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计算机应用基础》中的应用

2019-07-16 03:17张捷封俊红隆峻牛喜栓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9年14期
关键词:主观能动性任务计算机应用基础

张捷 封俊红 隆峻 牛喜栓

摘要:在《计算机应用基础》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对“传统教学”和“任务驱动教学”的教学效果进行比较,认为该门课程采用“任务驱动教学”的效果更好。将教学内容融于一个特定的任务中,根据生活中的实际情况,设置合理、可行的情境,在某一具体任务的驱使下,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新性,培养学生的钻研精神和协作精神。此教学法能很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任务;驱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主观能动性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9)14-0065-03

Abstrac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y for talent cultivation and course reform, We have analyzed and reformed the teaching content, teaching methods and test mode about the course “web application technology”. In application-oriented environment, the research on how to adjust the teaching content of this course is implemented. We will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practical ability of applied talents by means of reducing or removing the more theoretical content, keeping only technical content, and increasing more practical extracurricular content and project practice development.

Key words: task-driven; computer applications basics; teaching; subjective initiative

1 引言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主要内容是:Windows操作系统、Word文字处理、Excel电子表格、PowerPoint幻灯片制作等几个内容[1],即俗称的“办公软件”。在现代化的社会中,各行各业、不分工种,不分职务,每个人要求都能熟练操作,何况大学生,所以探究一种好的教学方法在此门课的教学中尤为重要。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本人认为“任务驱动法”是一种及其有效的教学方法。

2 “任务驱动法”的概念及其特点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一种教学方法。此方法要求在教学中,以完成某一个具体的任务为线索,把教学内容隐含在任务之中,让学生以完成任务为导向,主动提出问题,积极思考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通过教师的指导,主动解决问题。

任务驱动教学法中的“任务”就是让学生去做一件具体的事、完成具体的操作,完成任务就是“任务驱动”。在任务驱动中,任务设计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质量即包括任务的可行性、与现实生活的贴近性、与教学内容的紧密型、情境设计的合理性等。

任务驱动教学法一个很显著的特点就是给了学生充分的自由,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体,改变了“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的以教定学的教学模式,创造了以学定教、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合作、探索创新的新型的学习方式。

3 “任务驱动法”的意义

“任务驱动法”最根本的意义在于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及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从以往的“以教师教为主”转换为“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

学生在掌握知识、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始终处于主体地位。教师的角色是学习资源的提供者、学习任务的设计者、学习情境的设计者、学习方法的指导者和学习活动的组织者。

强调学生在真实情境的任务驱动下,在探索任务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自主学习。通过相互讨论或教师指点,开展学习活动。这种教学方式,激励学生主动去学习理论知识,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不仅扩充了学生的理论知识,同时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勇于创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其中强调任务设计应该密切联系要求学生巩固的技能点和相关的知识点,但任务不能只停留在掌握技能的基础上,仅以某些操作性的任务去驱动学生学习也有悖于教学的目标,要以培养学生“学以致用”、“触类旁通”为目标。

4 任务驱动教学的实施

任务驱动的实施步骤如下:

? 明確教学目标

? 情境的设置

? 任务的布置

? 完成任务的准备

? 任务的解决

? 完成任务后的总结

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一般第二章是Windows操作系统,以第二章为例,布置任务。

案例1:Windows 7桌面个性化设置[2]

根据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步骤:

1) 了解本章教学目标

? 了解各种操作系统

? 了解计算机的开机与关机过程;

? 掌握Windows 7个性化设置;

? 掌握文件、文件夹管理;

? 理解并掌握用户账户的设置。

重点是掌握Windows 7个性化设置和文件、文件夹管理。

2) 情境设置[3]:

这门课程在大一开设,学生过完春节收假归来,本人这样来设置情境:“同学们在假期是不是参加了许多聚会?去看了外边的世界?是否用照片为自己留下美好的回忆,记录下难忘的一刻?”(学生们往往会很积极的互动)“在闲暇,比如在打扫卫生或者休闲时刻,是否想欣赏一下自己的风采,让电脑来自动播放。如何让电脑来自动完成播放呢?下边咱们一块来完成这个任务。”

3) 任务的布置

设置桌面背景图片自切换,图片存放在“2019春节”文件夹中。

4) 完成任务的准备

首先,同学们应当了解“桌面”的概念及其图标,如图1所示:

其次,整理图片。

整理图片涉及文件、文件夹的操作,包括文件、文件夹的概念、选择(单选、连续选、不连续选、全选),复制、移动、删除、创建快捷方式以及更改属性等操作。

每一种操作不止一种方法,可以让学生探究同种操作的多种方法,譬如复制和移动基本的四种方法分别怎么操作?教师点拨移动与复制的区别、临时删除与永久删除的差异等。

经过整理,学生将春节所拍的照片复制或移动到“2019春節”文件夹中。

5) 任务的解决

在桌面空白处右键,选择“个性化”,选择桌面背景图片文件夹,即“2019春节”文件夹,如图2所示:

在同一个界面选择图片的在桌面的排列方式,分别为填充、适应、拉伸、平铺、居中等,如图3所示,可以先提示学生比较各种排列方式的异同,后边教师进行点拨

任务完成,让学生观察各自的设置结果。

6) 课堂小结

通过情境的设置,布置任务,为了完成任务,同学们积极的对前期工作做准备,在准备过程中掌握了本节课的内容:文件、文件夹的概念、选择(单选、连续选、不连续选、全选),复制、移动、删除、创建快捷方式以及更改属性等操作。

课堂教学重点之一是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本堂课是“动静结合”。动,指课堂气氛活跃;静,亦指课堂气氛。

在情境设置[4]时,慢慢提起学生的热情,他们都想将自己美好的一面展现出来;通过一个个任务的完成,譬如在探究文件、文件夹的操作中,同种操作的多种方法同学们也很感兴趣,因为在有些情况下可以达到“此路不同另寻他路”,譬如键盘用不了的情况下仅用鼠标就可完成文件的复制,同样当鼠标不能用的时候,用键盘上的Ctrl+c和Ctrl+v同样能完成文件的复制。就单单整理照片,学生的热情就会高涨,另外教师的肯定与鼓励,让学生有了一定的成就感,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课堂气氛活跃,这就是“动”。

在让同学们比较图片排列方式时,课堂即刻安静下来,同学们都陷入了积极的思考中,在一次次的操作中比较不同排列方式的异同,有什么不同?发现不同该如何用语言来表述?这就是“静”。最终的结果同学们先自述,不完善的地方教师进行点拨。

此节课的教学效果非常好,可以说学生在玩(“整理照片”)中学(“掌握了这节课的知识要点”),这也足以说明“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教学中的积极作用。因为紧贴实际的情境提起了学生的兴趣,任务的布置让学生有了完成任务的使命感,在任务的完成中掌握课本的内容,达到了教学目标。积极调动起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7) 与传统教学的比较

传统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教师是主角。

类似这节课,我在另一个班用传统教学讲授此门课程。首先讲了文件、文件夹的概念,然后讲其操作,譬如复制、移动分别讲了好几种方法。讲完了让学生做同样的练习,练习所用的所有的素材都发给了学生。

在练习过程中,本人在机房巡查,几乎没有学生提问题,貌似不到20分钟所有的练习全部做完了,部分学生已经在打游戏、上网了。

但当我提问一个文件复制可以用几种方法?学生普遍只能用1-2种;问图片排列方式有何异同,几乎无人回答得上来。

足以看出学生的懒散,缺乏探索精神。

同样的教学任务为何采用两种教学方式会产生这么大的反差?究其原因,任务驱动教学法是“驱使”学生去学,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主动学习;而传统教学学生是被动接受知识的灌输,是被动学习,学生的积极性未被调动起来,全靠学生自觉,所以形成了如此大的差异。

从这也能看出“任务驱动教学法”的优势。

案例2:申请邮箱发送邮件

1) 教学目标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会申请邮箱,并熟练的发送邮件。

2) 情境设置[5]

本校的上机实训的实际情况:同一个班一周若有两次课,往往是在不同的机房;即使在同一个机房,位置也不固定;还有就是每台机子都装有还原精灵。

提出问题:“请同学们接着上节课的练习继续做。”学生往往会这样回答:“上次不在这个机子上”,“上次不在这个机房……”。我会提出:“那需要从头做了”。此时学生发出不满信号“我们已经做完了,又得重新做?”(根据上边所述实际情况,要想找回上次的作业,有一定难度)。…… 此时,我会提出:“如何将上次的操作结果保存下来,以便本次上课接着上次的做?”。课堂气氛也会由原来的骚动变得安静,每位同学都竖耳倾听。此时引出任务,发邮件,给别人发邮件,给自己发邮件就能找回上次的东西。

3) 任务的布置

将本节课的练习任务以电子邮件的形式发到自己的邮箱,然后下载练习。

4) 完成任务的准备

要想完成这项任务,网页的基本知识应当了解,通过提问和点拨学生对网页有所了解;文件比较大的时候,通过附件发送;附件的概念、压缩文件等知识在此一并讲解。

5) 任务的解决

以QQ邮箱为例,让学生来演示,教师指导,通过几种途径打开浏览器,进入申请界面。申请成功后给本班同学发邮件,进而给自己发邮件。

6) 课堂小结

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同学们基本都能掌握本节课的内容。通过给自己发邮件,就可以保存本节课的练习,下次上机在自己的邮箱中下载内容接着做。

7) 与传统教学的比较

在另一个班教师通过传统的教学方法,未设置情境,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边讲解边演示,内容讲完了,各个注意事项也讲了,让学生进行实践练习时,错误百出,甚至有的同学邮箱地址都不知道往哪写,更不用说添加附件了。

这个例子说明在“任务驱动教学法”中,情境设置很重要,学生是带着问题来学的,以解决学习中的实际问题为目的,在目标的驱使下,会更加积极的思考,变“灌输式”学习为主动学习,效果自然不一样。

5 总结

從前边两个教学例子来看,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6] 比“传统教学”效果好。在实施“任务驱动教学法”中,要注意以下几个关键环节:

1) 布置切合实际的任务

结合教学的目标,根据实际情况,设置明确的“任务”。任务的提出,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ü 实用性

实用性指任务要切合实际,是生活、学习中遇到过或有待解决的问题。

ü 科学性

科学性指在任务完成的过程中掌握科学知识,将讲授的知识融于任务之中。

ü 拓展性

拓展性指不是为了完成某一具体的任务而完成任务,在任务完成过程中,要触类旁通,知识要有所扩充并灵活应用。

2) 在采用“任务驱动”法的时候,要注重情境的设置。

合理的情境会激发学习的兴趣,从现实中、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中设置情境。通过情境设置让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提起足够的兴趣,也就是强调本本节课内容的重要性。在情境设计时,要明确地说出来,让同学们知道,这节课可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哪些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解决问题的途中,遇到问题学生自然会积极研究寻求问题解决的途径,或者请教同学、老师,这样真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效果自然有别于传统教学。

3) 以完成“任务”为目标“驱使”学生积极的学习教学内容。

任务布置的好后,通过合理的情境设置,使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完成任务。

4) 任务完成后及时评价。

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熟练程度;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协调能力及创新的能力要及时给予适当的评价,让学生拥有成就感,以便激发学生更大的学习兴趣和实现目标的能力。

总之,通过实践教学认为任务驱动教学法更容易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同时培养了学生勇于钻研、敢于创新、竭诚合作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朱晓姝,肖志军.计算机应用基础(第3版).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2] 吕丽珺.任务驱动式教学的课程设计与实施——以《网络营销应用工具》为例[J].电子商务,2019(02):63-64.

[3] 李敏.任务驱动式案例教学在《笔译》课程教学改革中的探索与实践[J].高教学刊,2019(03):130-132.

[4]张娟.浅谈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工程测量》教学中的应用[J].福建建材,2019(01):116-118.

[5] 易润青.任务驱动式教学在工学结合课程中的应用——以维生素E乳膏剂的制备为例[J].卫生职业教育,2019,37(03):55-56.

[6] 翁国庆,戚军,谢路耀,黄飞腾.基于任务驱动的多向融合课堂教学改革——以“MATLAB与系统仿真”课程为例[J].高教学刊,2019(01):82-84.

【通联编辑:王力】

猜你喜欢
主观能动性任务计算机应用基础
研究性教学在口腔医学专科生生产实习中的应用
大学英语教学中分组讨论模式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