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真正体现家门口文化涵义

2019-07-15 03:37曹伟平
都市生活 2019年3期
关键词:涵义文化

曹伟平

摘 要:随着农村文化建设的深入,使农民能在家门口享受文化的活动和举措越来越多,受到了越来越多农民群众的欢迎。

关键词:家门口 文化 涵义

但是,透过这种热闹纷繁的现象,我们不难发现有一种潜流也随之涌动,让农民在家门口享受文化这一举措出现了一些不切实际的活动形式,有些地方的乡镇,为了他们的所谓政绩、所谓的的提升形象、所谓的轰动效应,在跟风、攀比潮流的引领下,打出让农民在家门口享受文化的旗帜,搞一些没能真正体现家门口文化涵义的大型活动,化几十万甚至几百万元搞这种拔苗助长方式的大型广场文艺活动。而且随着此风的漫延,这种活动的场面越搞越大、所邀请的节目和演员的档次越来越高,有的地方甚至以那些专业团体为班底搞所谓的群众文化活动。由此而带来所化的财力、人力、物力越来越多。据有关资料透露,有这么一个乡镇,平时忙于抓经济建设,对文化建设过问较少,以至于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座象样的影剧院,仅有的一座文化中心也被承包给个人作经营性服务用了。在这种跟风、攀比的潮流中,竟也开创了史无前例的举措,花百万元巨资搞这种大型活动,邀请了国内明星大腕。为保证这短短二小时效益,动用了大量人力物力,而享受如此高雅文化的是前排就座的领导和后面组织的几个方阵队,真正的农民群众有几个入围如此宏伟而圣洁的圈内呢?难怪有群众说:“百万钞票砰声响,领导电视好亮相,平头百姓勿思量,不是回家搓麻将。”

提出这个问题,并不是说农村乡镇不能搞这种大型广场文艺活动,重要的是对搞这样的活动要有一个正确清醒的认识。要求真务实,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合本地实际的活动方式和内容,扎扎实实地推进本地的文化建设,使农民群众真正能在家门口享受文化。假如一个连基本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都还没有建立起来的地方,为了赶潮流,看横线,搞提升,不顾当地的实际情况搞这种劳民伤财脱离群众的所谓大型活动,势必会造成适得其反的社会效果。

新农村文化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的基础工程,它不是靠搞一二次大型的广场演出,就能达到提升农村文化建设的成效、品位和形象的事,而是要靠求真务实扎扎实实地做好各项具体工作使农民群众真正成为文化的创造者和享用者。为此,笔者变为需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作努力:

1、树立服务意识,心中要装有农民群众。

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着眼点和落脚点就是要放在“三农”上。为“三农”服务是个经常提的问题,但真正要把为“三农”服务的思想树立起来,并付诸于实际工作中,并不是一件一蹴而就的事。切实解决好为农民服务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思想基础,也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思想基础。要树立服务意识,心中要装有农民群众。要克服有些人的浮躁心理和所谓的政绩观念。我们做工作,不是为了出政绩,不是为了提升形象、品位,而是为了毛泽东同志所提倡的“为人民服务”。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你的工作老百姓满意了,人们安居乐业了,社会和谐稳定了,你的政绩也就出来了,地方的形象和品位也就提升了。在农村文化建设上也是同样。文化建设首先是普及,然后才是提高。普及是农民的普及,提高也是农民的提高。只有把普及工作做好了,新农村的文化建设的提高也就水到渠成了了。这样为人民服务的意识也真正落到了实处。

2、文化阵地地建设要贴近农民群众。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中,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必须要贴近农民群众。那些开展观摩性活动的影剧院、展览场馆,开展文体休闲活动的公园、广场,进行教育培训等活动的文化中心、村落文化宫等都是新农村文化建设中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物质平台。这些设备设施的建设,必须要以有利于方便农民群众参与活动为前提。

近年来,農村基层文化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不少地方的村落文化宫,农民休闲广场、体育健身场馆等相继建起,为农民群众开展文化活动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但由于地域发展的不平衡,不少地方不有许多困难,光靠政府投入还不能全面解决问题。因此,要在政府的主导下,积极发动社会上那些先富裕起来的团体和个人多种渠道融资参与,形成合力,形成多条腿办文化,多层次办文化,使文化服务设施形成网络化,以农村基层文化设施建设来带动农村文化活动的开展,使农民群众真正能够在家门口享受文化。

3、组织队伍建设要依靠农民群众。

业余文化队伍是农村文化建设的桥梁枢纽,是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传播先进文化的一支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要开展农村文化活动,就要组织好文化队伍建设。而这种队伍离不开当地的农民群众。在村落、社区中,孕藏着许多有才能的农民文化骨干,他们是开展活动的中坚力量,我们要积极引导他们,诚恳地把这些有共同兴趣、共同爱好、共同语言的积极分子组织起来,参与到文化活动中来,使我们的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千姿百态。作为政府文化主管部门,要给予文化队伍热情的支持,热心的辅导。同时,要不断地发现和培养亲的积极分子,提高文化队伍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形成以老带新、不断充实新生力量的良性局面,使文化队伍组织人力、财力资源兴旺健康发展,使新农村文化队伍建设有足够的人才资源保证。

4、文化活动不能贪大求洋,要因地制宜,立足地域文化。

有了服务意识,有了阵地,有了队伍,接下来的问题是农村文化活动如何搞,搞什么?这就值得商榷,是贪大求洋,搞拔苗助长,不是因地制宜,量力而行,从农村文化活动的规律来看,必定选择后者。这是因为,我们搞活动,不是为了摆花架子,而是真正为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目的的。其实,在现实农村中就有许多好的活动形式,如村落文化宫、文化中心户、特色文化的弘扬、民间文化的挖掘等。都把文化活动搞得有声有色、形式多样,特别是农村传统的文化活动中,就有许多这样的优秀活动形式,如传统的节庆活动、民部民俗活动等。这些活动不仅对节庆、民间民俗起到了烘托气氛的作用,而且实实在在的为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献上一顿丰盛的文化大餐。因此,我们可以沿用传统的优秀形式,开展各类人们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同时,民间有许多独具地域特色的文化活动形式,是一方地域文化的标志性形式,它是当地群众认同的一种文化符号。有句话说得好,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那么套用这句话,越是地域的也许就越是世界的,从而形成自己的地域文化品牌。近年来,我们前童镇的元宵节行会,已真正在申报国家级非遗。同时,也要运用现代文化的理念,对那些陈旧的表演形式进行创新的改造,盘活用足地域文化资源,使这些活动形式推陈出新,达到与时俱进,与先进文化合拍,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文化产品,使新农村文化建设形成传统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良性发展,真正让文化活动成为农民在家门口享受的精神文化大餐。

猜你喜欢
涵义文化
浅析词的涵义和指称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谁远谁近?
全面从严治党理论的深刻涵义探析
谈风险导向内部审计
坚定树立核心意识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退出机制分析
传承 民族 文化
什么是文化
论城镇化与信息化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