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欣
体育中考的变革,使得初中体育课程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特点越来越明显。新的考核體系,使得我们不仅要提升学生整体的身体素质,同时对运动技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有效的体育学习活动,不再是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也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然而,目前的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较差,教师的教学模式单一。同时学生缺乏团队协作协作能力,这与我们体育教育所要达到的目标是不符的。就眉山市体育中考而言,自2018年起,启动了新的考试标准,对于教师和学生都是不小的挑战。不仅提高了对学生身体素质的要求,同时对运动技能也有了相应的要求。这就使得我们不得不开始重视学生自己探索学习的能力,以己为导,以意识、兴趣为出发点进行的高效学习才有可能满足新时期体育中考的要求。
一、重基础——加强初一、初二的教学工作
改革后的体育中考内容,将不再是简单的加强初三的训练就能达到目标的。它更需要平时的积累和对运动技术技巧的有效掌握。因此,初一、初二教学的有效性将显得尤为重要。
1、了解自己班级的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各班的教学内容,运动量的把握应当有所整合和调整。
2、身体素质的训练将显得十分重要,初一、初二的基础性训练应当注重科学性和实效性。学生的力量素质、耐力素质、协调性等各项身体素质如若在前两年没有系统有效的训练,在初三突破性训练、技术技巧训练的过程中将显得比较吃力。比如新增加的身体素质考试内容,女生一分钟仰卧起坐,男生引体向上。仅仅依靠在校的时间进行练习,是很难达到要求的。没有长时间的训练,没有较好的身体素质,想要短时间内在这一个项目上有所突破,也是比较困难的。
3、有效利用体育竞赛、体育社团活动、课外活动等多种媒介,培养学生的兴趣,以兴趣促进学生对球类活动的掌握,提升学生的球类敏感性。
4、加强学生的思想意识,明确考试目标,打破学生以往轻视体育的想法,使学生从心底开始认真地对待。
二、注时效——初三的训练内容应当有重点、难点、突破性
1、初三的教学、训练应当有系统的规划。
2、在初一、初二的教学累积后,初三的应考训练应更具突破性,针对性。对各实施阶段的训练内容,所要达到的效果应该有所考核和摸底,以利于教师根据情况,调整训练方案。
三、强宣传——通过多种手段,加强体育中考的宣传力度
1、加强同各班主任老师的沟通,使其清楚了解改革后的体育中考内容,具体的要求,以利于督促学生平时的训练。
2、加强同家长的沟通,如加入班级的QQ群、微信群,或者参与班级的家长会,使家长清楚了解改革后的体育中考的变化、难点在哪里,对于自己的孩子的现阶段体育水平有更深刻的了解,这样能够在日常生活中主动的关心孩子的训练,甚至于可以陪孩子一同训练,这对于提高学生的训练成绩能够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孙兴伦.体育有效训练的理论分析和实践对策[J].中国科技信息,2008(21):224+226.
[2] 亢锦辉.强化体育考生素质“短板”的有效训练手段和方法[J].田径,2013(10):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