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颁布 智慧农业迎高速发展期

2019-07-19 05:39
农经 2019年6期
关键词:智慧数字农业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数字乡村是伴随网络化、信息化和数字化在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应用,以及农民现代信息技能的提高而内生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和转型进程,既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也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

一、现状与形势

当前,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空前活跃,不断催生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推动全球经济格局和产业形态深度变革。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加快建设,线上线下融合的现代农业加快推进,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加快完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顶层设计缺失、资源统筹不足、基础设施薄弱、区域差异明显。亟需进一步发掘信息化在乡村振兴中的巨大潜力,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立足新时代国情农情,要将数字乡村作为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方面,加快信息化发展,整体带动和提升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

注重构建以知识更新、技术创新、数据驱动为一体的乡村经济发展政策体系;

注重建立层级更高、结构更优、可持续性更好的乡村现代化经济体系;

注重建立灵敏高效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系,开启城乡融合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二、总体要求

基本原则:

战略目标:

2020到2020年,数字乡村建设取得初步进展。全国行政村4G覆盖率超过98%,农村互联网普及率明显提升。农村数字经济快速发展,建成一批特色乡村文化数字资源库,“互联网+政务服务”加快向乡村延伸。网络扶贫行动向纵深发展,信息化在美丽宜居乡村建设中的作用更加显著。

2025到2025年,数字乡村建设取得重要进展。乡村4G深化普及、5G创新应用,城乡“数字鸿沟”明显缩小。初步建成一批兼具创业孵化、技术创新、技能培训等功能于一体的新农民新技术创业创新中心,培育形成一批叫得响、质量优、特色显的农村电商产品品牌,基本形成乡村智慧物流配送体系。乡村网络文化繁荣发展,乡村数字治理体系日趋完善。

2035到2035年,数字乡村建设取得长足进展。城乡“数字鸿沟”大幅缩小,农民数字化素养显著提升。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基本实现。

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数字乡村,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全面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三、重点任务

(一)加快乡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大幅提升乡村网络设施水平

加强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加快农村宽带通信网、移动互联网、数字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发展。持续实施电信普遍服务补偿试点工作,支持农村地区宽带网络发展。推进农村地区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建设和升级改造。

完善信息终端和服务供给

鼓励开发适应“三农”特点的信息终端、技术产品、移动互联网应用(APP)软件,推动民族语言音视频技术研发应用。全面实施信息进村入户工程,构建为农综合服务平台。

加快乡村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

加快推动农村地区水利、公路、电力、冷链物流、农业生产加工等基础设施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推进智慧水利、智慧交通、智能电网、智慧农业、智慧物流建设。

(二)发展农村数字经济

夯实数字农业基础

完善自然资源遥感监测“一张图”和综合监管平台,建设农业农村遥感卫星等天基设施,推进农业农村大数据建设,推动农业农村基础数据整合共享。

推进农业数字化转型

加快推广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中的运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农业全面深度融合应用,打造科技农业、智慧农业、品牌农业。

创新农村流通服务体系

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深化乡村邮政和快递网点普及,深化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建设绿色供应链,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赋能农村实体店。积极发展乡村新业态。推动互联网与特色农业深度融合。

(三)强化农业农村科技创新供给

推动农业装备智能化。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农业装备制造业结合,研制推广农业智能装备。鼓励农机装备行业发展工业互联网,推动信息化与农业机械化管理融合应用。

优化农业科技信息服务。建设一批新农民新技术创业创新中心,推动产学研用合作,建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网络服务体系,完善农业科技信息服务平台。

(四)建设智慧绿色乡村

(五)繁荣发展乡村网络文化

加强农村网络文化阵地建设。建设互联网助推乡村文化振兴建设示范基地,全面推进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推进数字广播电视户户通和智慧广电建设,推进乡村优秀文化资源数字化和文物数字资源进乡村。

加强乡村网络文化引导。支持“三农”题材网络文化优质内容创作,加强网络巡查监督。

(六)推进乡村治理能力现代化

推动“互联网+党建”

建设完善农村基层党建信息平台,推动党务、村务、财务网上公开。

提升乡村治理能力

提高农村社会综合治理精细化、现代化水平;推进村委会规范化建设,推动“互联网+社区”向农村延伸;推动乡村建设和规划管理信息化;深化平安乡村建设,建设法治乡村;推动政务服务网上办、马上办、少跑快办。

(七)深化信息惠民服务

深入推动乡村教育信息化。加快实施学校联网攻坚行动,发展“互联网+教育”。

完善民生保障信息服务。推进全面覆盖乡村的社会保障、社会救助系统建设;大力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建设完善中医馆健康信息平台;完善面向孤寡和留守老人、留守儿童、困境儿童、残障人士等特殊人群的信息服务体系。

(八)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发展。完善对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网络提速降费、平台资源、营销渠道、金融信贷、人才培训等政策支持,培育一批具有一定经营规模、信息化程度较高的生产经营组织和社会化服务组织。

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和“互联网+小农户”计划,提升小农户发展能力。

激活农村要素资源。因地制宜发展数字农业、智慧旅游业、智慧产业园区,创新农村普惠金融服务,降低农村金融服务门槛,依法打击互联网金融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

(九)推动网络扶贫向纵深发展

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深入推动网络扶贫行动向纵深发展,强化对产业和就业扶持,充分运用大数据平台开展对脱贫人员的跟踪及分析,持续巩固脱贫成果。

巩固和提升网络扶贫成效。打赢脱贫攻坚战后,保持过渡期的政策稳定,继续开展网络扶志和扶智,不断提升贫困群众生产经营技能,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

(十)统筹推动城乡信息化融合发展

统筹发展数字乡村与智慧城市。强化一体设计、同步实施、协同并进、融合创新,促进城乡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加快形成共建共享、互联互通、各具特色、交相辉映的数字城乡融合发展格局。鼓励有条件的小城镇规划先行,因地制宜发展“互联网+”特色主导产业,辐射和带动乡村创业创新。

分类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引导集聚提升类村庄全面深化网络信息技术应用;引导城郊融合类村庄发展数字经济;引导特色保护类村庄发掘独特资源,建设互联网特色乡村;引导搬迁撤并类村庄完善网络设施和信息服务,避免形成新的“数字鸿沟”。

加强信息资源整合共享与利用。依托国家数据共享交换平台体系,推进各部门涉农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开放、有效整合,统筹整合乡村已有信息服务站点资源,促进数字乡村国际交流合作。

四、保障措施

1 加强组织领导,建立数字乡村建设发展统筹协调机制,做好整体规划设计。

2 完善政策支持,完善配套政策措施,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

3 开展试点示范,探索有益经验。

4 强化人才支撑,开展信息化人才下乡活动。

5 营造良好氛围,创新宣传方式,营造全社会关注农业、关心农村、关爱农民的浓厚氛围。

猜你喜欢
智慧数字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答数字
数字看G20
有智慧的羊
成双成对
智慧派
数字变变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