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文平
(宝应县人民医院,江苏 扬州 225800)
心肌梗死属于临床常见慢性心血管疾病,多发生于中老年患者[1]。其治疗包括药物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冠脉搭桥术,效果不一。该病需要长期治疗,其中介入治疗是临床常用方法,可有效降低患者病死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但要想保证长期治疗效果,需要对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实施围术期护理干预。本文为了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围手术期护理措施及效果,特选取我科收治的3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现报告如下:
选取我院自2017年8月-2018年8月的3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做为此次研究对象,符合介入手术指征,理解并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自愿参与本次研究。无原发性严重脏器功能不全、恶性肿瘤及其精神病者及其重症肝肾功能障碍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16例,男性患者10例,女性患者6例;年龄42~85岁,平均年龄(53.23±14.23)岁。对照组:16例,男性患者11例,女性患者5例;年龄42~85岁,平均年龄(54.12±13.43)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及年龄经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包括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创建温馨住院环境。观察组:给予围术期护理。护理方法如下:
1.2.1 术前护理
护理工作人员增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消除患者不良情绪及顾虑,向患者介绍治疗康复的成功案例,增强术后康复治疗信心,及时与患者家属沟通,倾听患者及家属提出的问题,并给予解决措施,科室将冠脉介入治疗的相关知识和注意事项以板报的形式张贴上墙,形象直观,通俗易懂就,解除了患者和家属对术前知识缺乏的困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需绝对卧床休息,给予鼻导管吸氧治疗,连接心电监护仪检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如:血压及心率,准备各项抢救物品,做好相应标记[2]。将抗心律失常的药物放在醒目位置,通常情况下选择左侧肢体建立静脉通道,便于操作;右侧肢体行PCI手术时给予穿刺使用,预防发生意外时患者能够及时救治。根据医院紧急预案给予救治,使得临床救治工作得以有序进行。术前一日床边悬挂“心内科介入温馨提示卡”,提醒病人注意遵医嘱按时服药和进食清淡饮食,方便患者和家属记忆,增加了护患的有效沟通。
1.2.2 术中护理
术中,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确保静脉通道及尿管的通畅性,观察患者血氧饱和度,控制血压稳定。在手术中观察患者表情,如若患者有疼痛感应及时消除不良状态,消除紧张焦虑状态,保证手术得以顺利进行。护理人员应根据经验,准备好相应的药品及物品,在医生的嘱咐下处理及实施。
1.2.3术后护理
指导患者绝对卧床休息,确保病房安静及其舒适,有效减少探视人员,缩短探视时间。密切关注患者病情,给予心电监护、氧气吸入,监测生命体征。在桡动脉穿刺处予以压迫器压迫,穿刺处平面高于心脏平面,每隔2小时管床医生根据穿刺处有无出血渗血情况,适时放松压迫,无出血者一般术后6-8小时左右解除压迫;在股动脉穿刺位置给予沙袋加压6-8小时,且术后12小时患侧下肢保证制动且伸直。卧床时给予患侧下肢有效按摩,促进血液有效循环。密切观察鞘管患者出血并发症,若无异常情况,术后6小时左右拔出鞘管。在拔管时,准备好阿托品及多巴胺,按压穿刺部位15分钟左右,采用无菌纱布给予包扎[3]。术后极易出现低血压,与术中使用造影剂、术前禁食等相关,术后回到病房鼓励多进水、进食易消化的饮食,并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补充血容量,必要时暂停使用血管扩张剂。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
临床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并发症发生率采用%表示,用x2检验;年龄、住院时间采用(x±s)表示,用t检验,比较两组的临床资料及其临床结果,若两组差异P<0.05时,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住院时间(5.3 4±2.1 5)d,对照组住院时间(8.3 4±2.0 3)d,经对比分析,有显著差异(t=17.562,P=0.012<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2.50,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37.50%,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下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并发症比较(%)
急性心肌梗死属于临床心血管急症,起病较急,发展迅速,对于临床医师及护理人员的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可尽快开通阻塞的血管,预防急性血栓的形成,进而预防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提高术后康复率,降低病死率。同时介入治疗中的围术期护理尤为重要。由于多数患者对介入治疗不了解,容易产生紧张及恐惧情况,通过术前心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患者情绪紧张,提高治疗移动性。术中,应根据以往临床经验,准备应急物品。术后,针对并发症给予预防及护理。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实施围术期护理,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由此表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经皮光状动脉介入治疗实施围术期护理有显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