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艳琼 艾双双
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黔东南州的民族文化旅游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化的发展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在分析问题的同时,也探讨了一些解决问题的思路。
关键词:黔东南州;民族文化旅游;旅游产业化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9.24.009
1 民族文化旅游和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化的定义
民族文化旅游是旅游的很常见一种形式,同时也是文化旅游的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以当地民族的各种文化以及旅游目的地的自然风景为主,使游客在旅行的过程中感受、体验并且融入当地民族文化中的一种旅游形式。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化是指以各种民族旅游资源为基础,采用市场化的操作手段对它进行开发、利用、包装、消费等,形成一系列的产业运作,并且对产业结构进行运作、调整、优化,达到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和“吃、住、行、游、购、娱”六大子产业的协调发展,并产生多方联动效应,促进当地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
2 黔东南州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化的条件
2.1 黔东南州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介绍
黔东南州坐落在贵州省东南部,是云贵高原的一部分,是贵州、湖南、广西的交界处,是夜郎古文化的诞生地,是古代的苗疆腹地。2017年末统计,黔东南州的总人口达到了352.37万人,80.3%的人口是少数民族,其中苗族占到了42.5%,侗族占到29.5%,州内山峦延绵,原始生态保存较为良好,森林覆盖率达65%,有雷公山、云台山等原始森林,原始植被保护区和自然保护区达29个。州内的自然资源和民族文化资源非常丰富,素有“歌舞之乡”、“百节之乡”、“真正的原生态”“天然的大氧吧”之称。黔东南民族文化资源主要有:(1)节庆文化。对于黔东南苗侗人来说天天都过节,一年中的节日多达200多个,节日气氛很浓,在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节日有雷山鼓藏节、台江的姊妹节、凯里的国际芦笙节、萨玛节等。(2)民族服饰文化。在苗侗服饰中比较出名的是苗族服饰,它比较明显的特征是男装比较简朴女装相对来说比较豪华,女装最多都是裙装,服饰中用得最多的图案是蝴蝶,各种各样的蝴蝶,水牛也成为最具代表性的图案,年纪不同,图案的颜色也不同,年轻人的图案色彩是红艳的,老年人的颜色暗淡些,衣服几乎全部为刺绣,很有自己的特色,苗族服饰是苗族目前现存的活化石。(3)民族歌舞文化。黔东南民族歌舞内容丰富,苗侗人们喜爱唱歌跳舞,以歌为天,以舞为地,有各种各样的苗歌,结婚的时候有结婚歌,欢度节日的时候有节日歌,迎客的时候有迎客歌,耕种的时候有耕种歌,苗族的歌曲是反映苗族日常的各种生活的,与生活戚戚相关。(4)民族建筑文化。比较出名的有苗族的具有特色的吊脚楼、侗族的鼓楼、风雨桥、寨门,这些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比较高的艺术价值,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结晶。(5)宗教文化。苗族是一个崇拜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多神的民族,这个民族相信万物是有灵的,他们把这种朴素、简单的宗教观念充分地表现在服饰和建筑上。
2.2 黔东南州发展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化的有利因素
2.2.1 政策因素
黔东南州的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受到了中央、省的高度重视,他们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促进黔东南州的经济发展,为黔东南发展民族文化旅游产业提供了政策条件。全国经济进行结构升级时,各省都把旅游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黔东南州同样很重视旅游业的发展,在黔东南州的“十二五”规划中提出旅游活州的战略,贵州省提出了《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黔东南自治州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黔东南编制了《黔东南州旅游发展规划(2016—2025)》,各级政府从政策上、资源上、金融上等方面支持黔东南州的民族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
2.2.2 市场因素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的收入逐年提高,对旅游、娱乐等方面消费也不断增加。表1得出的结论:第一:从2014—2017年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消费性支出、文化娱乐服务消费性支出都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第二:文化娱乐方面的人均消费支出基本上快于可支配收入和总消费性支出,同时明显比医疗保健、衣着、交通通信的支出多,仅次于食品、居住、交通通信。第三,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消费连续几年同比增长10%,都快于GDP的增长。从表上我们可以看出收入增加了,消费支出也增加了,特别是对教育文化娱乐的消费也增加了,同时对旅游的需求也增加了,所以黔东南州发展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具备了很好的市场条件,市场潜力空前巨大。
3 黔东南州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3.1 民族文化旅游产业链条短,没有形成多方联动
虽然黔东南州的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得如火如荼,但是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水平还不是太高,旅游产业仍处于初级阶段,具体来说,黔东南的很多苗寨比较出名,开发时间相对较长,经验相对来说比较丰富,但是对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广度和深度远远不够,大部分的旅游只是停留在观光阶段,这种旅游的方式比较粗放,比较原始。旅游商品与其他旅游区的一样,式样雷同,没有特色,质量参差不齐,游客对这些已经形成视觉疲劳。在住的方面,也不能满足游客的需求,全州达到星级酒店标准的为55家,四星级的为8家,三星级的为34家,另外13家为三星级以下,对于整个州来说,没有一家酒店达到五星级标准,和旅游大州的身份不匹配。从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化来说,黔东南州的民族文化旅游產业链条比较短,根本没有形成健全、标准的产业体系,旅游产品开发的深度和广度远远不够,产品附加值相对比较低,民族文化旅游总产业与吃、住、行、游、购、娱等各子产业之间未形成很好的联动效应。
3.2 黔东南州民族文化旅游缺乏区域间合作,整体的竞争力弱
黔东南州的旅游局与贵州省内外旅游部门之间缺少必要的联系和合作,出险各自为政的现象,缺乏对各种旅游资源进行统一协调和整合,整体的作用没有发挥出来,比如说黔东南州民族文化旅游没有实现在州内各县、各景区旅游资源的整合,更缺乏与州外、省外旅游资源的整合,这对于黔东南发展民族文化旅游产业是不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