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闻涛 车 宇 褚国强 李凌霄
2018年,吕梁16 户民营企业入选“2018 山西民营企业 100 强”,6 户民营企业入选“2018 山西民营企业制造业30强”。民营经济发展迅速,在GDP贡献率、提供就业岗位、上缴税费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成为吕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撑起了吕梁区域经济的半壁江山。本文从税收角度对吕梁近三年民营经济进行分析,并就发挥税收职能作用,用好减税降费政策,服务民营经济发展展开思考。
多年来,吕梁民营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经济实力大大提升,竞争地位逐年提高,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显著增强。
从近三年的纳税情况看,全省民营企业税收收入由799 亿元上升至1813 亿元,增幅高达38.93%,高出整体税收增幅22.77 个百分点,对全省税收贡献率逐年上升,由44.32%上升到62.75%,占比提高18.43个百分点,成为全省税收的重要来源和财力的可靠保障。从各市民营企业税收情况看,大部分地市民营企业税收占比均逐年上升,其中,忻州、晋中、吕梁、运城连续三年民营企业税收占比均在50%以上。2018年吕梁民营企业税收占比达到 69.93% , 仅次于运城(72.12%),居全省第二。
1.从纳税户数看,民营企业发展迅速。2014年以来,随着我国商事制度改革及简政放权的持续推进,在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简化行政审批程序,推行“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等政策的刺激下,新办民营企业迅速增长。2018年,民营企业正常开业登记6181 户,比2017年增加184 户,增长2.94%,较2014年增加3768 户,增长1.56 倍,远高于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和港澳台及外商投资企业。民营企业分布行业很广,2018年新增的民营企业行业,排名前三的是批发零售业、农林牧渔业、建筑业,三类行业分别新增 2405 户、793 户、479 户,占全部民营企业的一半以上(59.49%)。从事低消耗、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价值的民营企业较少,其中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的企业新增144户,互联网和相关技术服务的企业新增67 户。改革红利的持续释放,有效促进了微观主体活跃度的明显提升。
2.从GDP 贡献率看,民营经济支撑作用显著。从近三年统计数据看,吕梁工业经济主要支撑着全市经济的增长,全市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逐年增长,总体占比在50%以上,居各经济类型企业首位。2016-2018年,全市民营企业工业增加值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依次为54.16%、54.87%和53.89%,占GDP 的比重依次为29.75% 、36.78% 、34.88%,民营经济已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整体经济不断发展(见表1)。
3.从税收贡献看,民营企业税收成为中坚力量。吕梁2016-2018三个年度纳税千万元以上的民营企业分别有96户、148 户、182 户,我们以此为例进行分析。三年来,户数和纳税总额呈现稳步增长势头。其中纳税5亿元以上的民营企业在2018年实现“0”的突破,2户企业纳税总额达1.32亿元;纳税1 亿元-5 亿元的企业户数和纳税总额都超过2016年2 倍以上,2018年纳税总额占到全市税收的22.82%;纳税5000 万元-1 亿元的企业,户数较2016年翻了一番;纳税1000 万元-5000 万元的企业,为重点企业户数占比最大的梯队,最具发展潜力。2018年,纳税千万元以上的民营企业共纳税143.64 亿元,增收36.72 亿元,占全市税收的38.47%,比2016年增加9.84 个百分点,民营企业逐步成为税收发展的中坚力量(见表2)。
4.从税收优惠看,民营企业减税降费效应显著。随着国家支持和服务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落地,民营企业在宽领域、多层次、全税种等各方面获得的税收红利不断增加。2018年民营企业减免税额合计21.96 亿元,占减免总额的69.08%,比2016年提高了3.11个百分点。其中支持金融资本市场减免税额8.55 亿元,支持“三农”减免税额5.06 亿元,支持节能环保减免税额1.22 亿元,鼓励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减免税额1.02 亿元,促进小微企业发展减免税额0.58 亿元。减税降费政策有效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增强了企业资金活力,减轻了企业税收负担,助推了民营企业提速发展。
从税种看,减免税额主要集中在企业所得税、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及消费税五大税种上。2018年五税分别减免11.95 亿元、 8.09 亿元、0.53 亿元、0.47 亿元 、0.36 亿元,占全部民营企业减免税额的54.42%、36.84%、2.41%、2.14%、1.64%,合计占比97.45%。2018年开征的环保税实现免征额0.26亿元。
近三年吕梁民营企业的税收收入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2016年后半年随着煤焦走势转好,民营企业第二产业税收收入不断增加,到2018年,民营企业第二产业税收完成214.58 亿元,同比增长35.61%,增收56.35 亿元,总量占全市民营企业税收的82.18%。第三产业税收同期有了较大幅度增长,2018年第三产业税收完成46.30 亿元,较2016年增长了74.93%,但占全市税收收入总额比重仍较小,仅为17.73%,比第二产业税收占比低64.45 个百分点,短期内仍无法撼动第二产业的主导地位,民营经济结构转型可谓任重道远。
吕梁是典型的煤炭资源大市。以增值税为例,2018年民营企业实现增值税161.4 亿元,占全市增值税总额的85.36%,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行业实现增值税91.33 亿元,超过民营企业总增值税的50%。第二产业中的炼焦、有色金属加工及建筑业中的民营企业增值税纳税比重又占到了这三大行业全部企业的60%以上。第三产业主要以传统服务业为主,批发零售业、交通运输业、房地产业的民营企业税收均超过该行业的80%,占绝对统领地位。2018年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民营经济实现增值税销售收入15.59 亿元,占行业收入总额的97.41%,缴纳增值税4052 万元,占行业增值税额的97.42%。从事低消耗、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价值的民营企业虽然增速不慢,但数量还是较少,基数偏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刺激还需要进一步培养壮大和有效引导。这种“一煤独大”的特点使企业、行业的抗风险能力较弱,一旦煤炭价格、煤炭市场发生较大波动,就会影响整个吕梁的经济税收格局。
表1 2014-2018年吕梁工业增加值及GDP指标 单位:亿元
表2 2016—2018年吕梁1000万规模以上民营企业数据表 单位:户、万元
从近三年的纳税情况看,各县(市、区)民营企业税收占总税收的比重基本都在50%以上,而且呈上升之势,但各县民营经济发展并不均衡。如:交城、交口、中阳、柳林民营企业税收收入占比在70%以上,对民营企业的依托性更大。兴县、汾阳、方山民营企业税收征收则较少。
山西作为全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输出基地,处于产业链最上游,对市场的反应较为滞后。随着国家治理环境污染力度的加大,企业投入一定的资金用来更新设备,改善生产环境,符合环保要求。加之民营企业用地成本较高,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贷款利息、各种行政事业性收费等也构成企业较大的成本困扰,负担较重,企业对国家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预期很高。
从民营企业角度看,大多数中小民营企业规模小、能力弱,达不到发行债券和股票的要求,无法从资本市场获取资金。特别是小型微型民营企业大多存在盈利能力不强,财务管理不规范、公司治理不健全、自身信用不足等问题,严重制约其融资能力。一些大中型民营企业在经济快速发展时期过度扩张、过高负债、偏离主业、合规意识淡薄,当经济下行时,其过高的杠杆容易引发资金链断裂的情况。从金融机构角度看,考虑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银行首先会倾向于向国有大企业放款,即使向民营企业放款,也必然会选择优质企业,造成部分民营企业的融资困难。为了尽快获得资金,民营企业之间出现互相担保的现象。在经济形势良好的环境下,企业互相担保可以提供增信;但在经济衰退的环境下,互相担保就变成了“连坐”机制,极易导致金融风险传染。一个企业违约可能引发蝴蝶效应,为其担保的其他企业将雪上加霜,甚至导致这些企业中的某些企业也出现违约。如:吕梁联盛集团拖绑了三十多家金融机构和几十家民营企业,仅吕梁市就有12 家企业为联盛集团担保,联盛集团的危机引发了区域性的经济危机。面对“交易对手”的这种不确定性,金融市场最容易出现“清仓大甩卖”(Fire sale),宁可错杀,不可将风险留在自己手中,民营企业融资问题的复杂性和艰巨性不言而喻。可以说,“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不是一个新问题,而是一个老问题。
表3 2016-2018年民营企业税收分产业情况表 单元:万元、%
表4 民营企业税收收入及纳税比重变动情况表 单位:%
吕梁民营企业多从事传统产业,家族式管理,大多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处于产业链分工的低端位置,主要依赖低工资成本、低环境成本、低资源成本和单打独斗竞争,缺乏核心技术和自主品牌,缺乏人才引进、人才培养的资金、办法和渠道,不具备外企、国企等大型企业在薪酬奖励机制、工作稳定性、发展空间等方面的竞争优势,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较低,既缺乏高素质的管理人员,也缺乏技术专长的业务人才,制约了民营经济持续发展壮大和效益的提升。
借助山西打造全国能源革命排头兵的契机,全力推进吕梁市“煤—电—铝—材”一体化改革试点,培育民营经济税收发展新动力。一是继续实施供给侧改革,促进吕梁市传统支柱行业转型升级,夯实税源基础,稳住经济税收发展根基。通过提高煤炭先进产能占比,推进绿色矿山和智能矿山建设,建立清洁的煤炭体系,优化煤炭供给结构,推进煤炭转型发展。二是按照铝土矿、氧化铝、原铝、铝材加工全产业链思路,加强铝土矿资源综合开发,加快推动发展航空、交通用高端铝镁合金材料产业化,实现铝产业规模化、链条化、高端化发展,培育新的转型支柱产业。三是抓住“一带一路”和综改实验区等重大机遇,与京津冀地区协作联动发展。以丰富的自然资源能源,低廉的地价、电价、水价以及劳动力,承接京津冀资源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积极争取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重大科技项目在吕梁落户,鼓励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成果在全省乃至我市转移转化。
紧扣“示范区”“排头兵”“新高地”三大目标,围绕吕梁正在发展和培养的九大产业集群,支持民营企业大力发展大数据产业、光伏产业、高端白酒产业、高端铝材轻合金、现代服务业、文化旅游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鼓励民营企业进入重大基础设施、市政公用事业、社会事业、金融服务业等领域,破解“一煤独大”。以“一县一策”为抓手,实施扶贫战略,在产业转型、基础设施、社会民生三大领域加快发展,因地制宜、补齐短板,提升区域民营经济综合竞争力。
2018年,在中国区域协调发展与精准扶贫成果报告会上,吕梁市获评“中国区域最佳投资营商环境城市”,成为山西唯一上榜城市。借助这个东风,政府部门要着力消除各种隐性壁垒,打破行业垄断和国有企业垄断,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在市场准入、审批许可、经营运行、招投标、军民融合等方面,为民营企业发展创造公平市场空间。税务部门要继续推进简政放权,精简纳税资料,简化办税流程,用好“互联网+税收”,办好电子税务局,持续优化纳税服务;运用大数据对民营企业税收情况进行比对分析,帮助企业规避涉税风险,为民营企业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服务。
2019年国家实施了大规模的减税降费,对小微企业实施普惠性税收减免,降低增值税税率,实行新的个人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降低社会保险费率。山西在税法和中央授权范围内,也出台了两项减负政策。针对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从2019年1月1日起,减半征收其6税2费,政策执行期限3年;将全省城镇土地使用税税额标准下调25%,执行期限3年,惠及所有城镇土地使用税纳税人。税务部门要推进联络员制度,完善包片入企进村服务工作,做好民营企业税收优惠政策的宣传辅导,及时解决企业反映的问题,确保减税降费政策红利落到实处,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针对民营企业普遍存在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各金融机构要加大对民营企业的资金支持,利用金融扶贫,帮扶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优先扶持贫困地区产业,不盲目抽贷、断贷,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充分发挥政府出资设立的融资性担保公司作用,通过注资和整合现有资源,提升担保能力;鼓励民营企业引进各类战略投资者,实施股份制改造。税务部门要加强“银税互动”,将企业纳税信用等级、纳税贡献与金融服务相结合,将企业纳税人等级、纳税销售收入、是否有纳税不良和处罚记录等信息纳入人民银行征信系统,依据纳税信用等级支持诚信纳税企业抵押、担保贷款,帮助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
民营企业要从人才、科技、品牌三方面加强创新。一是鼓励企业主动联系对接高校、科研院所,培养和引进专业人才,提供决策咨询、项目指导、技术支持等服务,设立人才激励基金,鼓励科技人员专心从事研发,对其给予工作津贴和补助,并对其依法缴纳的个人所得税等予以承担。二是支持民营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政府可根据研发投入给予一定的科研经费奖励。加快民营高新技术企业的培育和认定,及时落实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等相关税收优惠政策。三是通过吕梁市民营企业家联合会,加强企业与政府的沟通渠道,促进民营企业家队伍健康成长,构建“个转企、小升规、规转股、股上市”的梯次培育机制,促进民营企业做大做强,全力助推吕梁市民营企业品牌“走出去”、“上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