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金阳 苏树海
【摘要】文章研究分析了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实践课程的实际教学案例,给出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实践课程的路径,论述了在高校专业教育中开展道德教育和社会责任教育有助于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有助于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从而做到德才兼修。
【关键词】思政教育;融合;专业实践课程;探究
【基金项目】本文系“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分校2017年度‘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专项课题资助”重点课题“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网络平台建设”(项目编号GLUTNNDJ 2017001)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面大量广的专业课程是高校教学的重要载体,如何发掘专业课程中思政教育的有效元素,并广泛实施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是当前高校德育工作亟待解决的热点和难点问题[1]。高校教师应强化立德树人意识,将课堂的育人功能利用好,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程。
一、高等学校专业实践课程的重要地位
专业实践课程是大学生专业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重要阵地。开发好专业实践课程,是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路径。美国著名现代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认为,探究与创新思想的形成建设对社会历史发展、社会进步与改革都有深远影响。人是社会生活的主体,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原动力,生活是社会实践的具体行为,而学校是社会活动与人类生活的一部分[2]。高校在开展实践教学过程中,要在实用主义教育理论的指导下,注重教育与实践相结合,将理论教育与实践技能教育、道德教育等内容有机结合[3]。
二、高等学校专业教育强化思政教育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历史规律
任何学科专业的发展都离不开行业的发展,行业的发展在历史长河之中有其自身规律。若要学好专业,不能丢弃历史。以史为鉴,正确认识历史,准确把握基本国情,精准把握行业所处阶段,才能立足当下,展望未来。因此,将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可以更好地将历史及事物发展的规律传导给学生。
(二)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大学生的人生观处于逐渐成熟的阶段,受到多方因素的影响,其中专业教育的影响占据相当大的比重。在教学过程中,以点带面,将优秀传统文化、做人做事的道理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专业课教学,从专业发生的正、反面案例出发,融入思政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三)有利于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合格的应用型人才不仅具备娴熟的技术,而且具备各种素质尤其是优良的思想政治素质[4]。万事德为先,深入开展道德教育,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使崇德向善、诚实守信的优良品质贯穿于学生的专业乃至未来的事业人生。
(四)有利于帮助学生全面成长成才
培育高素质、全能型人才是高校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目标,不仅要培养更多技能型人才,而且要结合当前社会发展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进行锤炼[5]。在专业教育课程中,强化思政教育,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增强学生的道路自信、文化自信,激励学生全面发展。
三、思政教育融入专业实践课程的案例分析
为了将立德树人的思政教育内化到专业学习中,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政治觉悟和道德品质,同时提升专业技能,使其成为德才兼修的合格大学生,可以结合每个专业实践课程的教学特点,将思政理论的教学目标与专业教学目标结合起来,促进学生综合能力水平的提升。
(一)“崇德向善”的创新创业实践教育案例
创新创业教育就是在培养学生基本社会需求能力的同时,更加注重创新思维的训练,以及职业发展能力、独立创业能力的塑造[6]。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分校计算机应用系网络营销专业教学团队深化创新创业实践教学研究,以增强学生创业就业能力为目标,带领学生组建网络销售创业团队,进驻扶绥電商中心,从扶绥当地村镇购置农产品进行销售,以实战方式将所学知识进行消化。
2018年11月,得知扶绥县乡镇冰糖红橙水果丰产,果农水果销售困难,网络营销专业教学团队带领学生进行网络销售,帮助果农售卖产品,开展网络营销电商实战教学。同时,计算机应用系学生张云娇同学患有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膝前交叉韧带断裂,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由于其家庭困难,在网上发布了“轻松筹”,需筹集15万元。网络营销电商创业团队决定为张云娇同学义卖筹款,随即策划并发布了《我愿化作一叶荷,挡你半生凄惨雨》的软文,进行爱心水果义卖,将商品销售活动所得款的50%作为善款,通过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分校计算机应用系团委捐赠给张云娇同学。网络营销电商创业团队帮助果农销售水果6000余斤,销售水果直接筹集善款6600余元;同时,活动发酵引发企业捐款4400元,扶绥当地各界爱心人士捐款5000余元,合计筹集善款超16000元。
通过该实践教育,学生的专业实践操作能力得到了提升。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运用到采购、网络宣传与销售、物流等环节,学生的表达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得到了提高,进一步巩固了所学知识,同时将理论进行实践转化,学生创业积极性也得到提高。
学生通过此次实践教学活动,积极响应国家电商助农的方针政策,让电商进农村的社会效应扩大,帮助解决了果农水果产品销售难的问题。同时,还能够帮助张云娇同学筹集治病费用。
此次实践教学活动将专业实践教育与道德教育、社会责任教育相结合,使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得到提高的同时,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崇德向善,关心社会。
(二)以建设“党员活动室”为契机设计实践案例
党建工作在各高校中均处于重要位置,党员活动室也成为各级党组织开展活动的重要场所。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分校计算机应用系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团队紧跟时代步伐,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为学生专业实践课程创造条件。在教学过程中,坚持服务需求、成效导向,结合专业,强化实践,加强实践育人平台建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得知分校党校(党员活动室)需要进行室内装修时,环艺教研室教师团队积极组织并指导学生进行方案设计,提升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切实提高人才培养的目标达成度。在进行室内装修设计过程中,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加强对党的知识的学习,深入了解党的发展史及当下国家发展的方向,使学生通过参与党员活动室装修设计,对党的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升了学生的思想政治高度,深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的宣传教育,加强了对学生理想信念的教育。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思想在学生心中得到了强化。
四、思政教育融入专业实践课程的路径
(一)走向社会,专业与社会需求相结合
从社会的角度来说,高校专业课程的教学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融入行业,服务社会。在用专业知识服务社会的同时,可与思政教育相结合,把思政工作放在较为重要的位置,让学生学会以一种积极向善的情怀去做事,在提升专业技能的同时,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二)强化思政教育,见缝插针地植入到专业学习中
从高校教育的角度来说,应该在重视学生专业发展的同时,加强对学生德育发展的培养。思政教育不仅仅是在思政课堂之上,还可以更加灵活地植入到专业学习中,让学生在学到专业技能的同时,从思想上培养爱党爱国、爱岗敬业的精神。
(三)专业实践教师言传身教
教师价值观正确与否对引导学生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强化每一位教师的立德树人意识,提升教师的德育意识和价值追求,使其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谛,以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来规范自身的言行,在专业实践课程中有机地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在教学实践中身先垂范地引导教育学生,形成專业实践课程与思政教育紧密结合的育人格局。
五、结语
作为高校教师,首先要有正确的政治意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聚焦人才培养。在进行专业实践课程教学设计时,可以通过服务社会、成效导向的实践课程方式,将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引导和锻炼学生刻苦努力、积极向上、崇德向善的优良品质。将“高水平思政指导,高质量人才培养,高契合社会服务”融入课程设计,更好地在实践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潜能,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提升的同时,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使其得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瑞,郭夫江,贾琦,等.思政教育融入“中药化学”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8(18):37-38.
[2]张千友,王福明,郑飞.应用型本科高校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成效、困境与突破研究——基于西昌学院2817名毕业生(三界)的问卷调查[J].职教论坛,2017(12):87-91.
[3]徐义圣.以实用主义教育理论透视高校实践教学体系建设[J].中国成人教育,2018(22):103-105.
[4]邱峰.融入思政教育的应用型实践课程路径探究[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18(03):116-118.
[5]闫丽.高职思政理论课融入专业教育的实现路径[J].法制与社会,2018(33):202-203.
[6]郭玉伟.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职思政课教学的思考[J].辽宁高职学报,2017(10):8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