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远英,唐力娇,黎海芹,杨智慧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手术室,广东 佛山 528000)
腹腔镜在妇科手术中得以广泛的应用。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手术之后依然存在一定的并发症。其中术中低体温(<36℃ ) 的发生率是主要的并发症之一,并且该发生率也在逐渐提高,经研究,要对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1]。因此,在本次研究中,主要是对60例行腹腔镜妇科手术患者的护理方式进行分析与研究,经过研究,采用低体温的预防性护理其效果最佳,将本次研究的全部内容进行整理,并作如下报告。
选2016年12月到2017年12月接受治疗的60例行腹腔镜妇科手术患者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将这60例患者按住院登记的顺序将前3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将后3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观察组年龄26到52岁,平均年龄为(40.1±5.2)岁。对照组年龄27到53岁,平均年龄为(39.8±4.7)岁。在统计学上,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年龄情况经过比较(P>0.05),可以进行对比。
1.2.1 对照组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护理人员将手术室的温度控制在合理的温度内,22℃是最佳的状态,将冲洗液及输液体的温度控制在20℃ ~ 22℃之间即可 ,进行铺单,在手术之后,将患者送到恢复室[2]。
1.2.2 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实施低体温预防护理,首先,护理人员将手术室的温度进行调整,一般情况下,温度是在24℃ - 26℃之间最为合适,温度调整之后,将棉被覆盖在患者的关键部位,比如:胸部、四肢、腹部等,避免出现寒战的情况[3]。在手术床上铺好水毯,采用恒温水箱将温度控制在37℃ ,冲洗液控制在37℃及输液体控制在33℃,同对照组一样进行常规铺单,在手术完毕之后,将患者送回恢复室。
观察两组患者术中体温变的化情况。其中包括:入手术室时、手术开始时、手术开始后 30 min、60 min 及手术完成时。
观察两组患者寒战的发生情况。按照 Guf fi n制定的寒战等级进行评定,并划分为5级。0 级未见寒战; 1级:外周血管收缩,2级:肌肉可以轻微活动;3级:肌肉中度活动;4级全身肌肉具有一定的持续性。寒战级别≥1 级即为出现寒战。
选择合适的统计学软件 SPSS21 .0 ,对本次研究中所涉及到的两组数据进行详细的处理,对计数资料用(%)进行表示,两组之间用x2进行检验,以P<0.05 进行表明,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在进入手术室时、手术开始时,两组患者的体温没有发生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开始后30min、60min、手术完成时,两组患者经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对比的具体数据在表1中详细表明。
表1 两组患者术中体温情况比较
观察组寒战的总发生率为6.6%,对照组为30.0%,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对比的具体数据在表2中详细表明。
表2 两组患者寒战发生率比较
腹腔镜手术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少。而且在最大的程度上可以探查到患者腹腔内的实际情况,既能再次确诊,又能避免的盲目切口。同时也有利于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和经济压力,现在该手术方法在妇科中得以广泛的应用[4]。任何手术都存在一定的并发症和风险性,在手术过程中都会出现术中低体温、术中术后凝血功能障碍等并发症,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治疗效果。患者一旦出现低体温就会使术中的失血量逐渐增多[5]。因此,要对患者给予一定的护理干预。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理念也在从“以疾病为中心”向“以患者为中心”进行转变[6]。经过多年的临床经验和研究学者研究表明,对患者实施低体温的预防性护理,在手术床上铺好水毯,采用恒温水箱将温度控制在37℃,在术中进行预热静脉输注液体以及冲洗液,并对输液的速度进行合理的控制,覆盖被单对患者进行保暖,减少患者机体热量的丢失,保障患者可以安全平稳的度过围手术期,进一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实施低体温的预防性护理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一方面,可以使患者的体温处于恒定状态;另一方面,可以降低寒战的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