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经济学基础课程改革中精准教学的实施对策

2019-07-15 09:51韦芳
祖国 2019年12期
关键词:经济学基础精准教学高职教育

摘要:随着高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在经济学基础课程教学中,精准教学的实施具有一定的启发和实践价值,通过对教学内容的创新和教学模式的优化,能够构建起以任务为驱动的全新教育模式,在精准目标定位、精准内容设计、精准过程实施、精准教学评价基础上加快经济学基础课程改革步伐,活跃高职经济教学课堂,促进学生经济学素养的提高。

关键词:高职教育   经济学基础   精准教学   课程改革

“精准教学”概念是斯金纳在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提出的一种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法,倡导学习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流畅度”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在高职经济学基础课程改革中,精准教学是保证课堂效率的核心要求,能够体现出教与学、理论与实践、内容与形式、思维与行为、导向与结论之间的匹配程度。通过精准教学的开展提升经济学基础课程教学的有效性,让学生掌握知识理论的同时,更能够深刻领会经济学基础内涵,促进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具体来说,精准教学的实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精准定位经济学基础课程教的学目标

从高职经济学基础课程的内容来看,主要以西方经济学为理论基础,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本土化意识,能够将理论内容与我国国情、经济发展实际轨道结合在一起,这样才能确定正确的教学目标,让学生有清晰的学习方向。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教学主体性,结合职业教育这一特殊因素注重培养实用型人才,这样才能符合高职人才的培养目标,改变以往被动灌输的教育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主动思考,激发学生经济学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中注重学生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学生的经济学综合素养。结合教学实践确定基础目标,即学生能够对国家不同阶段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有所了解,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当前的社会经济现象进行分析,能够完成团队协作任务,能够正确处理生活中遇到的与经济相关的问题。

二、经济学基础课程教学内容的精细设计

(一)注重时代感,突出本土化

在精准定位经济学基础课程教学目标的前提下,教师要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建设,与我国当前社会经济发展以及各类经济现象结合在一起,从而提前经济学教学的时效性,结合能力素质的培养要求,对教材以及教学方案作出综合评价,剔除教材中陈旧的、关联性较低的内容,重新优化教学方案。

从传统《经济学基础》教材来看,多数将其定义为“以数学为核心”的学科,教学中以理论灌输为主,很多引用的案例已经陈旧过时,与现代经济发展形势严重脱节,体现出空泛、陈旧、学习难度大等缺陷,对实际教学的开展造成不利影响。基于此,教师要进一步精选教材,建立起经济学教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在经济学原理教学中突出本土化特点,教师要将自己的教学心得融合到课程本土化转化中,尝试将经济学的教学核心从“数学”转移到“经济”层面,充分体现这门学科的柔性化、开放化、趣味化的特点,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经济规律,在生活中应用经济学知识,帮助学生拓展专业思维,实现课程教学的本土化、精细化发展。

(二)更新创新,精编教学案例

在经济学基础课程教学中,要秉承“必需、够用”的职业教育原则,教师教结合当权经济新常态这样现实环境,对社会经济发展中出现的崭新的经济现象及问题进行探究,建立起新的案例素材库,更替原来陈旧的教学案例,以提高教学内容的时效性。网络时代,公众的生活模式和经济意识也在悄然生变,学生对经济类话题关注度较高,教师可以围绕学生关心的经济问题组织经济辩论会或者经济探讨沙龙,这样的形式能够让学生更深刻的了解当前的经济现象,同时激发学生主动分析、主动探究的积极性。

在经济学案例的引用中,教师要尽可能少的运用西方经济案例,增加我国经济发展中与学生生活相关的经济案例,如春运期间车票价格的弹性变化、学区房的供需问题、网络资源的从免费到付费的转变、机会成本在休闲娱乐中的运用等,这些都是与学生生活学习息息相关的内容,不但能够激发学生的经济学学习兴趣,而且还能提升学生的经济意识,促进学生经济學知识学以致用。

三、经济学基础课程教学方法要灵活精巧

(一)项目“设疑”

在经济学基础课程教学中,任务驱动法深受学生欢迎,结合“知识、能力、素质”三个主方向,设定具体的任务目标。知识目标要求学生对基本的经济学概念、经济类型等明确认识。能力目标则需要学生能够判断商品需求的动态变化,并以此弹性价格制定相应的价格策略。素质目标则是学生经济素养、合作探究能、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为主。

在任务要求方面则需要学生在市场调查中掌握价格弹性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如何对其进行分类等。教师可以适当启发:“在同学们的日常消费中,有些商品会经常打折,哪些商品很少有优惠活动?哪类商品折扣非常大,又有哪些商品只是象征性打折?不同折扣的促销会有什么的结果?这其中怎样用经济学原理去解释?”在教师的问题引导下,学生可以组成项目研究小队对上述现象进行调研分析,由于这些问题属于生活中的常见现象,所以学生在项目探究中的针对性更强,实践价值更突出。

(二)项目释疑与深度探究

在项目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分为三个步骤,即“制定计划→具体实施→成果展示”。学生需要结合具体项目目标和讨论结果确定项目探究方案,保证其具备可行性。学会可以自主选择调研地点,如各大商场、购物中心、餐厅、冷饮店、家电城等,确定调查时间和调查对象,做好项目前期准备工作。在任务探究中,学生会融入真实社会环境,针对身边的经济现象或问题进行分析,如超市促销时不同商品的价格变化,通过市场调查学生会发现一些现象与经济学原理相悖,并由此产生疑问。学生将这些问题带到课堂,进行小组内部和班级整体讨论。在这样的互动讨论环境下,能够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而教师则要细心观察、适时介入,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和点拨。只有切实的实践基础才能让学生质疑并主动去探疑、释疑,学习专注度也会不断增加。在项目成果展示中,教师尽量不要局限固定的展示方式,学生可以出具书面报告,也可以制作成项目汇报PPT,或者通过情景再现、制作海报等形式展示项目探究结果。这样才能真正激发学生在经济学项目实践中的积极性,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四、经济学基础课程教学的精确评价

(一)评价标准多元化、动态化

在教学评价环节,教师要制定多元评价标准,除对学生的知识技能进行评价外,还要注重学生的思维方向、合作能力、创新意识等方面的评价。评价目标不能仅局限于课堂教学环节,同时还要关注学生的实践过程评价,并及时提出问题意见及完善建议。教师要对学生多鼓励,启发学生对各类社会经济现象进行观察分析,一方面能够构建理论联系实际的经济学教学模式,另一方面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探究信心,构建起过程性评价的动态化实施特色。

(二)评价语言精确化

精准、客观、到位的课堂评价能够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是提升经济学基础课程教学水平的重要因素。教师在评价语言的运用中要生动、严谨、人性化,避免对学生进行主观盲目的评价。教师要注重学生学习评价的针对性,选择正确的评价时机。在针对学生探究方式的评价中,指出不足的同时也要肯定学生的优点,督促学生主动调整和完善。在学生学习态度的评价中,要以激励性语言为主,以此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精确的评价语言能够给学生带来更多正能量,是体现教师教育智慧的主要表现,通过语言评价建立起师生之间的互动沟通,让学生感受到经济学学习中的成就感,激励学生的学习自信,以提高学生对教师评价的接受程度。

五、结语

在高职院校的经济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中,教师要敢于试错,通过不断的实践、调整、完善促进课程教学模式的持续创新。教师要注重学生的教学主体性,建立起理论和实践之间的有机练习,让教师智慧的教,学生智慧的学,这样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经济学学习积极性,掌握经济学基础原理,并能夠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中,促进学生经济学素养的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乾坤.《经济学基础》精品课程建设的专业导向问题探究[J].黑河学院学报,2017,(06).

[2]郭媛媛.基于翻转课堂的《经济学基础》教学模式研究[J].散文百家,2018,(07).

[3]马珊珊.《经济学基础》课程教学模式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5,(21).

[4]朱洁.高职《经济学基础》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构建[J].纳税,2018,(28).

[5]林玮菡.关于高职《经济学基础》教学改革的探讨[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6,(21).

(作者简介:韦芳,学历:研究生,单位:甘肃能源化工职业学院,研究方向:经济学、会计学。)

猜你喜欢
经济学基础精准教学高职教育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精准教学
高职院校《经济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
论高职生未来职业发展
高职“经济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