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唱练耳对古筝演奏教学的影响作用

2019-07-16 04:33杨萍
北方音乐 2019年7期
关键词:古筝教学影响作用视唱练耳

【摘要】在古筝的演奏中,需要表演者具备极强的表现力。古筝在演奏中的音色十分柔美,吸引了万千喜爱。在音乐专业课程开展中,视唱练耳作为基础内容,在古筝演奏教学中具有较强的影响作用,通过训练学生的听觉,能够促进学生对乐谱的理解与记忆能力提升。基于此,本文通过对視唱练耳在基础课程中的实施内容展开研究,对其在古筝演奏教学中的影响作用展开分析,以期促进古筝表演者在演奏中技巧的提升,增强演奏水平。

【关键词】视唱练耳;古筝教学;情感表达;影响作用

【中图分类号】J623 【文献标识码】A

在古筝演奏中为加强视唱练耳,对教学能产生有效影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确保对音乐元素特征的充分掌握,对音乐在演奏中所呈现出的规律,体会的情感进行深刻理解。古筝学习过程,通过视唱练耳训练的加入,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音乐的感受力,充分挖掘学生演奏潜能,拓展学生音乐思维,对音乐情感做到深入体会,以此提升学生对音乐的认知度,为古筝演奏的水平技能提升奠定更好基础。通过视唱练耳在古筝演奏教学中的引入,能够完善学生在乐谱中的理解,感受,促进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提升,加强对学生音乐综合能力的培养。

一、视唱练耳与古筝演奏教学的关系

(一)古筝演奏教学

古筝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演奏乐器。在演奏中所呈现出的声音优美婉转,具有独特的中国风韵,近年来吸引了大量人进行学习。但是在古筝演奏中,由于技法较为多样,乐谱十分复杂,演奏具有较大难度,造成大多数学生难以实现技能水平的有效提升。在古筝教学中通过视唱练耳训练的引入,提升演奏技巧水平,培养表演效果,通过音乐知识与古筝演奏的融合,能够更好地促进教学效果提升。通过视唱练耳训练在古筝演奏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更好的促进学生在演奏中技巧水平的提升,确保演奏水准。在音乐学习中是以视唱练耳作为基础科目,音乐教学同样是以视唱练耳作为展开核心。通过视唱与音乐聆听,加强对学生音乐听觉的培养,促进学生对乐谱的辨识与记忆能力。古筝演奏中表演者通过学习会接触到大量音乐语言,经过深入理解与充分研究,将其转化为自身对音乐的感性体会,通过学习能够更好地促进自身音乐素养的提升。

(二)视唱练耳在古筝演奏中的教学

古筝属于弦乐器,是我国十分古老的民族乐器类型之一。因其在表演中具有柔美的音色,音域十分宽广,且演奏中所呈现出的技巧多样化转换,深受大众喜爱。在古筝的学习中主要分为基础练习、视奏作品两部分。两部分教学环节的展开都需要以视唱练耳作为基础。古筝学习是以音阶与音域的不断练习为基础,缺少视唱练耳的训练则难以提升对音域的把控以及音乐情感的精准表达,演奏技巧同样会受到一定的限制。古筝教学最重要是通过演奏技巧的提升,加强对作品视奏的展开效果。主要包含演奏旋律,古筝在演奏中完整的旋律,主要是由视唱中大部分旋律单句所组成。学生在音乐作品与乐谱的记忆过程中,需要通过听觉作为指导,因此敏锐的听觉能够更为有效地促进学生对音乐作品的记忆。在古筝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可能会经常遇到一些问题,例如旋律清晰度不足,节奏缺少稳定性等多方面内容造成学生的困扰。经过不断的训练,发现问题的产生主要分为两方面。其一,学生在基本功训练中没有奠定良好扎实的基础能力,其二,学生视唱练耳训练实施中没有做到正确技巧的把握。视唱练耳作为主要演奏环节的构成因素,学生在过程中对视唱练耳训练的把握度不准确则会造成内心听觉培训出现偏差,导致音准概念不足,难以确保对乐曲的良好操控。

二、视奏教学形式对音乐听觉的训练

(一)视唱练耳教学对听觉的训练

视唱练耳教学课堂中,通过大量的训练,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古筝演奏水平的提高。在训练中的环节主要分为弹奏,听写,旋律视唱,伴奏视唱等多种形式。在古筝演奏教学中,主要分为视奏,伴奏,背奏等模式。通过以上教学方法对学生听觉进行训练。在演奏过程中,学生需要确保对古筝了解,凭借音准的精确反应,手指在弦上,确保位置的精准性,通过听觉实施调整,出现错误及时纠正。

就演奏节奏在心理机制的作用而言,视唱与视奏具有相似性,两者在音符形状或音域组合等方面具有相近性。演奏者在视奏或视唱等过程中通过视觉构建节奏心理反应,能够更好地与音准相融合实施操作,确保乐曲的顺利弹奏。

视唱课堂的构建是传统古筝演奏教学内容的关键补充,对学生听觉的训练内容进行了更为有效的引导,能够更好地促进古筝学习。视唱练耳在训练课堂实施中,能够通过视奏内容将与专业学习形成紧密联系。

对于一些学生而言,由于学习时间较短音高概念并没有成形,在初步学习阶段弹唱与之结合是十分必要的经验积累方式,否则无法保证音准感觉的精确度。通过弹唱形式逐步构建音准理念,在过程中加强对学生古筝,因为与弹奏发音能力的培养同时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指法技巧提升。

(二)视唱练耳训练对听觉的培训方法

视唱练耳在课堂训练的实施中,对学生在古筝演奏所呈现出的质量具有极大的影响作用。演奏指法与乐曲完整性要求十分严格,需要演奏者以最优化效果呈现出乐曲内容,没有歌词的辅助,学生会将专注力放于音准与唱名之上,以此促进听觉能力的提升。弹唱形式较为多样,学生在视听训练中,加强对乐谱认识与指法练习等方面,通过先弹后唱的训练方式能够更好的促进乐谱的强化与记忆。只弹不唱的训练方式对听觉水平的考验力度较大,是视唱课堂训练中十分重要的表达形式。在乐曲演奏时,只唱不弹对学生呼吸感觉的激发具有一定效用,能够加强学生对音乐旋律的精准把握。

许多专业教师在古筝教学中对学生相关训练没有计划支撑,造成学习重点过于繁杂,极少数教师通过计划性训练采取长久性之道,能够保证学生通过教学具备较强的视奏视听能力。专业教师在教学中会提供更多的自由时间,使学生能够更加充分的对曲目进行浏览,制定适合的教学计划,对学生进行一些合奏与重奏等方面的练习,以此促进学生视奏能力的加强。

三、古筝演奏教学中视唱练耳的影响作用

(一)有效促进学生节奏感的提升

情感是音乐的灵魂,那么节奏则是音乐的血脉构成。在古筝演奏中节奏的把控所呈现出的表现形式作用十分关键。古筝演奏对音准与节奏的精准把控是基础条件,更是古筝演奏技巧学习的初级内容。在传统古筝演奏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常规化教学理念影响通过灌输教学方式,加强学生对知识的记忆性,学生被动接受训练,听觉能力会刻意模仿节拍节奏的,导致学生对乐曲的实际了解知之甚少。例如在节奏示范演奏以及乐谱认知等教学环节,学生由于对音乐知识了解,缺少全面性支撑,仅仅通过自身直观听觉的感受无法对乐曲中的情感加以感性理解,最终所呈现的效果并不理想。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将学生积极性充分调动引导学生加强对音乐的情感理解,充分把握乐曲各个要素。视唱练耳具有丰富的训练内容,以有形训练训练为基础,加强对无形训练中心理节奏的引导。视唱练耳对无形心理情感的训练十分重要,是学生对节奏把控的实施基础,通过帮助学生对节奏进行感知,改善学生的节奏感与乐感。学习古筝的效率与视唱练耳训练成果有直接关联,视唱练耳训练,能够更好地促进古筝演奏的顺利展开。

(二)有效提升学生的音乐表现力与创造力

音乐内容的呈现属于表现力,主要是指演奏者在作品演奏中通过音乐思维采用独特的表演技术,将音乐内容情感充分表达呈现,以此引发观赏者的共鸣。学生在音乐作品感知中产生听觉共鸣,才能够更好地演奏古筝作品。因此需要学生自身具备极强的表现力与创造力,通过音乐演奏,加强作品情感的抒发。古筝演奏同样被称为二度创作过程,对学生音乐表现力与创造力的培养属于关键环节,视唱练耳训练能够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升。学生通过对所要表达音乐内容,情感的深刻理解,最终呈现作品的效果会更加完美,能够更好地激发观赏者的共鸣。通過视唱练耳训练能够加强学生对音乐词汇的大量积累,丰富的音乐情感,能够更好地拓宽学生的音乐事业,促进学生演奏技巧的提升,强化对学生个人音乐综合素养的培育,以此保证在演奏过程中,学生音乐作品的表达能够更加充分全面。通过视唱练耳训练,可以选择更加具有艺术性的作品进行练习,通过优美的旋律,加强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为之后的古筝演奏奠定灵感基础。

(三)有效提升学生对乐曲风格的掌控能力

在古筝作品的演奏过程中,大多数教师会以集体记忆方式加强学生乐曲弹奏能力。换言之,以固定弹奏节点采取固定动作。教师为加强学生对乐谱的快速记忆,会使其不带唱名的进行模仿,这种方法会使学生在演奏过程中长期处于被动状态,对乐曲本身所涵盖的情感无法直观感受,导致演奏过程中出现机械化状态。因此通过视唱训练,应该加强学生对乐曲的理解以及节奏的掌握,提升对旋律的记忆,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对乐曲风格的掌控力。

(四)通过视唱训练加强对古筝演奏的调性与调式感受

古筝作为古老乐器,发展至今积累了大量丰富的曲目。通过调性调式能够将乐曲多样化的风格充分展现。在古筝学习中通过视唱练耳训练,积累更多的旋律基础,能够更好地对调性调式的特点,进行充分感受。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在古筝演奏教学过程中引入视唱练耳训练,能够更好的促进演奏效果的提升。学生通过视唱练耳训练能够加强自身对音乐的节奏感知,确保音准的精确性,以此强化基本功的更好训练。通过视唱练耳训练能够促进对学生音乐表现力与创造力的培养。古筝作品的演奏过程,通过视唱练耳训练的有效辅助学生能够对音调特性,语音调格式做到充分感受,通过与自身感情相结合,进行演奏作品的二次创作,促进学生表演能力的提升,加强舞台表现力。

参考文献

[1]宋倩雯.视唱练耳对古筝演奏教学的影响作用[J].陕西教育(高教),2018(12):16-17.

[2]荣衡.浅谈综合性大学音乐专业的视唱练耳教学及若干教学建议[J].黄河之声,2018(16):58-59.

[3]龙英.简析视唱练耳对古筝演奏教学的作用[J].黄河之声,2017(23):85.

[4]刘思捷.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综合性视唱练耳学习的重要性分析[J].北方音乐,2016,36(20):96.

[5]陈柯.视唱练耳对古筝演奏教学的作用[J].戏剧之家, 2016(15):197.

作者简介:杨萍(1976—),女,汉族,山东平邑,学士,讲师,研究方向:音乐学,古筝教学。

猜你喜欢
古筝教学影响作用视唱练耳
探析高校古筝教学的创新与有效性提升对策
探析高校古筝教学的创新与有效性提升对策
肾动脉支架术对轻中度肾功能不全合并肾动脉狭窄患者肾功能的影响
运用多媒体加强高考生音乐视唱练耳辅导的几点认识
浅谈学前音乐课中的有效教学
音乐软件EarMaster在视唱练耳教学中的应用
新劳动合同法视阈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研究
企业文化建设对企业的深层影响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