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静涛,张永茂,杨 辉,陈 骏,侯 骥
(西南石油大学体育学院,四川 成都 610500)
2016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第六章提高全民身体素质纲要指出新的健康目标是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统筹建设全民健身公共设施,加强社区多功能运动场等设施建设。南充市在贯彻执行《南充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中提出积极弘扬体育文化、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不断完善体育健身场地设施、发展壮大体育社会组织、充分发挥全民健身多元功能、加快建设全民健身队伍6项主要任务,旨在结合南充市实际情况来大力实施全民健身计划。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区域空间一体化已成为城市发展的方向。体育圈的概念也是在此背景下提出。本文所指的“城市社区休闲体育公共服务体育圈”是在城市社区范围内,以社区体育为载体,依托环境资源建立的具有“休闲—健身—娱乐—参与—知识”等功能的体育场所、设施、条件等所组成的圈层结构,以其休闲体育功能扩散和影响所及的区域范围。主要以社区健身中心、学校、健身点为居民休闲活动场所的多层次体育设施、条件的布局结构,促使学校、体育场馆等体育资源共享,以及社区之间的体育资源相互开放。
本文对顺庆区、高坪区、嘉陵区进行实地走访调查,主要包括面向社区居民开放的体育运动场地、场馆和设施的布局和覆盖情况。结果显示,3个辖区内的小区建成时间不同,场地的规划、面积以及器材设施的质量都存在较大差距。总体而言,体育设施覆盖较为普遍的是健身器械场区、乒乓球场、羽毛球场、篮球场、网球场,这也是当前社区居民体育健身的主要的方式和场所。高级别或新建成的社区的体育设施构建方面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老旧或体育设施规划不合理的社区则存在单一和落后的情况,这就造成社区体育设施覆盖不够均衡,场地器材的分布呈现不平衡的特点。此外,部分社区的体育设施存在占地面积大功能单一的问题,并未根据居民的需求反馈进行调整,在体育资源的利用方面仍需提高。
社区体育用地是反映一个社区的体育设施建设的满足情况。通过对走访的不同社区居民进行问卷调查显示,56.4%的调查对象认为其所在的小区的体育设施面积应该提高,器材的种类应该多样化,在日常下班和周末的体育活动高峰期很难满足居民运动健身的需求。在走访的新建社区有近6成的体育设施数量和场地面积能够基本满足居民的活动需求。但相对建设时间较早的老旧社区普遍存在居民体育健身满意度低下的情况,这很大程度上在于其早期的规划和场地器材的维护未达到当前新时代社区居民对于休闲体育适用性的标准。新城区和老城区社区体育设施的分布也不均等化,由于城区规划、经济水平和资金投入方面的差距,造成现有的资源只能满足运动参与者较为单一的健身需求,阻碍全民健身运动的有效开展。
资源的可达性主要针对不同社区的不同体育设施器材的利用程度和开放程度。自2016年底南充市中心城区已陆续建成10min体育健身圈,在社区和公共场所设置的各类健身器材已突破1000套,学校等单位和经营性场所健身器材超万套。然而通过对居民的走访调查发现,随着中心城区的人口数量逐年增加,各类健身器材的资源满足度也亮起红灯;大学校园健身设施对外开放,中小学则是采用封闭式管理,这与其校园安全的考虑重点是分不开的。对居民而言经营性的健身场所价格较高,体育设施资源的可达性就较低。此外,通过GIS空间地图分析并结合实地调查,顺庆区的体育设施总量最多,其次是嘉陵区,而高坪区的体育设施总量最少,这就造成休闲健身人口的数量和所在辖区内体育设施数量的不平衡问题,资源可达性的降低主要原因在于如何使现有的体育设施资源通过有效的方式得到利用。其次是加大政府支持和企业赞助,继续完善辖区内各类体育场馆和器材的建设,以期进一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休闲健身需求。
社区休闲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包括体育设施产品的情况、相关管理情况以及服务水平。通过对南充市3个辖区社区居民关于休闲运动场所公共服务情况的满意度调查,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其中,总和高达67%的调查对象认为所在小区或周围的休闲体育设施种类不全、数量不够,其他场所的体育设施面对公共群体开放度低,甚至存在产品老旧质量差的情况。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休闲娱乐健身的方式也在逐渐呈现多样化,除了广场舞、太极拳、跑步、简易健身等便行方式的锻炼,还出现了乒乓球、羽毛球、网球、游泳等相对专业的健身需求,这就对社区以及周围休闲体育公共产品的数量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是当前南充市区休闲体育公共产品反馈的突出问题。
在努力完善建设体育公共服务产品的基础上,对其规划管理的要求标准也在提高。根据调查显示,顺庆区体育设施总量较多,这其中包括社区体育设施、学校体育产品网络和经营性健身场所,其布局相对区内居民而言可达性较高,嘉陵区和高坪区的体育设施布局则相对不合理。3个辖区的社区健身产品的管理缺乏相应的负责人,缺少对健身人群的行为、收费标准等情况的监督和调控。高校体育场馆对外放开,中小学开放场所和时间则相对不合理,其主要原因是安全性的问题,这也是构建体育圈要考虑的重点因素之一。
保证服务质量是维持休闲体育产品长期有效利用的关键。在所调查的社区中,新建小区和高档小区的体育设施种类较多,产品的质量也得到了社区居民的认可;而老旧或规划不合理的社区则普遍存在体育设施种类较少,产品缺乏周期维护,损坏的数量占比较大,其安全性存在较大隐患。此类社区的休闲体育健身和产品维护得不到管理部门和居民的共同重视,造成公共服务体系存在巨大漏洞,健身人群对此的满意度较差。缺乏体育指导员和休闲健身宣传是被走访调查社区存在的共性问题,造成居民不具备健全的锻炼认知,不利于休闲体育健身产品的有效利用和全民运动的推广开展。
随着社会发展和城市规模的扩大,中心城区人口的不断增多,为市民提供一套完善的健身设施就显得尤为重要。综合调研资料分析得出的南充市3个辖区的社区休闲体育公共服务面临着社区体育硬件设施分布不均衡、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管理体制不完善、主管部门不明确、建设经费短缺、社区休闲体育参与度较低等困境。进而产生的社区体育问题包括:体育活动点的规模普遍过小、体育器材设施紧张、体育宣传内容和形式单一、居民缺乏科学的锻炼知识等,其中场所设施器材的短缺和不均衡是社区休闲体育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综上所述,构建南充市社区休闲体育公共服务体育圈应考虑的因素应包括5个方面:(1)根据社区、学校、公园、健身场所等地域分布和圈层结构进行体育圈的合理规划;(2)现有体育圈内休闲体育公共服务产品的种类和数量的统计;(3)健身人群公共场所运动的信息化登记,确保中小学体育设施对外开放的安全性和可行性;(4)确立体育圈内公共服务产品对外开放的收费项目和标准,扩大休闲体育资源可达面积和提升圈内设施器材利用率(5)完善体育圈内休闲体育公共服务管理制度,提升服务质量。
休闲体育公共服务体育圈至少是多个体育设施并且条件相对较高的地域集中点,其休闲健身文化的推广效应对圈内的其他点应有较强的影响作用。如何以现有体育场地设施为基础,以丰富多种设施种类为共享,促进形成产品网络、管理网络和服务网络的综合型体育圈,是本研究应用于实践的重点考虑因素。
与“体育圈”相关的文献以都市体育圈研究为主,这也使人们对“体育圈”的概念停留在以城市经济发展布局为规划依据。而城市社区休闲体育公共服务体育圈的构建研究则围绕南充市社区居民休闲体育等综合特点来进行地域规划。依据社区休闲体育组织与管理现状、经费与设施现状,参考社区居民休闲体育时间、方式、途径特征,并以社区健身中心、学校、体育场馆等多层次体育设施为体育圈的地域规划布局点,周围的社区为该规划地域的辐射圈,以点成圈、以圈带点促使区域内社区休闲体育公共服务各供给主体的管理、活动组织、场地设施使用、经费支出、服务进行整合规划,同时创造条件以达到学校、体育场馆的体育资源共享。
本文以顺庆区为例,将西山运动场作为周围稻香苑、月亮湾、丝绸路等小区的迷你体育圈中心点。以北湖公园和川北医学院为基点,扩散影响金穗苑、兴业实业、北湖等社区的体育设施资源利用。将西华师范大学作为拓展、同缘、天一苑等小区的体育圈中心点。体育公园连接英伦城邦、梨园小区、临水居等小区,提高体育资源可达性。依托南充十中、南充中专、南充九中、体育公园、南充西河路小学、西山运动场、川北医学院、北湖公园、西华师范大学、南充五中、金世纪体育馆、多家健身房等体育设施资源建立的具有“休闲—健身—娱乐—参与—知识”等功能的体育场所,并组成的圈层结构,形成辐射效应,强化体育圈层规划,完善休闲体育公共服务统一建设、管理和服务体系,实现区域内体育资源的有效整合利用,推动南充市全民健身的有效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