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会计与企业单位会计财务处理的比照新探

2019-07-13 08:55:07
中国市场 2019年6期
关键词:会计工作核算事业单位

王 忻

(青岛市工程咨询院,山东 青岛 266061)

会计工作是财务管理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由两项组成,即监督与核算。不论是企业单位还是事业单位,会计工作都是财务管理的核心。在会计工作中,监督工作的落实是保证财务管理的科学性以及合理性的重要保障。审计工作则是提高单位货币流动效率的重要手段。事业单位和企业单位的工作对象没有差异,但是因为两者的基本属性不同,在财务处理的方式上会出现明显的不同。企业单位和事业单位之间的多种区别,使会计工作的财务处理呈现多样化,同时也是能够根据两者的差异总结出财务处理的新经验,为会计人员的眼界开拓、技能增强等提供帮助。国企业单位会计工作标准同事业单位会计工作标准有许多的相似之处,两者都是现行阶段的重要的财务工作执行标准。随着事业单位改革的不断深入,成本核算在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中的地位也逐步提升。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准则,担负着引导会计财务处理的发展方向的重任,如何提升对企事业单位的会计财务管理的效率,逐渐成为一项全新的研究课题。

1 事业单位和企业单位会计账务处理差异的原因

1.1 本质上属性不同

事业单位的工作都是围绕社会公益性质的活动进行开展的,本质上是属于公益性质的单位。事业单位的开设是为了方便民众的社会生活,在日常生活和社会发展中强调的是保障性质,是践行为社会服务理念的非营利机构。企业单位的经营都是为了利润的获取,各种活动的最终目的都是企业净利润的最大化,企业单位践行的是法人的经营获利理念。企业单位的经营活动的结果决定企业能够继续生存和发展,但事业单位并没有这方面的担忧。两者的财务管理方式的不同是因为经营的目的不一致,所以直接导致会计财务处理的区别。两者的财务管理的政策不尽相同,事业单位服务于企业单位,但企业单位只侧重自身的发展和进步,带有更加明显的盈利性质。

1.2 资金的用途不一致

资金用途也就是资金的使用目的,事业单位的资金使用都是为了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企业单位的资金使用是为了更多利润的获取。不论是对内建设的支出,还是对外的宣传支出都是建立在有利益回报的基础上的。包括企业做出的公益性活动,也是为了提升企业自身的社会认知度,从而为提升自身的品牌价值。企业单位的资金会形成一个完整的回流,宗旨通过经营活动实现收益额最大化。两者的资金使用目的不同,是资金使用途径不同的直接原因,同时也是财务处理差异性的直接原因。

1.3 资金形态的不同

企业单位的资金形态包括固定资产和流动资金两部分。固定资产指生产设施、厂房建设等拥有的实体资产;流动资金是指企业经营过程中的资金链,也会包括因为经营活动暂时拥有的资金流。流动资金通过企业的经营活动,为其带来更加充足的资金回流,它是一个逐渐变多的过程。企业单位的资金是单一的,来源也只能是政府单位的财政拨款。事业单位在完成资金收支之后,很少会存在资金回流的情况,资金的使用是单向且逐渐变少的。事业单位的资金投入会有固定的时间,所以可将其资金形态认定为单向型。资金形态的不同是企业单位和事业单位财务处理方式不同的主要原因,也是资金在企业日常管理作用发挥不相同的主要原因。

2 事业单位和企业单位财务处理方式在实践中的具体体现

2.1 纳税方式不同

两者纳税方式的不同,在原材料的选购上就有所体现。企业单位的纳税中会将一般纳税人和小微企业进行区别,小微企业的材料采购过程进行税价划分,而一般纳税人不需要税价的划分。事业单位材料采购项目上的纳税相当复杂,不仅要区别纳税层次,还要根据自用和非自用进行分析处理。简单来说,除去作为一般纳税人的事业单位采购为非自用型材料外,其他的事业单位采购都要进行含税的进价核算。

2.2 成本核算方式的不同

①企业单位的经营目的是利润的获取,会更加侧重成本和利润的计算。在成本核算的过程中,包括材料采购、生产成本、产品价值、产品销售成本、年终利润、分配利润等都会是企业核算的关注点。这一系列复杂的计算的本质目的是,确定企业某个阶段的最终利润。企业的净利润的计算要从资产净利率和权益系数两个方面进行确定。②事业单位的经营不注重回报,核算的过程是会显得比较简单,也只是在账面上进行计算的。在核算过程中没有回报需要考虑,账面更加清晰透明。

2.3 会计分录形式不同

会计分录作为财务档案建立的基础数据,也成为会计活动的最重要的内容。企业单位和事业单位在同一项的处理上,也会采用不同形式的分录。例如,企业单位的借款在核算的过程中,会依据时间的长短来划分进“长期” “短期”的账户之中。事业单位的借款在核算的过程中,全都会录入“借入款项”之中,并没有时间长短的区分。企业单位和事业单位的管理体系也会有比较明显的差异,各不相同的管理模式也导致会计对于档案的管理的行为差异。两者管理体制的不同造成了管理会计档案的方式的不同,同时这也是两者采取制度差异性的体现。

2.4 事业单位和企业单位的活动存在差异

企业单位开展的活动形式会比较丰富,事业单位的活动会有很大程度的重复性。事业单位的活动可以划分成经营活动、专业业务活动,相对应的收支也会划分为事业收支和经营收支。企业单位的活动经费核算中,会将其以销售成本的形式记录,事业单位的活动经费会以专业业务活动的形式进行记录处理。

3 实现企业单位和事业单位会计处理统一的措施

3.1 事业单位的收支报表中,现金的收支不会进行体现

在事业单位的事业支出的经营支出中,财务处理过程与企业财务管理处理的差距非常大。事业单位的所有收支项目都会按照规章制度在财务报表上列报出来,便于核算和审计。在进行支出记录的时候,同样按照各种要素来实施核算。事业单位的资金来源是政府的财政拨款,它的经营收支在一些方面可以灵活处理。在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中,可以尝试性地引进审计报告、会计报表等具有反映事业单位竞争能力的制度。两者的财务报表的要求有很多差异,但是要清晰地认识到企业单位的财务编制能力更加具有实用价值,事业单位可以通过借鉴提升财务管理的水平。

3.2 建立更加完善的会计工作标准

建立完善的企业单位和事业单位会计标准,促进企事业单位会计能力的提升,提升会计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在实现这一远大目标的实现过程中,可以参考国际上大型企业的会计改革经验,对我国现行的会计制度进行改进和完善。国外实行的企业会计标准以及事业单位的会计标准都是由专业的政府机构来进行制定,参考价值相对比较高。在外国会计标准的制定中,最初提出的内容也并不能完全地适应企业快速发展的要求。但随着不断地探索和改进,逐渐的将企业单位和事业单位的会计处理方式结合起来,通过两者之间的经验互补,逐步实现了统一标准的目标。这对于我国的会计标准的制定有较强的参考意义,早日建立健全符合我国企业特点的会计执行标准,全面地应用在营利和非营利机构之中。企业单位通过学习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经验,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事业单位在会计处理的过程中应该更加公开透明,保证自身的竞争优势,最大限度地降低自身的风险系数。

4 结 论

事业单位和企业单位的会计在财务处理的过程中存在许多的差异,造成差异的原因有很多,包括单位属性的不同、资金用途不同、资金的形态不同。建立起更加完善的会计标准,就需要结合两者的优缺点,并且考虑到国内企业的实际情况,做好比照分析从不同的层面去进行整合与调整。

猜你喜欢
会计工作核算事业单位
2020年河北省国民经济核算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当代陕西(2019年10期)2019-06-03 10:12:40
会计集中核算制下的内部审计工作
市场经济环境下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策略
谈当前高校会计工作的加强和改进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消费导刊(2018年8期)2018-05-25 13:20:26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消费导刊(2018年8期)2018-05-25 13:20:08
会计工作现状研究
2014年GDP首破60万亿
当代贵州(2015年5期)2015-12-07 09:09:57