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发表在《整体环境科学》上的研究称,对欧洲10个国家的29条水道生物成分检测显示,河流中含有100多种农药,其中包括24种欧盟禁止使用的农药,并在河流中检测到21种兽药成分。
在所检测到的农药成分中,具有较高含量的是除草剂,其中特丁津除草剂出现在所有的检测样品中,检测样品最高含量达到59.85 微克/升。在检测样品中,农药污染水平最高的是比利时的Wulfdambeek运河,检测出70种农药成分。
研究人员呼吁世界各国减少对农药的依赖,发展可持续农业,避免污染情况进一步恶化。
莫桑比克内战导致戈龙戈萨国家公园内的食肉动物数量迅速减少,到目前为止,该地区豹子、野狗等食肉性捕食动物仍然近乎绝迹。森林中的羚羊放心大胆地啃食草木,遏制了当地植物资源的多样性。这一项研究描绘了生态系统中顶级食肉动物的丧失,对被捕食动物与植物种群产生的后果——将“惴恐不安之地”转变成“无所畏惧之乡”。
同时,研究人员发现这些转变是可逆的:尽管那里的捕食动物已经消失了几十年之久,但用录音和捕食动物尿液来模仿前者,羚羊又变得害怕起来,并相应地改变了行为。尽管食肉动物灭绝通过使猎物行为快速分化破坏了一个营养级联,但食肉动物的恢复可迅速重新建立这个级联。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联合国内外学者共同研究发现,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始于工业化早期的19世纪70年代左右,而不只是发生在近几十年观测资料丰富的时段。
研究发现,北半球中高纬度区域自19世纪70年代以来气温的季节性弱化可归因于人类活动的影响,而且影响机制存在纬度效应。
中科院大气物理所副研究员段建平认为,这一研究结果充分说明,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其实始于工业化早期,而且其影响不只是气温升高和极端气候事件频发,同时“淡化”了气温的季节差异,使得四季越来越不分明。
《巴黎协定》提出将21世纪全球平均气温上升幅度控制在2℃以内的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离不开“负碳技术”的发展与利用。作为世界第一碳排放大国,中国应避免陷入密集型碳排放状态,解决由于化石燃料燃烧导致的空气污染问题。
“负碳技术”是指传统化石能源与碳捕捉和储存技术(CCS)结合,可以大大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研究人员首次评估生物质与煤共气化及碳捕集技术(CBECCS)对中国碳排放和大气污染的影响及其经济效益,结果显示,当采用35%生物质添加量时,CBECCS系统可实现电力生产全生命周期的零碳排放,并带来显著的大气污染物减排。
据估计,地球物种数量约有300万至1亿种,生态学家、自然资源保护者以及政策制定者正在努力了解气候变化带给地球生物物种的威胁。Pinsky等在《自然》上发表相关研究基于实验数据搭建的分析模型,比较了同一维度上的陆地生物和海洋生物对气候变化影响的脆弱性。结果发现,海洋生物会因气候变化面临更大风险,气候温度的升高会影响海洋的地域界限、营养物质供应以及含氧量,带给海洋生物更多的生存威胁。
同时研究发现,热带海洋生物更容易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在所有被分析的海洋物种中,热带海洋生物的热安全边际最小,当海洋温度上升时,热带海洋生物会从目前的栖息地迅速向极地转移,从而导致热带海洋生物物种受到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