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引领 创新驱动奋力开启畜牧业跨越式发展新篇章

2019-07-15 09:17杨时云江苏省委农办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厅长
江苏农村经济 2019年6期
关键词:屠宰畜牧业畜禽

杨时云/江苏省委农办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厅长

持续打赢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非洲猪瘟防控以及稳定生猪生产保障市场供应这三场硬仗,切实完成好这三大硬任务,需要认真贯彻中央和省有关会议精神,全面落实省政府关于推进畜牧业绿色发展工作要求,充分认识新时期面临的形势、机遇和挑战,动员全省上下统一思想,明确目标,落实举措,以更宽的视野、更实的作风、更足的干劲,加快推进畜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以强烈责任感使命感做好畜牧业绿色发展工作

江苏洋宇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全景

畜牧业是江苏农业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安全惠民生促稳定的重要产业,牧业产值连续八年超千亿元,带动饲料、兽药和畜产品加工等关联产业产值超1500亿元。改革开放40年来,江苏畜牧业不但实现了畜产品供应由相对紧缺向相对充裕的历史性转变,也奠定了畜牧业由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跨越的坚实基础。特别是近年来,面对国际市场冲击、环保压力加大、非洲猪瘟防控等新形势,全省上下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决心和毅力,紧紧围绕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胆创新、真抓实干,转方式、调结构、强监管,取得了显著成效。规模养殖已成为保供给的主力军。在全国率先启动生态健康养殖,建设生态场9868家,生态健康养殖比重达60.9%,规模养殖比重达82%,高出全国平均水平22个百分点。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领跑全国。率先启动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整省推进,探索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资源化利用模式,全省规模场治理率达87.7%,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82.7%以上,病死动物无害化收集处理体系建设取得重要突破,全省基本实现集中收集处理全覆盖。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先后培育了14个国家级畜禽新品种,数量居全国第二,畜牧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8%,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显著提高。强化联防联控,非洲猪瘟得到有效控制,其他重大动物疫病保持稳定控制;坚持“产出来”“管出来”两手抓两手硬,启动兽用抗菌药使用减量化试点工作,生猪屠宰标准化建设走在全国前列,全省畜禽产品例行监测合格率达99.5%。

思危方能居安。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还要清醒看到畜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当前,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国际大宗农产品价格大幅波动,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加;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生态环保要求越来越高,畜牧业面临的再发展用地难、求生存空间小的压力前所未有。国内外非洲猪瘟疫情防控形势仍然十分严峻,对畜牧业持续稳定发展带来的冲击前所未有;部分地区畜禽产品自给率严重不足,产业链布局不合理、区域发展不平衡、农牧结合不紧密等发展的不均衡性前所未有。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改善和畜产品质量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从“求生存”到“求生态”,从“盼温饱”到“盼安全”,畜禽养殖环境要求和质量安全责任前所未有。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这一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坚持推进农业绿色发展也是农业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这些重要论断深刻指出了绿色发展的极端重要性。加快推进畜牧业绿色发展,是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落实新发展理念的客观要求,是突破资源环境约束、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是顺应人民群众新期盼、满足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迫切要求。省委省政府领导高度重视畜牧业绿色发展,多次指示要着力谋划完善区域布局,加快产业提档升级,推动畜牧业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去年底,省农业农村厅等四部门研究制定了《关于加快推进畜牧业绿色发展的意见》,省政府办公厅专门予以转发,这个文件也是今后一个时期指导全省畜牧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加快畜牧业绿色发展,党中央国务院有要求,省委省政府有部署,人民有期盼,产业有基础,形势有需求。各地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决胜高水平全面小康的全局高度,把保护生态环境摆在优先位置,把绿色发展理念融入畜牧业生产全过程,把推进畜牧业绿色发展作为各级政府的重要民生工程,实现产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调统一、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切实把党中央擘画的生态文明建设蓝图落实到具体的畜牧业绿色发展实践中。

以奔跑姿态奋斗精神加快推进畜牧业绿色发展

畜牧业绿色发展,既是理念,也是举措。在推进畜牧业绿色发展中,要避免“穿新鞋走老路”,既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数量增长,也不能脱离保障畜产品有效供给的现实需要简单禁养限养,促进畜牧业生产与环境保护同步推进、协调发展。

稻鸭共作

优化产业布局,加快形成生产生活生态相协调的发展格局。合理的空间布局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保证。目前全省各地均划定了禁养区,制定了畜禽养殖区域布局调整优化方案,但一些地方禁养区划定不科学、不合理,导致养殖空间严重萎缩;很多地方区域布局调整优化方案还只停留在纸上,离真正落地还有很大差距。各地要立足当地资源优势,在产业规划、用地落实、政策扶持等方面搞好服务,推动畜牧业产业布局调优调强。一方面,要推进养殖布局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匹配。根据土地承载能力,兼顾畜产品保供和农民增收要求,科学规划养殖区域布局,合理确定养殖总量,实行以地定畜、种养匹配。在布局调整过程中,一些地区探索了非常好的经验和做法。响水县强化顶层设计,积极预留养殖用地,统一规划建设标准化规模养殖基地;扬州市将永久性生猪养殖基地纳入土地总体规划。各地要结合实际,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新一轮村庄规划编制为契机,加强部门沟通协作,积极落实畜禽养殖用地,推动区域布局调整规划落地见效。苏南和苏中部分畜产品自给率较低的主销区,要统筹谋划增量发展,在加快建设一批农牧循环型畜禽养殖场的同时,可以在主产区建立契约式的供给基地,以稳定提升猪肉自给率水平。另一方面,要推进屠宰加工布局与养殖规模相匹配。去年非洲猪瘟疫情发生后,全省出现了苏南有屠宰加工能力却无猪可宰杀、价格大幅上涨,苏北有猪却因屠宰加工能力不足、活猪压栏的现象。这种现象的发生,归根结底就是生猪生产与屠宰加工能力不匹配的问题。要从长期防控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出发,下力气加强屠宰产能布局调整,最大限度减少生猪长途调运,支持建设现代冷鲜肉品流通和配送体系,推动肉品保障由调猪向调肉转变。

推动转型升级,加快构建畜牧业绿色产业体系。紧紧抓住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坚持市场导向,立足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以优质化、特色化、绿色化、品牌化为方向,逐步调优畜牧业产业结构、生产结构和产品结构,重点做好“三个一”。一是打造一批优势产业。以培育规模畜禽千亿产业为重点,着力打造一批产值超10亿元的县域主导产业,以及产值超2亿元的县域特色产业。推进生猪适度规模经营,大力发展生态肉猪生产,加快主产县扩能增效,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奶业振兴,支持优质奶源基地建设,提高奶业综合生产能力;深化家禽业提质发展,推进清洁蛋品生产,加快培育一批产加销一体化龙头企业;加快优质肉羊扩群增量,提升肉羊规模化、集约化水平。二是建设一批绿色生产基地。全力推行标准化生态健康养殖,完善标准化体系,指导养殖场规范化建设,推广节水、节料、节能养殖工艺,加快自动化、智能化设施装备应用,全面提升绿色生产水平。推进部省示范创建和生态健康养殖技术推广联动,到2022年全省建设1万家生态健康养殖场、2000家省级示范场、20家部级示范场。三是叫响一批“苏”字号品牌畜产品。依托科研机构、龙头企业、产业协会等,加强地方特色畜禽产品开发,培育一批苏系优质畜禽区域公用品牌,扩大优质畜禽市场占有率。加大市场营销推广力度,讲好品牌故事,通过宣传推介、展示展销提高品牌知名度,扩大品牌影响力,打造一批高品质、有口碑的“金字招牌”。

立足农牧循环,加快构建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体系。2018年,江苏被列为全国首批整省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省份,省政府高度重视这项工作,与各设区市政府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并将其列入全省污染防治攻坚战、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内容予以全力推动。去年全省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会议上,省政府就资源化利用提出了明确要求,各地要狠抓重点任务落实,确保各项工作如期完成。一是坚持以整省推进为契机,同步开展整市、整县推进工作,构建种养结合、农牧循环发展机制。加快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实施,2017年率先实施的4个畜牧大县确保完成项目扫尾和验收工作,2018年启动的18个畜牧大县年底前完成建设任务,非畜牧大县要统筹用好省级财政扶持资金,全面推进工作开展,确保按国家要求,于今年底全省提前完成“十三五”粪污资源化利用目标任务。二是坚持以完善监管为手段,强化日常巡查。借鉴海安乡镇站“一图一表一册一单”管理模式,加强与生态环境部门协调配合,建立联合督导机制,倒逼养殖场提档升级。三是坚持以建立长效运行机制为目标,与高标准农田建设相结合。借鉴海安、泰兴、金坛、东台等地在田间配套建设管网和储粪池等设施,解决粪肥还田“最后一公里”问题;探索建立受益者付费运行机制,培育壮大多种类型的粪污处理社会化服务组织,构建专业化生产、市场化运营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紧盯重点环节,加快提高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畜产品质量安全关乎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与社会和谐稳定。各地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对食品安全工作“四个最严”要求,加快构建从养殖到屠宰全链条兽医卫生风险控制闭环,集中力量控制关键风险点,提高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水平,确保“舌尖上的安全”。一是突出源头管控。强化饲料质量安全监管,下大力气推进兽用抗菌药使用减量化,开展畜牧投入品及生鲜乳质量检测和风险预警监测,确保生产健康安全的畜禽及其产品。推进病死动物无害化收集处理体系优化升级,建立完善无害化处理与养殖保险联动机制,严厉打击乱抛乱丢及贩卖病死猪的违法行为。二是突出三道关口。实行区域化兽医卫生监管制度,实施外埠动物及其产品备案入苏和指定通道签章准入的监管模式,推进生猪屠宰标准化建设和牛羊家禽集中屠宰管理,严守动物产地检疫、屠宰检疫、调运监管“三道关口”,保障上市畜产品质量安全。三是突出信息化监管。目前,江苏研发建设的智慧动监信息系统已投入使用,今年将在此基础上组织开展“全省畜牧兽医信息化‘一张网’建设行动”,重点围绕畜禽生产、投入品管理、流通经营、屠宰加工、产品检测等关键环节,整合现有畜牧兽医信息资源,加快省级管理平台模块功能研究和设计开发,建立覆盖全过程全链条的可追溯体系,全面提升畜牧业数字化、科学化管理与服务水平。

培育新增长点,加快推进畜牧业提质增效。坚持质量兴牧、科技兴牧,推动畜牧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从一产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转变,实现增长动力转换。一是促进科技与畜牧业紧密结合。充分发挥江苏科教优势、人才优势和畜禽种质资源优势,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平台,加快培育一批在全国领先的畜禽新品种、科技型农牧企业,集成推广一批在全国具有较强影响力的新技术、新装备、新模式,加快数字畜牧业发展,将科技创新的“势能”转化为绿色发展的“动能”。二是促进畜牧经营主体有机耦合。发挥企业创新活力,引导畜禽养殖企业、饲料兽药企业、屠宰加工企业通过参股、兼并等方式扩大企业规模,打造一批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畜牧业企业集团。鼓励龙头企业通过保底收购、利润保障、土地入股等方式,扩大“公司+家庭牧场”“公司+产业基地+农户”等新型合作经营,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更多农户增产增效。创新发展社会化服务模式,引导培育多元化服务组织,为畜牧业绿色发展提供专业化服务。三是促进畜牧业全产业链深度融合。一二三产业融合是发展趋势,要顺应这种趋势,跨界配置各类资源,推进畜牧业的上下游产业、产前产中产后有效连接和延伸,加快促进畜牧业与互联网、美丽乡村、文化旅游、农业生产服务业等的有机结合,推动全产业链发展。

以防范化解风险意识抓好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

提高认识,真正把思想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切实增强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把防控非洲猪瘟作为当前一项全局性重要工作抓紧抓好,决不能心存侥幸,决不能推脱敷衍,已经明确的所有措施都必须不折不扣地执行,确保全省的疫情稳定可控。

更严要求落实“三大责任”。进一步压实生产经营者防控主体责任。督促生猪养殖、贩运、屠宰、加工等经营主体提升安全防护意识和管理水平,严格落实防控措施和监管要求;严厉查处违规调运、无证出栏、无证屠宰、无证运输以及生物安全措施落实不到位等违法违规行为,确保各项防控措施能够落地落实。进一步压实部门监管责任。各地农业农村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切实承担起监管责任,强化联防联控,各尽其职、通力合作,形成防控合力。进一步压实地方政府属地管理责任。层层传递压力,逐级压实责任,坚持以县为单元,重点推进镇(乡)、村两级防控网格化管理,实行分片包干、责任到人,真正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

更严要求落实关键防控措施。严格落实生物安全措施,坚持不懈抓好泔水禁喂、调运监管、“两场”生物安全管理、清洗消毒、无害化处理、监测排查等,确保关键防控措施真正落地见效。严格猪肉制品加工流通管理,认真落实市场监管总局、农业农村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在加工流通环节开展非洲猪瘟病毒检测的公告》要求,积极配合市场监管部门落实猪肉制品加工企业生猪产品原料检测制度,坚决把好原料和产品两道关口,坚决阻断染疫食品进入市场流入餐桌。严格实施“两项”专项行动,对内要强化队伍管理,规范动物检疫,严厉打击倒卖证章标志、隔山开证等违法行为;对外要营造良好的防疫环境,加强外埠生猪及其产品入苏管理,强化部门联合执法,严厉打击生猪及其产品违规调运等违法行为。严格做好舆论宣传引导,密切关注舆情动态,加强正面宣传引导,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百分百落实屠宰环节“两项制度”。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加大力度,克服困难,不折不扣抓好“两项制度”(非洲猪瘟自检制度和官方兽医派驻制度)落实。要加强组织领导,尽快成立由农业农村部门分管负责同志任组长的落实“两项制度”百日行动领导小组,部门主要负责同志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周密部署。今年底前,所有生猪屠宰企业相关信息纳入动物检疫证明电子出证系统,与检疫出证相关联,实现精准监管。要规范企业自检,指导企业建设标准化的非洲猪瘟检测实验室,组织诊断试剂企业帮助屠宰企业细化检测标准和操作程序,同时要加强检测技术人员培训,定期开展实验室检测能力比对。督促屠宰企业严格落实“按批屠宰、日进日清”制度,用PCR检测试剂盒检测的,可以按规定混样;用快速检测试纸条检测的,不得混样,必须一头一张试纸条。驻场官方兽医要对生猪屠宰企业非洲猪瘟病毒检测结果签字确认后,方可对检测阴性的出具动物检疫证明,并注明检测方法、检测日期和检测结果等信息;对未经非洲猪瘟病毒检测或检测结果为阳性的,不得出具动物检疫证明。

以千方百计韧劲和时不我待紧迫感稳定生猪生产

“猪粮安天下”。猪肉是城乡居民的主要肉类消费品,占比达60%以上,保障生猪生产和猪肉供应,对经济平稳运行和社会稳定十分重要。受非洲猪瘟影响,今年以来,全省生猪生产与全国形势一致,总体呈现能繁母猪存栏大幅下降、产能持续下滑态势。据省统计部门数据,3月末,全省生猪存栏1131.3万头,其中能繁母猪97.8万头,已降至十年来最低。据全省规模猪场监测点数据,4月末生猪存栏和能繁母猪存栏同比降幅达50%。预计今年下半年至年底,生猪市场供应量将明显减少。据农业农村部预计,下半年猪肉市场价格同比涨幅可能超过70%。针对当前严峻形势,各地要切实把稳定生猪生产作为当前一个时期重中之重,多措并举,综合施策,千方百计遏制并扭转生猪生产下滑势头。一是持续加强信息监测预警。密切关注生猪生产和市场价格变化情况,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引导养殖场户积极补栏,适时补充优质后备母猪,扩大群体规模,不断提升生猪产能。二是持续加大生产发展政策支持。省农业农村厅正会同财政部门,积极统筹安排中央和省级财政支农资金支持生猪生产;同时,开展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等涉牧资金使用情况自查自纠专题调研,推动已有政策落地,努力稳定生猪基础产能。各地要主动向政府汇报,在落实好中央和省扶持政策的基础上,加快研究制定地方扶持政策,综合利用财政资金、信贷保险等手段,扩大生猪生产,提振养殖信心。三是持续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大力推进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加快规模猪场基础设施改造,提升生物安全水平,提高生猪生产效率。苏中、苏北生猪主产区,尤其是生猪调出大县,要利用政策、资源和产业优势,想法设法稳定生猪产能。苏南、苏中等部分生猪自给率较低的地区要积极扩大生猪生产,确保地产生猪拥有一定的保有量,不断提高应急能力和自给水平。鼓励和支持大型生猪企业集团布局全产业链建设,促进育繁养宰销一体化发展。四是持续深化技术指导服务。组织畜牧兽医技术推广机构、行业协会、科研院所等专家,通过多种形式帮助养殖场户解决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加大生猪良种推广和高效生产技术推广力度,努力提高母猪繁殖率和仔猪成活率。此外,在稳定生猪生产发展的同时,积极增加禽肉、禽蛋以及牛羊肉生产,多渠道满足市场消费。

以攻坚克难求真务实作风凝聚工作合力

畜牧业绿色发展目标任务已经明确,关键在于落实。全省上下要拿出敢于担当的精神、协同攻坚的合力、求真务实的作风,把确定的事情一项一项落下去,把对人民作出的承诺一件一件兑现好,深入推进江苏绿色畜牧业的新探索新实践。一是强化组织推动。推进畜牧业绿色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各地要以贯彻落实畜牧业绿色发展意见为契机,主动争取地方党委政府重视和支持,将畜牧业绿色发展重点工作纳入地方政府绩效考核内容,协调多部门联合作战,定期调度重点工作进展,确保各项任务落实落细。二是强化政策扶持。畜牧业绿色发展意见,在资金、用地、金融信贷等方面提出一揽子政策措施,各地农业农村部门要积极争取有关部门支持,聚焦短板问题,创新方式方法,合力攻关解决,将扶持政策不折不扣落到实处,确保畜牧财政投入有增加、用地需求有保障、融资发展有渠道。三是强化典型培育。对基层摸索的有生命力、有创新性、卓有成效的先进经验,注重总结提炼、挖掘培育,形成一批可复制、易推广的典型。同时,对这些好典型、好做法、好模式,要综合利用各类媒体,加大宣传报道力度,引导各地相互学习借鉴。四是强化作风保障。“平板”代替不了“脚板”,“指尖”代替不了“脚尖”,要发扬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的好作风,做“泥腿子”干部,深入养殖场户,沉下心来摸实情,俯下身来办实事,从基层实践中总结规律性认识,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中找到破解产业发展难题的“金钥匙”。通过举办大讲堂、专题培训等多种方式,加强非洲猪瘟防控政策、粪污资源化利用等培训指导,为养殖场户答疑解惑,为系统干部传经送宝。□

猜你喜欢
屠宰畜牧业畜禽
映像畜牧业
2020年巴西生猪屠宰量创历史纪录
畜禽夏季喂野菜 防病快长真不赖
菌株出马让畜禽污染物变废为宝
夏季养畜禽 驱蚊有妙招
上海祥欣畜禽有限公司
畜牧业也要打好“翻身仗”
生猪 养殖利润可观 屠宰盈利不佳
映像畜牧业
映像畜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