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从伴奏的性质、样式、风格、乐器、平衡要点、处理方式、指挥者、指导要点等方面切入,简要论述了声乐伴奏的性质分类与表达方式。
关键词:中声乐伴奏;伴奏乐器;指挥
中图分类号: J60-0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 - 2172(2019)02 - 0056 - 06
DOI:10.15929/j.cnki.1004 - 2172.2019.02.007
一、伴奏的性质
伴奏俗称“合伴奏”。声乐与伴奏的关系首先是配合,它们之间的关系应该是非常协调的。伴奏声部始终都应该处于陪衬的状态,但在前奏、间奏、尾奏等片器乐的段落处,伴奏又可以主动出击,起到点染人声声部的作用。
1. 色彩添加。人声的音色相对单调,因此伴奏的加入具有“色彩添加”的作用,使人声的音色得到丰富,但切勿“喧宾夺主”。
2. 和声丰富。伴奏乐器的加入可以为声乐声部增加绚丽的色彩。因伴奏的功能定位不同可以展开和声的变化与烘托,多点面地塑造不同声乐形象,呈现出更加丰富的音乐形象。
3. 节奏律动。伴奏部分可以区别于旋律线、声乐声线的节奏律动,提供多元的节奏使声乐部更加丰盈、意味更加悠远。
4. 扩展音域。人声的声部音域有限,每个声部活动在一两个八度之内,但伴奏则可提供更加宽广的音域扩展。
5. 帮扶音准。無伴奏的声乐作品较少,合唱作品则可能由于音准不统一而产生混乱,这时的伴奏即是帮扶性纠正音准的最好手段。
6. 增强音响。声乐声部的力度是有限的,但伴奏可以增强音乐的响度和力度,前提是作品内容的需要和表达因素的许可。
7. 强调重点。配置合理而精道的伴奏会起到非常明显的强调作用。这种强调可以是单一的,也可以是通过音色等的对比来达到目的的。
8. 描绘情节。氛围烘托、情节描绘等都是伴奏之于艺术的应有之意,使声乐在伴奏之下更加情节生动、色彩丰富、多元共存。
9. 突显细节。声乐的细节也可以通过伴奏的留白、暗指等手段加以突显,让声乐的细节得以充分体现,而不是被同化遮掩。
二、伴奏的样式
伴奏的功能取决于伴奏的样式。
1. 织体式。这里的“织体”是比喻的概念,是音乐伴奏成编织的状态呈现,它或疏或密地衬托着声乐声部的情感表现,服务于音乐呈现和音乐的形象塑造。
2. 描绘式。以器乐的意象方式、意境方式、意韵方式把声乐要表现的音乐或文学内容描绘出来,给声乐辅以形象化的衬映。
3. 应答式。以声乐为主,伴奏为答;以声乐为原声,伴奏回应都属于应答式的手法,可以使音域总体上更加生动、立体和丰富。
4. 烘托式。这是主调音乐的典型表现方式,伴奏一直处于陪衬的角色,处于次要的地位,但仍然占据着不可或缺的艺术地位。
5. 支撑式。支撑分为表现情绪的支撑、增加和声的支撑、增加音乐内涵的支撑等等,是支撑声乐主体的次要动力部分。
6. 固本式。坚实的伴奏自身可以巩固音乐的总体构成,而“固”不一定就沉重,但本身的形象应该非常鲜明、得体和稳定。
7. 复调式。对比式、呼应式、疏密式都可以成为复调的文学依据,使音乐呈现此起彼伏、你动我静、你强我弱、你呼我应的复调音乐效果。
8. 干扰式。以纷乱的苦涩来干扰和谐的表达,以衬托声乐声部的美好,使声乐的正常流动在阻碍的弯曲中更加深情。
9. 合成式。高度的契合是伴奏服务主体的基本精神,合成式的表现有欣荣、隆重、丰盈、凝聚等等形态的展示。
三、伴奏的风格
伴奏的风格是可以有明显指向的。一是适应声乐作品本身的风格,二是反向映衬声乐声部的风格,目的都是丰富声乐。
1. 调式和声。在有调性的声乐声部当中配以有调性伴奏。在调式的基础上使用“离调”“一音多调” “色彩对比”等手法也可以使伴奏本身具有色彩和个性。
2. 行云流水。如行云流水般地给声乐配伴奏也是一种精彩的方式。这对伴奏人员的要求是很高的,其即兴水平、和声水准、织体编配水准都是一般人难以企及的。
3. 复调应答。 “复调应答”式的伴奏中应答的种类可以是你问我答、问啥答啥、问此答彼等等,可使音乐整体呈现更加生动。
4. 加花伴奏。加花的伴奏是一个丰富声乐、将声乐声部“器乐化”的手法。在一条单线性旋律的不同音高位适当加花,可以营造出别样的艺术效果。
5. 音响冲击。音响的均衡是音乐的基本。纷繁的音响在伴奏中与声乐形成反衬,亦是有效的“冲击”方式,但所有这些手段都应该遵循一个统一的艺术创造目的。
6. 辅助展示。辅助性伴奏有正向与反向的区别,但切忌“喧宾夺主”,只能“锦上添花”,必须明确伴奏的基本概念是“帮忙不添乱”。
7. 蜻蜓点水。点水式的伴奏给声部以力度支撑、音准支撑、节奏支撑和速度支撑,但又区别于“织体化”伴奏的厚重与纷繁,是高水准、高要求、高技术的伴奏方式。
8. 暗流涌动。这是比较高级的互为依托因素减少的伴奏方式,也是双方个性显明表达的伴奏方式。
9. 电闪雷鸣。这有两种形态,一是声乐本身与伴奏同为“电闪雷鸣”的正向伴奏情况;二是声乐“潺潺流水”而伴奏则“电闪雷鸣”,除非是为了特殊的艺术目的,否则不宜如此。
四、伴奏的乐器
伴奏乐器最常见的是钢琴,其他各种管弦乐器、民族乐器等等都可以成为某一声乐声部的伴奏乐器,可分为集体与个体两大类别。
(一)集体
交响乐团、民族乐团、管乐团、室内乐团、跨界组合乐团,甚至是集体团队均可以作为声乐的伴奏乐队集体。
1. 交响乐团。指正常编制的单方、双方甚至三方编制的正常构成,亦可以加入个别的特色乐器来增加民族风格和地域色彩。交响乐团的音色丰富,阵容强大,综合支撑力强,能够承担各种风格、各种声部,包括合唱在内的几乎所有声乐声部的演唱伴奏工作。
2. 民族乐团。对于民族声乐演奏以及各个声部用中国民族乐团来伴奏最为贴切,因为他们的音色融合,音韵一致。
3. 管乐团。管乐团一般有两种取向。一是音场编制的所谓军乐团,具有强大的音强、音响和震撼力,但是如果有着很好的配器也是可以完成声乐伴奏的;二是室内性的管乐团,其编制、音响、音场都相对温和,可以担任声乐伴奏。
4. 弹拨乐团。弹拨乐团也可以有两种指向。一是现在常规民族乐团编制当中的弹拨乐声部,二是我国众多少数民族的各种乐器组合。
5. 室内乐团。这种“室内乐团”可以由西洋乐器、民族乐器混合构成或组建。要根据音区、音色、音量来考虑乐队综合音区、音色、音量的综合平衡与色彩融合。
6. 弦乐重奏。重奏较之“室内乐”是一个更缩小的编制概念,属于“室内乐”的范围。弦乐重奏也有中外两种取向,可以是中西结合的“重奏”或各种结合呈现出的不同艺术取向。
7.木管重奏。木管五重奏是一个标准的编制,这些温柔的乐器伴奏使乐声美妙。
8. 弹拨重奏。弹拨乐的重奏有几种形态。一是民族弹拨乐组合,二是西洋弹拨乐组合,三是少数民族的弹拨乐组合,四是多种组合。
9. 打击乐组。以打击乐组来伴奏声乐较为少见。音色的融合度、音准的依托度和音响的依从度相对说来都比较不易,综合音色的个性化程度比较高,顺应伴奏的陪衬性功能较差。
(二)个体
“个体”是指以一件独立的乐器为声乐提供伴奏。首选是“乐器之王”钢琴,但仍有很多其他乐器可以为声乐伴奏。
1. 钢琴。有“乐器之王”美称的钢琴适合担任声乐伴奏。它的音色力度区分不干扰声乐,音域极其宽广,与声乐可以音区分离,为声乐提供丰富的和声支撑力与织体造型提示。
2.扬琴。扬琴属于弹拨乐器也属于和声乐器。与钢琴相比,它的音量、音域和音响稍逊一筹,但它的风格大气,具有民族性,并且可以提供比较丰富的“织体”支撑。
3. 古钢琴。古钢琴音色独特,音量偏小,但它的音响构成极具古典美,适合表现典雅的“宫廷式”音乐风格。
4. 笛子。笛、箫这类竹管既有音乐的力度,又极具抒情的特质,可以有各种特殊的音响效果或奏法,为声乐提供生动鲜活的音乐描写性伴奏元素,而且可以模仿自然音响为声乐提供富有情趣的伴奏色彩。
5. 打击乐器。任何一件有音高或无音高的打击乐都是可以作为声乐伴奏的,最低限度可以敲出节奏点和节拍面,为声乐提供节奏支撑。
6. 三弦。三弦的演奏十分风格化,音色独特,既可与声乐“融合”又因其剪音式的音色而区别于声乐加花式的变奏手法。
7. 小提琴。小提琴既是旋律乐器又是和声乐器,可以给声乐提供配合。它的手法丰富、奏法多样,是一件优秀的表演乐器和伴奏乐器。
8. 中提琴。中提琴与中国的马头琴都是比较具有忧郁色彩的抒情乐器,如果与女中音声部密切配合可以有生动的表现。
9. 大提琴。作为独奏乐器,大提琴有许多著名的作品;而作为伴奏乐器会给声乐增添绝美的色彩, 且不至于干扰声乐。
10. 某一木管。这里指西洋木管,虽然是单乐器,但如果配器巧妙,同样也可以很好地起到烘托的作用。
11. 某一銅管。铜管乐器音响强大、力度强烈、色彩独特。虽然其灵活性逊于前述的很多乐器,但如果在音色、音区、音量上做好处理,则能够胜任声乐伴奏的任务。
12. 声乐声部互为“伴奏”。即使在一些“无伴奏”声乐表演当中,也会以某些段落、某些声部充当“伴奏”乐器来“伴奏”无伴奏的合唱演出。
五、伴奏的平衡
伴奏与声乐的平衡体现在许多方面。“合而不同”是基础和常态,“同而不合”也是一种存在。平衡的概念即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你进我退,我进你退”等。
1. 时间错位。时间的错位可分为时值错位和时间点错位。时间错位避免了与声乐争时间、争先后、争主次。
2. 音域错位。无论什么形式的“团队或个人”,无论什么音色的乐器,只要在音域上与声乐同处一域,都会对声乐构成干扰。当然,有时音乐伴奏与性质、性格和性情上有所区别,音乐品格上也有所区别。
3. 音色错位。人声与器乐本身构成了音色的根本性错位,在音乐的表情当中还可能体现音色错位,有时强与弱的方式也带来音色错位。
4. 律动错位。律动是音乐的“心律”,把声乐与伴奏的律动区别开来可以形成多元的丰富效果。因此,配伴奏、即兴伴奏都必须在声乐音乐律动之外找到一个既有对比又有弦外之音的创新律动,给声乐本体增加丰富的色彩甚至提升整个声乐音乐的品位和效果。
5. 织体错位。 “律动”在很多时候可以“织体”形态出现。如果能找到一个符合声乐基本形象的织体存在,又进一步以织体来刻画声乐的形象,则效果更佳。
6. 力度错位。伴奏乐器的力度安排一般说来是要“降低一档”的。在声乐的弱唱间际爆发出强力的音乐,或在声乐强力演唱的段落伴奏微弱的音乐,这样反衬也是情感的表现。
7. 疏密错位。声乐与伴奏声部如果处于比较接近的音区和音域,那么,在音态上辅以疏密的错位式动态会很好地突出声乐声部,而且伴奏自身也有一个适合的表现状态。
8. 松紧错位。“紧拉慢唱”这个戏曲音乐的最为常见的声腔与伴奏的方式为我们提供了学习的范本。它既与声乐相区别,又能听到器乐的“紧拉”所造成的激动人心的音乐激流,而且也使声乐的“慢唱”更加突出。
9. 快慢错位。这里的“快慢错位”区别于“紧拉慢唱”的纵向结合,指声乐声部慢唱而伴奏在另一个时间区域辅以快奏,从而形成对比(反之亦然)。
10. 动静错位。在一个可能的华彩声乐部份,伴奏很少有律动,目的是给声乐提供最大的自由发挥空间,以支撑情绪,强调逻辑重音,支撑声乐的音准,框定音乐的整体行进节奏。
11. 方向错位。距离“平行”高低落差进行等等都给人以方向错位的感觉。一是可以描述伴奏比较自我的表达,创造一种形态和音乐形象;二是在“反向进行”中增加声乐的力度。
12. 起伏错位。“此起彼伏”是形容音乐活力的一种说法,同时也是形容音乐互为交叉的“交响”状态的词语,使音乐产生更加有序的活跃感。
六、伴奏的处理
伴奏功能的处理方式多种多样,可归纳、梳理为如下内容。
1. 适应歌者。伴奏的地位定位是辅助者,那么适应歌者的表演就是伴奏者的重要使命,但是这样的“适应”是以完美表现音乐为出发点的。
2. 引导歌者。引导歌者“从善”“向好”也是伴奏的重要责任。这种引导可以是音乐的处理和表达,也可以是一个具体的如节奏、速度、音量、力度等方面的一种提示和要求。
3. 限制歌者。这种限制比较技术化,节奏限制不出现混乱,力度限制不出现强弱无理,乐句表现的限制不出现形象塑造的偏差,音准限制不出现“跑调”。
4. 支撑歌者。和声的支撑提供多声部的立体支撑和织体支撑以丰富伴奏织体。这在和乐阶段更多地体现为帮助歌者冷静、仔细地分析作品。
5. 帮助歌者。节奏上强调关键点位,音准上找到调式的支撑性音调,把歌者拉回正确的音准范围等帮助是伴奏者应尽的义务。
6. 加强歌者。力度方面,色彩方面、表情方面,都可以加强歌者的状态,以达到生动表现音乐细节的目的。
7. 明确声乐的调性功能指向。声乐作为单一旋律声部,在伴奏当中通过多声的合音出现来明确声乐作品的整体调性功指向,是使歌者把音乐“唱出调性”的重要环节。
8. 明确声乐的调性色彩。有些调性的色彩在声乐声部的旋律本身当中已经有所体现,而伴奏亦可以为整体音乐提供调性色彩的光亮呈现,在演奏上突出一些色彩性音调。
9. 明确声乐的节奏律动形态。用稳定的节奏状态呈现给声乐声部一个完整的节奏律动形态。这种“先入为主”的提示可以明确歌者的处理,使之不出现拖沓的错误。
10. 明确声乐的肢体状态呈现。声乐演出者的身体在演出过程当中应该是稳重的,但伴奏用音乐形象、音乐律动、音乐流向的处理来明确歌者的肢体波状呈现是有益的帮助。
11. 明确声乐的速度处理意图。在声乐进入之前给出明确的速度处理信号,能使歌者顺利地表达音乐化情感和树立音乐的形象。
12. 明确声乐的力度处理意向。用前奏、间奏和音乐过程当中的一些音乐元素正确地指示出明确的声乐力度处理意向。
作为“艺术指导”的伴奏者亦或伴奏团队一定要在演唱过程当中动态地处理双方的力度关系,因为预先排练好的许多指标在演奏过程当中可能出现许多意外情况。
七、伴奏的指挥
在伴奏团队中需要指挥处理声乐声部并权衡二者之间的平衡。
1. 平衡声乐与伴奏的音量。这是一个基本但最关键的工作。除了配器本身的平衡考虑,还包括演出进行当中的力度与音响的控制。
2. 平衡声乐与伴奏的速度。根据音乐形象塑造、音乐情绪表达、演唱者自身的要求,指挥应该对整个音乐作品所应呈现的速度心中有数。
3. 平衡声乐与伴奏的和谐度。“和谐度”是一个综合的考量指标,它可以有强弱之和谐、音响之和谐、音色之和谐、整体呈现之和谐、乐队与声乐的和谐等方面。
4. 沟通声乐与伴奏的理解度。让伴奏人员理解声乐的表现内容、音乐基本情绪、音乐形象,使音乐呈现整体平衡、和谐、顺畅。
5. 把控排练和乐的重点工作纬度。在大型乐队和乐之前,先与作者有所沟通,歌者也可以表达自己的处理意见。指挥综合考虑以上因素之后才进入和乐阶段。
6. 引领声乐与伴奏进行演出的尺度。指挥作为实施演出的“元帅”和“前线指挥官”,既要发指示也要监督所有的声部,引领全体人员在音乐内容的基本要求之中把握演出表达的尺度。
7. 设计声乐与伴奏在现场的主次度。在演出当中,指挥需要动态地协调与调整音乐当中伴奏与歌者的主次关系,同时注意呼应式、对比式的乐队处理。
8. 预估演出现场可能发生情况的量度。对演出现场的状况有所预估方能解决和处理突发情况,指引乐队走出尴尬,走向正常的轨道。
9. 接受观众对演出的赞美。演出结束后,指挥应代表乐队接受观众的致意,同时对歌者鼓掌肯定,并给予观众反馈的机会,使演出取得圆满成功。
八、伴奏的指导
伴奏也称“艺术指导”,当然应该对声乐进行指导。这种指导可以是对声乐艺术和技术体提出要求,也可以是對音乐作品的处理提出指导性意见和建议。
1. 作品分析。作品分析是艺术指导对声乐的重要指导内容。因此,艺术指导一定要有深厚的音乐修养和见识,并且在事先对其作品,尤其新创作品有一个精确的背景和分析。
2. 作者背景。伴奏人员或伴奏团队的指挥先行了解新作品、新作者,再传达和告知声乐歌者及其伴奏团队,有利正确表达和精彩演绎作品。
3. 作品技术。将作品的技术手段仔细分析,告知歌者作品的技术特点、所用技术手段和想要表现的内容。
4. 作品难点。作品的难点包括声乐本体和个人伴奏以及乐队伴奏中的技术难点、艺术表现上的难点,艺术指导应针对性地提出解决的技术方法。
5. 作品风格。大到民族国家,小到个人特色都能在作品风格中展现,只有一步步地分析研究方可驾驭作品风格。
6. 作品呈现方式。作品可按作品作者的要求提供声乐的声部,伴奏的乐器和编制符合要求的乐队; 也可以非常规的手法改变或丰富作品的表现。
7.作品呈现方法。呈现方法所指一般是速度、色彩、冷暖的不同,也可改变声部、改变乐队成份,改编乐队配器等等。
8. 作品表达情感定位。作品的情感表达原本应该遵循作者所树立和提供的基本艺术与音乐形象,但异化的处理也是可以达到不同的情感之感染力的。
9. 歌者的结构布局。一是指音乐本题的结构处理,二是明确布局,在布局的框架下实施处理。
九、伴奏的地位
伴奏的地位在前面已经讲得很明确。一是它的从属地位,二是需要对歌者进行指导、辅导和提升,以及转化、引导和限定。
1. 对外。伴奏总是以陪衬的身份在演出中极尽所能帮助歌者实现最高的艺术目标,因此,伴奏应该服从歌者,尊重歌者,帮衬其完成艺术目标;符合音乐的表达、艺术准则的依附是伴奏者个人和团队的优良品质之所在;对歌者的音乐主体、伴奏因素、和声、织体、律动、速度等诸多方面提供支撑;支持声乐的主体地位,从不越位,让自己处于随从和从属的地位;处于陪衬的地位,衬托主体声乐的表现;不“主次颠倒”“喧宾夺主”,给主体歌者带来无限的温暖;从道义上、学术上、艺术上等方面支持表演;从音乐整体、音乐结构、技术手段施展等入手进行辅导;在音乐的本体上助力,以伴奏的效果辅佐声乐歌者的表达;提醒表演者保存实力、适时休息、奋力克服困难。
2. 对内。对内则要对歌者加以帮助、指导与扶持,凸显“艺术指导”的地位与工作职能,让艺术创作的实践圆满完成;应当从作品的审美上、音乐艺术的本质体验上等进行引导,从作品分析、音乐处理、作品技术等方面实施教学,让歌者理解伴奏的意图;对歌者不正确的表现等加以限制,真诚、明确地纠正歌者的一切错误。
◎ 本篇责任编辑 钱芳
收稿日期: 2018-11-22
基金项目:2017年度四川省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基地重大资助项目“四川音乐产业发展研究”(SC17EZD049)。
作者简介:林戈尔(1957— ),男,国家一级作曲,二级教授,原四川音乐学院院长(四川成都 61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