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为导向的旅游教学研究

2019-07-19 20:18曾珍
教育界·中旬 2019年5期
关键词:重要性教学策略

曾珍

【摘要】旅游专业是一门服务性极强的学科,相关职业的主要职责在于为旅客提供满意的服务,能否为旅客提供高质量和有效的服务将直接关乎旅游教学的成败。基于此,文章分析了以服务为导向培养学生服务精神的重要性,结合中职旅游教学现状,提出了培养学生服务精神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服务导向;旅游教学;重要性;教学策略

旅游专业是一门服务性极强的学科,市场也需要具有较强服务理念和服务意识的学生。旅游专业未来职业的主要职责在于为旅客提供满意的服务。中职旅游教学的目的在于为社会输送高质量的人才,这就要求教师在旅游教学中不但要培养学生基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且需要着力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和精神。然而,现阶段中职旅游教学中还存在诸多问题,由于受传统应试教育思维的影响,中职旅游教学中常常忽视对学生服务意识和服务精神的培养。因此有必要针对现阶段中职旅游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以服务为导向的旅游教学新模式。

一、问题的提出

中职旅游专业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和服务意识。近些年来,许多中职院校都开设了旅游专业,目的在于为社会培养复合型的高素质旅游专业人才。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外出旅游成为人们陶冶情操的最主要方式,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的旅游专业人才就显得更为重要。就目前中职院校旅游专业教学来看,教学中以传授旅游基础性知识为主,这种传授方式从本质上来看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但是旅游专业是一门服务型、实用型的专业,单纯重视专业基本技能的培养相对来说还不太够。作为服务型的专业,应当体现“服务”这一精神内涵。基于“服务”导向着力培养中职学生的服务意识、服务精神和专业技术同等重要。因此,中职旅游教学应当立足于职业特点,以服务为导向,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

二、中职旅游教学中培养学生服务精神的重要性

服务精神是学生自我形成的一种对工作的认知和看法,是旅游专业人员服务技能和服务本质的体现。针对旅游专业来说,培养学生的服务精神非常重要,这是旅游行业领域的本质所需。当前旅游行业领域爆发出了一系列恶性事件,直接说明了旅游服务人员服务精神欠缺,服务意识淡薄,不能够从顾客的角度考虑问题。服务精神缺失会影响旅游服务人员的职业发展。服务是旅游专业人才最本质的素养和品质。面临日趋激烈的旅游市场竞争,旅游工作人员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能否立于不败之地,不单纯是要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比如说专业知识素养、职业技能素养等,关键还要看他们的服务意识和服务精神。中职旅游教学中只有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使学生具有服务精神,才能够使他们适应未来职业发展,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在中职旅游教学中,加强对中职学生服务意识的培养至关重要。

三、以服务为导向的中职旅游专业的教学策略

服务精神是中等职业院校旅游专业学生需具有的基础素养,是职业发展的本质需求。中职旅游专业的学生是否具有服务意识和服务精神直接关乎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因此,中职旅游教学中重视学生服务意识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就中职院校旅游教学的现实状况来看,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过于重视专业技能的培养,忽视了对学生服务意识的培养。因此,立足于服务,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需要从以下几方面来做。

(一)转变教师陈旧的教学理念,以旅游行業规范引领课堂教学

教学理念陈旧是制约中职旅游教学中学生服务精神培养的最大障碍。在新时代,中职旅游教师需要更新陈旧的教育理念。旅游是一门服务性极强的学科和专业,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应当单纯以传授知识为主,还应当着力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和服务精神。旅游专业有自己的行业规范,领悟此规范并将其纳入到旅游教学中是必要的。比如基本的服务规范、服务礼仪、服务态度等,这些都应当始终灌输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就目前中职旅游教学来看,教师常常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这种陈旧的教学方式始终以自我为中心,难以培养学生的服务精神。因此,教师要转变以自我为中心的传统授课模式,要始终围绕学生的实际需求,结合旅游行业规范,提升学生的专业素质,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

(二)综合采用各种教学方法

旅游教学以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要综合采用适合旅游课堂教学的各种有效教学方法。在当前的旅游教学中,一些教师沿用以往的教学方式,单方面地为学生讲述旅游方面的知识点,课堂上单独提问。这种教学方法已经难以适应旅游教学实际。现阶段教学领域出现了诸多有效的教学方式,比如说翻转课堂、微课、体验式教学方法、问题导向教学方法及任务型教学方法等,这些教学方式的具体实施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为此,在中职旅游教学中,教师需要结合教学大纲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方法。教学方式对于培养学生服务精神具有重要的作用,能否选择有效的教学方式将直接关乎学生的服务意识培养的成败。因此,中职旅游教师需要采用灵活多元的教学方法,比如说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法等。教师可以搜集一些具有较高服务精神的相关素材,在课堂教学中可以以案例的形式展示给学生,也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引导学生亲自体验,从中感知服务意识的精神内涵。

(三)建立完善的课程评价指标体系

科学合理的课程评价指标是引导教师转变教学方式的因素之一。过去常常以学习成绩和升学率为重要评价指标的评价体系,严重影响了教师课堂教学方式的选择。新时代教育理念要求教师转变应试教育思维,中职旅游教学不能以学生学业成绩作为唯一指标。中职旅游教学并不是以升学率来考核教师,也不应当以学生学业成绩来评价教师。学生的学业成绩只是评价教师教学效果的指标之一,但不应当作为唯一指标,也不应当作为最重要的指标。因此,需要建立完善的课堂评价体系。课程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置要根据中职旅游学科特点,比如学生的基本素养、专业技能和服务精神等,这些都应当作为评价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指标。

四、结语

服务精神是服务人员的习惯与本能,是学生自我形成的一种对工作的认知和看法,是旅游专业人员服务技能和服务本质的体现。新时代面临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学生在未来的职业中能否立于不败之地,关键还要看旅游工作人员的服务精神。为此,中职旅游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张飞,任倩.旅游教学中培养中专学生“服务意识”的有效方法[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8(11):212.

[2]侯祎璐.中职学校旅游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的策略[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8(02).

[3]赖晓磊.各类教学资源在旅游课堂教学上的有效利用[J].中学课程资源,2017(01):62.

[4]赵红林.经济背景下高职院校旅游教学与管理模式的创新[J].课程教育研究,2017(05):248.

[5]武传表,于佳,万绍娟.信息化教学模式在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中的应用[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5(01):62-64.

猜你喜欢
重要性教学策略
“0”的重要性
论七分饱之重要性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论七分饱之重要性
读《边疆的重要性》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