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中国当代文艺评论话语的文化传统

2019-07-15 05:56周晓风
长江文艺评论 2019年3期

◆周晓风

中国当代文艺评论话语体系的建构,既是新时代中国特色文艺评论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推进社会主义文艺大发展大繁荣的必要条件,因此在近年来受到文艺评论界的广泛关注,成为令人瞩目的当代文艺评论新的理论热点话题。不少评论家就此发表了值得重视的和具有建设性意义的观点和看法,从不同的角度推进了论题的讨论。但也有一些文章的看法和提法值得商榷。例如,有一种观点认为:“‘五四’新文化运动极大地打击了包括文艺评论在内的传统话语体系,大量引入了西方古往今来的诸多理论系统与各色主义和论断,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偏离并阻断了中国所固有的文化传统以及诗性的表达方式。类似《诗品》品诗的优雅,《文心雕龙》论文的周正,《录鬼簿》的哲学思考,《闲情偶寄》的整体美学观,金圣叹说剧评小说的绵密思辨,都没有能够在现代文艺评论中较好地得到继承,这不得不说是文论传统中的历史虚无主义在文艺评论中的充分体现。”在该文看来,“我们民族的向心力,我们国家的核心凝聚力,我们文艺评论的鲜明特色,应该是来自于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包括中国古代诗论与文论千姿百态的基本系统在内,当然也应该适当包容西方的文艺理论审美精神在内。这样建立起来的文艺评论话语体系,才能在本位、本体和本味的基础前提之上发展提升,才能有助于建立良性的文化自信,增强民族的文化自豪感”。为此,该文明确提出:“我们提倡基于文化传统和诗意表达的中国风的表达方式,加快建设当代文艺评论体系,才能从文化战略的整体推进上,逐步建设有特色、有系统、有历史、有继承发展和扬弃的文艺评论话语系统,也可以看成是在逐步重建和新建有尊严、有自信、有特色的文化传播之审美表达。只有这样,中华民族的文化胸怀和语境内涵才会更加独特而丰富,中国文化在海外的传播,也会从文艺评论话语体系的审美表达开始,改变话语系统的相对弱势,进而转型为与文明大国、历史大国和经济大国地位总体相称的主流文化传播态势。”显然,该文特别看重文艺评论话语的“中国风的表达方式”,并且认为中国当代文艺评论话语的鲜明特色应该来自于我国的传统文化。这实际上也就是把中国当代文艺评论的文化基础置于所谓中国固有的文化传统之上,认为建构中国当代文艺评论话语体系的重要途径之一,是要体现东土神州独特的话语风格和价值体系要义。上述说法其实也是近年来一种颇为流行的观点。我对该文批评中国当代文艺评论话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颇有同感,对该文把中国当代文艺评论话语体系的建设提高到增强大国文化自信的高度深表钦佩,但对该文把中国当代文艺评论的文化基础理解为所谓中国固有的文化传统的观点有所疑惑,尤其对中国当代文艺评论建设要径直“对接传统文论的悠远传统和诗性特征”的倡议不敢苟同。

在我看来,中国当代文艺评论话语的建构理应有深厚的中国文化传统基础,包括该文提到的中国古代诗论与文论千姿百态的基本系统在内,但这个传统既有中国古代以儒家思想为主流包括儒道释互参互补所形成的远传统,也有中国现代以来受西方近代社会文化影响所形成的自由民主科学理性的近传统;既包括中国古代文论在农耕文化和封建社会基础上形成的原道征圣宗经的老传统,也包括中国现代文艺理论批评在现代社会矛盾冲突和社会革命背景下建构的追求审美独特性和社会价值协调发展的新传统。因此,中国当代文艺评论话语建设实际上面临中国文化和文论新老传统相互交织所产生的深刻而复杂的影响。事实上,中国现代文艺理论批评,乃至范围更大的所谓人文学科,正如一些学者所说的那样,早已不是所谓原汁原味的中国本色。其问题意识、方法论基础、推论过程,甚至其功能与意义,很大程度上并不是中国传统学术的简单接续,而是已经经历了上百年的向西方学习借鉴乃至横向移植的过程,并由此形成中国现代文艺理论批评某种不古不今、不中不西、亦古亦今、亦中亦西的文化体征,导致有学者提出“本土化文论体系何以可能”的问题。社会的发展尽管充满了诸多偶然性,却因为历史的层积而具有不可逆转的特性。因此,要解决所谓中国当代文艺评论话语建构的所谓非中国化问题,绝非简单回到中国固有文化传统就可以解决问题。而且,由于中国当代文艺评论话语体系的建构是一个发生在当下的文化艺术建设的重大命题,主要用于解决中国当代文艺评论健康发展和社会主义文艺大发展大繁荣的现实问题,因而与中国人民近百年来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艰苦卓绝的不懈努力奋斗所带来的从经济到文化乃至媒介方式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有着更为直接的内在联系。显然,中国当代文艺评论话语体系的建构更应该从近百年来的中国革命和新文化运动所取得的丰富成果中汲取思想营养,从极为丰富的现代文艺创作实践和文艺理论批评话语中获得灵感,何以非要跳过新文化运动一百年这个巨大而无法忽视的存在、跳过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巨大进步所形成的新的传统而直接到中国古代去寻找当代文艺评论话语的文化传统呢?说到底,中国古代文化传统其实是回不去的。过去的传统固然可以用作今天创造的借鉴资源,却无法挪用来作为今天建设的基础。无论我们对古代文化传统有多少想象,我们都只能立足于当下的社会和艺术创作现实,从中寻求中国当代文艺评论话语建构的坚实基础。

如果进一步说到中国当代文艺评论话语的表达方式问题,尽管中国传统文论有非常精彩优美的话语方式和悠久的历史传统,但那毕竟是中国古人为了解决当时所面临的问题所创立的,而且是建立在中国古代文言话语体系之上的。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在人们已经普遍运用白话语言作为思维载体和表达工具的背景下,中国当代文艺评论话语建构要做到以刘勰《文心雕龙》的含蓄简练和司空图《二十四诗品》的空灵生动作为理想目标,不仅做不到,而且也不应该。做不到是因为今天无法再整体上回到优美的文言时代,不应该的道理则早在一百年以前就已经被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胡适说过了,那就是:“一时代有一时代之文学。今日之中国,当造今日之文学。”所以,我们必须明确,我们今天需要继承和发扬的,并不只是中国古代优秀的文化艺术遗产,而是还包括了中国现代以来所创造的优秀现代文化艺术传统。不然我们就无法回答这样一个问题:中国新文化运动迄今这一百年究竟走到哪里去了?或者说中国新文化运动迄今一百年以来所创造的优秀文化艺术遗产我们究竟应该如何看待?如果我们只是从所谓中国固有的古代文化艺术中寻求中国当代文艺评论的文化传统,并以之作为中国当代文艺评论话语建设的文化基础,显然是用过去了的时代的思想模式价值尺度乃至审美表达来解决新的时代所提出的问题。这不是中国当代文艺评论话语对于中国古代文化艺术传统的创造性继承和借鉴,而是直接对中国古代文化艺术所赖以形成的文化基础的想当然的直接挪用!这显然是一种对于中国当代文艺评论话语体系建设的模糊认识,存在不容忽视的文化价值判断问题。更进一步讨论还会发现,导致上述问题的发生,其实关键还在于对中国当代文艺评论话语存在问题的把握模糊不清,开出的药方也就不能做到对症下药。

中国当代文艺评论话语固然存在一些评论家所指出的欧化文风、中外八股,乃至所谓失语的问题,但是中国当代文艺评论话语存在问题的症结其实并不只是在所谓批评话语的层面,而是文艺理论批评建构和文化创新的本体层面。中国当代文艺评论话语的根本问题在于,由于诸多历史的和现实的条件限制,中国当代文艺评论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对于文艺现象的理解和阐释基本上只是停留在有关文艺方针政策的宣传和说明的层面,缺乏对于文艺现象、文艺理论和文艺规律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和原创性探讨,缺乏对于当代文化建设的原创性建构,也就在根本上无法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和时代水准的文艺评论话语体系,文艺评论也因此难以发挥其应有的重要作用。不夸张地说,至少在新时期改革开放以前,中国当代文艺理论批评实际上没有做到真正从文艺思想和艺术规律的深度讲好文艺创作和文艺理论的道理,根本无法有效回答中国当代文艺发展面临的时代课题,并由此在对中外优秀文艺理论继承基础上建立起具有超越性和真理性的文艺理论话语体系。因此,在我看来,中国当代文艺评论话语所缺乏的不仅仅是审美表达的风度,更是理性思考的深度。如果说中国当代文艺评论在这里存在所谓话语缺失的话,缺失的不只是理论术语,更是独特而有深度的文艺思想。有风度的文艺评论固然是审美的延伸,但有力量的文艺评论更是审美的中断而进入理性的沉思。它既要有眼光独到的审美体验和审美判断,更要有追求真理的独立思考和理论建树。毛泽东早就指出,“马克思主义只能包括而不能代替文艺创作中的现实主义,正如它只能包括而不能代替物理科学中的原子论、电子论一样”。从这个意义上讲,那些缺乏真知灼见的文艺评论,以及形式主义教条主义的文艺评论,都难以深入探讨和发现文艺的内在规律,只能停留在隔靴搔痒人云亦云的层面,无法真正回答时代提出的文艺问题,也不可能产生文艺评论的大师巨著。这才是中国当代文艺评论话语问题的症结所在。正是由于我们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里,仅仅把文艺和文艺评论当作阶级斗争的工具和武器,没有深入探讨也因此没有讲出更多具有原创性价值的文艺理论。正是因为如此,新时期改革开放打开国门以后,西方现代文艺理论大量传入中国大陆,中国当代文艺评论却无法与之进行平等对话,导致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文艺评论呈现出如饥似渴学习西方现代文艺理论的现象,以及西方文艺评论术语被大量运用以致滥用的现象。这固然是一种不够正常的文化现象,却又是文化交流中难以避免的模仿现象和发展阶段。中国当代文艺评论只有通过广泛交流和吸收世界先进文艺理论思想,以理性的态度和批判的眼光认真总结此前的成败得失,以创造的心态面对现实的问题,而不是简单否定所谓文艺评论“失语”现象,在此基础上建构出我们自己的当代的原创性文艺理论批评话语,才能进一步超越这种不正常的模仿现象和发展阶段。只有这样,中国当代文艺评论话语建构才有可能走进可以预期建设的文艺理论批评新阶段。从这个意义上讲,今天对于泛用以致滥用西方文论话语现象的批评,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显示了中国文艺评论发展的自觉。但中国当代文艺评论话语建构的进一步发展,则还要取决于对于中国当代文艺评论话语问题和语境的有效反思及其所形成的新的共识。

今年是“五四”运动一百周年,也是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如何总结和继承新文化运动一百周年、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这一笔丰厚而凝重的文化遗产,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中国当代文艺评论话语体系的建构,既涉及到究竟应该怎样继承和发展我们从古代到现代以来的优秀文化艺术遗产,也涉及到究竟应该怎样看待和借鉴外来文化艺术资源的问题。两者缺一不可,不可偏废。一百年以后的今天,我们已经站在新的时代起点。但我们在某种意义上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先驱们面临惊人的相似境遇。如何在古今中外之间做出继承与发展的正确选择,历史期待我们作出回答。

注释:

[1]谢柏梁:《当代中国文艺评论的文化传统与话语特色》,《中国文艺评论》,2017年第5期。以下所引本文不再注明。

[2]参见朱国华:《本土化文论体系何以可能》,《浙江社会科学》,2018年第10期。

[3]胡适:《历史的文学观念论》,《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影印本,第57页。

[4]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7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