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姜秀华
众人皆知,但未必真知,生态文明建设是事关人类福祉、民族发展大计的重大时代关切,也是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构建的题中之意。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格局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五位一体”建设总布局形成,为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提供了全方位的保障和护航。对于“水城”绍兴而言,生态文明建设的任务任重道远,需要破解的难点很多。
自从绍兴国家森林城市建设的契机以来,绍兴的环境治理和城市绿化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是同时也面临着诸多的问题。如何把绍兴的“生态红利”转化为“绿色发展新动能”,全方位打造绿色发展的绍兴样板,推进绍兴产业的转型升级,使人民拥有更多的碧水蓝天和获得感是目前需要深入思考和解决的课题。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旗帜引领之下,绍兴应该从生态理念、生态价值和生态责任三个维度加强环境治理,努力构建绿色发展的生态绍兴,确保绍兴的绿水青山永续发展。为此,本文以绍兴市为例,研究生态文明建设的难点和建设路径。
“生态文明”这一复合概念由“生态”与“文明”两个概念共同构成。“生态”一词,寓意家园或者生存的环境。一般意义上而言,生态是指一切生物生存的状态以及各种物种之间密不可分、彼此制约的内在联系。“文明”是指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思想观念和对自身的认同积淀。不同的学者对生态文明的内涵、意义、路径都作出了深入的探讨。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浙江工商大学的廖曰文教授指出,至少应该从生态自然观、生态价值观和生态生产方式三个方面理解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所谓生态文明建设,主要是指人类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旨在建设健康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秉承的一种主动保护自然并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关系的态度和行动。面对我国资源约束趋紧、生态环境污染严重和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2015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为绍兴的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行动的方向。生态环境是生活的必需品,与人类共同组成一个有机有序的“生命共同体”。绍兴样本生命共同体的打造将是未来绍兴经济社会建设的时代关切。
当前,生态绍兴的建设面临着一系列的困难和瓶颈,需要构建一种辩证的思维来破解。其中生态文明建设的覆盖面窄、城市绿化的薄弱、市民环保意识和环保文化的匮乏已经制约了迈向生态绍兴的步伐。
早在2013年,浙江省多位环保局长被邀请下河游泳的事件以及余姚水灾事件开启了浙江“污水治理”的序幕。而后的“五水共治”是推进浙江新一轮改革发展的关键之策,也是倒逼浙江产业升级的应势之举。在“五水共治”的这场攻坚仗之中,绍兴地方政府积极行动,从自身实际出发,形成了绍兴治水的“绍兴速度”和“绍兴样本”。为此,2016年绍兴市开展了最严格的印染化工产业整治,从源头上治水,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旨在打造绿色高端、世界领先的现代产业集群“蓝印小镇”,成为绍兴产业转型升级、经济绿色发展的一个特别的“存在”。为了让绍兴市民拥有更多的蓝天碧水和幸福感,在2016年绍兴启动的全国最大规模的印染企业整治专项行动,柯桥关闭64家印染企业,其余的全部整合进驻“蓝印小镇”。作为绍兴轻纺产业支柱的印染业,为新时期绍兴的绿色发展和生态宜居城市建设开道让路,体现了一种新的发展理念,更为绍兴的“绿水青山”的存在扫除了一定的障碍。但是我们也看到了其中的短板,治水工程、绿水青山工程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涉及到水、气、渣、污泥等各种相关问题,不能仅“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走单向思维路径。水污染问题不一定是水自身的问题,可能涉及其他相关问题,诸如气、渣。因此,绍兴的“五水共治”单单治水是不够的,要有一种综合治理的系统思维,否则会导致治标不治本。近期浙江省内部分河流治水效果反弹的事例再次说明,治水不是单向的工程,而是需要立体化的综合思维。
绿化是城市自然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综合治理,加快城乡绿化一体化建设步伐,增加绿化面积,提升森林质量,持续加强生态保护是城市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森林是大自然的调度师,绿化是城市之肺,城市绿化对于城市的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行意义重大。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城市人口的增加带来的城市环境的自身承载力的生态压力加大,已经成为世界城市发展面临的共同现实。为此建设结构合理、功能高效的城市生态系统,推动生态化城市建设,已成为世界城市发展的新潮流。森林城市的建设已经成为当下生态文明建设的一种必须,而城市绿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就绍兴而言,从上到下对于治水、治气和治污泥的重要性可见一斑,但是城市绿化显得较为薄弱。在举国上下重视公园和森林绿化的大背景下,绍兴的城市绿化在城市人口的激增的挤压之下,部分单位和小区的“小绿化”被变相的挤压,一定程度上破坏了整个城市的生态系统。为此,加大绿色社区、绿色单位、绿色行道的建设,避免有绿少荫的误区,是未来绍兴生态文明建设应该关注的盲点。
要提高绍兴的环境品质最终还是要靠人来实现,因而人的思想和行为显得尤为重要。当前,绍兴市民的环保意识无法适应生态绍兴建设的速度,而培育这种环保意识需要加强生态文化建设。如何使生态环境保护成为市民的自觉行为是今后要做的重要议题。
保护环境、美化家园的环保理念虽然已经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但是自觉的环保行为还是一种稀缺行为,究其原因最根本的在于环保文化的缺失。改革开放以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唯GDP论见惯不怪,传统的绍兴支柱产业诸如印染业带来高强度的环境水体的污染和大气的污染,在过去的以绿水青山换金山银山的时代,人们的环保意识薄弱,也缺乏相应的环保文化孕育的土壤。面对生态环境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布局,以绿色发展引领中国经济适应新常态。绍兴也开展了一系列的主题教育活动诸如生态文明建设主题演讲活动进单位、进社区、进村落等活动;垃圾分类进学校、进社区、进村落等行动。从单位学校到普通百姓,全方位提升绍兴市民的环保意识,旨在构建一种绿色环保文化氛围,使绿色发展的理念深入人心。
生态文明建设涉及到生产方式的转型升级、生活方式的换挡提速以及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革命性变革,要实现这样的变革,对于绍兴而言,需要从“理念、价值和责任”三个维度加强环境保护,探索绍兴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
想想是行动的向导,观念决定成败。绿色发展理念着眼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经济与生态协调共赢的新理念。面对人类社会与生态自然的矛盾,世界各国都做出了自己不懈的探索,中国更是提出了绿色发展理念,为更快步入生态文明新时代提供了思想指引。在十八届五中全会上,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在经济增长换挡提速的新常态下,如何把生态资源变成生态经济;如何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如何把绍兴的绿色资源变成现实的绿色经济发展新动能,需要做以下努力:首先,培养高素质的生态人才,加大政府与科研院校的合作,为绿色绍兴、美丽绍兴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其次,从制度层面,着眼绍兴的环境保护相关法律制度建设;最后,培育绍兴的绿色发展文化,提升绍兴市民的生态素养。对于绍兴而言,还要不断挖掘、培育、弘扬绿色发展的生态文化建设,加快建设一批一绿色企业、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美丽乡村为主题的生态文化宣传教育基地,让绿色发展的理念深入人心。
“自然界不仅对人有价值,而且它自身也具有价值”。生态文明的发展形态是人类现代社会的新形态,从某种意义生上说它实现了对传统的主观价值论的颠覆和超越。生态文明一方面肯定自然本身的价值;另一方面也肯定人的自身价值。换句话说生态文明在强调人与自然的内在联系的同时,肯定生态要素对人类生活日益突出的作用,提倡坚持人对自然的伦理义务与责任,反对唯物质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倡导物质追求与精神追求的统一,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协同进化。正如习近平同志要求的那样,“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今后的绍兴要更加充分利用市场手段,通过合理定价反映自然资源的真实成本,使市场在生态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的作用,实现“生态资源”向“生态资产”的转换。此外,“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用途管制和生态修复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如果种树的只管种树、治水的只管治水、护田的单纯护田,很容易顾此失彼,最终造成生态的系统性破坏”。所以在发展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树立生态价值观,系统推进,协同作战,把生态建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当中,让生态文明建设助力绍兴经济的绿色发展。
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障生态环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其中最重要的是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体现生态文明建设状况的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使之成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导向和约束。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上,就是要不能越雷池一步,否则就要受到惩罚”。在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绍兴市逐渐架构起一个责任为主导的三位一体的三级责任问责体系。针对政府领导班子,绍兴市政府颁布了《绍兴市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实施办法》,在全市范围内推行实施“一岗双责”,“党政同责”生态文明问责制,让绿色发展的责任倒逼领导干部生态文明理念的树立和落实。这样做是不够的,除了强化党委政府的环境主导责任,绍兴还要构筑全民参与的新模式,助力绍兴生态文明的建设。强化企业的环境主体责任和市民的环保主人翁责任是全民参与的重要方面。企业要承担起生态主体责任,要围绕“绿色高端、世界领先”的现代产业集群目标,依靠创新驱动全方位推进传统行业(印染、化工)的转型升级;对于普通市民,政府和社会组织要通过各种措施,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升绍兴市民的环保责任感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感。总之,要构建绍兴生态文明建设的三位一体的责任机制,使生态文明建设由“共识层面走向全民参与”的新阶段。
人类社会已经迈进了生态文明的新时代,美丽绍兴是美丽中国的应有之意。环境治理是生态绍兴的主要杠杆,生态环境是生活的必需品,与人类共同组成一个有机有序的“生命共同体”。绍兴应该依靠创新驱动和环境治理,努力把绍兴的“生态红利”转化为“绿色发展新动能”,全方位推进绍兴经济社会绿色发展的协同治理,切实把绍兴的生态资源变成生态红利进而转变成现实的生产力,推进绍兴经济社会再上新台阶,让市民享有更多的绿水青山和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