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文苗
【摘要】德育集社会性、时代性和家庭性于一体,是人类生存与生活的特有方式,是社会得以延续与运行的基础与保障。构建家庭、学校与社会联动一体化的德育体系,共同提升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水平,不仅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而且也具有强烈的社会紧迫感。
【关键词】家庭德育 学校德育 社会德育 德育体系
【中图分类号】G410 【文献标识码】A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激励人们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基于此,构建家庭、学校与社会联动一体化的德育体系,共同提升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水平,不仅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而且也具有强烈的社会紧迫感。但由于家庭、学校与社会在德育目标、内容、方式以及认识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也依然存在着德育各环节力度不一、衔接不够等问题,从而影响着德育实效。
家庭德育是德育体系构建的核心环节。德育始于家庭,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人的道德形成与培育首先来自于家庭,家庭德育在整个德育体系中占据核心的位置,它关系着人的道德最初的形成与培育,是学校德育与社会德育得以延续的前提与条件。要充分发挥好家庭德育的核心作用,就需要从家庭德育的主要目标、基本关系与重要途径等方面进行把握。
学校德育是德育体系构建的基础环节。德育成于学校,学校是知识的殿堂,人的道德教育与强化主要在学校,学校德育是整个德育体系的基础,对人的道德成长起到了基础性的作用,它是家庭德育的延伸,是社会德育的前提,是整个德育过程中的基础环节。
社会德育是德育体系构建的保障环节。德育行于社会,社会是道德的试金石,人的道德彰显与评价主要在于社会,社会德育是整个德育体系的保障,对人的道德培养起到了保障性的作用,它是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延伸与拓展。
家庭、学校与社会联动的德育体系构建,首要的任务在于德育主体的有机联动。要充分发挥德育主体的能动作用,应当着重把握好德育主体的基本范围、联动难点与联动体现。德育主体的基本范围主要涵盖家庭德育主体、学校德育主体和社会德育主体,可以包括父母在内的长辈、教师在内的育人工作者、公职人员在内的各类工作者。德育主体的联动难点主要归因于各德育主体在思想意识、道德素养、行为习惯、生活环境等方面都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各德育主体在不同德育环节中均有自身的德育要求、德育目标以及德育方式,这在一定程度上,都会对主体的有机联动带来一定的难度。德育主体的联动体现主要在于思想上有共识、目标上能统一和行为上会一致,确保各德育主体能够对德育工作予以共同重视与一道推进。
德育客体作为德育体系构建的对象联通要素,是德育工作的受教者,彰显着德育工作的基本成效。为有效把握德育客体,可以从基本范围、引导难点与导向做法三个方面来展开分析。具体而言:德育客体的基本范围可以涵盖家庭德育客体、学校德育客体和社会德育客体,三者也存在相通性,即一个客体可能会是家庭德育和学校德育的共同对象,也可能是家庭德育和社会德育的共同对象。德育客体的引导难点主要在于不同环节的德育客体具有不同的特点,各德育客体所处的生活环境不一、自我要求不一、所受教育状况不一,其自身的道德素养也会具有较大的差异。德育客体的导向做法主要可以包括提升德育客体的认识能力、增强德育客体的能动意识和强化德育客体的道德素养。强化德育客体的道德素养是德育体系构建的重要目标,也是衡量德育体系取得实效的主要依据。
德育内容作为德育体系构建的内容联结要素,是德育主体与德育客体之间的主要维系,影响着德育工作的质量。构建家庭、学校与社会联动的德育体系,需要德育内容具有一致性、连续性与全面性,也需要着重把握好德育内容的主要范围、基本导向与外在表现等方面。具体而言:德育内容的主要范围主要包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所蕴含的德育元素,其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蕴着中华传统美德元素,“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精髓,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是德育内容的重要来源之一;革命文化中所蕴藏的革命精神、爱国精神等是德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着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则是德育内容的当代体现,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引领先进文化的思想价值系统,同样也是德育内容的重要方面。德育内容的基本导向在于要能够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所蕴含的德育内容贯穿于各个德育过程、环节与阶段,“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傳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积极引导人们养成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与追求高尚道德理想的生活习惯。德育内容的外在表现旨在为不同德育环节的顺利实施提供途径,主要是以影视作品、书籍读物、电视广播、宣传标语、文件政策等具体形式予以呈现。
首先,德育队伍的同步建设。德育队伍的同步建设,旨在形成有机联动一体化的德育主体群,是家庭、学校与社会联动的德育体系构建的重心。强化并同步推进各环节德育队伍的建设,可以从健全培训机制、推进宣传机制、强化管理机制、实施监督机制等四个方面着手。其中,健全培训机制旨在对各德育主体的德育工作施行提供有效指导与培训,注重网络培训与实地培训相结合、各环节德育培训相一致;推进宣传机制旨在做好德育内容的普及与宣传,注重搭建德育宣传平台、建立各环节德育的交流渠道;强化管理机制旨在确保德育工作的人才力量,注重德育队伍的同步推进、德育主体的统一管理;实施监督机制旨在保障德育队伍的整体活力,注重德育队伍的同步监督、德育主体的自觉行为。
其次,德育规范的同步落实。当前,家庭德育、学校德育与社会德育依然存在着规范制定不到位,对各德育规范的执行力度不一致等情形。基于此,可以从完善德育规范体系、强化规范宣传力度与提升行为规范意识等三个方面来强化德育规范的同步落实,其中,完善德育规范体系是同步落实规范的前提,旨在促使德育工作实施有据可依;强化规范宣传力度是同步落实规范的基础,旨在提升人们对各类德育规范的熟知度、接受度与执行度;提升行为规范意识是同步落实规范的体现,旨在彰显人们的思想素养、道德水平与行为习惯。
最后,德育考评的同步执行。应从健全德育考评机制、细化德育考核指标体系、优化德育考评项目与强化先进典型宣传等四个方面来推进德育考评的同步执行,其中,健全德育考评机制主要是要构建一体化的德育考评机制,将德育考评工作予以统一推进;细化德育考核指标体系主要是为德育考核工作提供精准、精确的考核指标,以便于德育考评实务操作;优化德育考评项目主要是要在道德模范评选、好家风家训评选、事业家庭兼顾型评选等已有德育评优项目的基础上,建立专项与通项相结合的评优项目体系;强化先进典型宣传旨在强化德育考评内容与考评结果的宣传与推广,依托各类媒介宣传平台,积极宣传与彰显家庭、学校与社会德育方面的榜样典型。
(作者为浙江传媒学院副教授,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后)
【注: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青年课题“马克思恩格斯德育观及其实践研究”(项目编号:CEA160204)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
③《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文章选编》,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1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