亓俊江
课堂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舞台,是师生生命展现最重要的一个场所。学校的教学任务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来完成的,没有课堂,在一定意义上说就没有教育。
课堂,是双向的沟通,彼此的给予和共同的拥有,是资源的分享。理想的课堂应该是时时涌动着生命的活力,洋溢着生命的热情。只有智慧的撞击,才会产生生命的意义。理想的课堂是师生传递人类关爱,提升品德的殿堂,是学生愉悦学习的乐园,是学生流连忘返的场所,是学生创造力、思辨力、想象力、智慧力,蓄积、碰撞、爆发的空间。我想:在课堂上老师更多的是唤醒,而不是灌输;更多的是引领,而不是强制。给学生一个空间,他会拥有一片蓝天;给学生一个支点,也会撬起地球。
王崧舟老师谈到课的三种境界说:一是人在课中,课在人中;二是人如其课,课如其人;三是人既是课,课既是人。境界越高,课的痕迹越淡,终至无痕。诗意的课堂是至高的课堂境界吧。营造诗意的课堂,老师首先要充满诗情。语文课程教学中,要使学生有感悟,教师首先要有感悟;要使学生有体验,老师首先要能体验;要使学生受感动,教师首先要被感动。只有当教师深情投入、真情流露、热情洋溢、激情四射的时候,学生才能受到真正的熏陶和感染。同时,教师还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才能使课堂富有诗意。因此要营造诗意的课堂,教师要关注学习过程的指导。教师激情的导入,学生对文本的感悟发现,深化知识的迁移练习,交流讨论时的提示,依托文本的“旁逸斜出”等,都展示了教师、学生、文本、作者之间的对话过程。对话过程中,教师认真倾听每位学生的意见,让学生主动发表自己的见解,体现自己存在的价值、尊严,在轻松、愉快中学到知识,塑造人格,提高教养。关注学习过程,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感受学习的快乐。
诗意的课堂当然是脱胎于灵动的课堂,当师生、课堂开始灵动,才能让人感觉到诗意的存在。《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这预示着语文课堂改变过去满堂灌的形式,代之以激发学生求知欲,开启学生智慧的充满生机活力的现代课堂教学。语文课堂要焕发生命活力,应让学生活起来,以创新、实践为主线,让灵动成为新课程课堂的主旋律。灵动的课堂,学生必须动起来。因为学生是学习发展的主人,只有学生动起来,学生才能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得到真正的发展,动起来更精彩,学生在动中学习,在学习中发展。切实有效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可以让学生从中获取课文以外的知识与能力。灵动的课堂还需要教师高度重视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包括课内與课外。例如教科书、图书馆、电视、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等等。教师可以创建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习语文,运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在课外语文实践活动中,学生学到了语文,运用了语文,同时收获到成功的喜悦,合作的快乐。
语文是一种诗性的光辉,一种浪漫的情怀,一种崇高的灵魂。语文的生命是诗意的,学生的天性是诗意的,语文教学也应是生机盎然,充满诗意的!诗意的课堂,正逐渐走近我们,并走进我们!课堂因生命而美丽,教学因生成而精彩!
我将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不断追求有效教学,充分演绎理想课堂的魅力,努力让每堂课都能成为我与学生共同成长的一段愉快的诗意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