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世通:从农村走出来的三峡木雕传承人

2019-07-13 05:57通讯员何真宗何君林
电脑迷 2019年3期
关键词:万州区刻刀螳螂

通讯员 何真宗 本报记者 何君林

工作中的陈世通一丝不苟。 何真宗 摄

木雕是中国传统手工艺之一,是雕刀对一块木头的阅读,是雕刀对隐藏在木头里精灵的唤醒过程,是雕刀对一个生命的复活。在重庆市万州区,有一位纯手工木雕师傅叫陈世通,他30年坚持不懈,用工匠精神演绎属于自己的雕刻人生,成为万州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木雕”代表性传承人,获评重庆市“优秀工艺美术师”称号。

出生木雕世家,坚守祖传技艺30年

2018年11月3日,在周家坝街道赋美艺术雕塑工作室内,陈世通神情专注地在一块树根上挥动着刻刀……

在他的工作室内,放着100多种刻刀。“这些刻刀,都有不同的用处。”陈世通说。有时他还会根据木雕作品的需要,临时制作雕刻工具。30年来,他一直坚守着木雕手艺。在他工作室里,摆放了很多木雕作品,特别是蝉和螳螂等系列,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如果不仔细看,还真以为是实物。

“这是我用黄杨木雕刻出来的,颜色完全是木质本色。”陈世通指着木雕说。陈世通出生在一个农村手工木雕世家,传承了六代人。陈世通出生后,时代的发展使木雕技艺日渐衰落,他的父亲只好改行种地。

陈世通因为从小看祖父和父亲做木雕,耳濡目染喜欢上了这门手艺。1989年,中专毕业后的他回到家乡,一边跟随父母务农,一边跟随祖父学习木雕。他的木雕人生,也正是从那时开始的。

“在木雕技艺中,我注重学习专业知识、品鉴艺术佳作、借鉴其他门派的优点长处为己所用。”陈世通说。多年来,他一边学习一边实践,时常在山林、河边物色优质雕刻材料,尽着自己的努力,在刻刀中刻画着自己的家乡。为了生计,农闲时节,陈世通在家乡集市摆摊刻章、画像,其作品形象逼真,深受乡邻喜欢。

上世纪90年代初,一句“东西南北中,发财到广东”的口号流传至内地,让无数的农民潮涌进广东打工挣钱。此时的陈世通已结婚成家,生活的担子也重了。于是,他带上刻刀随打工潮先后在广州、深圳、惠州等地多家工艺礼品公司打工,先后从事模型雕刻师和艺术总监。

在广东打工期间,陈世通多次拜访名师,研读专业知识,提高审美鉴赏水平和艺术修养,学习新的造型方法,保留经典的传统技法,在创作中注重传统文化元素与现实题材相结合,立足古法求变创新,坚持弘扬三峡木雕文化,使三峡木雕展现出崭新的面貌和新的活力。

1995年至1996年,陈世通的木雕作品多次在万州区文化馆展出。渐渐地,陈氏木雕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成为“三峡木雕”的佼佼者。

2011年,陈世通返乡创业,在重庆市万州区开办雕塑工作室,专业从事木雕、根雕,带徒传授木雕技艺,让三峡木雕工艺焕发青春和活力,代代相传下去。至此,陈世通的木雕生涯迈入“黄金期”。

2015年,陈世通获评重庆市“优秀工艺美术师”称号。2016年在“万州工匠”评选活动中,获评“万州工匠”提名奖。2017年,被万州区文化委命名为万州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木雕”代表性传承人。

朽木雕出新创意,作品富有生命力

看似平淡无奇的树根,在陈世通的手上变成了“奇形怪状”的物品,成为人们追捧的高级艺术品。他雕刻的每一个木雕物件,都承载着故事,不单单是物件本身所表现出的样子,还有他“匠心”的体现。

说起木雕作品的诞生过程,陈世通如数家珍。他介绍,一件木雕作品的完成,要经过构思、选料、出坯、修细、打磨、上光、组装7道工序,而最难的是作品的构思。他说:“构思就是创意,化腐朽为神奇。”

“传统文化中的木雕技艺和书画艺术源出一脉,蕴形重意,虽然创作过程不同,但最终都以‘形’通‘神’,赋予作品灵性。”陈世通说。一直以来,他尝试将传统国画中的笔法运用到三峡木雕的创作中,并在日夜反复的练习中开创了自己独特的技艺“陈氏刀法”,所创作的作品形象干练、线条流畅,造型更是大胆激进,突破传统工艺创作的桎梏,展现出了旺盛的艺术生命力。

《新生》是陈世通2012年设计制作的《蝉》系列作品之一,精巧构图将主题视线集中于悬空处,主题刻画的是蝉蜕变羽化的情景,寓意平凡的生命具备成熟外在条件和自我突破的内在力量可以得到价值升华。2015年,他又创作了《蝉》系列之《蜕变的记忆》,其灵感源于对自然的亲近和观察,枯叶与蝉蜕反映了特殊的自然现象,给人较强的视觉感受和丰富的时空联想,以此为主题,其寓意提醒人们不要忘却成功背后的艰辛和梦想的初心。在《蝉系列之圆梦》作品中,蝉在卷曲的秋叶中安详淡定的感觉,预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而联想生命的过程不容易,要珍惜美好的生活。这些作品,陈世通皆取禅意而作,在他的刀下,三峡木雕作品不再是对传统题材的再现,更掺杂了自己对世界的感悟和理解。

陈世通木雕作品《蝉之新生》。

作品往往心随意动,如果所创作的不是想要表达的,作品就失去了它的意义,所以创作总是忠实内心而行动的,而做出来的东西一定就是内心渴望展现出来的,作品不会说谎。陈世通就是忠于自己表达欲的新锐创作者,对他而言,三峡木雕不仅是自己所投身的事业,更是自己表达内心心境的一种手段与形式。

木雕《梦想》是陈世通2013年设计制作的“人物”作品,襁褓中的婴孩,寓意生命与希望,安详甜美的睡态又为思考状,以此象征美好的未来。而《螳螂系列三件套》以自然场景为载体,刻画螳螂的“食”“爱”“利”本能现象借喻人类文明“食”,乃食物链。“爱”,有奉献精神为爱(注:螳螂交配后通常是母螳螂吃掉公螳螂);“利”,螳螂遭遇蜥蜴的斗争,突出了螳螂不畏强敌善于利用自己的长处,钳制对方要害。

陈世通的木雕作品中,一方面持续着对生活的关注,一方面贯彻传统与历史的传承。在他的身上,既有年轻人的蓬勃朝气与艺术野心,又有着不属于年轻人的稳重担当和透彻洞察。在他的写实人物系列《毛泽东像》《刘伯承像》《一统万和》《乔布斯像》《爱因斯坦像》等木雕作品中,更加注重挖掘木雕的表现张力,赋予木雕更多现代话语权。因此给人在视觉和内心有种亲切、震撼的效果。

在陈世通更多的木雕作品中,他更加注重写实与表意手法结合表现,作品具有三峡地方特色和民族文化,其特点是个性化代表性强,基本落款“三峡木雕某某传人”字样,其造型精准、简练,形象生动,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耐人寻味。因此,很多业内人士认为,陈世通是地地道道的三峡木雕的佼佼者。

匠心筑梦芳华,纯手工也雕刻美好人生

随着机器制造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手工雕刻师傅转向了机械化生产,但是陈世通始终坚持做一个传统工匠,不辞辛苦地手工雕琢每一件作品。

“虽然机械雕刻更快更准,但过于死板,少了灵动,缺乏神韵,更不能体现出匠人的匠心独运。我最初学的就是手工雕刻,如果我也用机械化生产,那就违背了这门手艺的初衷,这门手艺也就失去意义了。”

任何成功的背后都有难以言传的寂寞和千百次的磨砺,陈世通的木雕技艺更是一般人难以掌握的。他的作品与其说是艺术的创造,不如说是天然本质的还原和再现。在创作间隙,他经常绘制一些简图,把自己的独特想法保留下来。为了能让作品达到天然质朴和浑厚艺术的完美结合,他从不轻易拿起刀来刻,有时候一块树根放在那里半年之久都没有动一刀,因为动刀前一定要有足够的创作灵感和思路。所以,每次构思成熟后,开始选料,这要根据图案的大小找无裂缝、光滑平整的木料。下好料后,将图案描绘上去,再进行雕刻。

能工巧匠,精工细活。用来雕刻的刻刀和工具都比较锋利,稍不留意就会被划伤。陈世通尽管技术已经很熟练,但他的手上依然布满了一道道、一层层的刀疤,简直是“手无完肤”。

“有时候这边手在流血,那边眼睛还盯着木头,脑子里还在想接下来该怎么刻。”陈世通说。为了一气呵成刻好一件作品,陈世通经常一坐就是几小时。只要手头的作品没有做完,他心里就放不下,总是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

30年来,陈世通在刻刀下经历着各种挫折和磨难,但生活的艰辛,创业的艰难,让他在美术和木雕方面有了自己的感悟,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每一件作品,不模仿他人,我只埋头想自己的下一件作品该做什么,才能与众不同。”陈世通说。

功夫不负有心人。如今,陈世通的木雕技艺和作品越来越多地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并屡获殊荣。2012年在“第五届中国·重庆(国际)工艺礼品博览会”上获“茶花杯”银奖,先后四次在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及国际艺术精品上获“百花杯”金、银、铜奖,在“2013年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精品展”上获“巧夺天工·金马奖”金奖。

陈世通的作品,获得了专家认可,也如愿获得重庆市“优秀工艺美术师”称号,被重庆市万州区文化委员会命名陈世通为万州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木雕》代表性传承人。

成功的喜悦,让陈世通更有干劲。但是,机器雕刻的兴起,三峡木雕的消费市场逐渐衰落,陈世通依然不忘初心,坚信自己掌握的木刻技艺是最正规的传统木刻技艺,而他无疑是最忠诚的坚守者。

猜你喜欢
万州区刻刀螳螂
转一转,日期早知道
创新发展的万州区第一人民医院·万州区天津医院
重庆市万州区中医院众志成城、抗击疫情
螳螂
趣图
螳螂
螳螂
趣图
胡同里的传奇
惹是生非螳螂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