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学生公寓服务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2019-07-17 04:14齐凤军
文教资料 2019年14期
关键词:服务管理学生公寓高职院校

齐凤军

摘    要: 学生公寓管理是学校全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学校安全、稳定和和谐的重要环节。本文分析高职院校学生公寓管理现状,结合完善院系二级管理体制的要求,提出加强公寓管理的理念、途径和措施。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学生公寓    服务管理

学生公寓是学生在校期间生活、学习、休息的重要场所,也是学校培养人才的基地和对学生实行素质教育的载体。学生公寓管理关系到学生的人身和财产安全,是学校全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学校安全、稳定的中心环节[1]。随着各高职院校二级管理体制的不断完善,学生公寓管理任务逐步下放到系部。在这种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学生公寓的管理,对于完善二级管理体制,促进系部建设,加强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1.对学生公寓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1.1加强公寓管理,是维护学校安全与稳定的需要。

党和政府十分重视高等院校的安全与稳定。学生公寓管理事关学生的人身和财产安全,是学校安全与稳定的重要影响因素。

1.2加强公寓管理,是完善二级管理体制、促进系部自身建设的需要。

随着各高职院校二级管理体制的推进与落实,学生公寓管理的权力逐渐下放到系部,各系部逐渐成为学生公寓的管理主体,公寓管理成为系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学生营造温馨、和谐、健康、文明的生活氛围,成为各系学生公寓管理者的重要任务。只有为学生创造文明舒适的环境,才能让学生感受到家庭的温暖,才能留住学生。系部建设不应只包括师资队伍和专业课程的建设,在当前高职院校为生源激烈竞争的环境下,多种举措保证生源的稳定应成为系部建设的应有之义。

1.3加强学生公寓管理,有利于改进和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学生公寓是学生日常休息、娱乐、交际和学习的重要场所。宿舍生活对当代大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加强学生公寓管理,可以从对学生日常事务的管理中尋找和发现思想政治工作的突破口,加强和改进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可以从学生最关心的现实问题入手,有的放矢,结合实际问题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

1.4加强学生公寓管理,有利于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完善。

在学生公寓管理中可以通过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通过自律会等学生组织以宿舍或班级为单位开展多种活动,引导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完善。

2.高职院校学生公寓管理现状

据笔者多方面了解,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公寓管理主要有如下几个特征;

2.1院校职能部门共同参与。

高校公寓管理涉及方方面面,需要多部门共同参与。目前,高职院校涉及学生公寓管理的职能部门主要有学生处、后勤部门和安全保卫处。公寓内的学生管理工作主要有学工部门负责;后勤部门负责公寓内的水管维修、电路检修、家具设施维修等工作;公寓内的人身安全、财产安全及防火防盗是安全保卫处职责所在。

2.2成立学生组织参与公寓管理。

公寓管理行为主要发生在公寓内部,有独特性。例如,公寓管理涉及学生生活空间,过多管理会被认为干涉学生生活,不管理或很少管理又被认为不作为。针对这种情况,各校系部成立相应的自律会等学生自我管理组织,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能力和意识。

2.3实行辅导员进驻学生公寓制度。

为加强住宿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各校响应教育部号召,实行辅导员进驻学生公寓制度,各系都安排辅导员进驻学生公寓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希望通过经常性地深入学生公寓,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关心学生的生活,帮助学生解决各种问题。

2.4引入物业公司参与学生公寓管理。

引入物业公司参与学生公寓管理,是目前很多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一种通行做法,有助于高校将更多的精力与资源投入教学与科研工作中,做好本职工作。各校在改革公寓管理过程中积极引入这一理念,把公寓的物业项目交由专业的物业公司负责。

3.存在的问题

各高职院校的公寓管理体系在有限的人力物力条件下发挥了积极作用,有效维护了公寓的生活学习秩序,维护了学校的安全与稳定。但是,从提高管理质量的角度看,这种公寓管理工作模式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有待改进。

3.1校内职能部门多头参与管理造成管理错位、管理缺位。

尽管在分工时各部门职能明确,学工部门管思想教育、安全保卫部门负责安全保卫、物业后勤负责服务管理。在工作中,各部门都提出自己的意见和要求,如果出现意外,各职能部门没有清晰的职责和义务,法律主体不明确。

3.2学生自律组织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学生自律组织成立的初衷是学生组织成员来源于学生,贴近学生,管理行为具有亲和力;可以发挥其人数众多、常住公寓的优势。当前,学生自律组织在公寓管理中发挥了一定作用,也面临一些问题:如学生组织成员受限于自身工作水平,只能完成简单的纪律卫生检查等工作;学生组织成员在检查工作中徇私舞弊,标准内外不统一,失去公信力;宿舍检查只检查低年级,高年级则无人检查或很少检查,达不到应有的自律、自治、自我教育的目的。

3.3辅导员进驻学生公寓制度执行得不彻底。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公寓管理的若干意见》与《关于切实加强高校学生公寓管理的通知》明确要求,各高校对建在校内和校外的学生公寓应根据学生比例,选派优秀的干部和辅导员与学生同住,以便做好学生的日常思想品德、行为规范、法律法规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等工作[2]。据了解,辅导员进驻学生公寓制度在一些学校落实得并不是很理想,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认识上的问题,又有管理上的问题。对辅导员进驻学生公寓缺乏明确的考核和奖惩机制是根本性的原因。

3.4物业公司的管理人员素质有待优化。

目前,各校公寓物业管理人员存在年龄偏大、文化水平低等问题,物业管理人员同学生之间存在代沟;个别工作人员工作不尽职,岗位职责意识不强等,限制了物业管理水平的提高。

3.5公寓内缺乏文化氛围和相应的文化主题元素,育人环境有待改善。

学生公寓是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生活、休息的重要场所,也是学院培养人才的基地和对学生实行素质教育的载体。营造浓厚的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文化氛围,应成为公寓管理与建设的重要内容。目前,很多学校公寓楼已划归各系负责,从二级管理的角度出发,各系部应结合自己的专业特点拟定相应的文化宣传主题,突出自己的特色。

4.对高职院校学生公寓管理模式的思考与设想

4.1理清职能部门权责,引入协调机制确保管理到位。

针对多头管理造成的管理错位、管理缺位等问题,各职能部门应理清职责权限,分工负责落实。成立由学校分管领导牵头的协调机构,协调各职能部门的步调,避免管理错位;凡无法确定职责权属又确属归公寓工作的,应启动协调机制,通过沟通使職责明确,避免管理缺位。

4.2转变观念,发挥学生在公寓管理中的作用。

学生自我管理组织是公寓管理的主体之一,不应扮演其他管理主体的助手角色。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业务培训与工作指导,加深学生对公寓管理的认识和理解,使学生组织逐步实现正规化和自主化。改革学生队伍的选拔方式,增强学生管理队伍的代表性。改革宿舍检查制度,增强宿舍检查结果的公平性和可信度;不仅要评选文明宿舍,还要评出卫生先进个人,调动学生个体参与宿舍管理的积极性。建立党员、入党积极分子责任区,要求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发挥表率和示范作用,并把公寓管理同考查他们的党性相结合。

4.3切实落实辅导员进驻学生公寓制度。

各校学生公寓划归各系管理后,辅导员成为各系公寓管理小组的核心人物,特别是突发事件的处理更是如此。辅导员进驻学生公寓贵在落实,难点也在落实。在实际工作中应细化实施办法,强化考核工作,调动辅导员的工作积极性,奖勤罚惰,予以督促和引导。

4.4优化公寓物业管理队伍。

学校在同物业公司签订合同时,应对物业管理人员的年龄、学历要求做出硬性规定,甚至可对政治面貌提出要求。鉴于公寓管理人员虽非教职员工却有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特殊身份,在工作中可给予公寓管理人员对学生在公寓内的表现一定的评价权。

4.5加强公寓文化建设,把公寓打造成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的重要载体。

学校应大力推进以“文明和谐”“求知上进”为核心的公寓文化建设,净化学生的家园,充分发挥公寓文化的育人功能。各系可根据自己的专业特色拟定不同的文化宣传主题,积极开展公寓文化活动,为学生提供锻炼能力、拓展素质的平台。随着二级管理体制逐步落实,发挥学生公寓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杨明峰.浅谈高校学生公寓管理及文化建设[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3):244.

[2]葛伟,王益民.现代大学生公寓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3(5):16-20.

猜你喜欢
服务管理学生公寓高职院校
学生公寓思想政治教育建设模式探析——以湖北大学知行学院学生公寓为例
如何做好电力行业客户服务管理
学生公寓“五进”工作法治化的路径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二次开发的学生公寓漫游仿真的研究
安徽:《学生公寓用梳棉胎》地方标准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