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妍颖
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国民经济的提升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想要发展经济需要尽快转变经济发展的方式,这不仅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差距,促进共同富裕;还有利于促进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本文主要探讨了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对策,为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科学有效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建议。
目前,由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不足,发展方式不断巩固,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仍存在一些问题。随着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实现区域协调发展,促进各民族地区互利互惠的开放和横向格局,已成为中国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
一、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现状
随着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中国正在围绕“一带一路”的建设,扩大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通过政策支持和发展方式创新,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科学、高效的经济发展,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是,由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基础薄弱,各种客观因素的存在,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仍是一个漫长及艰巨的过程。中国的民族地区有三种主要的经济发展类型:
(一)自然条件差,农村人口多
目前,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仍存在一定问题。中国大多数少数民族地处偏远地区,如西南、西北、东北等省区,居住在小型居民点和大型混合栖息地;此外,还有一些少数民族集中在西部和边境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的分布状况使其自然条件普遍落后,地形复杂,城市化水平低。
(二)资金缺乏,设施落后
虽然,我国正在大力加强扶贫力度,进行财政补助,但由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基础薄弱,不能短时间内与全国平均水平看齐,其基础设施还是较为落后。基础设施的建设需要很长的时间与资金,并且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实现缓慢的见长。
(三)人才缺乏,教育程度低
教育是经济的直观反映。虽然国家正在大力发展全民教育,但由于少数民族地区地理环境及各民族文化观念的不同,使各族地区教育较为薄弱。其次,由于少数民族地区地理、气候、经济发展的问题,不能吸引外来的优秀人才,使少数民族地区人民不能接收优秀人才的熏陶,人才体系的缺失使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进程落后。
二、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对策
(一)实施空间结构优化,有效利用少数民族地区的空间结构
首先,在进行空间结构优化的过程中,可利用移民方式使人群集中生活,为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生活环境,为自然界的再生产提供保障,以精细化的分工相互协调,使生产水平提高,以发展第一产业为目标,不断调整产业结构,提升农业发展质量,为工业发展提供帮助,促进经济增长。二是加强农牧业产业链条的构建,使工农业相结合。可以进一步宣传旅游业,以此带动旅游产业的发展,构建具有少数民族独有特色的旅游体系,形成多样化的旅游景点,优化空间结构,合理利用少数民族特色这一优势带动经济发展,实现高效合理利用。
(二)推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体制改革及创新
随着各项扶贫政策,改善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体制已成为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首要任务。中国少数民族地区普遍存在市场化程度低,发展缓慢,发展不平等等问题。由于少数民族地區落后的自然经济条件,政府也正在对此进行有效的经济体制改革,大力推进优惠福利政策来支持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致力于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创新。制度的创新能够有效的促进经济的发展,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进程提供新道路。
(三)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大力加强人力投资
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要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首先要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由于少数民族地区地理原因及政策,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较为落后,少数民族地区人民普遍教育水平低、素质不高、教育跟不上发展,制约了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因此,为了加快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进程,我们需要政府政策的支持,增强教育水平,投入更多的教育资金来吸引人才,加强基础教育措施,提高人才培养的力度,对教育质量高度重视,全民促进教育市场的开放。(作者单位:延边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