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娟,童孜蓉*,赵 琳,仲 磊,鲍秀霞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江苏 南京 210029)
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是一种颅内脑损伤疾病,多见于创伤性与动脉瘤性两种类型[1]。由于该类疾病的特殊性,脑血管痉挛、脑缺血、脑缺氧以及水肿等严重症状发病频率较高[2]。现目前,临床上针对该疾病的治疗方法主要为脑脊液引流术,该方法可对血凝块的排出、血性脑脊液的稀释作用等起到重要意义。但引流时需要注意其匀速,这是现阶段临床的研究热点。基于此我科室自制了一种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脊液匀速引流装置,对SAH患者的治疗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选取2018年2月-2019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接受了持续腰大池引流脑脊液患者共61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实验组33例、对照组28例。纳入标准:经头颅MRI(或颅内CT)、经颅多普勒及脑脊液检查确诊为SAH,并符合《中国蛛网膜下腔出血诊治指南2015》诊断标准[3];排除标准:(I)自发性SAH者;(II)Fisher或 Hunt-Hess分级达IV级者。
对照组引流方法:采用传统腰大池引流方法。试验组:将我院自制的匀速引流装置应用于该组患者的引流,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装置基于负反馈自动化监测原理与流速自动控制原理而设计,通过流量实时监测与数据反馈调节达到匀速引流目的。具体操作如下:穿刺方法、腰大池引流管置入方法同对照组,于引流管末端出接入该装置。本设计自动化控制核心部分为图1中6-控制盒,其由单片机作为总控板。控制盒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
图1 自制匀速引流装置结构示意图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颅内压恢复时间、症状持续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疗效判断:显效:神经功能损坏恢复程度≥90%;有效:神经功能损坏恢复程度45%~90%;中等:神经功能损坏恢复程度18%~44%;无效:神经功能损坏恢复程度<17%以内。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图2 控制盒结构示意图
所有统计学资料都采用SPSS21.0专业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干预前后组内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进行检验,而所有的计数资料用x2检验,P<0.05评价为差异具有显著性。
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4.8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0.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总有效率的比较[n(%)]
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病率为6.06%,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8.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病率的比较[n(%)]
SAH患者并发症发病率较高,当其脑血管破裂后,渗出血液进入蛛网膜下腔,引起较严重刺激反应或生化反应。临床上普遍应用的传统持续腰大池脑脊液外引流技术,但该技术导管制定较硬,容易对患者的马尾神经产生刺激,引起并发症。有文献报道,传统的腰大池引流过速,有很大概率会引起SAH患者颅内压低,脑疝发病率升高,过慢的引流又达不到预计疗效,甚至可能产生导管堵塞。
本文提出了一种由我院设计并自制的匀速引流装置,其主要原理是通过单片机驱动模块对直流电机进行驱动,并带动滚轮匀速旋转。滚轮外圈附有软质导管,滚轮叶片挤压导管使其产生形变,以此推动导管内液体向前。本次研究我们通过动态的反馈及对比,将脑脊液引流量流速控制在0.15~25 ml/min,该流速比患者脑脊液分泌量低,这可控制患者颅内压;有1例患者在引流过程中因颅内压过高出现血管破裂,该例报警时显示流速过慢,笔者分析,流速过慢引起的阻塞是患者血管破裂的直接原因。因此,该设备可能在匀速控制中还存在需要改进的部分,对转轮转速进行微量提高可能会避免该现象。
综上所述,本院自制的匀速引流装置从很大程度上达到了控制引流匀速的目的,提高了患者治疗效果,成本较低,具有较高的推广可能性与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