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常军
摘 要:“淠史杭精神”是江淮人民1952年至1972年间在江淮大地淠史杭建设中战天斗地的智慧结晶,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财富。一个纯粹的治水工程,却释放出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演变成一个驰而不息、久久为功的生态文明工程,其事其神,让世人景行,值得传承与弘扬。
关键词:巨大效益;精神价值;淠史杭工程
中图分类号:S2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9)06-0022-04
淠史杭,一个纯粹的治水工程,却释放出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演变成一个驰而不息、久久为功的生态文明工程,其事其神,让世人景行。淠史杭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人民在江淮大地上铸造的一座丰碑,彰显了江淮人民自力更生、勇于创新、团结协作、牺牲奉献的淠史杭精神。
一、人间天河淠史杭
(一)淠史杭水利工程
“走千走万,不走淮河两岸”,淮河流域一度洪水肆虐,泛滥成灾,淮河①成了一条“害河”。1950年淮河遭遇百年不遇的特大水患。毛泽东主席在翻阅当日的报纸时发现一篇报道[1]:淮河地区遭受特大洪涝,洪水滔天,浊浪排空。灾民在求生中,有的被淹死,有的被蛇咬死……主席读后心情十分沉痛,久久不语,他提笔写下“一定要把淮河修好!”几个苍劲有力的大字。1952年1月开始在皖西先后修建了佛子岭、梅山、响洪甸、磨子潭、龙河口、白莲崖等六大水库。
这就是创造了人间奇迹的淠史杭水利工程。工程拦腰截断淮河的几大支流,削减洪峰,缓解了淮河流域的洪涝灾害,为淠史杭灌区工程奠定了防蓄功能。
(二)淠史杭灌区工程
“洼地洪水滚滚流,岗上滴水贵如油。一方盼水水不来,一方恨水水不走。”[2]江淮分水岭两侧,峰圆坡缓,垄畈相间,河汊虽多,但水低田高,无雨则旱;沿河洼地,一雨成灾。六大水库修建防洪蓄水能力提高了,但是旱灾之患并未根本解除。于是,特大型综合利用水利工程——淠史杭灌区工程应运而生。
淠史杭灌区工程,是安徽境内的淠河、史河、杭埠河三个毗邻灌区及河南省梅山灌区的总称,她被中外专家誉为“新中国水利建设史上一颗光辉灿烂的明珠”。灌区工程1958年开工,1972年基本建成,历时14载。它依托皖西五座大型水库工程扩建而成,包括横排头渠首、红石嘴渠首、龙河口渠首等13条总干渠,1200多座中小型水库,众多一体、联合运用,横跨长江、淮河两大流域,流经安徽、河南两省4市17个县(区),灌溉良田1198万亩。
表1可见,灌溉面积比“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都江堰还大,是人工天河红旗渠的20倍;惠及人口是都江堰的近20倍,红旗渠的23倍;地跨1.3万平方公里。然而,淠史杭灌区工程之艰巨,世所罕见。皖西人民用十字镐、独轮车等简单工具,肩挑手抬,艰难奋战——日正常上工50万人、最高上工80万人、累计4亿工日的“人民战争”,开挖了6亿立方米的土方工程,如围成一米高宽的长堤,可绕地球十三圈以上。
淠史杭灌区工程被国际友人赞叹为“十六年赶上了两千多年的都江堰”,是新中国建立的全国最大灌区,也是世界七个特大型灌区之一,给灌区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二、淠史杭巨大效益
淠史杭工程是以防洪、灌溉为主,兼有水力发电、城市供水、航运、水产养殖和旅游等综合功能的特大型水利工程,受益范围涉及安徽、河南两省四市十七个县区,被灌区人民誉为:“生命之源、发展之源、小康之源”,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突出的战略地位。
(一)生命之源
1.安全保障
淠史杭工程是一项科学配置雨洪资源的工程。灌区主水源的皖西六大水库是全省防洪保六大水库总库容66.96亿立方米,其中防洪、滞洪库容共31.68亿立方米,占总库容的47.3%,有力保护农田和城镇防洪安全;响洪甸、梅山水库还直接为淮河干流错峰滞洪,减轻防洪压力;灌区内部1243座中小型水库和21万多座塘堰,②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筑起了防洪安全保障;2.5万公里的渠道,③连湖通河,是洪水排泄的科学通道,提高了灌区排涝能力。
2.饮水供给
淠史杭工程是省会城市合肥的主要水源,合肥城市用水的三分之二来自灌区,是皖西经济中心城市六安的唯一水源;灌区优质的水源是1330万人的生命之源,是全省1/3国民经济发展的用水保障,是维持灌区良好生态的源头活水。
(二)发展之源
1.粮食灌溉
表2可见,淠史杭工程显著改善了皖西皖中农业生产能力[3],有效灌溉面积提高7.3倍,水稻亩产提高了3.3倍,复种指数提高0.68倍,粮食产量占全省1/4。工程建成以来,已累计增产粮食421.8亿公斤。在20世纪80年代全国50个商品粮生产基地县中,淠史杭灌區占了7个,奠定了皖西、皖中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的重要战略地位,促进了全省粮食安全。淠史杭灌区成为名副其实的“丰收之源”(刘伯承题)。
2.经济社会发展
(1)发电
淠史杭灌区六大水库及其沿渠水电站是皖西的重要电源,为皖西快速发展提供了清洁能源支撑。至1988年,实际兴建电站42座,总装机容量13456千瓦,年发电量约4000万千瓦时。灌区小水电的经济效益十分显著,在灌区综合经营收入中占有较大比重。
(2)航运
1966年,淠河总干渠及滁河干渠全线通水,兴建了年设计最大吞吐量为48万吨的双墩集港。开通了从淠河总干渠枢纽横排头至双墩集142公里的航线,与淮南铁路线联结成一体,成为灌区运输最繁忙“黄金水道”,来往运输大小船只500余艘,吨位1.8万吨。为皖西皖中的航运业做出过重要贡献。
(3)养殖
淠史杭灌区是安徽省重点水产品基地之一。灌区可用于水产养殖的水面达80多万亩,是我国四大白鹅之一的皖西白鹅、席草生产基地。至1988年,皖西白鹅饲养量为1293万只,羽绒产量占全省三分之一;目前产区每年出口羽绒占全国出口量的10%,居全国第一位,成为全国最大的白鹅养殖和羽绒集散地。
(4)旅游
淠史杭灌区促进了旅游业的蓬勃发展。皖西山川锦绣,人文荟萃,是全省六大旅游区之一。佛子岭水库、梅山水库、响洪甸水库分别是国家4A级风景区,万佛湖水库是国家5A级风景区。2017年,接待海外游客12.7万人次,同比增长9.9%;接待国内游客4489.2万人次,增长25.4%。旅游总收入350.3亿元,同比增长37.1%。
水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了皖西皖中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和生产力合理布局,目前,淠史杭灌区以占全省14%的水资源承载了安徽22.06%的GDP发展用水,是发展之源。
(三)小康之源
1.特色产业发展
围绕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六安市委市政府于2013年及时提出“弘扬红色精神、致力绿色发展、放飞金色梦想”的战略部署,提出“一心一廊、一谷一带、一岭一库”的绿色发展战略。
(1)“一心一廊”
“一心”指六安中心城市,六安城区是南京——武汉两大都市圈重要节点城市,合肥经济圈副中心城市,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产业链承接基地。“一廊”指合六叶工业走廊。截至2018年合六叶工业走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有363户,总量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比重39.9%,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长贡献率达54.6%。
(2)“一谷一带”
“一谷”,是六安茶谷,是实施绿色发展战略的具体抓手和特色阵地。六安茶谷规划面积约5696平方公里,主干线长约260公里。将六安瓜片、霍山黄芽、金寨翠眉、舒城小兰花、华山银毫原产地和主产区全部纳入茶谷,“500里茶谷孕育五朵金花”,可以客观全面地反映茶产业的鲜明特色和六安茶谷茶旅游的独特魅力。“一带”即建设淠河生态经济带,构建沿河蔬菜生产产业带,打造沿淠河白鹅产业带,建设文化休闲度假带。
(3)“一岭一库”
“一岭”,江淮果岭。作为打造“江淮果岭”的核心区,叶集区平岗街道拥有桃树、梨树等果林种植面积近3万亩,大型农业合作社6家,带动当地近千户村民脱贫致富,真正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一库”指西山药库,推动全市优势特色中药材天麻、灵芝、茯苓、黄精等种植、储存、加工和销售一体化发展,促进中医药健康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
2.生态文明建设
大力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积极开展重要生态保护区、水源涵养区、江河源头区生态自然修复和预防保护,加强大别山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加强沿江、沿淮调蓄洪区生态保护,加强矿区生态环境保护。扎实开展生态文明建设,为灌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淠史杭精神永放光芒
众所周知,中国有个人工天河红旗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4]:“红旗渠精神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历久弥新,永远不会过时。”“淠史杭精神”是1952年至1972年间皖西人民在淠史杭建设中战天斗地的智慧结晶,与红旗渠精神一脉相承,都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财富,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5]:
第一,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为了根治淮河水患,崇山峻岭间兴修水库;为了灌溉万亩良田,皖西大地上挖渠引流。据统计,一个灌溉1100万亩的特大型灌区,国家投资仅4.5亿元,亩均投资仅40多元。在这种窘境面前,世世代代受尽旱涝之苦的皖西人民义无反顾地站出来。干粮,自家带;材料,自己筹;工具,自己备;水泥、炸药,自己制;技术,自己学。
为了支援工程建设,群众把房前屋后的石头和街道上的条石送到工地上;把家里的门板、盖房子的木料,甚至给老人预备的棺材都献出来。据统计,群众自筹石料14万立方米,木材2万多立方米,树木22万多棵,园竹65万公斤,毛竹12万多棵。据《淠史杭灌溉工程志》记载:截至1998年,灌区累计投资11.79亿元,其中农民投工投料高达5.15亿元,占总投资的43.68%,近一半,而这些几乎是群众无偿奉献。
“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6]十九大奏响了时代发展的最强音,当年皖西人民正是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的鼓舞下创造了堪称“人间奇迹”的治水史诗。
第二,依靠群众,勇于创造的创新精神。
修建淠史杭最艰巨的任务是土石方。淠史杭开工不久,很多地方都遇到了“黄礓石”,群众编了一首顺口溜形容“黄礓土”的坚硬:“黄礓土,似铁块,刨不动,挖不开。”面对这只拦路虎,青年火箭队刘美三率先成立了攻克“黄礓土”小组,经过实验,终于发明了“劈土法”——就是将要挖的一堆土三面挖空,形成一个落差,然后将一排木头楔子往下钉,钉到一定程度,几十方土就会往下崩塌,这样就大大提高了功效。群众又编顺口溜:“劈土法,真正强,省工省时省力量,只要几根大木桩,劈土就像倒山墙。”刘美三也被誉为:“劈土英雄”“特等劳动模范”等称号。
人民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他们在工程修建中还发明了“洞室爆破法”“倒拉器”等。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6]“劈土法”、“洞室爆破法”、“倒拉器”被称为淠史杭的三大创新法宝。皖西人民依靠自己、开启智慧,大胆创造,勇于创新,工具改良不断,发明创造迭出,这正是全国重点水利枢纽工程得以顺利完工的发展动力和战略支撑。
第三,顾全大局,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
淠史杭灌区工程有两颗“钉子”,五里墩切岭工程和平岗切岭工程,不拔出这两颗“钉子”,灌溉无济于事。六安地委决定从7月中旬开始,发动14万民工,突击10天,挖通淠河、史河总干渠。那真是一场声势浩大的夺水之战啊,全区上下,全力以赴,不分昼夜,轮流作战。工农兵学商,男女老幼,能够走的全部到工地,参加淠史杭大会战[7]。工地上红旗招展、人山人海。夜幕中,灯火通明,炮声、喇叭声、机器声、号子声响彻云天,“热气高、干劲大,叫高山低头,叫河水让路”的豪言壮语催人奋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齐心协力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6]当年正是皖西人民顾全大局,精诚团结,心往一處想,劲往一处使,发扬着团队精神,因而才创造了新中国水利史上的奇迹!
第四,牺牲自我,造福人民的奉献精神。
淠史杭工程,特别是梅山、响洪甸两大水库工程开工之日,就是革命老区金寨人民再次牺牲奉献之时。为了修建水库,金寨移民10万多人,淹没良田10万多亩、经济林14万亩。金寨人民群众一切服从国家需要,服从建设需要,牺牲小我,换来江淮大地人民的旱涝保收、和谐安宁。
黄昌栋,淠史杭工程指挥部总工程师,被人们誉为“淠史杭的活地图”。他翻山越岭、踏沙涉水、风餐露宿,跑遍了灌区的山、河、岗、冲、洼每个角落,每天工作长达18个小时以上。他忙得顾不了家人和孩子。三年自然灾害刚刚过去,黄昌栋积劳成疾。一次肚子疼痛厉害,他用办公桌拐角止疼,顿时,大汗淋漓,晕了过去。同事们急忙把他送往医院,打完点滴他就又立刻回到了工作岗位,投入到紧张而又忙碌的工作之中。后来检查是肠癌晚期,生命只有三个月的时间了。病床上的他对淠史杭工程修正规划提出了40多条建设性宝贵意见。为了工程修建,由于他与总指挥赵子厚意见不统一,他甚至三次状告赵子厚。1964年5月31日黄昌栋的生命永远定格在年轻的42岁。六安地委第二书记赵子厚为他题写挽联:在水利事业中勤学苦钻毕生如一日,为建设淠史杭辛劳奔波技术树楷模。
为了淠史杭工程,群众移民搬迁,舍小家为大家;以黄昌栋为代表的干部们率先垂范,抛家离子、舍身忘死,甚至牺牲同志友谊,他们彰显着牺牲奉献的淠史杭精神。
“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时代潮流浩浩荡荡。历史只会眷顾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而不会等待犹豫者、懈怠者、畏难者。”[6]淠史杭灌区人民继续弘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依靠群众,勇于创造的創新精神;顾全大局,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牺牲自我,造福人民的奉献精神等淠史杭精神,勇当时代的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奋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注 释:
①古称淮水,与长江、黄河、济水并称“四渎”,是中国七大江河之一。发源于河南省南阳市桐柏山。淮河流域地跨河南、湖北、安徽、江苏和山东五省,流域面积约为27万平方公里.
②淠史杭灌区内最早的蓄水灌溉工程是春秋战国时期楚相孙叔敖所建的芍陂(今安丰塘)和大业陂(今水门塘),距今有2600多年历史.
{3}史杭灌区按灌溉面积将渠道划分总干渠、干渠、分干渠、支渠、分支渠、斗渠、农渠七级。目前,淠史杭灌区有2条总干渠、11条干渠、19条分干渠及317条支渠,七级固定渠道总长2.5万公里.
参考文献:
〔1〕人民日报[N].1950-01-01.
〔2〕张恒等.大灌区,惠民生——安徽省淠史杭灌区建设发展巡礼[J].中国工程咨询,2016,(04).
〔3〕张乐.流域生态补偿标准及生态补偿机制研究——以淠史杭流域为例[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4〕习近平.政府工作报告[R].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北京:河南省代表团,2016.
〔5〕政协六安市委员会、六安市水利局.皖西治淮六十年[M].天马出版有限公司,2011.
〔6〕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7〕万会林.锦绣淠史杭[M].安徽人民出版社,1998.
(责任编辑 赛汉其其格)
收稿日期:2019-04-07
基金项目:安徽红色文化研究中心课题“大湾村今昔研究”(ah201802)
Abstract: "Pishihang Spirit" is the wisdom crystallization of the people of the Yangtze-Huaihe River during the war between 1952 and 1972, and it is the spiritual wealth of our country and nation. A pure water control project, however, releases enormous economic, social and ecological benefits, and evolves into an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project, which has a long history of success and is worthy of inheritance and promotion.
Keywords: Great Benefit; Spiritual Value; Pishihang Proj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