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雪梅
(肇庆学院 博物馆,广东 肇庆 526061)
琴棋书画,是古代文人必操之课。琴,即古琴;而书画,则离不开笔墨纸砚。其中,砚为“文房四宝”之首,坚固而寿命长,是文房至宝。北宋状元、翰林学士苏易简编纂《文房四谱·砚谱》载,“萧子显《齐书》云:‘王慈年八岁,外祖宋太祖,江夏王义恭施宝物,恣其所取,慈但取素琴、石砚而已。义恭善之。’”[1]8南朝王慈自幼偏爱“素琴”与“石砚”,这是古代文人关于琴、砚并举的早期记载,后人传为美谈。
南宋开封赵希鹄自序《洞天清录》曰:“尝见前辈诸老先生多畜法书、名画、古琴、旧砚,良以是也。明窗净几,罗列布置。篆香居中,佳客玉立相映。时取古人妙迹以观,鸟篆蜗书,奇峰远水,摩挲钟鼎,亲见周商。端砚涌岩泉,焦桐鸣玉佩,不知身居人世,所谓受用清福,孰有逾此者乎?是境也,阆苑瑶池未必是过。人鲜知之,良可悲也。余故汇萃古琴砚、古钟鼎,而次凡十门辨订,是否以贻清修好古尘外之客?”[2]
赵希鹄,喜书画,善鉴赏古物,从其著述中可以窥见宋代大多文人的收藏喜好,除了法书、名画,就是古琴和旧砚。“端砚涌岩泉,焦桐鸣玉佩”,此处以端砚、焦桐指代砚与琴之极品者。可见,在古代文人心目中,砚与琴为至宝,且两者又有着密切的关联。值得注意的是,赵氏明确提到自己平日热衷收藏“古琴砚”。古琴砚的制作起源于什么年代,尚难以稽考。但是,南宋初期叶樾所传《端溪砚谱》记录北宋徽宗时期砚事,其“砚之形制”中已有“琴样砚”[1]67,据此,则古琴砚的产生不会晚于北宋晚期。
由于琴在古代文人心目中的地位十分崇高,可以想象古琴砚必是文房之至宝。然而,清代最为权威的砚著《钦定西清砚谱》,收录经乾隆皇帝鉴赏并品题的砚台240方,其中仅有一方为琴式砚。因此,本文将从无弦琴与古琴砚、文献著录中的古琴砚、传世的古琴砚这三个方面进行初步的整理和探讨。
古琴(图1),是我国最古老的弹拨类乐器,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已有4000多年。古琴面系有7根弦,故又称“七弦琴”。唐王维有两首著名的五言诗言及抚琴。《辋川集·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酬张少府》:“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可见,因具有清、和、淡、雅的音乐品格,古琴历来被寄寓了古代文人超凡脱俗的处世心态,故在琴、棋、书、画中居于首位,被视为文人雅士修身养性的必由之径。
图1 明代古琴
《宋书》“隐逸列传·陶潜”载:“潜不解音声,而畜素琴一张,无弦,每有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大正新修大藏经》“史传部一”载:“陶潜,字渊明。……性不解音,畜素琴一张,弦徽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无弦琴,又称无声琴、靖节琴、陶令琴、陶琴。对于这些记载中所说陶渊明“不解音声”,应该只是说他不会抚琴或者是不懂乐理,但并不意味着他不懂得欣赏音乐,正如当今许多人不会任何一种乐器以及不懂乐理,但却不妨碍他们热爱和欣赏音乐。陶渊明抚弄无弦琴而曰“但识琴中趣”,正说明他是懂得欣赏琴曲的。由于陶渊明是古代隐士的典型代表,其“无弦琴”在后世成为一个典故,或喻自寻乐趣,或喻意趣高雅,或表示弦外情味。这对后代文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李白《赠崔秋浦三首》云:“抱琴时弄月,取意任无弦。”其《赠临洺县令皓弟》又云:“大音自成曲,但奏无弦琴。”杜甫《过津口》也言及无弦琴:“瓮馀不尽酒,膝有无声琴。”又王昌龄《赵十四兄见访》:“但有无弦琴,共君尽尊中。”陆龟蒙《奉和袭美夏景冲淡偶作次韵二首》:“垆中有酒文园会,琴上无弦靖节家。”宋朝时,郭祥正有《读陶渊明传二首》,其一云:“我爱陶渊明,超然遗世想。一奏无弦琴,妙曲寄玄响。”明末清初广东文人陈子升《家无长物琴砚特佳聊为之咏》:“紫云鸲鹆砚,绿绮凤凰琴。静者亦何有,兹焉朋盍簪。诗书敦宿好,山水有清音。欲解无弦趣,惟操匪石心。”
所谓琴形砚,即外形模仿古琴的砚台(图2、图3)。琴形砚形制不适宜太大,以便于手中把玩。砚台须留有宽阔的砚堂,故制作琴形砚就要适当地作些艺术化的处理,如砚身长度缩短而宽度加大。一般在砚首和下端模仿古琴形状并雕刻七弦,中段开辟宽大的圆形或椭圆形砚堂。砚边上雕刻回形之类的纹饰,砚首七弦两侧分别刻画龙凤,使得整方砚显得古色古香。
因此,模仿古琴的砚台具有强烈的文人气息,便成为古代文房至宝。文房中的古琴砚与无弦琴,二者对古代文人所起到的陶冶情操作用,不是很有异曲同工之妙么?因此,“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古人以琴式入砚,或者正是受到陶渊明“无弦琴”的启发。这样的情态虽然没有实际的琴曲乐声,但是却能够唤起人心灵中的乐声,并由此触发许多联想,这个联想即是陶渊明抚弄无弦琴所寄托的“意”,而这个“意”的最高境界,则是“大音希声”,甚至物我两忘。所以“何劳弦上声”,这才是无弦琴深层次的妙趣所在。
图2 古琴砚
图3 白端古琴砚
在叶樾所传《端溪砚谱》中,记载了砚台的各种形制,多达48种,“曰平底风字,曰有脚风字,曰垂裙风字,曰古样风字,曰凤池,曰四直,曰双锦四直,曰合欢四直,曰箕样,曰斧样,曰瓜样,曰卵样,曰璧样,曰人面,曰莲,曰荷叶,曰仙桃,曰瓢样,曰鼎样,曰玉台,曰天研(原注:东坡尝得石,不加斧凿以为研,后人寻岩石自然平整者效之),曰蟾样,曰龟样,曰曲水,曰钟样,曰圭样,曰笏样,曰梭样,曰琴样,曰鏊样,曰双鱼样,曰团样,曰八棱角柄秉砚,曰八棱秉砚,曰竹节秉砚,曰砚砖,曰砚板,曰房相样,曰琵琶样,曰月样,曰腰鼓,曰马蹄,曰月池,曰阮样,曰歙样,曰吕样,曰琴足风字,曰蓬莱样。”[1]67
清代唐秉钧《文房肆考》第二卷“古制砚名”载:“古人得获美石,则令名工砚匠,就其石子形象,眼之高下,因材作砚。……此外又有曰垂裙风字,曰平底风字,曰有脚风字,曰古样风字,曰琴足风字……曰琴样,曰琵琶样,……曰蓬莱样。”[1]657
清代朱栋《砚小史》卷三:“唐录云:砚之形制,古今相传,有如鼎足者,……如琴足者。亦有如琴者,……此皆余尝见者。风字有五:曰垂裙风字,曰平底风字,曰有脚风字,曰古样风字,曰琴足风字。……又有瓢钟……琵琶、双鱼、月砚、砚砖诸式,虽古皆小样。”[1]800-802
清代吴兰修《端溪砚史》卷二:“砚式。按:砚以方正为贵,浑朴为佳。宋谱、米史所载,多不得其形制。今所行者,惟风字、月样、钟样、琴样、书样、壶样、圭样、璧样、双环、八棱、松皮、竹节、荷叶、桐叶、蕉叶、秋叶等样,皆就石体为之,终不如方砚浑朴可爱也。”[1]1122
以上数处文献著录,与古琴砚相关的形制有琴样砚、琵琶样、琴足风字砚三种。骆礼刚《端砚发展史概述:东晋至清代》一文指出,这里的所谓“样”指外形或图案,“到了宋徽宗时期,端砚的各种形制已经完全具备,后来的变化只是在图案方面而已。这是端砚发展史中十分引人注目的重要阶段,可谓是端砚发展上的第一座高峰”[3]73。也就是说,琴样砚在北宋时期是端砚的主要形制之一,造型可能有写意、写实的区别,具体的琴式样也应有多种。
除了端砚,其他砚种亦出现琴式形制。譬如《谢氏砚考》卷二砚品“黎溪石”载:“张世南《游宦纪闻》:黎溪石紫者类端石而无眼,有金束腰眉子纹。间有润者,其初审发墨,久而复滑。或磨以细石,仍如新。有色绿而花纹如水波者,有色黑而金星者,有生自然铜于石中,琢以为北斗、三台之类者,有生白线当中而为琴样者。庆元中单潞公炜,字丙文,始创为砚,以遗故旧,今遂盛行,在端溪下。按:辰沅古蛮夷地,五溪皆蛮夷居之,黎溪石亦辰沅者流。”[1]692
李护暖先生在《历代端砚诗赋广辑和注释》一书中,收录整理自唐至当代端砚诗词歌赋600余首,其中有不少与古琴砚相关的诗赋铭文。《谢氏砚考》卷四砚图“琴砚”按语,竹垞老人铭琴砚背:“绍泰砖,磨不磷,逾千年。”[1]719纪昀《阅微草堂砚谱·琴砚铭》:“无弦琴,不在音。仿琢砚,置墨林。浸太清,练余心。琴研亦古式,然弦徽曲肖,则俗不可耐。命工磨治,略存形似,庶乎俗中之雅耳。乙卯六月晓岚记。”[1]982纪昀在同一部书中还记有另外几则“琴砚铭”。“空山鼓琴,沉思忽往。含毫邈然,作如是想。嘉庆辛卯十月,晓岚铭。时年七十有八。”[1]985“此研刻镂稍工,而琴徽误作七点,晓岚戏为之铭曰:‘无曰七徽,难调宫羽。此偶象形,昭文不鼓。云兴傥酣,笔风墨雨。亦似胎仙,闻琴自舞。’”[1]1001林在峩《砚史》卷五“琴砚”云:“其焦尾桐耶,其石虚中耶。有声无声,将无同耶。”[1]520计楠《墨余赘稿》“梅癯翁琴研跋”言:“先伯祖梅癯公善书爱研,知医能诗。予幼时,公以端溪水坑活眼琴砚授,拜而藏之。研之阴,公铭曰:‘扣之无声,爨之不焦。雨则破壁,中有黑蛟。’自书自携,有‘保斋计氏’长印。”[1]1034计楠《墨余赘稿》“五眼紫玉天然琴砚铭”云:“南风之熏兮,五星成文;灿然列宿兮,瞻彼卿云。”[1]1037
以上资料说明,琴形砚自北宋徽宗时期已有记载,北宋以降,一直不断有各种形态的琴形砚流传,这是一个优良传统。其砚铭反映出人们在观赏琴形砚时所获得的超脱的意趣,这与音乐能够陶冶性情、陶渊明无弦琴之妙趣、无声与有声的辩证思维等诸多因素密切相关。总而言之,其引发出来的是人们对超凡脱俗、高情雅致生活品位的追求,这对于高尚人格的熏陶培养,无疑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关于传世古琴砚的种类和数量,目前不见学者有系统的整理和研究,这也不是本短文所能全面阐述的。这里仅就笔者所能见到的文献记载和研究论文,略举数例如下。
《钦定西清砚谱》是清代最为权威的砚著,其中著录历代各种砚台240方,但仅有一方是琴式砚,即“旧乌玉砚”(图4),砚谱著录如下:
砚为琴式,高七寸四分,尾宽二寸五分,首宽三寸二分。乌玉色纯黑,扣之声璆然,中为受墨处,微窪,墨池深三分许。上镌御题诗一首,楷书,钤宝二,曰比德,曰朗润,覆手制如琴腹,上琢凤池,中龙池,两池之间高起为凤足二,所以承琴。龙池上镌太古二字,左右镌乌玉墨砚四字,俱篆书。下琢为轸池。池侧高起凫掌二,所以护轸。考玉砚,仅见宋米芾砚史,有自制苍玉砚,而乌玉流传尤鲜。惟周礼有元璜礼,北方之文潜确类书亦载。玉有五色,元玉曰[],黑玉曰玠,其光可镜,曰玖。是砚,色如纯漆,而宝光外莹,用之经冬不冰。虽发墨微逊端溪,要为文房珍品,堪备砚林别乘。匣盖镌御题诗与砚同,隶书。钤宝二,曰乾隆宸翰,曰惟精惟一。御制题旧乌玉砚。不冰足用严寒,受墨终须逊旧端。应寄香山白少傳,陆机文读试烧看。[4]
图4《西清砚谱》著录琴式砚“旧乌玉砚”
关于“玉砚”,笔者所见最早的文献记载出自宋代米芾的《砚史》,正如上文《西清砚谱》所言,后代亦极少为文人所关注或著录。此“乌玉墨砚”,虽未见到传世的实物,但据《西清砚谱》的图录和解说,我们可以大致了解该砚的基本情况。此砚色泽纯黑,而宝光外耀。古人品评砚台的优劣,大多要评其“发墨”效果如何。根据乾隆皇帝的题铭诗,可知此玉砚“用之经冬不冰”,这与端砚的质地特征相近;然而,其“发墨终须逊旧端”,即坦言玉砚在发墨功能上终究难以与名声大噪的“端砚”一比高低。
图5 琴形砚拓片
瑞霖在《东方收藏》杂志发表《心事付瑶琴,七弦上砚台》一文,介绍了五方古琴砚。这里只以两方为例。一方为琴形端砚(图6)。石色青紫,有青花、蕉叶白、火捺等珍贵石品,石质极为细润。长14.5厘米,宽9厘米,厚1.5厘米。砚呈椭圆形,按七弦琴样雕琢。砚面中间开椭圆堂池、月池。砚额中间浮雕七根弦,侧浅浮雕两对夔龙,相向舞动,形象夸张,装饰性强。背平,为琴底,成砚体三足。砚体形象俊秀,线条柔顺,雕工精致。另一方为明代琴形端砚(图7),带盖,质地细膩润泽,紫中泛青,包浆古色古香,十分雅气。长15.8厘米,宽9.5厘米,厚3.5厘米。砚呈七弦琴式,后部为琴头,前部为琴尾。砚面、背按七弦琴结构布置。整砚制作考究,雕工娴熟,形制修长俊美,线条挺拔柔顺相间。[5]
图6 琴式端砚及拓片
图7 明代琴式端砚(带盖)
王俊虎先生在《艺术中国》杂志发表《北宋金星眉纹琴样歙砚》一文,认为传世的宋代琴砚十分稀少,且普遍体形较小。而这方琴形歙砚(图8),长21.7厘米,宽10.3厘米,厚2.5厘米,这在古琴砚中属罕见的“大器”。该砚造型准确生动,边线劲挺有力,且古雅完整,“砚池墨锈厚积,砚体沁蚀入骨,砚侧蚀孔自然,整砚通体散发出砚史颠峰时期无与伦比的艺术魅力”。[6]
图8 北宋琴形歙砚
钱桃源在《扬州晚报》发表了《苏轼铭古琴砚》一文,该古琴砚为作者钱氏所藏。砚长44.5厘米,上宽11.4厘米,下宽13.5厘米,高5.2厘米。琴面上深雕一龙,口喷戏水,由口至下作琴弦,琴身中部椭圆状凸出,镌满海水纹;砚额上阴镌“管纳山事”四字,琴身中部上设砚池,至下为砚堂。琴面下部镌一龙,空间满镌星点纹。琴背中部设桥形底座,中央刻东坡居士题铭。端砚通体青紫,画面静中有动,构图立意巧妙,铭文大方得体,风格古朴苍劲,自然光亮,是不可多得的砚石佳作。[7]
从以上所援引的传世古琴砚可以看出,自从北宋晚期“琴样砚”问世以来,这种砚台形制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喜爱,因而也更加广泛地流行开来。之所以如此,乃在于我国传统文化中,一直有着对高雅音乐和书房文化趣味的好尚与推崇。古琴砚正是蕴含了这样的审美理念,是我国雅文化的一个体现。这是十分优良的传统,在当今仍然值得弘扬。
综上所述,由于古琴与砚台均是古代文人书房之至宝,且两者在陶冶人文情操方面具有很高的相似性,故而古琴与砚台的结合是古代文房用具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古人以琴式入砚,与陶渊明“无弦琴”的典故大有关联,从而深化了琴式砚的文化内涵,并增添了其中的欣赏趣味。虽然因实物资料的匮乏和历史文献的缺载,我们无法判断古琴砚产生的具体年代,但是,通过对宋元以来传世的古琴砚及砚谱的初步考察,我们可以肯定古琴砚的制作年代不会晚于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