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斐斐 丛玉龙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教育的要求也变得更加严格。目前的社会,是一个更加注重人才的社会,对优质的人力资源的需求也在不断提升。职业院校是比较典型的实用人才培养基地,给国家的发展建设,贡献了极大的力量。但在教育的过程当中,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特别是在目前以综合素质培养角度下的教育,需要相关人员做出更多的提高。基于此,本文首先讨论了综合素养培养角度下职业院校教育的管理模式,其次从以下四个方面,讨论了综合素质培养下职业教学模式构建的策略,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综合素质;角度;职业院校;教育管理
在目前信息化的背景下,人力资源的需求也在不断的优化和升级。传统的教育理论,很难满足目前社会的需要,只有让理论和实践相互结合,全面提高综合素养,才能够真正符合国家发展的需求,提供更多的人力资源基础。职业教育工作要不断地拓展发展的空间,升级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式,使职业院校获得更多发展。
1 综合素质培养角度下职业院校教育管理模式
1.1 情境式教学
情境式教学是一种将情境作为基础的新型的教学模式,通过将教师的讲解和学习结合起来,帮助学生提高领悟和实践的能力,使学生建立起更加有序的知识结构,创设真实的情景,优化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教师的教学能力以及学生的学习能力都可以获得更加高效的模式[1]。
1.2 创建竟赛活动
在进行职业院校教学的时候,需要把竞赛尽量放在比较重要的位置,通过合理和科学的竞赛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以及动力,让学生的专业能力获得更多的优化。将竞赛当作教学手段,使每一个学生都可以积极地参与到竞赛当中去,提高自己的综合实力。
1.3 综合能力教学
教育是为了让学生的能力得到优化,并且让学生的素质有所提高,所以在进行职业院校教学的过程当中,要尽量和市场相互结合起来,了解工序的实际情况,以此为基础进行更具有针对性的教学,让教学模式得到优化。把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当作教育的重心,不仅如此,也要设置一些比较合理的专业课程,使教育机制得以健全以及优化。
1.4 灌输式的教学
灌输式的教学是作为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获得长时间的发展,在这样的模式下教师需要提前准备需要传授的理论知识,作为课堂中心,比较细致并且全面的提高学生的认知度,帮助学生打造更加具有结构化的思维模式。学生在这样的教学法中处于被动的地位。
2 基于综合素质培养的职业教学模式构建举措
2.1 校企联合
在进行教学体制改革的时候,校企联合的模式,正是目前典型的创新路径,为了让教学效果得以优化,改善教学条件,在进行校企联合的体制当中,需要更加积极地优化师资力量,并且调整课程设计,优化教学环境,尽量加强和地区企业相互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不仅如此,职业院校也要不断地优化自己的调整能力,形成一种更加优质的人才培养的模式[2]。
2.2 调整教学计划
职业教育工作最终的落脚点就是就业,所以,市场动态是职业教育非常重要的导向,只有真正的结合市场的实际需求,在教学的时候才能更有针对性。所以,职业院校应该充分了解市场的动态变化情况,与之相对应的制定教学计划,让培养目标更加具有秩序。不仅如此,动态的对职业院校的教学计划工作进行调整,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完成阶段性的教学,让学生可以储备更多的知识,给优化自己的综合素质奠定比较良好的基础。
2.3 模块化教学
为了让课程的设计效果以及分类效果有所优化,要让职业院校能够完成模块化的教学工作,使每一个学生都可以获得更加优质的教育,并且让教育工作当中的针对性以及科学性获得提高。在教学的时候,教师要按照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性格进行模块分类,形成一个更加符合教育要求的课程体系,并结合教学的实际特征,进行一定的优化和升级,使教学效果变得更加显著。
2.4 职业教育
根据职业教育的情况不难发现,优化学生专业技能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教学目标。为了真正的迎合市场的实际需求,使人才供需结构得到平衡,职业院校要尽量和企业加大沟通,做出分类工作,通过更加优质的经营理念,让院校的管理水平获得提高,从而保障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3 结语
综上所述,职业院校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基地,在我国的教育工作当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可以给国家和经济发展带来极大的动力,在这样的背景下,只有真正的提高职业教育的教育模式和教育体系,才能够促使教学结构得以优化,使职业院校的教学,在综合素质的培养角度下获得更多提高。
参考文献
[1]李庆魁.综合素质培养角度下职业院校教育管理的方法[J].智序时代,2019.
[2]张馨,羅光俊,冉琴琴,等.基于教师评价视角下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方法探究[J].现代商贫工业,2019,000(007):157-158
作者简介:张斐斐,(1988.12-),女,汉族,本科,研究方向:学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