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立红 杨朝美 翟秀珍
【中图分类号】R821.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1005-0019(2019)14-128-01
笔者采用针刺配合中西药物治疗周围性面瘫80例,现报道如下:
1 般临床资料
2002年2月至2018年6月我院门诊加住院患者80例,80例患者中男性48例,女性32例;20岁以下3例,21岁-30岁12例,31-40岁41例,41-50岁4例,51-60岁20例。80例病人均为急性期未做任何治疗直接来诊。
2 疗效标准
2.1 治愈:其症状完全消失。
2.2 好转:其症状基本消失, 自感患侧不适,笑时口角稍有歪斜。
2.3 无效:经治疗症状无明显改善。
3 治疗结果
8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治愈77例,占92.65%;好转2例,占2%,无效1例, 占1.25%,总有效率为98.75%。
4 治疗方法
4.1 西药:强的松60mg,顿服,连服3天停药。甲钴胺注射液2mg,静脉推注qd,连用7天。
4.2 中药:白附子9g、全蝎15g、僵蚕15g、荆芥20g、防风20g,水煎服,一日两次,早晚服,连服一周停药、
4.3 针刺
<1>取穴:阳白透鱼腰、太阳、四白透颧廖、迎香透睛明、地仓透颊车均取患侧。合谷、太冲均取健侧。
<2>操作:先令患者平卧位,取穴行针得气后留针30分钟,每天治疗一次,7次为一疗程,针刺治疗贯穿于周围性面瘫治疗的始终,直至痊愈,一般3到8个疗程。
4.4 重灸翳风穴:一日1-2小时,得气为度,即达到患侧面部出现温热感。
4.5 功能锻炼:嘱其每日行皱眉、闭眼、咧嘴、箍嘴的动作不拘次。
5 典型病例
例1:2006.8.10,齐立峰,男,52岁,农民。主诉:右侧口眼歪斜12小时,患者于12小时因劳累后受寒而发,右眼闭合不良,嘴向左侧歪斜,右眼流泪,右口角漏气,进食右侧颊内存食,喝水时右口角漏水,饮食可,二便调,眠可。
查体所见:患者,中年男性,右侧额纹消失,右眼眼裂变大,右眼不能闭合,右側鼻唇沟变浅,人中沟歪向左侧,右侧腮部鼓气时漏气,无听觉过敏,无舌前三分之二味觉丧失,苔薄白,脉浮。
诊断:周围性面瘫
处理:(1)西药:强的松60mg,顿服;甲钴胺注射液2mg,静脉推注qd。(2)中药:白附子9g、全蝎15g、僵蚕15g、荆芥20g、防风20g,水煎服,一日两次,早晚服。(3)针刺:①取穴:阳白透鱼腰、太阳、四白透颧廖、迎香透睛明、地仓透颊车均取患侧;合谷、太冲均取双侧。②操作:先令患者平卧位,取穴行针得气后留针30分钟,并神灯照射。(4)重灸翳风穴:两小时,得气为度,即达到患侧面部出现温热感。(5)功能锻炼:嘱其每日行皱眉、闭眼、咧嘴、箍嘴的动作不拘次.
8.10二诊:回家服药后汗出,感通体舒泰,查体未见病情发展,告知患者急性期不进展即为进步,原方案继续治疗。
8.11三诊:面部已有改善,额纹隐现,嘱明日停激素,原方案继续治疗。
8.17连续治疗七天后病情明显好转,停中药,停甲钴胺注射液,继续治疗。
8.25已连续治疗15天,患侧已完全恢复正常,停止针灸治疗,归家继续功能锻炼一周。
8.30复查患者谈笑风生,表情丰富自如,已获痊愈。
跟踪至今十二年,病人体健,未再复发。
例2:2012年3月20日,患者王传玲,男,49岁,农民。主诉:左侧口眼歪斜2天,在家行输液治疗加重,急来我院,患者一周前偶感风寒,出现鼻塞,流泪,鼻流清涕,打喷嚏等症状。两天前晨起突然发现左侧额纹消失,左眼眼裂变大左眼不能闭合,左侧鼻唇沟变浅,人中沟歪向左侧,左侧腮部鼓气时漏气,嘴角歪向右侧,左颊内存食严重,需用筷子拨出,喝水时左口角漏水,饮食可,二便调。
查体:患者,中年男性,左侧额纹消失,左眼眼裂变大,左眼不能闭合,左侧鼻唇沟变浅,人中沟歪向右侧,左侧腮部鼓气时漏气,无听觉过敏,无舌前三分之二味觉丧失,苔薄白,脉浮。
诊断:周围性面瘫
处理:(1)西药:强的松60mg,顿服;甲钴胺注射液2mg,静脉推注qd。(2)中药:白附子9g、全蝎15g、僵蚕15g、荆芥20g、防风20g,水煎服,一日两次,早晚服。(3)针刺:①取穴:阳白透鱼腰、太阳、四白透颧廖、迎香透睛明、地仓透颊车均取患侧;合谷、太冲均取双侧。②操作:先令患者平卧位,取穴行针得气后留针30分钟,并神灯照射。(4)重灸翳风穴:两小时,得气为度,即达到患侧面部出现温热感。(5)功能锻炼:嘱其每日行皱眉、闭眼、咧嘴、箍嘴的动作不拘次.
3.21二诊:颊内存食已减轻,仍原方案继续治疗。
3.23三诊:停激素,继续原方案治疗。
3.27连续治疗七天后病情明显好转,停中药,停甲钴胺注射液,继续针灸治疗。
连续治疗20天,患侧已完全恢复正常,停止针灸治疗,归家继续功能锻炼一周。
一周后复查已获痊愈。
跟踪至今病人体健,未再复发。
6 体会
通过对80例周围性面瘫病人的诊治总结,笔者认为中西医并用治疗本病抓住了本病的中西医发病机理,在急性期标本同治,不失时机地采用中西医并用疗法,针灸与药物同施并重,使用激素类药物可较快地缓解和消除面神经的炎症水肿,即所谓“急则治其标”。同时又利用中药抗感染,抗病毒,甲钴胺营养周围神经等治本之长,扬长避短。中西药并用再加以针灸,并指导患者行康复锻炼,充分发挥各种治法之长,使面神经的缺血缺氧迅速得以改善和恢复,避免了面神经的进一步损伤、变性和坏死,得以较快地恢复正常。此综合治疗方法适合各种分型的周围性面瘫急性期来诊治患者,临床实践证明比单一疗法疗效高,恢复快,不留后遗症,简便验廉,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徐秀梅.针药并用治疗面瘫的体会[J].针灸临床杂志,2001,17(8):13-13.
[2] 叶通明.并用牵正散加味治疗面瘫的疗效观察[J].广西中医药,2004(2):22-23.
[3] 马庭秀,陈莉秋,苗荃等.针灸、穴注、心理治疗并用治疗周围性面瘫[J].中华全科医学,2010,8(2).
[4] 黄皖生.针药并用治疗周围性面瘫80例[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8,22(3):69-69.
[5] 潘胜莲,潘永清,王季良等.针药并用治疗双侧面瘫1例[J].吉林中医药,2011,31(3):243-244.
[6] 许文娟.针药并用治疗面瘫30例临床体会[J].北京中医药,2000,19(2):5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