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瑜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上海 200092)
随着上世纪九十年代大规模城镇化发展,县城中心区的发展显示出拆改重建、自然发展两种截然不同的道路。由于县城中心区的文化代表性和城市记忆的属性强于城市中心区,其历代形成的市井气和文化氛围更为浓厚,是故乡画面的代表区域,因而也仍在各方面影响着城市的经济、文化与社会生活。
随着城镇化的推进,一部分县城以新建商业用地或增加沿街的商业服务功能为主要路径,增加商业功能,随着建设强度的增加,原有的县城中心无法满足现代产业发展对于商业、商务用地的使用要求,同时也难以兼顾原有居民的居住生活要求,因而已有建设但尚缺乏整体规划的原有县城中心区往往原貌被破坏,同时又难以担负新时期下的中心区的现代服务功能。一些县城选择建设城市新区,规划具有现代商业综合服务功能的中心区。
被遗留下来的原有中心区带着不同时代的建设印记凭借其区位优势和文化认同感,仍然是城区民生和活力所系。中心区形成的空间布局往往是连续一段时间内形成的框架体系,但是这些建设活动往往规模较小,多采取楔入已建区的方式进行,导致的结果是原有中心区的开放空间逐渐减小、已建区杂乱、环境品质较差的普遍局面。
以富顺县城中心区为例,目前存有特色历史建筑、景观涵盖宋辽金年代的文庙、唐代的千佛寺、清代的宅第民居、民国时期的传统民居以及建国后的刘光第墓。历史建筑种类之丰富,跨度之大充分说明了原有中心区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与此相对应的是相应的建筑密度达到近60 %,远超城市中心区的合理标准。
由于历史建筑较为集中,层数多为1~2层,因此其周边的住宅也以低层居多,居住商业混合设置,业态以生活配套服务、日常商业需求为主,形成沿街巷连续,但不集中的商业服务模式。商业服务缺乏集中规划,采用商住混合的模式,房屋的出租和出售均是业主零散的个体行为,或者以自住为主,兼有商业零售功能,因此规划范围内的业态也呈现出小型化、传统化和多样化的特点。受到居住人群类型的制约和建设空间有限性的影响,商业服务功能及其他公共服务功能的规模和服务水平受到限制,难以满足人们日渐增长的生活品质需求,业态的类型和比重是否具有可持续发展值得反思。
文化特色包括有形和无形两个部分。有形是指以实体形式存在的彰显本地及历史文化特色的建筑、景观,对于这类建筑、景观,以现代城市规划的思想通常是以保护为主,划定核心保护区和建设控制区的范围,但由于在县城中心区的历史建筑,其平面形式往往与周边的民居等其他建筑紧邻穿插,若要实行有效保护,势必建设明确的空间上的保护界限,保护的同时也将历史建筑景观隔绝,看似有形,实则丧失了原真的载体。
由于原有中心区的更新难度高于新建,因而现状多以质量较差的三类住宅为主,居住面积受限,交通不便,生活配套功能不足。产业发展受限造成了原有中心区工作岗位较少,考虑到新城区的就业机会更大,多数年轻人都搬去新城区居住,留下老人守住宅院,居住人口构成较为单一,诸如幼儿园、小学等公共服务设施出现过剩情况,活力日渐衰退,且这种趋势仍在继续。
规划范围内用地主要为居住用地,兼有一部分行政办公用地,在富顺县确定新的行政办公中心之后,区域内原有的行政办公功能日渐退化,许多建筑院落因为在新时期下的功能定位不准确或缺乏空间腾退、功能置换的研究,在空间上形成了僵化斑块,其消极氛围日渐扩散从而造成更大范围区域的活力丧失。从城市修补的视角看,现有的居住用能可以修整,而缺失的公共服务功能与萎缩的行政办公功能可以通过补充适合的公共服务功能作为更新的手段。
老城中心区建设最初依赖的自然山水格局,其历史建筑和功能区往往是最擅利用自然地形条件特点进行规划设计的,通过多种资源要素,长时间的叠加、经过演变后形成的一种较为合理的空间关系[1]。因此,修补的最开始应该是从较大范围的视角下找寻山体、水系的原始空间关系。沱江转弯的北岸其实处于江心的位置,一潭西湖位于江心处的中心,向北以五府山、钟秀山、玛瑙山为代表的山体渐进展开。生态控制线的划定包括西湖水体的界限以及水系外围需要控制的开敞区域,也包括几个山体的山顶、山脚以及呈楔形渗透到西湖周围的部分山体区域的控制保护,以此打破现状蚕食山上空间,围堵环湖空间而形成的建筑围山、山山相隔、山水相隔的现状局面。本次规划提出,将西湖周边、五府山、钟秀山、玛瑙山海拔290 m以上,坡度25 %以上的区域划定刚性、连续的生态控制线,在控制线除必要的市政基础设施外,禁止开展任何建设活动,以此保护最为宝贵的山水景观格局。在此基础上,打通山-湖景观通廊、山-山景观通廊、山-江景观通廊,形成连续完整的开放空间,同时控制制高点、视线通廊、重要节点、重点界面等景观风貌要素,从而建立开放空间体系(图1)。
图1 开放空间改造效果示意
老城区的现状交通表现出的问题包括人车混行造成驾驶和步行的体验感均较差、道路未成系统造成的缺乏过境交通与内部交通的统筹和疏解、路网密度较低、地块可达性差,缺乏集中停车设施造成的车辆乱停、秩序混乱等一系列问题。本次规划从以上角度入手希望寻求梳理老城道路脉络的四个策略,形成“爬山-赏湖-游巷-拜庙”完整的连续的休闲体验。其一,针对环湖空间局促、人车冲突显著的问题,采取将车行交通疏解到外围,将滨湖空间还给行人,实现步行优先的方法;其二,针对路网缺失、路网密度不够、地块可达性差的问题,采取增加路网密度,形成内外双环贯通的路网体系,将过境交通疏解到中心区外围;其三,针对中心区停车矛盾突出,车行与步行难以实现便捷转换的问题,采取规划布局地下停车场设施的方法;最后,针对步行空间不成系统,局限在西湖周边,且步行环境不理想的问题,采取打通街坊内部巷道,组织完全慢行的交通街区,也为增加商业流线埋下伏笔,使文化与交通流线之间更好的进行融合(图2)。
图2 道路交通系统规划
考虑到中心区历史建筑的密集型和文化代表性,本区域内的业态在满足居住配套服务功能的同时也可以作为城市一级的特色历史街区,打造植入一些时尚业态,包括餐饮、酒吧、咖啡厅、纪念品店、民宿等,丰富人们的文化活动,增强体验性,形成复合型功能街区。规划文庙及北侧九曲桥周边区域,面积约11 ha,结合文化馆优先发展旅游服务功能和生活服务功能;规划西湖路以西、花园路以东区域作为休闲街区,鼓励在滨湖、公园等开放空间划分活动区,举办展览、民俗节庆活动,设置一些临时性服务设施,如座椅等街道家具,提供露天餐饮设施、信息咨询等服务,增加该区域的活跃程度[2];少湖路以西、教育路两侧区域结合现状着重发展生活配套服务功能,如市场、餐饮等。
对历史资源最好的保护,就是提供给其当今时代下展示的平台。在本次规划中,针对文庙—钟鼓楼地块及以南宅院集中区域打造尚孔文化及清代民居特色文化街区,植入富顺的才子之乡、庙宇宗祠特点,规划文化体验、教育科普等受众面广的休闲主题模式;围绕环西湖区域,梳理出晏熊祠、第一山碑、谢公祠、千佛寺、新生巷照壁等历史文化资源,将其串联,结合环湖内圈的步行交通网络,形成具有趣味性和连续性的历史体验空间。同时利用腾退的行政办公院落,引入现代文化产业功能,包括教育培训、手作体验、艺术工坊等类型,构建起有历史文化质感的现代服务休闲街区。
县城规模小且较为集中的人口构成,强化了县城中心区的中心感属性和场景记忆,不同于城市中心区的更新改造,由于规模和空间结构的差异,县城中心区往往在城镇化进程中更容易被相两极化对待,或是推倒新建,塑造一个新时代的 县城中心区;或者被留下、被遗忘而成为具有历史价值的“城中村”,两种方式显然都难以延续县城原有中心区在人们心中的城市记忆。
在城市修补的视角下,高质量的城镇化,归属感的重现和活力的提升应成为县城城镇化高质量的体现。富顺县城中心区更新的案例充分考虑了历史的延续和活力的提升之间的关系,从实际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建立开放空间体系、打造连续小尺度步行空间、慢生活休闲空间、提高历史资源的开放性和公共性的活力塑造“四大策略”。希望提出更多适合于县城中心区的更新方式和建设路径,使得县城历史的遗存与活态的生活相互交融,有温度的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