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立功
近日,《求是》杂志发表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几个问题》 的重要文章。文章强调,衡量一名共产党员、一名领导干部是否具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是有客观标准的,那就要看他能否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能否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能否勤奋工作、廉洁奉公,能否为理想而奋不顾身去拼搏、去奋斗、去献出自己的全部精力乃至生命。一切迷惘迟疑的观点,一切及时行乐的思想,一切贪图私利的行为,一切无所作为的作风,都是与此格格不入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四个一切”,是当前影响党的事业的“拦路虎”,是制约工作落实的“绊脚石”,是危害干部健康成长的“腐蚀剂”,是阻碍党群关系的“隔离墙”。只有下大力破解“四个一切”,才能更好地涵养党员干部无我境界、为民情怀。
用理论自信抵制迷惘迟疑。当前,改革进入深水期、攻坚期,扶贫开发工作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有的同志产生了畏难情绪,甚至思想上产生动摇,打起了“退堂鼓”。理论自信,既是成功实践的经验总结,也是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党员干部要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不畏浮云遮望眼”,不被各種扭曲思潮和歪理邪说所俘获。
用终身奋斗抵制及时行乐。摈弃及时行乐,重在奋斗。当前,少数党员干部享乐主义思想严重,不愿过艰苦生活,工作缺乏激情。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是每一名党员对党和人民的庄严承诺,党员干部要实现自己的诺言,必须时刻牢记宗旨,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人生追求和义不容辞的责任,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尽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用实际行动展现无我之境界。
用廉洁奉公抵制贪图私利。贪图私利,让少数党员干部忘记了宗旨,丢弃了党性,丧失了原则,滥用权力,贪赃枉法,走到了党和人民的对立面。保持清廉的政治本色,是共产党人从政的底线,是领导干部为官的最低标准。党员干部要加强自身党性修养,自觉筑牢拒腐防变的篱笆,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经得起考验,耐得住寂寞,始终保持党员干部清正廉洁的本色。
用开拓进取抵制无所作为。面对困难和挑战,是做敢担当打硬仗的“战士”,还是当少干事不担当的“太平官”?当前,确有少数党员干部不思进取,不求作为。党员干部要时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创新、乐于作为、敢于担当,积蓄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勇气和力量,带领广大群众,攻坚克难,砥砺前行。各级党组织要积极倡导“干与不干不一样,干好干坏不一样”激励导向,让有为者有位,无为者让位。
(作者单位:中共上海市委统战部)
责任编辑:祁 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