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与地坛》

2019-07-21 15:00李兰
中学生百科·大语文 2019年4期
关键词:人质史铁生情人

李兰

爱书之人读书如同行山,穿越陡峭或蜿蜒的山间小径,留下深深浅浅的足迹,才能看到远方美丽的风景。我们常常会为足迹的重叠而欣喜,因为寻觅与分享,是读书最大的愉悦。

学生拿着《我与地坛》来找我,说自己读不懂史铁生,说他觉得史铁生的散文像在讲述哲学一般,高深莫测,然后就很焦虑,感到自己很肤浅,继而觉得文学离自己好远,而且是那种拒人于千里之外的远。

大多数人都不喜欢让自己感到辛苦的东西。更不愿意直面自己的浅薄。所以我一定要为这些勇于提问的孩子点赞——他们很勇敢,也很诚实,最重要的是,他们不满足于也不甘于平庸。他们会焦虑、会提问。代表他们还不想放弃。有些孩子是不会提问也不会焦虑的,因为他们早已经放下经典,从通向高雅文学殿堂的台阶上转身,蹦蹦跳跳地朝充满快感和欢闹、没有丝毫阅读障碍的低俗文字飞奔而去了。他们沉溺在阅读的舒适区里,永远失去了超越自己甚至是塑造全新自己的机会。

对生命产生终极追问的文学或许难懂,但却有可能打开你的“天眼”。如果你读瞳了这些书,就可以发现一个新的宇宙。在新的宇宙中,你会遇见一个全新的自己。

史铁生就是一位能写出这类作品的作家。

我知道,不论兰姐说得如何天花乱坠,然而你不懂就还是不懂,所以这—次兰姐不带着你们读整本书,而只读一读《我与地坛》这篇文章。我尝试着把可能会拦住你的语句给拎出来,给你细细地摆—摆。

我想或许很多同学读过这篇文童,但大部分人可能只读过中间的一部分,有些初中教材曾经节选过这篇文章的前两节。而学过的部分我不会细讲。

《我与地坛》这篇文章大致可以概括为:一个遭受高位截瘫的年轻人,是如何在这个安静的朴厚沧桑的古园里找寻到活下去的勇气的。

在这篇文章里,史铁生对生与死的问题做了痛苦和漫长的思索,它大半的篇幅是记叙。记叙的部分并不是很难懂,有一些议论的部分难度也不大,比如:

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这样想过之后我安心多了,眼前的一切不再那么可怕。比如你起早熬夜准备考试的时候,忽然想起有一个长长的假期在前面等待你,你会不会觉得轻松一点?并且庆幸并且感激这样的安排?剩下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了。这却不是在某一个瞬间就能完全想透的、不是一次性能够解决的事。怕是活多久就要想它多久了,就像是伴你终生的魔鬼或恋人。

这样的语段很多同学大概都摘抄过。在这里,史铁生提供了一个比较特别的生命视角——既然死比活容易得多,甚至“死”是一个必将到来的没有悬念的结局,那么生活再如何艰难——“先别去死,再试着活一活看”。“不试白不试,腿反正是完了,一切仿佛都要完了,但死神很守信用,试一试不会额外再有什么损失。说不定倒有额外的好处呢,是不是?”

这不是情感层面上的自我安慰。而是事理逻辑上的一种开解;不是绵软的劝告,而是冷静的分析。最坏的结局反正大家都逃不开(自己也没想逃开,甚至还很欢迎这种结局),那么还不如在这之前做一些尝试,没准会有意料之外的收获呢。

不知道大家在这种故作轻松的语气之后有没有读到一种浓黑的悲凉,以及在悲凉之中隐伏着的永远无法捻熄的生命欲望。许多人看到死亡的无可逃离,产生的是一种幻灭感和虚无感,要么及时行乐,要么颓废消沉。而史铁生站在死亡的边缘恰恰选择了回头望向人生,选择让自己用写作的方式活下来,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向死而生”。一个遭受了命运沉重打击的青年人(史铁生瘫痪的时候20岁),能始终保持一种向死而生的勇气和智慧,这不能不说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

然而,《我与地坛》讲的并不是一个一找到生命的意义就人生开挂的励志故事,理性的开解乃至于写作的成功,并没有给史铁生带来幸福的生活,反而给他带来了进一步的忧虑和惶恐——万一自己写作灵感枯竭,该怎么办?万一自己没有了读者,该怎么办?当一个人开始依赖一样东西活下去,他就已经沦为这样东西的人质了。于是他又开始思考,他发现:

活着不是为了写作,而写作是为了活着。

只是因为你还想活下去,你才不得不写作。

写作不過是为了让自己活下去的途径,最重要的还是“活着”本身。上面的那些语段,我估计很多同学还是能够自己读明白的,但我想接下来的这段话很可能就会让一些同学感觉为难了:

一个人质报复一场阴谋的最有效的办法是把自己杀死。我看出我得先把我杀死在市场上,那样我就不用参加抢购题材的风潮了。你还写吗?还写。你真的不得不写吗?人都忍不住要为生存找一些牢靠的理由。你不担心你会枯竭了?我不知道,不过我想,活着的问题在死前是完不了的。

这下好了,您不再恐慌了不再是个人质了,您自由了。算了吧你。我怎么可能自由呢?别忘了人真正的名字是:欲望。所以你得知道,消灭恐慌的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消灭欲望。可是我还知道,消灭人性的最有效的办法也是消灭欲望。那么,是消灭欲望同时也消灭恐慌呢?还是保留欲望同时也保留人生?

我在这园子里坐着,我听见园神告诉我,每一个有激情的演员都难免是一个人质。每一个懂得欣赏的观众都巧妙地粉碎了一场阴谋。每一个乏味的演员都是因为他老以为这戏剧与自己无关。每一个倒霉的观众都是因为他总是坐得离舞台太近了。

我在这园子里坐着,园神成年累月地对我说:孩子,这不是别的,这是你的罪孽和福祉。

首先要说明一下,下面的解读纯属个人解读,如果有读者不认同或是有疑问,非常欢迎来同我探讨!借由读史铁生交到的朋友。那可一定都是高质量的善于思考的朋友。

我们之前说到了,史铁生因为将写作看成生命的意义,所以就对写作开始感到惶恐,对写作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而感到心焦,而后他就感觉自己成了被“写作”绑架的人质。这时候的他更多的不是因为写作而幸福,而是因为写作而痛苦。

一个人质报复一场阴谋的最有效的办法是把自己杀死。我看出我得先把我杀死在市场上,那样我就不用参加抢购题材的风潮了。

为了摆脱“写作”给自己带来的不自由和痛苦感,让自己不成为“写作”的人质,最好的办法就是让自己坦然接受最坏的结局,这个比喻简单来说对应关系如下表:

你还写吗?还写。你真的不得不写吗?人都忍不住要为生存找一些牢靠的理由。你不担心你会枯竭了?我不知道,不过我想,活着的問题在死前是完不了的。

这一段是典型的“自言自语”,或者说“内心独白”。史铁生借由自问自答的方式,完成了自己关于“生命”和“写作”关系的思考。我们看到史铁生决心不再为市场而写作。不再让自己因为写作而担忧焦虑,他要让写作成为体现生命意义、完成生命价值的自然而然的行为。但摆脱了写作绑架的史铁生并不就此而乐观,认为自己从今往后就获得了自由,因为他看到了人的终极囚笼——“欲望”。

由于有“人性”,我们就会有欲望;因为有欲望,我们就会有欲望无法满足而带来的恐慌。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欲望”的人质。所以,我们只要具备了人性,就一定会被欲望挟持。因此“每一个有激情的演员”(我们可以理解为“每一个热爱人生的人”),都会被欲望挟持难免成为“一个人质”。“每一个懂得欣赏的观众”——也就是每一个不会让自己过分忘我地迷失在舞台上的观众,每一个不过分沉溺在现实的人生里。而会让自己冷静地观看人生。与现实人生保持了恰当距离的智慧的人——他们“巧妙地粉碎了一场阴谋”,也就是他会拒绝“欲望”的绑架,能够淡然地观看自己或是旁人演戏,却永远不为戏剧所操控。可也有一些“演员”,自以为超脱,“老以为这戏剧与自己无关”(也就是完全拒绝欲望、拒绝鲜活的人生),而这样一来,就使得自己成了“乏味的演员”。而所谓的“每一个倒霉的观众都是因为他总是坐得离舞台太近了”。就是说每一个过分投入的人,因为离欲望太近,太沉溺于生活之中,反而会遭殃,会迷失自己。

人会在人生中挣扎和痛苦,这是“罪孽”;但人也会因为这种过程而实实在在地拥有自己的人生,这就是“福祉”。

史铁生给我们揭示了人生的终极困境,就是由于“欲望”而带来的困境。但是“欲望”是命运女神的一枚硬币,反面叫“痛苦”,正面叫“希望”。因为有满足不了的欲望,所以我们会痛苦;因为有还未满足的欲望,所以我们再艰难也会心存希望,坚持活着。

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发现,自己没有读懂这个文段最重要的原因在于,你们没有看匿作家的比喻。在你们眼里,作家的比喻似乎很无厘头,完全摸不到内在的逻辑关系。但其实,只要我们静下心来稍作整理和联想,尤其是,如果你能像咱们之前那样,在心里(或者一开始可以在草稿纸上)列一个简单的小表格,去寻找本体和喻体之间的逻辑关联,你就会比较容易读瞳一些复杂的套喻(就像是之前的戏剧、观众和演员),乃至于读懂一些隐喻和象征了。

一位成熟的作家是不会容忍自己比喻体系内在逻辑混乱的。所以你感觉“混乱”只是因为你没有理顺关系,而不是作家在胡言乱语。这种寻找比喻体系中本喻体的对应关系很像在玩拼图游戏,但又比拼图游戏更高端。你可以在其中训练自己的逻辑推导力、想象力、联想力、化抽象为形象的思维能力等。如果你只是列一个小表格就能够讲明白别人读了很久都读不明白的语段,是不是会比较有成就感?

《我与地坛》结尾那几段估计也难倒了不少的英雄汉:

必有一天,我会听见喊我回去。

那时您可以想象一个孩子,他玩累了可他还没玩够呢。心里好些新奇的念头甚至等不及到明天。也可以想象是一个老人,无可置疑地走向他的安息地,走得任劳任怨。还可以想象一对热恋中的情人,互相一次次说“我一刻也不想离开你”,又互相一次次说“时间已经不早了”,时间不早了可我一刻也不想离开你,一刻也不想离开你可时间毕竟是不早了。

我说不好我想不想回去。我说不好是想还是不想,还是无所谓。我说不好我是像那个孩子,还是像那个老人,还是像一个热恋中的情人。很可能是这样:我同时是他们三个。我来的时候是个孩子,他有那么多孩子气的念头所以才哭着喊着闹着要来,他一来一见到这个世界便立刻成了不要命的情人,而对一个情人来说,不管多么漫长的时光也是稍纵即逝,那时他便明白,每一步每一步,其实一步步都是走在回去的路上。当牵牛花初开的时节,葬礼的号角就已吹响。

但是太阳,他每时每刻都是夕阳也都是旭日。当他熄灭着走下山去收尽苍凉残照之际,正是他在另一面燃烧着爬上山巅布散烈烈朝晖之时。那一天,我也将沉静着走下山去,扶着我的拐杖。

有一天,在某一处山洼里,势必会跑上来一个欢蹦的孩子,抱着他的玩具。

当然。那不是我。

但是,那不是我吗?宇宙以其不息的欲望将一个歌舞炼为永恒。这欲望有怎样一个人间的姓名,大可忽略不计。

其实这里史铁生也用了一个博喻,其中……

我说同学。你要不要试试看列一个表格来寻找一下那些喻体都对应着什么本体呢?你可以自己先尝试着解读一下,再往下看。

其中“回去”对应的就是这篇文章中史铁生始终放不下的那个终极问题——“死亡”。他把死亡来临的时候自己的心态预想成了三种情境——其一,情绪化地舍不下现世人生,无论如何也不想死(对应那个孩子);其二,坦然地面对这个结局,安详地走向死亡(对应那位老人);其三,一方面理智上既明白死神的不可商量,死是必然的,但另一方面在情感上又舍不下生命,不舍得离开(对应那对恋人)。

从这里我们才触摸到了那个最真实的史铁生——他其实是多么热爱生命啊!“他一来一见到这个世界便立刻成了不要命的情人。而对一个情人来说,不管多么漫长的时光也是稍纵即逝。”正因为有这样的热爱,所以他才会在面对死亡的必然时那样悲伤,他才会焦虑“当牵牛花初开的时节,葬礼的号角就已吹响”(其实每一个人在生下来那一霎,就开始了奔向死亡的旅程)。

但是生命仅此而已吗?

后面关于太阳的比喻——“但是太阳,他每时每刻都是夕阳也都是旭日”,告诉我们,死亡,同时也就预示着新生。生命的终点也就是生命的起点,就如同“当他熄灭着走下山去收尽苍凉残照之际,正是他在另一面燃烧着爬上山巅布散烈烈朝晖之时”。就“我”而言,或许死亡会抹去“我”,但就“生命”而言,死亡又无法抹去“我”。这就像是《赤壁赋》中所言“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就像是《春江花月夜》中所言“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对于生命的终极追问,几乎每一个作家都会涉笔。所以兰姐在这里告诉你阅读的另一个重要方法——要学会横向迁移。当我们碰到难读懂的文本,要学会调动课堂所学。或者调动自己的阅读经历乃至于生活阅历,去联想那些探讨过类似问题的文章,或者是涉及类似问题的生活情境,在进行横向类比之后,或许你的难点就会迎刃而解啦!

其实,阅读具有一定难度的经典文学作品,也是一个很有趣的思维体操过程呢!

咱们下一次再来探讨史铁生更难的一篇文章《无答之问或无果之行》,你们要不要先找来看一看,挑战一下自己能不能读懂?

猜你喜欢
人质史铁生情人
双人脱困
历时七年精心编纂《史铁生全集》出版
情人
路过史铁生的情感世界
包袋如情人
《史铁生作品全编》出版
情人关系
爱一个人
听史铁生讲故事
小人质的幸福那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