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莉萍
一、鲁迅小说中的限制叙事
我们要讨论文本的叙事方式和结构模式,就不能忽略叙事的人称和视角,这牵涉到“谁看”“谁说”和“怎样说”的本质问题。文本是作者的语言创造,是意义的可能表达,是作者对于自我思想情感的深层反省,也是对于世界存在的体验想象。
那么具体来看,鲁迅的小说《孔乙己》,就是第一人称叙事,但這个第一人称叙事,有点边缘化的味道,采用的是一种回忆的方式,这也是一种叙事的策略。仔细阅读该作品,感觉有种平静和从容,还有一种紧张。这是怎么回事呢?这里就需要进一步研究叙事的深沉结构。虽然整个“故事”看起来是“我”的所见所闻,但是孔乙己在酒店的情景和“我”听闻孔乙己的事,却有不同的隐含视角。因为写孔乙己在酒店的场景的交代,已经超出了一个小伙计的回忆范围,这里隐含着一种全知视角。这样的方式使人物形象变得更加丰满。平静、从容的是小伙计作为叙事者,有种情感的疏离,紧张的是真正背后的情感的推动者。所以,探究起来,这个故事的背后存在一个真正的叙事者。作者是文本的创作主体,他直接制约着文本的深层情感和文本的叙述,而视角在表层的呈现,是叙事的基本策略和限制。
二、鲁迅小说限制叙事的作用
限制叙事,这是鲁迅的叙事风格,那么这种风格,有什么作用呢?很重要的一个作用,就是反讽性。这种叙事方式,使得他能够“客观地呈露”一种世相,让人们沉静地思考作者笔下的这样一种人生,也使得读者更为理智地观照叙述者讲述的故事,避免了读者与叙述者的心理认同,也就使得读者的理性反思的可能性和反思的维度到极大的解放。
详细地看《孔乙己》中限制性视角叙事的作用:首先,选择“小伙计”作为叙事者,以他的眼光看世界,作者又从各方面拉开和故事的距离。其次,避免了全知叙事的冒险。作者对所叙述之事不完全请楚时,采用“小伙计”作为叙述者,可以回避不知道部分。最后,用“小伙计”充当叙事的人物,对自己来说是全知的,对别的人物来说是限制的,可以解剖自己的一切,然后从外部观察其他的人物和其他事件。
三、关于限制叙事
什么是限制叙事?叙事模式,有多种形式。首先,有时间的,连贯、倒装、交错;其次,有角度的,全知、限制、纯主观;再次,有结构的,以情节为中心、以性格为中心、以背景为中心。而此处的限制叙事,是属于叙事模式中角度的选择。限制叙事的含义是作者在有限的范围内叙事,只展现事件和人物的一部分,而不是展现全部,主要是以第一人称或是第三人称叙事。再详细地阐释一下叙述者知道的和人物一样多,人物不知道的事,叙述者也无权叙说。叙述者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是几个人轮流充当,限制叙事可采用第一人称,也可采用第三人称。
四、限制叙事在中国的发展
西方的限制叙事发展比较迅速,在中国,20世纪30年代,限制叙事,特别是第一人称叙事的地位提高并起了主导地位。“五四”作家,开始翻译外国的优秀作品,将其介绍到中国,限制叙事也就开始流传,限制叙事在这个时期的发扬,是有其独特意义的。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的一些进步知识分子,追求艺术个性,强调抒写自我感情,这种限制叙事,有利于他们更好地展现自我。同时,这也是个文化思想的摸索阶段,对人生,对命运,对社会的思考,使这些知识分子,着眼于对社会人生的理性思考及对自我的审视,爱发议论。借第一人称叙事者的自我解剖,视角的转换以及作家与叙述者的有意的间离手段表达作家的理性思考。这一时期的作家,将限制叙事进行发展。而鲁迅,也将这种手法发挥得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