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丽达·买吐尔地 阿不都艾尼
[摘 要] 语文课堂是开展思政教育活动的主舞台之一,对个人的成长和发展而言有着强有力的教育导向作用。要想在高职院校中发挥语文学科的积极作用,对高职学生的道德素质以及行为规范加以培养与塑造,就必须深入挖掘语文学科中蕴含的课程思政教育素材,把握语文学科及思政教育之间的联系,让思政教育、语文学科两种不同的学科能够更好地结合,以发挥语文学科的积极作用,更好地开展思政教育工作。
[关 键 词] 高职;语文课程;思政教育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15-0072-02
高职院校作为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为党和国家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责任。面对当今社会对“综合型人才”的需求,需要具有高知识、高素养、高能力的人才,高职院校就必须在开展专业课程教学的基础上组织行之有效的思政教育活动。
目前,高职院校的思政教育已经不再是简单的理论教育活动,为有效提高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有效性,丰富语文教学课堂,高职院校在思政教育工作中把握语文学科的特点,将思政教育与语文学科紧密联系在一起,以实现高职思政教育工作的新发展。
一、语文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
(一)高职思政教育现状分析
思政教育工作是高职院校必须开展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对高职学生的个人成长与发展而言意义非常重大。开展思政教育工作不仅能够端正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更能够引导学生正视自己的发展方向。但在目前的高职院校中思政教育工作开展并不顺利,仍然以理论教学为主,教育形式过于单一,思政教育工作与学生现实生活脱节,思政教育工作仍需进一步改革。
(二)高职语文教育现状分析
语文学科作为高职院校的一门重要语言文化学科,却很难得到高职学生的重视。大多数语文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时更侧重于培养学生的语言培训能力,而忽略了语文学科的内在思政教育意义,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没有将二者相结合。且目前的高职语文教学课堂仍然采用较为传统的教学方式,如在喀什地区的中职国语教学课堂,存在明显的教育效率低下、教学方法单一等问题,因此无法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人文修养和思想觉悟,脱离了语文教育的最终目标。
(三)语文教学中思政教育的现状分析
目前,高职院校语文教学与思政相结合主要有两大现状,呈现两大极端,要么是没有认识到语文学科与思政教育之间的关系,要么就是认识到了思政教育与语文教育之间的相辅相成的关系,但却没有对这二者之间的关系形成正确且清晰的认识,没有采取合适的措施在语文教学课堂上开展思政教育。
二、語文教育与思政教育之间的联系
思政教育和语文教育是学生在校期间所接受的基础性教育课程,且二者之间存在明显的关联性。因此,高职院校的思政教育工作者必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与思政教育之间的联系及它们的教学目标,在端正自身认识的前提下,才能够有效加强语文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进一步联系。
(一)语文教育结合思政教育,不但使学生掌握语言文学知识,也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语文学科中具有许多素质教育的素材,包括古人的故事、价值观、今人的事迹等。围绕这些知识开展教育教学活动能够在“润物细无声”中有效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价值观,让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思政教育工作是促进学生思想价值观念转变的课程之一,该课程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也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思政教育与语文教育中的教学内容十分契合
思政教育与语文教育虽然作为两种不同的学科存在,但它们的教育内容却十分契合。思政教育与语文学科的教学内容都比较生动,不仅可巧妙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等教学工具,也能够利用生活中的事件、人物展开教学,更好地帮助学生在生动形象的基础上得到成长。
(三)思政教育与语文教育中的文化色彩丰富浓厚
思政学科与语文学科的文化色彩十分浓厚,语文学科能够引导学生了解文学知识,能够让学生学习到我国的传统习俗、文化内容等,能够丰富学生的见解,以更好地达到语文教学的目的。思政教育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政治观念,也会针对我国的本土文化和传统价值观开展教育工作,所以二者之间有着鲜明的特点,就是文化色彩都十分浓厚。
三、影响高职院校语文教学课堂思政教育工作的因素
目前,高职院校的在语文教育教学课堂上开展思政教育工作并不顺利,主要受以下两方面因素的影响。
(一)社会环境因素
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已经不再单单是学历的要求,更加侧重学生的专业能力与职业素养的结合。很多高职学生认为自己所需要的知识是专业技能知识,因此忽略了对语文学科以及思政教育内容的学习。
(二)教育内部因素
受传统应试教育影响,大多数学生甚至是教师都认为高职语文学科是一门语言研究学科,缺乏对语文学科中思政教育的认识。且在我国传统的教育模式中,教育者更加注重对知识的传递与灌输,忽略德育的重要性,让德育工作处于一个尴尬局面,无法有效发挥自身的积极作用去更好地培养学生。
四、促进大学语文教育与思政教育的结合对策
目前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教育工作以及思政教育工作都存在不同的问题,要想解决这些问题,更好地发挥语文教育课程在思政教育工作中的意义和价值。有关教育工作者必须在把握二者之间联系的基础上进行思政教育工作创新,有效推进语文教育与思政教育的结合。
(一)准确定位思政教育与语文教育
要想在语文课堂上有效开展思政教育工作,高职院校的教育工作者就必须准确定位思政教育与语文教育,认识到语文教育与思政教育的教学目标,在正确的教学目标指引下进行后续的教学工作。就语文学而言,其教学目的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在开展语文教育工作中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文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文学水平。另一方面则是要发挥语文教育的重要性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完善学生的综合素质。就思政教育而言,思政教育的重点在于对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引导,它强调对学生行为选择、思想观念的约束,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因此高职院校教育工作者在推进思政教育与语文教育相结合的过程中要注意把握二者的教育目标,以有效地将思政教育融入语文教学课堂中。
同时教育要认识到语文教育中蕴含的思政教育素材,既要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德育知识,又要通过拓展教学的方式,选取一些思想政治性观点较强的文章来实施教学,以确保在语文教学中能够实现“润物细无声”的教学目的。
(二)有效发挥语文教师的积极作用
教师作为开展教育工作者的第一直接人在语文教育教学课堂中承担着非常重大的责任,思政教育工作也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做到准确定位思政教育与语文学科的关系,并且要通过参与丰富的调研活动、实践活动来不断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要做到对思政教育所涉及的信息、理论知识“胸有成竹”,以确保能够在语文教学课堂上顺利开展思政教育工作。高职院校的语文教师除了要积极参与学校组织好的各种调研、培训工作,还要深入社会层面去通过体验式学习来提高自身的教学素养,更要积极追随教育发展的步伐,“与时俱进”丰富自己与提高自己,这样才能够为语文课堂教学开展德育工作做好准备,才能够在语文日常教育活动中有效地将语文教学与思政教育相结合。
(三)对待语文教材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语文学科中蕴含着许多的传统文化,这些传统文化有的文化价值高,有的教育价值高。因此教师在语文课堂进行思政教育工作时要正确认识这些传统文化内容,要注意延伸与“扬弃”,选取合适的教学素材。
如在我国高职院校的语文教材中有许多优秀的古代诗词,包括《诗经》《长恨歌》等,这些优秀的古代诗歌传递了许多的价值观观念,包括儒家思想的“仁”、道家思想的“道法自然”以及各仁人志士的爱国情怀、踌躇志向等。语文教师要对这些内容加以选择、加以延伸开展教学,并且要将这些语文教材中所蕴含的思政教育知识与现代社会与学生生活加以连接,這样才能够在丰富语文教学课堂的同时发挥语文教材的积极作用,有效开展思政教育工作。
(四)注重选取合适教法因材施教
教师教学方法的选择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影响思政教育与语文教育的结合,因此语文教师在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时必须采用多元且创新的方式来实施教学,更要在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做到因材施教,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在被教师尊重和认可的前提下更好地成长。为提高学生参与语文教学课堂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接受思政教育,教师可采用新课改背景下所提供的小组合作教学法、情景模拟教学法、翻转课堂教学法等来实施教学,以确保课堂充满趣味性,能够有效进行教学活动。同时要在教育工作中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各种问题,譬如有的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想法过于偏激,认识不到学习的重要性;有的学生在语文学习课堂上消极参与课程。教师可以针对学生不同的情况“对症下药”实施教学活动,既能够让学生改变对语文课程的态度,又能够在因材施教的过程中对每一位学生进行价值观、世界观的引导,让学生能够在参与语文学习活动中找准学习的方向,以更好地在语文教学课堂上被教化。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高职教育工作者在开展思政教育工作时不能“按部就班”进行,必须要对其进行创新。把握语文学科在思政教育中的积极作用,认识到语文学科并不是一门简单的语言学习课程,而是对我国数千年文化的积淀,在把握语文学科与思政教育之间的联系基础上,从多方面促进大学语文教育与思政教育工作的更好开展。
参考文献:
[1]华楠.探索高职语文教育与思政教育之间的联系和发展[J].知识经济,2018(3).
[2]王聪,姚桃娟,牛浩昌.“课程思政”引导下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探究[J].才智,2018(13).
[3]高洁.论加强高校语文教学中思政教育的必要性[J].语文建设,2016(18).
[4]田春园.将大学生的思政教育融于大学语文教学中[J].语文建设,2014(20).
[5]唐新华.如何正确发挥语文教学中的思政教育功能[J].语文建设,2015(24).
[6]丁帅.语文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探析[J].语文建设,2016(27).
编辑 张 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