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琴,黄海燕*,张慧芝,韦江丰,胡建平
(1.广州市民政局精神病院,广东 广州 510430; 2.广东三九脑科医院,广东 广州 510510)
在临床常见心理疾病中,焦虑症十分常见,其主要是以焦虑情绪为主的神经症状,临床特征为反复发作的惊恐不安和广泛、持续的焦虑,同时伴有运动性不安、肌肉紧张、自主神经紊乱等症状,若护理不当,易增加其心理压力,导致其生活质量水平受到影响[1-2]。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11月收治的100例焦虑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旨在观察总结整合护理模式在焦虑症中的应用效果。
本组焦虑症患者100例,采用“电脑随机法”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其中观察组男39例,女11例;年龄23~45岁,平均年龄(34.21±1.32)岁。对照男40例,女10例;年龄24~45岁,平均年龄(34.59±1.41)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1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主要以日常生活照料为主。
1.2.2观察组:实施整合护理模式
(1)健康教育:对于焦虑症患者来说,其容易接受新的信息,特别对于能够帮助自身情绪缓解的信息,故此,加强焦虑症患者健康教育十分必要[3]。定期对患者和家属进行健康教育讲座,每周2次,每次2 h ,主要内容包括焦虑症的性质、发生因素、护理和治疗方法,同时给予每位患者发放健康教育手册和有关疾病的书籍,从而使其充分掌握健康教育内容,提高教育效果。另外,还可邀请治疗成功者进行现身说法,使其自我护理能力得到提升。健康教育的目的在于使患者了解焦虑症属于功能性而非器质性,属于可治愈性疾病,同时纠正患者和家属对焦虑症的错误认知,进而提高其配合度,并对患者保持尊重态度[4-5]。且告知患者在症状缓解或反复发作时,应保持自信心,使其顾虑得以消除,树立康复自信,从而达到改善患者焦虑的目的。
(2)认知干预:焦虑主要是由于人过度紧张所产生的心理,而该种情绪若长时间存在,易导致患者形成精神障碍。故此,护理人员应加强与患者沟通,并对患者出现焦虑症状前和出现时的想法进行记录,鼓励患者将内心情绪宣泄出来,后通过提问方式引导患者说出产生焦虑的原因,并充分观察患者面部表情和神态,若发现其在工作或日常生活中存在错误认识,应帮助其纠正[6]。心理暗示对患者的康复和疾病转归均具有重要意义,心理暗示主要是指人接受外界或他人的观念、愿望、判断、态度、情绪影响的心理特点。护理人员可通过讲解成功案例给予患者心理暗示,促进其建立战胜疾病的自信,并鼓励患者多进行自我心理暗示,从而提高康复自信心。
(3)亲情护理:亲情护理主要是将患者作为亲人对待而实施的一种护理。亲情护理遵循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并全身心投入护理中,在实施各项护理中,应面带微笑、态度温和,给予其亲人般感受,且给予患者充分的关怀和关爱[7-8]。首先,护理人员在各项护理中,应注意自身行为举止,关爱和关怀患者,以柔和、亲切、和蔼的语气与患者交流,保持高度热情,由此促进良好护患关系;其次,与科室特点相结合,给予患者干净、整洁、舒适的病房环境,病房环境的布置应符合患者需求,比如悬挂风景画、摆放花草盆栽等,使患者能够感受如家般的温暖,使其焦虑症状得到改善。
比较两组患者HAMA、HAMD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以及心绞痛评分。
护理前,两组HAMA、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HAMA、HAMD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焦虑症患者护理前后HAMA、HAMD评分分,n=50)
观察组患者生理机能、社会功能、精神健康、情感智能、躯体疾病、躯体疼痛、健康状况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观察组焦虑症患者DP、PL、AS、T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AF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2 两组焦虑症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比较分,n=50)
组别DPPLAFASTS观察组55.98±1.0272.85±1.2450.21±1.3266.97±1.3271.54±1.74对照组52.01±1.3568.51±1.2172.54±1.3261.02±1.6465.21±1.04
随着生活节奏加快,工作、生活压力增加,我国焦虑症人群不断增加,若治疗不及时,易导致其日常生活及心理健康受到影响[9]。该疾病的治疗应以改善患者焦虑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为目的。有研究表明,单纯治疗无法彻底改善患者焦虑症状,需加强其护理干预,从而改善其焦虑情绪[10]。
整合护理模式是一种新型护理模式,相较传统护理具有诸多优势,如具有科学性、全面性和细致性,能够转变护理人员以往被动的护理服务观念,使其能够主动为患者服务,并将人性化护理应用其中,从而取得满意的护理效果[11]。此外,整合护理主要是从认知行为学派的角度实施健康教育、认知干预以及亲情护理,该护理目的在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并将人性化护理贯穿于整个护理中,进而使患者负面情绪得到缓解,心理上获得安全感和满足感,维持良好的护患关系,从而使患者护理配合度提高。而通过健康教育,能够使患者对焦虑症的相关知识有充分了解,并能够积极应对,不仅能够使其对焦虑症状缓解措施充分了解,同时能够正确认知疾病;健康教育对象不仅为患者,同时需积极给予患者家属有效的健康教育,使其能够对患者保持理解、关怀的态度,避免对患者歧视、埋怨和误解,给予患者充分的家庭支持。认知疗法主要是引导患者客观的了解自身疾病,并建立康复自信,由此促进疾病早期康复[12]。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HAMA评分为(8.52±1.02)分、HAMD评分为(8.25±1.41)分,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DP评分为(55.98±1.02)分、PL评分为(72.85±1.24)分、AS评分为(66.97±1.32)分、TS评分为(71.54±1.74)分,均高于对照组、AF评分为(50.21±1.32)分,低于对照组。这说明,整合护理模式在焦虑症患者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可改善焦虑和抑郁症状,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