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白居易共度脱发危机

2019-07-16 11:28景如
百家讲坛 2019年4期
关键词:潘安王莽白发

景如

霸王洗发水请了毛不易做代言人,足见良苦用心——毛,不易,且梳且珍惜。纵览诗书,面临脱发危机的何止你我,史上众多大咖都在劫难逃,可谓“一秃千古哭”。

王莽颇为自恋,土帅气质扑面而来,耿直的蔡邕却不动声色地揭了老底,“王莽头秃,乃施巾。”想来王莽也怪可怜的,不愿直面自己的“地中海”发型,为了在文武大臣面前摆个绝佳pose,好鼓动他们跟着自己加入“篡国组合”,便找了一大块布裹在头上,遮掩瑕疵。他以为自己的外形看起来至少是壮士级别,却被路人狂嘲:“这么热的天还戴帽子,是不是傻?”

南北朝的才子邢邵对这种遮遮掩掩的手段很不满意,大方表示,秃了就秃了,戴帽子干啥?头发掉得连头围都小了一圈,根本戴不上帽子啊,得用手扶着才能保证不被风吹走,费劲!几百年后的刘禹锡默默为他点了个赞,他在陋室里自黑道:“发稀冠自偏。”

潘安的情况比这两位稍强一点,好歹有颜值加持,可也是年纪轻轻就有了“白头之忧”——“余春秋三十有二,始见二毛。”32岁的帅哥正是一枝花呢,却顶着摇摇欲坠的白发,让广大迷妹惋惜不已。由于潘安自带热搜体质,此事被西晋人民顶上京师头条,后来潘安还和另一个帅咖沈约组了CP,衍生出“沈腰潘鬓”的悲情典故。

前段时间,云南楚雄那位“80后白发干部”李忠凯在朋友圈刷屏,引发80后乃至90后网友的集体哀号——人家明明还是可以平地起飞的美少年,怎么一转眼就被拉入“白发谢顶知音群”了呢?强烈要求退群!隐在古墓深处的杜甫听后呵呵一笑,“作為一个发量濒危者,我的头发又白又少,连簪子都插不上,被时尚潮流抛得老远,我说啥了?”

拥有同样遭遇的白居易也扶额感叹“行年未老发先衰”,他以“脱发青年的自我救赎”为主题,一连写了几首凄凄惨惨的诗,其中最戳泪点的就是那句“朝亦嗟发落,暮亦嗟发落”,这大概是所有同道中人的心声——为什么早晚非要梳头呢?就剩那点挡风的头发了,还要被梳子这种拔毛利器虐待,简直没人性!虽然发量少,但白居易偶尔还是要清洗一下。有次他刚把头发蘸进水里,头发就像秋天的落叶那样唰唰直掉,弄得满手都是。他忍不住叹道:“沐稀发苦落,一沐仍半秃。”画面感简直不要太真实!最后,白居易一边照镜子,一边望向远方的寺庙,心想:反正已经“秃破天际”了,干脆直接去剃度吧,也不算可惜。

对于白居易的困惑,苏轼感同身受,他说:“晚凉沐浴罢,衰发稀可数。”吓得苏大学士都不敢洗澡了,真是让人心疼。文坛晚辈刘克庄立马表示赞同,他说自己只要一拔簪子,满头白发就跟落雪似的沾在上面,还说:“决河犹有方堪塞,脱发应无术可栽。”拯救脱发比大禹治水还难搞,愁死个人。

陆游也是脱发话题的忠实关注者,他几乎天天动态观测自己的头发存活现状,至少写了二十多篇相关论文,堪称我国文学史上“脱发诗第一人”。他看到头发就提前陷入老年危机,“脱发满梳真老矣”;还嫌弃镜子里的自己,“脱发纷满梳,衰颜不堪照”;也像刘克庄那样渴望植发技术,“壮心已与年俱逝,脱发应无术可栽”;甚至不敢裸露着脑勺坐在风口上,“发稀久坐怯飕飑”……不过话说回来,东方不亮西方亮,等到盛夏,陆游觉得光头也挺好的,要是再遇上一场凉雨,那就更舒服了。这种自得其乐的阿Q精神,值得广大脱发青年学习。

长发有千万种造型,而秃头们只有同一种哀愁。元代学者陈栎推陈出新,觉得自己的头发秃得就像没有墨水的笔,索性扎成一把小揪揪。

面对发量稀少的问题,除了干号几嗓子,古人还有哪些应对措施呢?

《左传》中说,卫庄公的老婆吕姜头发很少,一天,宠妻狂魔卫庄公登上城楼,看到戎州己氏的老婆有一头乌黑浓密的长发,羡慕不已,就派人过去强行剪了人家的头发,接到自己老婆的头上。颇具黑色幽默的是,后来卫国发生内乱,卫庄公逃到戎州,己氏的人直接把卫庄公的项上人头给剪了。

《宋史》中载,太后刘娥喜欢用帕首(即头巾)把头发遮得严严实实,看上去珠光宝气的,里面秃没秃谁知道呢。刘娥是个标准的经济适用女,虽富有四海,但赏给大家的东西都按阶层定好了数目,谁也不能多拿。一次,柴氏、李氏两个大长公主前来拜见,刘娥看着她们稀稀落落的头发,感慨道:“我的小姑子们都老了啊。”然后赏给她们很多漂亮的珠玑帕首。润王的老婆看到后很羡慕,想着自己的头发也掉得差不多了,就跑去找刘娥讨要帕首,谁知刘娥很不给面子,当场回绝——大长公主可是我老公的亲妹子,而你不过是个赵家老妇,怎么能跟她们比呢?还想要什么珠玑帕首,自己秃着玩去吧!

看完这篇文章,希望你一挠头皮就惊喜地发现,幸好还有几根头发能撑门面呢!

猜你喜欢
潘安王莽白发
父亲的白发
《夏天》
《世说新语》:潘安与左思
王莽:为争帝位四个儿子杀了三个
王莽:谁都别想忽悠
改朝换代
浅解三字经(之七十二)
“貌比潘安”从何而来
妈妈的白发
白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