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窗
春秋時代的战争是贵族们的事,说是打仗,其实更像比赛,虽然没有裁判,但恪守一定规则,目的就是争霸,和后来战国动不动就屠城灭国的战争完全不一样。
打架前要先下战书,言辞谦逊恭敬,发帖的使者也会受到敌方的款待,约好时间和地点。最后两军对垒,阵前喊话:“你摆好没?”“好了。”那开打吧,然后乒乒乓乓、来来回回地打。
泓水之战,楚人正渡河而来,宋人催宋襄公击鼓下令,宋襄公说:“不,这是不仁义的。”楚军都开始列阵了,但宋军队伍还乱着,众人又催,宋襄公还是沉着地说:“不,这是不仁义的。”终于等到楚军布好阵了,向宋军杀过来,宋襄公这才开始击鼓迎战,可士气早没了,就输了,宋襄公的大腿也受了伤。
后人看来,宋襄公简直比猪还蠢,但作为仁人君子,宋襄公是合格甚至杰出的。因此,齐桓公托孤于他,让他照应太子。
春秋打战前会先来一通行为艺术,叫“致师”,就是派勇士单挑。看似鼓舞士气,其实是耍酷。一辆战车配三个人,小团队要保持优雅的姿态,出入敌阵如同出门做客一般,连马身上的饰物都要打理整齐。打了一半,会派人跑到敌主的车前去敬酒。敌主喝完,命令部下将使者安全送出,继续开打。
鄢陵之战,晋国将领卻至三次冲入楚共王的军队,每次远远看见楚共王的旗帜,就摘下头盔、跳下战车,向前快步行走,以示恭敬。楚共王对这拉风行为很是奇怪,派人送了一张弓表达谢意。卻至脱下头盔,向使者行礼三次,然后上车继续战斗。打输了,怎么办?那就让他跑,我目送兼助跑,反正要追也只能追50步。
楚庄王围攻宋国达五个月之久,宋都没有粮食了,宋国执政官华元夜里潜入楚军军营,找到楚司令子反,真情告白:“我们已没有粮食了,你们怎样?”子反毫不隐瞒地说只有七天的余粮了。
华元听后开始讲条件,“我们可以投降,但你们必须退30里。”子反愣了一下,马上明白了:宋国人不是要拼个鱼死网破,而是要投降得有尊严,于是敌人秒变好友,立誓为盟。楚庄王一脸懵,子反却说:“他是君子,我也要做君子。”
春秋第一任霸主齐桓公为保护小弟们,真是操碎了心。帮燕国打山戎,还割地给燕国,因为燕庄公送行时越制——跨境送别。按规定诸侯之间相送不能出境,齐桓公割地以示没有出境。
素为蛮夷的楚国开展了大规模的“学礼制”活动,国民素质迅速提高,以至于后来有攻宋而不灭宋、伐郑而不亡郑的仁义之举。楚庄公由此赢得光荣的霸主称号,发表的“武有七德”论文得到了孔子的力赞。
为何要分春秋和战国?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战争的态势。春秋时期,非天子之命诸侯不得擅自征伐,人们追求和坚持的还是道义、荣誉。到了战国就乱套了,什么都不讲究了,抄后路端老窝、玩阴谋耍阴招……春秋时代谁这么玩,就没脸混了。
秦国能够成为战国时代的赢家,是因为破坏了规则,让战争变得更残酷血腥,民众转型为战争机器。列国不比秦国狠辣,所以被灭了。痞子刘邦战胜了贵族项羽,项羽还被后人当作反面教材,觉得他虚伪。其实,项羽的妇人之仁,缘于贵族作风。还好,李清照理解,因此写下“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