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花琼,陈 新*
(十堰市太和医院护理部,湖北 十堰 442000)
急诊危重症患者的病情非常凶险且病情变化非常快,患者生命安全的威胁非常大[1],对医务人员工作要求也非常高,每一项工作的开展都需要争分夺秒,与生命、与时间赛跑[2],很多时候医务人员的操作不当或者紧急情况下未按照规范、无菌等规章制度进行工作,则导致工作风险系数明显升高。所以,在多变形的、危重工作环境下,对患者进行转运护理管理,如何有效控制护理工作中的风险因素,是护士必须重视的一项工作。有研究表明[3],对患者进行院内转运实施风险管理,对转运成功率有着直接影响,且具有重要的作用和价值。下面本文研究对我院急诊科实施转运风险护理管理的效果进行探讨,选取的对象为急诊科收治的危重患者50例,患者均抽取自我院2018年2月到2019年2月期间,整理报告如下:
研究对象为急诊科收治的危重患者50例,患者均抽取自我院2018年2月到2019年2月期间,对患者按照事实(观察组n=25)与未实施(对照组n=25)进行分组。对照组中男性15例,女性10例,年龄最小26岁,最大79岁,平均年龄(58.80±10.50)岁;观察组男性14例,女性11例,年龄最小24岁,最大76岁,平均年龄(58.50±10.55)岁。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接诊患者之后,第一时间为患者输液建立人工静脉通路;严密检测患者的生命体征,提供吸氧等对症处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具体实施如下:(1)转运前,由经验丰富的,基础知识良好的责任护士完成,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对转运过程中出现的意外状况,提前进行风险评估,做好紧急预备方案,当发生突发状况时,第一时间解决问题。向家属讲解转运的注意事项,安抚患者、家属情绪,对风险系数和因子有知情权;检查和确保一切转运设备仪器、药品均能随时使用,确保其性能良好;转运前7min,致电医院的急诊室,做好准备。(2)转运中,患者舒适体位避免震动或随意摆动患者的身体,避免碰撞;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一旦有异常立即停止,现场实施抢救;转运中,观察患者呼吸,静脉输液情况,保证导管通畅,清理患者呼吸道的分泌物,避免堵塞或者误吸。(3)转运后,做好交接班工作,详细交代清楚患者发病症状、体征等重要的信息,以便尽快确定抢救方案。
比较患者护理过程中的意外事件发生率,主要是统计患者供氧中断、导管堵塞/滑落及其他事件的发生率;同时,采用护理满意度由患者或家属对其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评估,0-100分,90分以上表示非常满意,70-89分表示满意,70分以下表示不满意,总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人数/总人数。
所有数据均纳入到SPSS20.0软件系统中,进行对比和检验值计算,计数资料进行卡方检验,平均数±标准差数据资料行t检验,当P<0.05为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患者意外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表1 意外事件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表2 护理满意度结果比较
急诊室是医院中患者病情最为紧急和严重的一个科室,且接诊的患者疾病类型非常复杂和多样化,在转运的过程中,如果没有很好的护理干预,很可能在转运过程中就发生意外,甚至直接造成患者死亡[3-4]。对于急诊科室为重症患者的转运护理,一定要全面加强风险因子控制和管理,对工作中的风险和不确定因子等进行筛查和甄别,尽可能的避免护患纠纷,降低对医院带来的不利影响。对于为重症患者及家属,他们都承受一定的心理压力和精神压力,必然也会增加家属的逆反心理和紧张心理[5-6]。实施风险管理就是对急诊科室的风险事故和因素进行事先分析,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降低纠纷和风险事故发生率,将危害降低到最小范围。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意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取得理想的护理干预效果。风险管理属于护理管理中的一种重要手段和方法,能有效预防护理风险事件和护理缺陷,在急诊转运护理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