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凡弟
[摘 要]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的重要讲话精神。以思政课为核心,引领创新课程思政教育,发挥课堂育人主渠道的作用,拓展綜合素养课程思政内容,挖掘专业课程思政资源,完善课程思政育人长效机制,推进“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的立体化育人转型。
[关 键 词] 课程思政;基层电大;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 G728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15-0001-03
一、引言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然而长期以来,基础教育坚持“学科德育”的核心理念,注重潜移默化、注重全方位教育。“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课课都是育人课”的观点在中小学阶段得到普遍共识,未能有效延伸至高校阶段,高校思政课与其他各门课程协同育人的格局还没有有效形成。
2004年以来,中央先后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文件,由此浙江省高校开启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改革的探索之路。
2005年,省委出台领导干部讲课、听课制度,建立了省领导联系高校和定期为师生作形势政策报告制度,11年来,省领导深入高校开展调查研究100余次,为大学生作形势政策报告270多场次。
为了让实践育人“接地气”,浙江省大力打造“第二课堂”,推进“百校联百镇”和“双百双进”工程,仅2016年就派出3万余支实践团队、40万名大学生和5000余名教师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活动覆盖1118个乡镇(街道、社区),服务群众超157万人次。
2014年,浙江省委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将其列入年度22项重点改革项目之一,推出“双十”举措,组织编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浙江的实践》《浙江精神与浙江发展》《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概论》等辅助教材,制定了《浙江省高校思政课改革实施方案》和《浙江省高等教育“十三五”发展规划》,其德育总体目标就是坚持立德树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融入学校教育教学中,把德育全面渗透到学校教育教学中,构建全员育人格局,逐步形成课程思政的理念。据统计,高校学生对思政课的满意度显著提升,从2013年的68.77%上升到2016年的82.6%。
上海高校2014年开始率先开展课程思政的试点工作,近年来全面推进课程思政教育改革,随着《大国方略》由上海大学出版社的成功出版,一批“中国系列”课程在上海高校迅速涌现。同样,浙江省继上海高校课程思政改革之后,也推动高校从思政课程走向课程思政的新理念新要求,让所有课程都上出“思政味”,所有教师都挑起“思政担”。
“课程思政”其实质不是增开一门课,也不是增设一项活动,而是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和改革的各环节、各方面,发掘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资源,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结合,使其有机统一。按照“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要坚持立德树人,把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全过程”指引,落实课堂教学主渠道、主阵地,构建思想政治课、综合素养课、专业课三位一体的大思政格局,充分体现每一门课程的育人功能,每一位教师的育人责任,使思想政治教育从专人转向人人,推进“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的转化,真正实现全方位、全过程、全员立体化育人转型。
综观现有的研究,课程思政趋向于在普通高校展开研究,但对于基层电大这一领域还缺乏足够的实证研究,而现有的不多的研究也没有深入讨论和有效解答。电大思政课程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课程体系,而课程思政则是教学体系,针对基层电大特殊对象,应该怎样面对课程思政的转型和要求,应该做些什么?本文基于此,为基层电大深入探讨课程思政提供材料支撑。
二、基层电大思政课程改革的不足
前几年基层电大虽然按照“办好思政课”主题要求,抓住教学、教材、教师三大关键要素,大力推动教学模式创新。但是,基层电大思想政治理论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科对思政课教学的支撑作用发挥、思政课师资队伍建设仍然是思政课教学改革需破解的难题,思政教育与专业教学“两张皮”现象仍然未能根本改变,基层电大思想政治教育仍然存在“孤岛”困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教育理念上,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结合得不够
在教育改革理念上,高校教育就是要求从“育人”本质出发,树立“全课程、全员育人”核心理念,强调高校教育应该具备“360度大熔炉”的教育合力作用。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是育人的最基本、最具有效能的实现形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既要在知识传授中强调价值引领,又要在价值传播中凝聚知识底蕴。但是,基层电大在积极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素养课、专业教育课育人功能中,任然处于局部零星的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引导和统领作用没有充分体现出来,综合素养课、专业教育课影响与重要性不匹配,没有正确认识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之间的关系,没有形成三位一体的整体设计方案,没有完全树立“全课程育人”理念。
(二)在课程设置上,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相融通不够
推进课程思政,不是简单增开一门课程,也不是简单增设一项活动,而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融入所有课程,将高校思政教育融入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显性思政课程是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核心地位,充分发挥其引领作用。隐性课程是指综合素養课程和专业课程,充分发挥立德树人“润物无声的”育人价值,才能使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融会贯通。基层电大开展大学生思政教育,在课程设置上,绝非是思政课的独角戏,需要各类课程的大合唱,其他课程并未与思政理论课形成合力,甚至出现被边缘化、空泛化、标签化现象。再者电大师生分离的特点,很容易出现“电大只要教学抓好就可以”“电大不具备抓好政治教育的条件”,出现“一手硬一手软”,认为教育与思政教育是“两张皮”。
(三)在教师队伍建设上,教师育德能力和育德意识提升不够
高校教师“既要教书也要育人”,育人不仅是思政理论课教师的职责,也应该是全体教师的应尽之责,专业教师不仅要有育德要求,而且还要有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课程思政充分体现每一门课程的育人功能、每一位教师的育人责任。推进课程思政,要求全体教师在思想政治上形成全员育人共识与育人功能。但是,基层电大有些学校还是停留在柔性指导和要求上,缺乏规范性的指导和可抓可查的制度安排,有些专业教师只教书不育德,将专业课上成一半是马列主义一半是科学知识的混合物,思政教师单兵作战的现象仍然存在,每一位教师应该把育德能力和育德意识看作自己的需要。
(四)在人才培养上,各门学科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深度挖掘不够
课程思政是把价值引领精髓要素和内涵有机融入各个学科教育教学中,将正确的价值追求和理想信念有效传导给学生。专业不同,挖掘的思政教育育人元素也不同,但是各门课程“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的要求是相通的,各门学科和思政课同向同行,同频共振,形成协同育人效应。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在基层电大所有课程中必须体现出来,部分专业课在教学中融入了育人元素,但还没有形成整体,还是零星碎片,以致各门学科蕴涵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深度挖掘不够。
(五)在管理机制上,多部门合力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机制体制完善不够
需要建立合理的领导体制和顺畅的运行机制,重点是明确校领导责任分工、加强对学院党委(党总支)和职能处室的指导、整合“课程思政”所需各类资源。电大党委主体责任制、各门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具有育人职责的制度和激励机制还没有完全形成,电大原有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涉及最多的是各类专业教师原有的专业技能的提升。目前基层电大虽已在课程思政的改革方面做出一些体系,形成了代表性的课程,但在整体设计、路径与载体效果评价、保障机制等方面的规范建设和制度相对薄弱。
三、从思政课程走向课程思政
(一)以思政课为核心,创新课程思政
推进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型,与传统思政课程的引领示范作用不可分割。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主要阵地,是开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核心课程,对塑造大学生的理想抱负和爱国情怀,对树立电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对运用马克思主义,对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电大学生成才成长需要具有重要作用。
在“课程思政”的“一体两翼”框构中,思政课要充分发挥思想引领和价值导向的作用,彰显显性课程的主渠道、主阵地地位,加强课堂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方式,提高教师队伍思政素质,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把隐性教育做深做广,真正做到习近平总书记所倡导的“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
(二)立足办学特色,拓展综合素养课程思政内涵
推进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型,与综合素养课程的改革创新不可分割。综合素养教育的本义是培育理想、陶冶情操。立足学校办学特色,创新学校课程思政,鼓励教师打破思政课程和专业课程之间的界限,培养电大学生价值选择能力、价值塑造能力,拓展以思政教育为核心的综合素养课程。
近年来,部分高校在“中国系列”课程的经验基础上,重点推出了一批“中国系列”品牌课程,把综合素养课程变得更接地气。各基层电大也可以根据自身独特的办学特色和办学定位,结合学校实际,整合学校资源,制定课程教学大纲、配备师资,拓展综合素养课程的思政内涵,完善“课程思政”体系。
如我院开设“温州精神”课程,立足“开放性大学”办学特色,引入瑞安市社科联林式其主席为学生授课,使思政教育不再单纯是“思想政治”,而包括温州精神、人文情怀、本土关怀和国际视野;今年3月,浙江省发出“高校大学生助力剿灭劣V类水”动员令,瑞安电大在红5月组织100多名师生奔赴瑞安各大劣V类水站位站点,为浙江的青山绿水、治水新貌交出了自己的答卷,让社会实践融入思政教育,让学生了解国情、省情、社情、民情,让学生能在亲身体验中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与“双百双进”的战略同频共振。
(三)着眼学科优势,挖掘专业课程思政资源
推进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型,与专业课程的设计创新不可分割。完善基层电大课程思政体系,应该把专业课程作为“课程思政”的重要组成部分,立足学科的学术内涵和传承脉络,发挥专业课程自身特色和优势,深入挖掘各门专业课程所蕴含的育德元素和育德功能,实现专业授课中知识的传授与价值引导的有机统一,将其转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而生动的教学载体,在“润物细无声”的知识学习中融入成人素质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强化电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达到隐形课程思政“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目的。
为了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功能,扭转专业课程教学中重教教学、轻育人的状况,打破基层电大思政教育“孤岛化”的现状,打破基层电大思政教育和专业教育“两张皮”的困境。基层电大思政课教育既要顶天又要立地,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身,不仅要在思政课上体现职业性、专业性、实践性,而且要挖掘专业课中的政治文化内涵,形成“一校多品”“一院一品”,真正做到习近平总书记所要求的“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如我院构建了思政理论教育、国情省情区情教育和成人素养教育“三位一体”的专题模式,把思政课从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将工匠精神、绿色环保意识、爱国主义精神等自然渗透到专业课堂的每个方面。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上,老师围绕专业,结合社会热点、政府工作报告和省国民经济等讲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五大文明建设”等理论知识点;在行政专业的思政课上,大家研讨时事热点、网络热点、美文推送;在计算机专业的思政课上,所举案例分别融入马云、梁思成等;在市场营销专业的思政课上,培养一个合格公民应有的价值判断力和是非辨别力,时事辩论则是主要的教学手段以及营销人员应有的磋商谈判能力和开拓创新精神;在园艺专业的思政课上,思政课搬到田间地头、红色基地,从纯理论变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融入具有中国特色、浙江实情的案例,让课堂变得格外生动,更接地气。
(四)加强顶层设计,完善课程思政育人长效机制
推进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型的终极目标是培养电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培养提高基层电大人才,形成电大学生的文化自觉和自信,真正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1.落实基层电大党委意识形态主体责任制,切实加强党对基层电大工作的领导
基层电大党委要切实保证电大正确办学方向,巩固电大思想政治工作主导地位,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对思政课的理论支撑。成立以党委书记、院长为组长负责制的课程思政领导小组,党委书记、院长均亲自上讲台上课、听课、评课,统筹课程思政全局,坚持立德树人,明确电大各门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每个老师都具有育人职责,在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内容融入教学全过程,既要突出民族性,又要彰显世界性。
2.构建一体化运行的体制机制,切实提升教师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
基层电大教师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取向的关键。只有教师对核心价值观做到精准圆融,明确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渠道和学生成才的中心环节,才能在教学过程中自然而高效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授给学生。一是强化教学策略引领,推进课程思政在人才培养中的全覆盖,实现教与学的有机统一;二是完善课堂评价教学效果,构建优质的教学质量保障機制;三是加强教师工作队伍的建设,提高教师的教书育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四是强化课程思政学术研究,建设示范性品牌课程;五是开展课程思政专题培训,把德育意识和育德能力培养纳入教师培训体系,自觉践行“四有”“四个引路人”。
如我院教师培养开展课程思政专题培训,为教师量身设计“职业课程”,组织思政课骨干教师进行集体备课,研制开发培训方案、培训教材,提升教师的价值教育能力和人格影响力,使教师更好地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3.创新课程设计,切实遵循教书育人规律
课程设计是实现“课程思政”目标的基本路径。课程是载体,思政教育是灵魂,课程育人功能与价值功能鲜明。在课程的开发设计中,要从电大学生求知需求出发,遵循他们的成长规律,立足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科优势进行系统设计,在教学目标的制定过程中注重“术道结合”“因材教教”,拓展教学内容。在课程设计时,不仅要注重课堂话语传播有效性和教学形式的多样性,并在互网络教学、情景教学、讨论式教学、体验式教学、线上线下翻转课堂等探索中,要抓住学生关心社会热点,运用鲜活的本土教案,引发电大学生对认知、情感、理性和行为的认同感,提升课堂教学的亲和力和感染力,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巧妙地寓于课堂教学之中,在潜移默化中实现了教育目标。
总之,从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华丽转身,是教育价值的理性回归,是推进课程思政的改革与创新,其意义在于“给我们的电大学生修筑起一座‘承重墙,将来走向社会能够经得起各种考验”。虽然基层电大的课程思政改革刚刚起步,但已经积累了很多经验,对打好这场开放教育领域人才培养和水平的攻坚战,电大人充满自信。
参考文献:
[1]陈占安,秦宜.关于开设“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的对话[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5(8):15-16.
[2]靳辉明.关于开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的几点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5(6):16-17.
[3]夏宝龙.立德树人要成为高校立身之本[J].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简报,2017(10):10.
[4]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
[5]高德毅,宗爱东.课程思政:有效发挥课堂育人主渠道作用的必然选择[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1):31-34.
[6]徐瑞哲.融入核心价值观 大学思政课程不再“孤岛化”[N].解放日报,2016-12-05.
[7]忻平,殷晓.打造精彩优秀的思政课程:以“大国方略”系列课程为例[J].青年学报,2016(4).
[8]高德毅,宗爱东.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从战略高度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7(1):43-46.
编辑 冯永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