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春梅,刘艳伟,毛洪斌 ,于永霞 ,杨其保,张桂征
(1.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总站,南宁市530007;2.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科学研究院,南宁市530007)
随着蚕桑生产规模化、专业化发展,饲养小蚕环节逐步从产业链中分工出来,形成了专业化、规模化生产和销售。小蚕共育基地(公司)将一定数量的蚕种放在设施相对完善的条件下孵化,由具有较高饲养技术水平的人员饲养,3龄或4龄起蚕饷食后出售的小蚕,称为商品小蚕。商品小蚕是蚕桑产业发展到新时期的一项重大生产经营模式的产品,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和经济效益。近年来广西蚕桑产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商品小蚕的快速发展。商品小蚕既发挥了生产企业的技术优势,实现了小蚕标准化饲养,保证了小蚕质量,为优质蚕茧的高产稳产打下了基础的同时,又发挥了生产企业的设施条件优势,有效地解决了蚕农饲养小蚕成本高、风险大、效益低等问题。这种优势在广西、广东等亚热带可多批次养蚕的地区表现尤其明显。
商品小蚕是小蚕饲养模式适应蚕桑产业化发展的需要,是由小蚕共育发展而来。20世纪20—30年代在江苏农村已经开始创建小蚕共育组织[1],山东在20世纪50年代初出现小蚕共育[2]。共育形式由最初的集体共育、联户共育、专业户共育[3]发展到当前的专业化、集约化、市场化运作的共育,即小蚕的商品化。
广西的小蚕共育在20世纪70年代已经开始推广,在贵港一带应用十分普遍。90年代由于蚕茧市场的大起大落、农户市场观念改变以及小蚕共育经营效益降低等原因,小蚕共育率有所回落[4]。到21世纪,随着广西蚕桑产业的不断发展和生产规模的扩大,小蚕共育作为高效饲养小蚕的模式也取得长足发展,在河池、南宁、百色等重点蚕区的应用尤为广泛[5],环江、宜州等地小蚕共育率达90%以上[6],2017年广西全区小蚕共育室有1 985个,小蚕共育率达66.10%,小蚕共育已成为广西全区推广的重要的蚕桑省力化生产技术之一[7]。
商品小蚕生产企业发挥技术、物资优势,不仅可以提高蚕农养蚕的经济效益,还能通过出售商品小蚕获得一定经济效益,可达到双赢的目的。但商品小蚕生产企业经济效益究竟如何有待探索。本研究拟通过对广西来宾市某小蚕共育基地2018年的成本及收益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初步了解商品小蚕生产企业的经济效益状况,为广西开展商品小蚕经营模式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该基地有小蚕共育室26间,共750 m2;专用桑园83 375 m2,桑品种主要为桂桑优12。在正常无灾害的条件下,专用桑园的桑叶能满足饲养需求。单批最大饲养量最高可达2 700张,采用一日三回育饲养,均在3龄起蚕后出售。2018年因为霜冻,平均每667 m2桑园产叶量仅为2 500 kg,桑园总产叶量约为312 500 kg。2018年饲养14批,共27 000张,3龄起张种食桑量约为12.00 kg,共需约324 000 kg桑叶,因此自有的桑园桑叶不能满足需要时,按2.00元/kg的价格购买桑叶约23 333 kg(表1)。
表1 2018年共育基地基本情况
成本调查分为桑园管理成本、蚕种蚕药成本、人工成本、水电成本及固定资产折旧等,以及各自占2018年投入总成本的百分比,详见表2~表5。
专用桑园是租用已经投产的桑园,共83 375.00 m2,每667 m2桑园年租金1 200.00元,此价格包含平常的维护、除草、伐枝等;桑园的施肥、喷药和采叶等的人工、物资支出由基地负责。桑园所施用的肥料一般是“三联”复合肥、尿素和桐麸。化肥价格按2.80元/kg计算,每667 m2施用量为150 kg。桐麸一般在立春前施用,价格1.80元/kg,每667 m2施用量为125.00 kg,平均每667 m2桑园的肥料费用折合为645.00元。农药一般使用敌敌畏、乐果及伏桑宝,平均每667 m2农药折合费用为25.00元;每667 m2桑园的租金、肥料、农药年投入共1 870.00元,每667 m2桑叶产量平均2 500 kg,桑叶成本折合为0.75元/kg(不含劳动力成本)(表2)。
表2 每667m2桑园成本
养蚕人工价格为135.00元/d,施肥100.00元/d,喷药120.00元/d,采叶人工费视采叶难易程度略有浮动,平均约为1.00元/kg。2018年蚕种价格为平均70.00元/张,小蚕饲养过程中药品只使用石灰和漂白粉,平均每张的使用量分别为0.65 kg和0.25 kg,石灰的价格为0.90元/kg,漂白粉为1.00元/kg,折合张种小蚕的蚕药成本为0.84元(表3)。
表3 2018年单位人工、蚕种、蚕药和饲料成本
由于养蚕的工人既喂蚕又采叶、喷药,其用工费用往往是汇总支付的,难以分清每个工种的用工数,因此本文调查的是全年人工总成本,为80.00万元(包含管理人员费用);全年水电投入4.20万元。
按2018年的饲养量27 000张,蚕种及蚕药费用70.84元/张,得出蚕种蚕药总成本为191.27万元。饲料成本因2018年桑叶减产而另购买桑叶,分为自有的专用桑园桑叶成本和购买桑叶成本,从收蚁到3龄售出,张种食桑量平均为12.00 kg,全年饲养量27 000张,专用桑园的桑叶成本为0.75元/kg(表2),2018年每667 m2桑园的产量约为2 500 kg,得出专用桑园的桑叶成本23.44万元,不足的桑叶按2.00元/kg(不包含采摘人工费用)购买,共花费4.67万元,两项相加得出全年的饲料成本为28.11元(表4)。
全年蚕种蚕药成本191.27万元,饲料成本28.11万元,人工成本80.00万元,水电投入4.20万元,共计投入303.58万元(表4)。
表4 2018年投入生产成本统计表 万元
固定资产年折旧额选择平均年限法计算,公式为:固定资产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预计使用年限[8]。共育基地初期蚕房投入为82.00万元,残值率5%,预计使用年限20年,得出年折旧额为3.90万元;蚕具投入3.00万元,由于蚕具属于生产工具,按5年的期限平摊,平均每年折合0.60万元,房屋及蚕具的年折旧额合计为4.50万元。
2018年合计投入303.58万元,资产年折旧额4.50万元,共计308.08万元。其中蚕种蚕药成本占62.08%,人工成本占25.97%,这两项成本占总成本的88.05%(表5)。
表5 2018年各项成本占总成本比率
2018年生产销售27 000张蚕种的商品小蚕,售出价格为140.00元/张,总收入为378.00万元,扣除总成本308.08万元,净利润为69.92万元,折合平均每张蚕种的商品小蚕净利润25.90元。
成本利润率计算公式:成本利润率=利润/成本×100%[8],即(69.92÷308.08)×100%,得出基地2018年的成本利润率为22.70%(表6),成本利润率体现了经营耗费所带来的经营成果,该项指标越高,利润就越大,反映经济效益越好。
表6 2018年商品小蚕总成本利润分析
人工成本利润率计算公式:人工成本利润率=(利润总额/人工成本总额)×100%[8],即(69.92÷80.00)×100%,得出基地2018年的人工成本利润率为87.40%(表7),这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中,表现较好。人工成本利润率的指数越高,人工成本的相对水平越低,表明单位人工成本取得的经济效益越好,可以看出此共育基地属于规模较大、专业化的共育单位,盈利能力较好。
表7 2018年商品小蚕人工成本利润分析
此基地2018年的蚕种蚕药成本、人工成本占总成本的88.05%,所占比例较大。此基地采用的是一日三回育的饲育方式,从节约人工成本考虑,完全可以采用一日二回育。随着经济发展,农民思想的转变,农村劳动力就业形式多样,目前农村外出打工的收入高于务农收入,使农村劳动力转移,人工价格上涨。根据于永霞[9]调查广西农户饲养桑蚕的生产成本显示,2011—2015年每667 m2江苏及其它6个省区及全国平均的生产成本总体均呈上升趋势,人工成本也呈上升趋势,其中以广西的人工成本增幅最大,增幅为105.62%。人工成本的快速上涨使蚕种的生产成本增加,最终引起商品小蚕的蚕种成本增加和人工成本增加,这也是目前阻碍商品小蚕的经济效益提升的主要原因。
专用桑园能有效降低饲料成本支出。2018年此基地专用桑园的桑叶折合0.75元/kg,而直接购买桑叶则为2.00元/kg,是专用桑园桑叶价格的2.7倍,大大增加了饲料成本支出,而且专用桑园统一管理,采、运方便,能保证商品小蚕用叶的质和量。
由于商品小蚕行业前期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吸引了资金、技术、人员进行商品小蚕生产,一方面增强了商品小蚕生产单位的投资力度和技术实力,改善了商品小蚕生产的投资结构,对促进商品小蚕的经营管理水平、商品小蚕的生产技术进步起到了关键的作用[10]。小蚕共育室如果经营不善则容易造成生产的商品小蚕质量不稳定,这是由于目前广西的小蚕商品化经营都是自发性的,生产和经营都处于自由状态,行业准入门槛低,导致涌入的商品小蚕生产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参差不齐。行业主管部门监管不够,目前只有部分地区出台了小蚕共育的技术规程,而缺失商品小蚕质量的行业标准,商品小蚕无质量标准的约束。由于从业者多,为了抢占市场,有少部分生产单位通过低价出售、提高单张收蚁量、生产过量时为降低自身损失而低价抛售等行为来扰乱市场价格,引起恶性竞争。随着商品小蚕市场竞争的不断恶化,造成整个商品小蚕行业的利润有下滑的趋势。
商品小蚕是饲养模式适应现代蚕业的规模化、集约化的结果,是提高蚕农养蚕成功率、经济效益和商品小蚕生产企业创收的重要手段,目前商品小蚕生产企业的经济效益仍较为明显,但是商品小蚕的收益是与风险并存的,面临诸多风险。
4.3.1 市场风险大 为了获取较高的经济利益,一些压缩成本的不良方式引发商品小蚕市场的一系列不良现象。为压缩蚕种成本,部分商品小蚕生产企业在选择蚕种时采用不适合本地气候的品种甚至是不合格蚕种[11];为压缩人工成本,则简化技术操作,造成商品小蚕的质量不好,引发饲养问题,造成自身或蚕农的损失;商品有效期短、计划性强、蚕茧价格波动频繁等方面也决定了商品小蚕的市场抗风险能力不强、市场竞争激烈。
4.3.2 技术风险大 由于商品小蚕是大批量密集饲养,每个商品小蚕生产企业涉及区域内的大批蚕农,一旦技术处理不当,发生中毒、病害等,涉及范围广,轻则造成蚕农经济损失,重则容易引发群体事件,影响地方稳定。
4.3.3 生产风险大 由于化工行业、乡镇工业的发展造成的环境恶化而引起的氟污染、工业废气中毒,周边的林业防虫喷洒农药、农村大范围使用农药等引起农药中毒的情况时有发生。近年来生物农药在林业、农业防虫中也有大量使用,其中使用的真菌(白僵菌等)、苏云金杆菌等也极易引起真菌病和细菌性中毒症的流行。极端天气的频繁出现也影响商品小蚕的质量,增大了生产商品小蚕的风险。
为应对成本上涨,降低成本支出,提高商品小蚕的经济效益,获得更大的市场和收益,目前只有提高设施设备的水平,在规范操作的基础上进行省力化饲养;提高蚕室蚕具的利用率;在经营管理上,采用按劳计酬来提高劳动效率。此外还应该加快人工饲料进行商品小蚕生产的研究进程,为商品小蚕生产单位的持续发展创造条件。有报道显示,人工饲料具有省工、省时、省力,能有效降低小蚕期蚕病感染和中毒风险,只在发育整齐度方面需要继续探索[12],期望后续研究能达到实用化水平。
除了选择合格、合适的蚕种,按照操作规程消毒防病、规范饲养,保证小蚕质量,小蚕价格制定合理以外,还应该制定商品小蚕生产的准入制度,生产商品小蚕必须在技术、蚕室设施设备、专用桑园等方面达到一定要求,从而隔离一些技术、基础设施、管理条件不达标的生产单位,达到维护市场的目的,促进商品小蚕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与周边的林业、农业产业相关部门保持联系、有效沟通,协调养蚕用叶时间与桑叶用药的种类和时间,能有效减少由于化学农药、微生物农药的使用而造成中毒事件,降低生产风险。
本文仅调查了广西众多商品小蚕生产单位中的一个,数据尚单薄,要全面了解分析广西商品小蚕生产的经济模式,需要调查多个地区的商品小蚕生产单位,总结分析各个商品小蚕生产企业存在的差异性和共性,从而构建出广西商品小蚕的经营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