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艺术生产视角谈诗歌边缘化问题

2019-07-16 20:07赵净萱
参花(上) 2019年7期
关键词:边缘化出路成因

摘要:诗歌“边缘化”是被广泛接受的,是用于形容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陆诗歌发展状况的一个概念。20世纪90年代,受市场经济的影响,大众审美更为多元,文学艺术也趋向市场化、通俗化。当代诗歌在时代浪潮中渐呈颓势,面临内忧外患的双重问题。本文将从艺术生产论的角度来分析诗歌边缘化问题,拟在把握成因的基础上为当代诗歌发展寻求出路。

关键词:诗歌“边缘化” 艺术生产论 成因 出路

“边缘化”指与主流、中心相对的,即某种事物从主流和中心被移除而慢慢走向非中心、非主流。当代诗歌“边缘化”是相对于20世纪80年代诗歌的发展盛况而言的。20世纪80年代是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1]这时诗歌的发展状况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读诗写诗已然成为社会潮流。90年代以后,受市场经济的影响,诗歌从神坛坠落,诗人身份也随之降低。在商品社会里,诗歌无法创造出巨大的商业价值,与其他文娱活动相比缺乏竞争力,诗人受现实条件的制约,在诗歌创作上也备受影响。诗歌受内部发展和外部环境的双重制约,不可避免地走向边缘化。

一、市场经济对诗歌创作的冲击

20世纪90年代是我国经济变革的重要阶段,党的十四大的召开明确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进一步推动了经济改革的步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形成和稳固下来。可以说,90年代是一个商品化的时代,随着商品经济的日益发展,人们的生活重心也发生了变化,正如国家将重心放在经济建设上一样,大众也将目光投注于物质生产。

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艺术生产作为生产的特殊形态之一,同样要受到其普遍规律的支配,在物质产品商品化的社会中,作为精神产品的艺术也会商品化。20世纪90年代,具有商品化特征的大众文化兴起,通俗小说、商业电影、电视剧等艺术形式迎来了春天,文艺生产开始重视受众的需求,开始关注产品流通过程中的经济利益,文娱产业渐渐发展起来。在商品化社会中,艺术生产者、商人与受众之间相互妥协,开创了审美性和商业性相结合的道路。艺术生产不再是艺术家自发的创作行为,它已经由传统的艺术家向受众单向输出的模式转变为艺术家、商人、受众三者互相影响的模式,艺术家更加重视受众在艺术创作过程中的参与度,他们往往会根据受众的反馈来改进相关创作,以使自己的作品更受大众欢迎。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诗歌创作受到了极大影响。一方面,受自身体裁所限,诗歌无法迅速实现大众化的转型,这就使之无法与通俗小说、歌舞、影视剧等大众文化抗衡,在社会生产商品化、艺术生产大众化的时代进程中,诗歌失去了抢占大众精神世界的先机,当人们有了更好的娱乐方式时,诗歌便不再吸引大众,读诗的人越来越少,没有读者的支撑,诗歌不可避免地走向边缘化。另一方面,读者的缩减导致诗歌市场萎靡不振,诗人的社会地位与经济收入持续下降,当诗人无法通过诗歌创作维持生活时,他们的创作热情也就日益消退。在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下,许多诗人纷纷下海经商,还有一部分诗人转行进行其他文学创作。受大众文化和市场经济的影响,相当一部分诗人远离了诗歌,20世纪90年代,诗歌的数量和质量都大不如前,这充分昭示了诗歌的边缘化处境。

二、诗歌创作自身的审美追求

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活动,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它可能会领先或落后于物质生产的发展,也就是说,艺术生产具有相对独立性。马克思艺术生产论认为,经济是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原因,却不是唯一原因,[2]在当代中国,诗歌的发展恰好证实了这一点。90年代,诗歌不仅遭受了市场经济的打击,还面临着内部创作分歧的壓力,双重制约之下才形成了诗歌发展的边缘化现象。

80年代后期,韩东、于坚、李亚伟等人发起了“口语诗运动”,[3]韩东提出“诗到语言为止”[4]的命题,他反对朦胧诗人在诗歌创作中展现的强烈的英雄主义与社会意识,他主张诗人应更直接、更具体地反映生活,主张用口语化的语言来处理诗歌。从朦胧诗派的比喻、象征等修辞技巧到口语化的表达,这种诗歌创作策略的转变也影响了90年代的诗歌发展。

90年代的诗歌创作走向了两个极端:一部分诗人坚持口语化创作,他们拒绝隐喻,致力于用日常化的语言来完成诗歌叙述,用反讽的写作方式回避以往诗歌叙事的“宏大与沉重”。[5]诗人将创作的落脚点放到世俗的生活中去,在诗歌语言的运用上也趋近口语化与粗鄙化,这种创作倾向在亲近大众的同时,也面临着诗歌美感丧失的危险。另一部分诗人则坚持继承朦胧诗的创作风格,在“诗艺、思想上不断深化”,[5]他们受西方诗歌的创作技巧和语言形式的影响颇深,期望借此探寻汉诗发展的新出路,却又沉醉在艰深的词藻和晦涩的表达中,反而将读者隔绝在诗歌之外,使得诗歌的受众更加冷淡。1999年爆发的“盘峰论争”,充分体现了90年代诗歌创作上的巨大分歧。此次论争过后,90年代诗歌创作分成了民间写作立场和知识分子写作立场两大阵营,各派诗人轮番争夺诗歌创作的话语权,却忽视了“对诗歌艺术技巧与思想高度的追求”。[5]什么才是真正的诗歌,怎样才能创作出优秀的诗歌,也成了当代诗坛面临的困境。

三、诗歌创作与发展的现代化道路

在社会生产商品化的时代洪流中,新时期的艺术生产要学会协调艺术创作与大众消费之间的关系,兼顾艺术产品的审美性和商品性。艺术生产需要遵循自身独特的发展规律,即使是在文艺商品化的语境里,审美性仍然是衡量艺术品的根本性原则。除此之外,艺术生产还需要担负一定的社会功能。艺术生产应当关注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不仅要创造经济效益,适应群众的消费欲望,更要重视其社会效益,满足人民群众在新时期的精神需求。

当代诗歌的发展也是如此,诗歌作为一种文学形式,有其独特的精神价值和审美体验,因此诗人在进行诗歌创作的过程中,应始终坚持诗歌的审美性原则。关于诗歌创作与发展的现代化道路,笔者总结了如下四点:第一,诗人在探索诗歌发展的新路径时,应当重视诗歌的精神追求。诗歌是一门语言的艺术而非言语的游戏,一味沉浸于玩弄技巧、搬弄字词,反而会使诗歌缺乏灵性。诗人应将创作中心放在艺术表达与精神追求上,从而实现诗歌美的创造。第二,诗人在进行诗歌创作时应重视本土的诗歌宝库。中国诗歌在创作与发展的过程中,一度出现过文化断层现象,一些诗人过分追捧西方诗歌,却忽视了中国诗歌特有的韵味。当代诗人应当在根植本土的基础上,适当借鉴西方诗歌的优长,实现汉诗语言的创造性运用。第三,诗人应与读者保持良性沟通。诗人应当创作能引起读者共鸣的诗歌,而不是将读者拒于诗歌的门外,一味沉浸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也就是说,诗人要关注与尊重读者的精神追求,不谄媚也不回避,真诚地进行诗歌创作。第四,诗歌在传播过程中可以选择与大众传媒相结合的道路。在信息化时代,诗歌可以借助电视、报纸、网络等传媒方式,扩大诗歌的宣传范围,提升诗歌的影响力。近年来,《中国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等综艺节目就是借助媒体来引导大众关注经典、享受经典,这既是古典诗词发展传承的一个革新,也为现代诗歌的继续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诗歌边缘化是当代诗坛无法回避的问题,但这并不意味着诗歌失去了生命力,恰恰相反,诗歌边缘化应当被视作一个契机。处在被主流遗忘的位置,当代诗人可以审视自身,进行更为冷静、更为理智的思考,以独特的视角发掘人性、拷问社会,从而获取新的创作思路,为诗歌注入新的活力,为当代诗歌发展寻求新的方向。

参考文献:

[1]洪子诚.当代诗歌的“边缘化”问题[J].文艺研究,2007(05).

[2]季水河.论马克思艺术生产论的现实价值与当代艺术生产[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5(02).

[3]赵力.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口语诗歌论[D].广州:暨南大学,2004.

[4]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5]董迎春.20世纪90年代诗歌身体书写的符号学研究[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15.

(作者简介:赵净萱,女,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本科在读,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责任编辑 刘冬杨)

猜你喜欢
边缘化出路成因
晕纹石成因解读(上)
以外国文学教学为例谈如何提高师范学校课堂教学质量
大学生参与法治社区建设探微
基层民事检察监督工作的困境与出路
关于刑法中因果关系的认定出路分析
关于文学边缘化的不同看法
翻译实践问题及成因
农民工陷于“双重边缘化”困境
萨娜的“边缘化”写作
“酒”类语符两个修辞场及其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