。大约是特别难吃,我死活不肯张嘴。为了让我吃,外婆每次喂食的时候都装作要打我,我受了惊吓放声大哭,她就一勺勺将米糊糊塞进我嘴里。所以我从小爱哭。

小学的时候我也爱哭。小学时的男生哪里懂得紳士和礼貌为何物,做恶作剧仿佛是天性。我的同桌就是这样一个男孩儿,而我因为乖巧居然和顽劣的他同桌了四年。还记得每天午休时间都会发豆奶,他喝完自己的就来抢我的,比这更过分的是就算他不喝也会把我的倒掉。被抢夺了东西的我总是会哭。他因而更加洋洋得意。还有上课的时候,先起立再坐下,当我起立了往后坐时,却一屁股坐在了地上,引起全班哄堂大笑,他在一边笑得尤为起劲。每当他做值日生的时候,他都会用粉笔在我的桌椅上乱涂乱画,我第二天要费好大的劲才能把那些张牙舞爪的怪物给擦掉。我无数次觉得自己的小学时代因为有了这个同桌而无比灰暗,也因为他被气哭过好多次。但是长大以后,我却慢慢淡忘了他曾带给我的屈辱和疼痛,只觉得这些回忆幼稚好笑。

中学时代变得沉闷。我从小被标榜为好学生,从不敢违背好学生的原则,端的一副正气凛然、一本正经、根正苗红的样子,将老师的话视为圣旨,生怕辜负了老师的期望。每一次考试我都认真对待。课上认真听课记笔记,积极回答问题,老师每一个肯定的眼神对我来说都是莫大的鼓励。晚上在宿舍执一个小台灯,熄灯后还会看书一个小时。第二天胡乱用冷水洗把脸顶着熊猫眼去上课,走在路上有一种“我学习我骄傲”的意气风发。被推选为班长后,我深切地感受到责任之重,于是板着脸管理班级纪律,处理矛盾纠纷,预警事态发展。同学们觉得我凶,在背后说起了我的坏话。那一刻,孤独像海水般将我吞噬。尽管周围有喧嚣的人声,却不会有人发现我,他们甚至不会往这个方向看一眼。我不能呼喊,到最后也不想呼喊,就慢慢地沉沦下去,任由海水盖过头顶,蜷缩着身体落到一个幽黑静谧的地方去,直到所有的声音都消遁。现在看来,原来我在高中时代就和忧郁结识。就开始安静地构建着自己的内心世界。

跨进大学就成年了。我开始试着用成年人的法则生活,安静地在一隅做自己的事情。遭遇了一场暗恋,所以想要让自己变得更好。我一个人去图书馆,翻阅群书,和书中先哲对话,任空气中的细小尘埃飘浮在头顶,直到夕阳一寸一寸爬上图书馆的木质书桌。在下着雪的假期,我背着电脑抢占考研生的自习室,不停地敲击键盘练习英文打字速度,看原声美剧,做逻辑推理,比准备高考更加紧张。在充斥着游戏厮杀声的宿舍,我坐在上铺刷着GRE的机考经验,不停地背单词,每一根弦都紧绷着。等所有的考试都尘埃落定了,自己突然松弛了。感情中构想出来的理想塔也因为抽掉一根悬梁而分崩离析,“轰”的一声,它倒了。

我自以为大学时期的沉默就是成长,参加工作以后,无数次深夜的痛哭才让我明白,那只是一个人独处时的倔强,并不是真的成熟。

连续两个月“白加黑”“5+2”,十分疲倦,刚参加工作的激情被消磨得一点也不剩。数不清的检查,做不完的资料,加不完的班,连上厕所都跑着去,为了减少上厕所浪费的时间更是可以一天都不喝水,为了一张马上要交的表格连饭也不吃了。有一次加班到晚上10点,好不容易坐上回家的公交车,结果一个电话过来,因为同事的工作还没做完,为了顾全大局又回去加班。父母恰好打来电话问我到哪里了,当着公交车上那么多人,我头一次掩饰不住哽咽的声音。

还有一次要迎接大的检查,心里紧张万分,生怕出什么纰漏。半夜两点爬起来独自去办公室修整资料。每次一个人加班回去,走在冷清的大街上,转几趟车回家,就会被孤独和无助包裹,负面情绪“哗”的一下全涌上来,整个人变成忧郁的人偶,只有骨头架子在行走。

到底是为了什么呢?我经常问自己。读书时代的理想变得轻飘飘的,我像放风筝一样,风来了,任它飞得越来越远,越来越高,却倔强地不肯将手里的线松开。眼睁睁看着风筝远去,看着堆积如山的工作,两相叠加起来,也不是没有哭过。赚钱多不容易啊,学习的枯燥苦闷和工作所经历的心酸劳苦比起来,我只能为之一哂了。但是成年人的哭泣并不珍贵。相反,它是狼狈,在笑话你的无能和软弱。工作的压力是一方面,人际关系的处理也十分艰难。学生时代最常见的你问我答和直截了当渐渐被沉默取代;肆无忌惮的哈哈大笑慢慢被以标准弧度扬起的嘴角替换;在宿舍看《卡萨布兰卡》之类的奥斯卡经典流下的泪水逐渐被头痛和失眠掩盖。我好像没有时间伤春悲秋,忙完这一阵子又要忙下一阵子。不太忙碌的晚上,我才能用笔记本电脑记下自己的心情。

这所有的一切,何尝不是成长的疼痛呢?幼时我们痛得明显,用哭泣来表达自己的愤怒。后来,我们学会了忍受。皮肉的伤痛可以去医院解决,心里的疼痛不需要包扎,却需要和解。大学里的职业教育课程只告诉我们要对职业有所规划,可是职业带给我们的压力和抑郁却似乎被专家们遗忘了。我们一路走来,在磕磕绊绊中,在头破血流时,在失落彷徨后,终于和疼痛比肩站在一起,与它握手言和,与它一起前行。也许,到了下一个成长阶段之后,回过头来看,就会像看待前几个阶段的疼痛一般看待现在的疼痛,觉其幼稚可笑,付之一哂。

猜你喜欢
同桌疼痛工作
换同桌
把疼痛赶走!
怎么给疼痛分类
不工作,爽飞了?
同桌有病
快乐也能赶走疼痛?
羡慕我同桌
疼痛到底有多少种?
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