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文章概述了“互联网+”语境下西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机遇,分析了“互联网+”语境下西藏思想政治教育发展面临的问题,探析在“互联网+”语境下加强西藏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转变观念,开辟网络思想政治新阵地;合理配备人才,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新活力;多方入手,打造思想政治教育新平台。
【关键词】 互联网+;西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当前,形形色色的网络事件充斥着我们的生活,网络的丰富内容吸引着广大高校学子,弱化了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加之西藏地区文化的特殊性,多元文化相互交融对于人们的评价标准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冲击。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给高校学子带来新的机会、新的学习方式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困扰,互联网环境的复杂性也给构建西藏高校网络思想阵地带来了新的挑战。我们应当要审时度势,积极、理性利用互联网平台,不断构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科学引导西藏高校大学生积极参与政治社会生活,既注重共性,又要注重民族地区个性发展,坚持社会主义发展的主旋律,不断增强自身的政治素养。
一、“互联网+”语境下西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机遇
1、促进西藏网络阵地的拓展和网络教育环境的改善
与时俱进是思想政治教育永葆强大生命力的灵魂所在,顺应时代潮流,立足西藏发展实际,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问题,是当前西藏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重要任务。由于西藏地区信息的相对闭塞和教育的相对落后,“慕课”,“雨课堂”等手段未能充分利用,造成广大学子对于利用互联网平台获取信息的意识淡薄。网络的不断发展有利于教师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创新教育模式,多途径展开教学,为教学模式提供了更多的契机。网络阵地的扩展和教学环境的改善也增强了受教育者的主体意识,强化了开放意识,培养了受教者主动参与政治社会生活的意识。西藏网络发展的相对滞后性,要求我们要坚持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积极吸取内地经验,立足西藏,拓展西藏高校网络阵地。
2、为西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沟通平台
自媒体的操作简易,给予大众的发言空间较大,给予了大众提供实现自我价值的一个平台。同样,网络的包罗万象也为大学生提升信息获取能力提供了新的途径。网络的全年无休,信息传播突破了时空限制等特点也进一步使得高校学子提升了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力度。自媒体环境特有的虚拟性也减轻了交往者的心理压力。藏漢等民族学生由于本土文化等存在差异,部分学生在交往时会产生冲突和隔阂,所以说网络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交流主体的平等性,更好的保护高校学子身心健康。认清西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地域特殊性,主体特殊性,会更好促进师生间沟通。
二、“互联网+”语境下西藏思想政治教育发展面临的问题
1、教育环境更为复杂
西藏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已经进入一个相对发展的时期,但是,随着西藏发展速度的加快和科学技术、人才引进等机制的进一步完善,网络信息的繁杂性,网络用户多样性,受教育者思想和思维方式的差异性,都是造成当前西藏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网络环境复杂的原因所在。高校学子是自媒体应用最为广泛和活跃的人群之一,人们越来越倾向于一种虚拟的生存状态。他们喜欢匿名去发表言论,利用同辈群体交流的方便性去传播海量不良信息,这种匿名狂欢的状态,也干扰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由于西藏政治环境的特殊性,“藏独势力”的长期存在和西方反华势力企图通过互联网平台利用宗教进行思想渗透等严峻问题,使得西藏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更为严峻。自媒体双刃剑的特性也不断冲击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负面信息的泛滥使得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更为复杂。
2、人才短缺现象严重
当前,西藏高校的发展不断进入了一个新历程,但就辅导员和思想政治教师队伍而言,仍面临着短缺和流失现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专业水平参差不齐,博士占比较少,大部分的辅导员缺乏专业的思想政治教育训练,人才极度匮乏,且藏汉比例偏高。很难全面的对学生进行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人才的短缺和流失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西藏高校的发展和进步。随着西藏高校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推动政治工作与信息技术的高度契合也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问题,而绝大部分思想政治工作者却不能顺势而为,依旧采用传统说教方式为主。高原的生态环境,不便的交通设施等客观因素是西藏高校人才流失的重要因素,加之西藏本土农牧区教育水平的落后性,藏汉语转换能力的薄弱性,高中到大学藏汉学生衔接的差异性等因素也使得了西藏高校专业人才成就感降低,西藏高校思想政治领域人才流失和缺失现象更为严峻。
3、碎片化的灌输现象
随着网络媒体的不断发展,西藏高校的传统阅读方式逐渐被移动图书馆所替代,而这种阅读的背后是某一价值的传播和重塑。这种碎片化吸收的阅读方式对于人们原本的思想认同也造成了冲击。具体来说,“互联网+”语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面临碎片化灌输主要表现为时间分切的零碎化。碎片化的微时段教育,使得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存在大量的时间被无端浪费的严重现象。其次为灌输内容的碎片化。系统化、理论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逐渐被各种自媒体主体进行分类,化繁为简,传播内容割裂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体系。再次为灌输方式的“精细化”。传统的教学方式之下,我们所面临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是比较系统和深刻的,而恰恰这些需要深入理解的内容缺少对受教育者的吸引力,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一种桎梏。
三、“互联网+”语境下加强西藏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1、转变观念,开辟网络思想政治新阵地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承担着教书育人的重任,为了更好的构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体系,除了加强与内地兄弟院校的沟通交流,更为重要的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主动加强理论研究,促进理论与实际的高度契合,以及自媒体应用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之间的有机联系;转变观念,探索两者之间的内在规律。顺应时代潮流,积极占领互联网阵地,用主流引导潮流,坚定不移利用互联网平台传播正能量,提高自媒体传播的实效性。作为教育工作者,要努力引导自媒体的广泛利用,而不是为规避负面影响去遏制学生使用自媒体。要充分利用自媒体去提升受教育者的主体意识,鼓励受教育者传播真善美,表达真意情。
2、合理配备人才,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新活力
高校发展,人才是其核心力量。生态环境、交通设施等方面影响着西藏地区人才的不断流失。但是培养一大批留得下的人才,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科学分析要保留人才的核心诉求,发展薪酬留人、事业留人、情感留人等方式,提升人才的核心竞争力。随着互联网的进一步普及和国家政策对于西藏地区引导,对口省、市、高校等对于西藏地区的援建等方面,西藏的现代化程度已不断发展。但是,外界对于西藏拉萨的认识仍旧停留在原始的程度,认识较为偏颇。我们要不断加强对于西藏地区的现代化发展的宣传,从“偏民族发展”转变为“民族+现代”的宣传,教育者也要树立终身学习观念,不断增强自身知识素养、道德素养、职业心理素养,加强素质队伍建设。
3、多方入手,打造思想政治教育新平台
很多的网络事件已经折射出当代网络教育面临的问题,这就需要学校要更好的发挥育人方面的獨特优势,要以社区、家庭、等其他的社会组织为载体不断渗透社会主流思想教育。面对藏、汉民族在生活习惯、民风民俗、信仰、语言环境等方面的差异,我们要充分考虑其主体、环境等特殊性。西藏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化建设平台离不开计算机人才的协作,离不开心理学家对于当今高校学子吸引力的进一步分析,同样离不开新闻传媒等行业的合作,离不开藏汉翻译工作者的协作,解决当前“互联网+”语境下西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出现的新情况,离不开群策群力,离不开各专业领域的智慧。要不断开展多形式的思想政治专题活动,增强思想政治隐性教育,引导人民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历史观,国家观、文化观。更有效的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发挥其实效性。
【参考文献】
[1] 王学俭,王瑞芳.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创新发展[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6.32(3)106-110.
[2] 张耀灿,郑永廷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69.
[3] 季海菊.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江苏:南京师范大学,2013.
[4] 周松清,刁海青.西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和实践性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4(13)272-273.
【作者简介】
罗玉娇(1996—)女,汉族,甘肃张掖人,西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