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作坊”教学模式的影视类专业实践教学平台建构

2019-07-15 03:35薛蓓
新西部·中旬刊 2019年6期
关键词:工作坊实践教学原则

薛蓓

本文为西安外国语大学校级课题《跨文化传播环境下“丝绸之路”系列纪录片的叙事研究与中国视角》(编号:15XWB12)

【摘 要】 基于“工作坊”教学模式的影视类专业实践教学平台建构原则是优化资源,服务教学。路径主要是:建立导师团队制,将工作生产流程项目化;联合作业,组织参赛;建立健全校企合作机制,完成工作坊项目承接;鼓励学生独立自主申报项目,加强国际教学交流与合作。

【关键词】 工作坊模式;影视类专业;实践教学;平台建构;原则;路径

影视类专业是对实践能力要求很高的一个专业,自20世纪90年代教育部增设影视类专业以来,这段时间也恰好是中国影视行业的高度发展时期。进入21世纪,随着广播电视产业的蓬勃发展,许多普通高等学校和职业院校为适应市场需求,都陆续开设影视类专业。如今,在全国开设类似影视专业等影视类专业的学校达到数百家,几乎所有开设此专业的高校都开设了专门的实践课程以及相关的实践培养方案。但是,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发展,数字技术的持续更新,传媒市场的巨大变革,高校影视类专业的实践教学仍然无法满足当下影视行业的要求。探其原因,是如今的高校实践教学课程太过初级化,并且相对分散,理论与实践脱节,实践教学的平台严重缺乏。在这种情况下,引入“工作坊”制度,建立影视专业“工作坊”实践教学平台,是影视专业建设的新举措,也是培养全媒体时代影视全能人才的必由之路。

一、高校实践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

1、重理论教学,轻实践锻炼

许多高校在建立影视类专业之初,还是以理论课程培养为主,實践课程严重匮乏甚至是全无。随着影视行业的发展,许多高校也意识到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开始注重应用能力的培养,实践课程陆续开设并且在培养方案中的比重不断上升。但是,还有不少院校,依然将影视专业的培养停留在理论教学的思维模式上,比如,在制定本科教学培养方案时 ,理论课程优先安排并且是专业必修课程,而实践课程成为了专业选修课;在实践教学资源匮乏时,随意取消实践教学的环节;对于实践教学所需的实验室建设,完全没有组织计划。

2、实践课堂教学形式单一化

目前,大部分高校的实践教学无外乎有以下几种,实验室教学,相关专业实习,毕业实习和社会实践。但是这几种实践活动缺乏科学系统的实践教学平台做保障,在资源整合,内容衔接以及实际运行时存在诸多问题。而现今,许多高校实践教学还是依附于理论教学,教师教授什么,学生就单方面接受,缺乏教学互动,而这种完全封闭的、单向的实践教学,对于综合创新人才的培养来说,是非常局限的。由于高校对接的实习基地有限,许多学生仍然是自己寻找实习单位,这种分散实习难以掌控,学生的实习状态难以把握,实际实践中的学习程度也能以了解,学生在此过程中,容易处于“放羊”状态,实践的效果大大折扣,实践的意义也就几乎全无了。

3、实践教学师资力量缺乏

目前,许多高校的影视专业实践教学师资力量仍旧匮乏。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大多数专业教师都是从学校毕业,便直接进入高校,理论水平较高,缺少甚至没有在影视业界的历练和经验,实践能力较弱,教师尚且不知道影视行业的运作规律,又如何指导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会感到老师教授的理论知识和现实工作中是难以衔接,甚至是脱节的,工作无法直接上手。

二、“工作坊”教学平台的建立对于实践教学的必要性

对于影视传媒这种既需要较高的理论素养,又需要接轨的行业实战的专业而言,培养学生传统影视行业的基础能力已经远远不够。就目前的就业情况来看,并不乐观,学生面临毕业即失业的尴尬状态,就业问题主要集中在影视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脱节,学生毕业后无法直接上手工作,专业技术不扎实,策划能力也较弱,创新意识也较差,团队合作能力也较低。

由此看来,影视专业的学生除了要掌握摄影摄像以及编辑软件的“兵器类”的应用,还应该具备策划、文案、营销、新媒体运作,互联网传播甚至产业管理等软实力。这样,才能满足全媒体时代的人才需求。作为与行业如此紧密关联的专业,影视类专业需要时刻关注实践教学,并且第一时间与业界接轨,及时更新老旧的实践经验教学和储备式理论教学。

随着目前高校教改的深入,很多高校已经开始展开不同的实践教学模式,搭建教学实践平台。“来自于设计、翻译等专业的‘工作坊教学模式,被引入影视专业教学。‘工作坊,英文简称‘workshop,起源于欧美国家,并最早出现在教育与心理学研究领域。”[1]在影视专业的教学中,“工作坊”模式可以加强课堂内外实习的联系,防止各个实习环节的脱节,对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项目意识的锻炼,综合能力的培养非常有利。

在影视专业的教学中,“工作坊”模式可以立足自身专业的特色,由具备条件的多个教师组成联合实践教学团队,带领学生组织成立类似“数字影像工作坊”、“DV影像社”“就业指导工作坊”“国际影视双语教学工作坊”等类似以学徒制的方式带领学生完成具体的项目,比如影视业界的项目或是参与影像节的比赛。毋庸置疑,这种模式的实践教学,“基于‘团体动力学的工作坊教学模式的开展解决了课时、课程之间衔接性不强的问题,促使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得到提升,成为实践教学的某种补充。”[2] 在当今全媒体时代,“工作坊”实践平台的搭建可以培养影视专业在“文、编、摄、录、制”这些常规的基础能力扎实学习的同时,也加入了新媒体、媒介管理、互联网融合、项目制管理等综合能力的知识,有利于如今由专才培养向通才教育发展的大趋势。

三、构建影视专业“工作坊”实践教学平台的原则及路径

在“工作坊”的定义范畴,“常用于设计、 心理、 翻译、 设计等研究领域, 在艺术领域, 指的是 ‘一种以具体项目为带动, 由艺术家(设计师) 及其团队共同参与完成, 从构思、设计、制作全过程的“艺术工作室;也可以指由艺术家执教与学生分享其技巧的课程总称”。[3]将“工作坊”制度引入影视类专业实践教学平台的构建,可以从以下几点展开。

1、平台建设原则

(1)工作坊建立后,其项目运营必然涉及到影视节目制作的各个环节,从而在工作坊的构建中,应该优化实验室资源。实验室的设备在满足正常教学任务的情况下,要对工作坊开放,也可以针对工作坊安排实践课程。

(2)工作坊平台构建后,首先以服务教学为主,将教学作为其建立的核心。将教师的讲授,学生的作业考核等与工作坊进行对接,在专业培养方案中,完成大学一年级到四年级课程之间的递进和融会贯通都应是工作坊的核心任务。

2、建立导师团队制,将工作生产流程项目化

在工作坊教学师资队伍方面,应按照“双导师制”组件专业化团队。在这支队伍中,应该有校内的教学能手,也应该邀请影视业界优秀的从业人员加入,这样才能保持校内平台可以及时同业界接轨,以防在影视业高速的发展的进程中渐渐落伍。在导师团队之外,也可以定期邀请学术界名师以及业界大拿到学校来开展讲座活动。例如可以进行专题内容讲座、名家名人论坛、学术报告等形式;也可以通过作品展览,作品交流,实践活动月等其他形式。

由于工作坊具有一定的项目属性,所以它与普通的实验室教学仍有区别。可以采用类似公司制的模式,将平台打造成学生参与的项目孵化的基础平台。学生可以在平台的基础上完成作业,参与校内外影像大赛,报选题承接业界项目。工作坊可以形成立项、审批、监督以及管理的制度,帮助和全程跟进学生的项目进度,监督学生完成的质量。从而来提升学生的项目开发及完成能力,在未来的就业中,可以顺利的直接上手。

另外,工作坊的运行,也是小课堂教学的一种。在大课堂教学中,教师是整个教学活动的核心,师生之间缺乏互动,而这种工作坊的小课堂可以转变原有课堂的师生关系,将课堂的局限性打破,这种心口相传的学徒制教学才能让学生真正获得知识,而学生的学习效果也会事半功倍。

3、联合作业,组织参赛

影视类专业的实践课程较多,涵盖“文、摄、照、编、录、制”等多个范畴。比如《非线性编辑》、《声音设计与制作》、《节目策划》、《广播电视采访》、《DV 短片创作》、《节目制作》等。其最终考核不是闭卷考试,而是以学生的期末作品为核心进行评分。所以,可以将工作坊作为此类课程期末作业的孵化平台,甚至可以将期末作业作为参赛作品的初剪内容,将同时期开设的课程进行联合作业。

比如《非线性编辑》《声音设计与制作》以及《DV短片创作》就可以进行联合作业,学生最终只交一部作品,不同课程的老师可以从这部短片中,分别针对自己课程的要求打分。非编课程老师从剪辑角度入手,声音课程的老师从拾音、录音等角度入手,短片创作老师可以从选题、剧本、摄影、光线、美术、人物、剪辑、声音及结构主题等等多个角度综合打分。这样避免了多重作业的压力下,学生的随意应付行为,可以保证作业的质量,而且一个短片中往往涉及到多个课程的知识,这样可以加强课程之间的联系,从知识分割走向学科联合,让学生在一部作品之后,融会贯通,学以致用。最终导师可以推荐优秀的学生作品参加各种校内外的影像比赛。工作坊可以积极对接专业赛事,也可以针对不同比赛的主题要求,积极组织学生针对参赛而进行短片的创作,为学生的作品提供检验机会,为学生的就业增添优势,这样比学生漫无目的独立参赛更加具有组织性和专业性,获奖的几率也会增加。

在专业内部完成各个课程的联合作业之外,还可以将其他专业的同学引入工作坊,搭建专业横向的资源整合平台。跨专业的横向整合可以把校内编导、戏文、表演、动画、艺设、广告、新闻、新媒体、及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进行整合,打造成“类影视公司制”的团队,让各个专业的学生一起进行项目的同时可以将专业知识互通有无,凡是团队中的同学,都可以进行横向交流于合作,不断积累更多的实践经验,提高自身的整体综合能力。在学生具备了全面的知识和技能储备后,会更加自信,更加专业化,将培养为成品通才,这在全媒体时代是非常必要的。

4、建立健全校企合作机制,完成工作坊项目承接

影视类专业人才培养需要注重与影视业界的联络,加强与电视台或是影视传媒公司的联合实践教学,将其项目引入工作坊中,让学生承担一部分项目制作内容,可以保持学校实践教学的新鲜性,做到与业界的及时接轨,与时俱进。让学生走出课堂局限,在就业前走入实战,将对他们的理论知识解构为实践能力有很大优势,达到学以致用的良好效果。

另外,学校的实验室资源毕竟有限,不可能永远实时更新为业界最先进的设备,在这种情况下,校企合作就显得尤为重要。这既尊重影视专业的教育对实践性高要求的规律,又能为学生的接触最新设备和理念创造有利条件,也解决了影视公司接到大项目后,人手不足,需要专业实习生的问题,可以说是双向得益。这样,也为学生就业提前提供了一个有利的平台,在实习中表现优异的学生在某种程度上,就获得了就业机会。教学联动就是要与市场结合,一起互动,形成能夠真正从整体上发挥功效优势的实践教学模式。

5、学生独立自主申报项目

现今有许多国家级、省级和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学生可以利用工作坊的平台,进行项目申报,经过工作坊专业的审核后,通过审核的学生可以利用平台资源进行个人或是团队的项目创作。平台提供指导教师,业界导师,实验室设备,配齐团队等多方面资助,全力辅助学生完成项目,提高学生的申报积极性。

6、国际教学交流与合作

在当今影视传媒国际化大融合的趋势下,教学联动不仅体现在与影视传媒业界的联动,也体现在与国外影视院校的交流合作中。不断加强与国外优秀的影视传媒院校在产、学、研等各个领域的交流合作,吸取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加强学生之间的联合互动,不仅有利于我们的专业建设,对我们老师和学生的眼界开阔也是大有益处。

“艺术与技术教育的特殊性,要求师资首先要有多年丰富的实践经验,所以,在师傅带徒弟时期和国外院校的影视教育教师,多是 45 岁以上的,从创作、制作第一线上下来的专业人员。”[4]我们如果能和国外这些优秀的老师进行对接,让我们工作坊的学生和美国高校的学生进行联合作业,得到他们导师的指导,这对于我们学生来说将是非常有意义的。在此我们可以借鉴中国传媒大学与国外高校的合作理念,他们建立有与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合作交流班,他们的戏剧影视学院和美国南加州大学电影艺术学院联合主办 “夏季世界城市交响纪录片”项目。他们也有与南加州大学进行研究生联合作业实践项目等等。

在达成这样的目标前提下,让感兴趣的学生参与到“国际双语教学工作坊”,为其开设一些相关的双语教学课程,在工作坊达到良好效果之后,再推广至整个学院,工作坊就承担起作为国际双语实践教学的实验推广基地,也可以推荐优秀学生去国外合作院系继续深造。

“工作坊”可以整合分散的实践资源,加强了课程之间的互动融合,完成了专业与专业横向间的对接,建立了精细化的小课教学的学徒制教学模式,提供了与影视业界接轨的实践机会和与国际院校交流的基础平台。根据现如今影视行业发展对于影视专业实践人才需求的大背景下,基于“工作坊”的这种实践教学平台的搭建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 吕新萍等编著. 小组工作[M] .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2] 颜彬.基于工作坊项目管理探究影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构[J].新闻知识,2015(5).

[3] 吴珺. 论 “工作坊” 方式在舞蹈创编教学中的运用[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1.

[4] 谢飞.关于高等院校的影视教育研究[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6(1).

【作者简介】

薛 蓓,陕西西安人,西安外国语大学艺术学院讲师.

猜你喜欢
工作坊实践教学原则
十二星座的做事原则
麻阳:相聚工作坊研修共提升
名师工作坊促农村教师成长
赫山区小学语文工作坊促教师专业成长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
《数据库高级应用》教学创新方法研究
惹人喜爱的原则(二)
惹人喜爱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